牛曉霞
【摘?要】當下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家庭結構和家庭生活悄然發(fā)生著變化,年輕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顯得輕浮和急躁。如何在整個家庭生活中形成有益的生活和教育理念,讓徘徊精神文明回歸,切實有效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再存有困惑,本課題就此問題作為研究點,廣泛調(diào)研,深入思考。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家庭生活;融入;困惑
為了提倡和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生活的融入,黨和政府積極提倡:“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提倡愛家愛國相統(tǒng)一,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為中華民族大家庭做出貢獻?!泵恳粋€核心家庭都是整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件,一個國家、民族的興旺恰好在于每一個家庭的發(fā)展和興旺。而作為社會細胞的家庭正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陣地,因此,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要在細、小、實上下功夫。而要做到這些,就得從每一個具體的家庭弘揚傳統(tǒng)家風家訓的文化傳統(tǒng),讓家庭的教育功能更能把核心價值觀灌輸和內(nèi)化在每一個幼小的心靈之中。[1](P198)我們不能忽視家庭的社會功能,每一個家庭作為社會文明的傳承工具,就成為我們目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場所和載體,家庭關系著社會的發(fā)展與文明傳遞,因為家庭的和睦、幸福、文明關系著社會的安定、祥和、文明。[5](P328)
很多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內(nèi)容都了解,但如何能夠把這些具體的內(nèi)容內(nèi)化為個人和家庭觀念,作為自身的精神與行動的指南并長期在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中實踐,卻存在著比較大的困難。這里關于核心價值觀在家庭生活踐行和融入過程中的精神徘徊和困惑主要有兩個方面:(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才能內(nèi)化為家庭生活的一種組成,即在現(xiàn)代家庭生活中如何才能繼承傳統(tǒng)的家風家訓,并將這些優(yōu)良傳統(tǒng)轉(zhuǎn)化為家庭教育的資源,這對家長來說是一種困難。(2)核心價值觀內(nèi)化為家庭理念的實踐就需要每一個家庭成員自覺的遵守和踐行,必須有示范和榜樣存在,然而,每一個家庭的差異和家庭內(nèi)每一個成員都存在差異性。
本文圍繞“父母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融入家庭生活中面臨的困惑”這一主題,針對核心價值觀在家庭生活踐行和融入過程中的精神徘徊和困惑主要有兩個方面,通過問卷調(diào)查、走訪、談話、文獻閱讀等方法,對核心價值觀家庭踐行過程中面臨的遇到的各種細節(jié)問題進行匯總,以便課題在實施過程中有效有序調(diào)研和實施策略具有明確針對性。
一、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家庭教育的概念和關系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容和含義在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容: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并同時指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每一個家庭生活義不容辭的責任。這里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理念和具體內(nèi)容,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要求體現(xiàn)當代中國人的基本精神,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每一個家庭成員中,起到“潛移默化地增進人們”的愛國、愛家、愛社會的價值觀念的“認同和踐行”,并把這種精神和觀念升華成為“全體人民日用而不覺的行為準則”自覺性。[1](P198)
(二)家庭教育所謂:“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在家庭內(nèi)自覺地、有意識地對子女進行的教育”;“家庭教育的任務:在兒童人學前主要是使兒童的身心得到健全的發(fā)展,為接受學校教育打好基礎;在兒童入學后,主要是配合學校教育使其品德、智力和健康得到正常發(fā)展,將來能成為國家的建設者?!盵3](140-141)這個概念相對空洞,有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家庭教育的“教”的落實過程中,由于家庭的演變,現(xiàn)代家庭由直系家庭向核心家庭轉(zhuǎn)變,并出現(xiàn)了“家庭教育與撫養(yǎng)經(jīng)驗的真空”[4](P132)。
(三)二者的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家庭教育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水乳相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每一個人行動、成長、生活、工作的靈魂和精神的指南,而家庭是把這個靈魂凈化和充實的搖籃。
二、父母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融入家庭生活中面臨的困惑
(一)家庭生活的內(nèi)涵我們通常所謂家庭生活是指建立在一定經(jīng)濟基礎上的關系,包括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yǎng)關系,從而構成基本社會生產(chǎn)、生活單位。當下我國的家庭結構的變化主要受到社會經(jīng)濟、城市化、工業(yè)化以及現(xiàn)代化因素的影響,由傳統(tǒng)家庭逐漸朝核心家庭的方向轉(zhuǎn)變,這是不可阻擋的時代發(fā)展趨勢。因此,傳統(tǒng)家庭生活受到的挑戰(zhàn),如何面對和做好傳承與發(fā)展并形成符合時代發(fā)展需要的家風家訓和家教,這就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家庭生活融入有密切關系。
(二)父母在踐行核心價值觀面臨的困惑中國當下家庭結構的變化影響著傳統(tǒng)家庭逐漸朝核心家庭的方向轉(zhuǎn)變,這就給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的考驗,同時也對社會和國家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家庭生活的一個指南,但是,在現(xiàn)實調(diào)查和走訪中發(fā)現(xiàn),各種家庭面臨著各種困惑。
1、傳統(tǒng)家庭美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的困惑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比如“勤勞進取”、“和而不同”、“仁愛孝慈”、“篤實穩(wěn)重”等理念,都是傳統(tǒng)家庭美德的重要部件。但是現(xiàn)代家庭的轉(zhuǎn)型過程中,很多父母對傳統(tǒng)家庭的美德“忘卻”了,也就談不上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因此,傳承與發(fā)展,家庭作為社會的一個重要構成組件就必須讓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但問題就是如何做好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結合,很多年輕的父母存在很大困惑。
2、父母對傳統(tǒng)家風家訓與立德樹人觀念的困惑
現(xiàn)代核心家庭的年輕父母對什么是家風家訓已經(jīng)處于淡忘狀態(tài),要切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就有很大困難。困難就在于缺乏家庭底蘊以及年輕父母自身的攀比、輕浮、浮躁等現(xiàn)狀,在家庭中容易出現(xiàn)溺愛、嬌慣、放縱、炫耀等氣息,這就遠離了家庭這個立德樹人的基本陣地。
3、父母言行如何做到自我糾正和家庭教育中融入核心價值觀之間的困惑
核心家庭的年輕父母對自己的言行做不到一致,也做不到身體力行,甚至各種家庭矛盾和各種“殘缺”家庭都影響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融入。反過來說年輕的父母在言行上如何才能做到自我糾正和家庭教育中融入核心價值觀,這也是一個困惑。
4、通渭縣“耕讀”、“苦”的精神傳統(tǒng)與核心價值觀的共性作為家庭教育資源融入的困惑
通渭歷史上素有“耕讀”的精神傳統(tǒng),同時,通渭地處隴中高原,缺乏資源,貧窮為主,因此,又有以“苦干”的精神傳承,因此,領導總結為“三苦”精神。年輕的父母在自己奮斗過程中雖然還有很多人繼續(xù)發(fā)揚著“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苦”精神,但九零后甚至一些八五后基本已有了許多“紈绔”的“二代”習氣,要把通渭地方的這種積極的有價值的“耕讀”“苦干”精神融入到家庭生活,形成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資源有共同性的精神財富,是一種積極且有著地方生活氣息的家庭教育資源。但是,“耕讀”正在逐漸遠離我們這些年輕的父母們,“苦干”逐漸被享受所取代,因此,把它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是一個困惑。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
[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1).
[3]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
[4]陳桂生.教育原理(第三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6).
[5]本書編寫組.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6).
[6]葉瀾.教育概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