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永紅 劉蓓 梁曉萍
摘 要目的:采用影像檢查易與早期肺癌相混淆的良性病變?yōu)閷φ?,探討癌胚抗原(CEA)、細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糖鏈抗原125(CA125)三種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在早期肺癌診斷和病理分型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在2017年1月至 2018年12月間,于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收集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血清47例,肺部良性病變患者血清40例。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檢測血清腫瘤標志物的水平。結(jié)果:肺癌組三種標志物水平顯著高于肺部良性病變組。對鱗癌和腺癌病理類型的鑒別診斷,CA125最有意義。三種標志物對肺癌的陽性率,聯(lián)合檢測顯著高于單項檢測,而聯(lián)合檢測的特異度顯著低于CEA和CA125,上述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三項均陽性的肺癌,腺癌所占比例顯著大于鱗癌;而當CYFRA21-1陽性,同時CA125陰性時,鱗癌所占比例顯著大于腺癌。結(jié)論:三種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較單項檢測可明顯提高早期肺癌檢測的敏感度,而特異度卻顯著降低。三種標志物綜合分析對早期肺癌的診斷和病理類型的鑒別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guān)鍵詞肺癌;腫瘤標志物;研究對象;聯(lián)合檢測
0 前言
肺癌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發(fā)病率居第3位的惡性腫瘤,也是我國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1]。近年來,肺癌的發(fā)生率及死亡率均不斷上升,其中以非小細胞型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最為常見,其在肺癌患者中發(fā)病占比約為80%[2]。早期肺癌患者術(shù)后5年生存率高達70%以上[3]。依賴影像學和病理學檢查,早期肺癌遠比中晚期肺癌更難診斷。早期肺癌在影像學上更易與肺部良性病變混淆,而中晚期肺癌因病灶較大、轉(zhuǎn)移、癥狀突顯、更適合病理檢查且更易取得癌細胞等原因,較早期肺癌更易明確診斷。在早期肺癌診斷中充分利用腫瘤標志物便顯得非常有價值。然而,目前臨床上與肺癌有關(guān)的腫瘤標志物尚無高特異性、高敏感性的理想指標。腫瘤標志物單一應用檢測存在一定漏診及誤診率,因此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對影像學上易與良性病變混淆的早期肺癌的診斷意義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為探討血清CEA、CYFRA21-1、CA125聯(lián)合檢測在早期肺癌診斷中是否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從而進一步明確其診斷價值。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87例患者資料,分為肺癌組、肺部良性病變組。收治并確診為Ⅰ期或Ⅱ期(IASLC第八版TNM分期)肺癌的患者47例作為肺癌組,男性3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齡(67.60±5.38)歲;所有患者均有明確病理學結(jié)果,不合并其他系統(tǒng)腫瘤及肺部良性病變,均未行化療、放療、靶向藥物等治療;按病理類型分為鱗癌18例,腺癌26例,大細胞肺癌3例。良性病變組選取初期影像檢查易與早期肺癌相混淆而后確診為良性病變的患者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齡(63.53±9.12)歲;按病理類型分為單純肺部感染22例、肺良性結(jié)節(jié)5例、肺結(jié)核9例、矽肺4例。
1.2 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時未治療前收集血清,早晨空腹抽取靜脈血5ml,離心后分離血清進行檢測。采用瑞士羅氏公司生產(chǎn)的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E602及其原裝配套試劑。操作過程嚴格按標準程序。血清腫瘤標志物陽性結(jié)果值為:CEA≥3.4ng/ml、CYFRA21-1≥3.3ng/ml、CA125≥35U/ml。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經(jīng)正態(tài)分布檢驗屬于偏態(tài)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肺癌組患者血清中的三種腫瘤標志物水平均顯著高于肺部良性病變組,差異都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不同病理類型的患者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比較,腺癌和鱗癌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三種腫瘤標志物敏感性和特異性比較
肺癌組患者血清中三種腫瘤標志物的陽性率均顯著高于肺部良性病變組;對肺癌的敏感性比較,三項聯(lián)合檢測顯著高于每項指標單獨檢測,差異都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肺癌的特異性比較,三項聯(lián)合檢測顯著低于CEA單獨檢測,同時顯著低于CA125單獨檢測,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三項聯(lián)合檢測與CYFRA21-1單獨檢測特異性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和表4。
對不同病理類型的肺癌而言,CA125的陽性率腺癌顯著性高于鱗癌(P<0.05);CEA對腺癌和鱗癌的陽性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YFRA21-1對腺癌和鱗癌的陽性率差異亦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綜上所述,血清CEA、CYFRA21-1及CA125聯(lián)合檢測較單獨檢測可明顯提高肺癌檢測的敏感度,對早期肺癌的發(fā)現(xiàn)和診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而特異度則有所降低。CA125陽性的肺癌患者患腺癌的可能性要顯著大于鱗癌。
2.3 項目結(jié)果組合對不同病理類型所占比例的比較
當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CA125都陽性時,腺癌所占比例達100%,顯著高于其他組織類型(P<0.05);而當CYFRA21-1陽性,同時CA125陰性時,鱗癌所占比例顯著大于腺癌所占比例(P<0.05),見表6。
3 建議
CEA在肺癌表達較高[4-5],在臨床常被用于肺癌早期診斷、判斷愈后及治療療效。CYFRA21-1是 NSCLC較敏感的腫瘤標志物,尤其對肺鱗癌的特異度更高[6]。CA125在肺癌的早期診斷、鑒別、愈后等觀察上有很高的診斷價值[7-8]。由于CEA、CYFRA21-1、CA125水平與肺癌臨床分期呈正相關(guān),如果將所有分期的肺癌納入研究對象,探討得出的三指標診斷價值,相對于應用在早期肺癌的診斷時,則可能會出現(xiàn)敏感性和特異性假性偏高。對早期肺癌診斷方法如影像、病理、腫瘤標志物等的研究,孤立的研究一種方法的診斷價值,獲得的信息畢竟是有限的。從各方法在臨床實際聯(lián)合應用的角度和解決診斷難點的角度出發(fā),才可對腫瘤標志物用于早期肺癌的診斷價值進行更客觀、更實用的評價。
針對51例早期肺癌患者和40例影像檢查易與肺癌混淆的肺部良性病變患者,我們分別檢測血清CEA、CYFRA21-1及CA125水平。結(jié)果顯示:第一,肺癌患者的三項指標水平均顯著高于肺部良性病變患者。第二,CA125對腺癌敏感度較鱗癌高,對二者的鑒別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第三,三種標記物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均高于各單項檢測,表明聯(lián)合檢測可明顯提高早期肺癌檢測的敏感度,對早期肺癌的發(fā)現(xiàn)和診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但由于聯(lián)合檢測較單項檢測特異度有所降低,在明確診斷時仍需3項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并盡早結(jié)合影像學和病理學檢查來確診。
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病理類型的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比較,腺癌和鱗癌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腫瘤標志物在影像學和病理學尚未明確的早期肺癌更具參考價值,這也正符合肺癌早期診斷困難和腫瘤標志物臨床應用的迫切需求。而如果為擴大標本數(shù)量,將眾多肺癌進展后期和治療后患者標本納入實驗,并不排除腺癌和鱗癌患者的CYFRA21-1、CA125水平存在顯著差異。同理,本實驗表明血清三種標志物水平在肺癌早期呈正偏態(tài)分布,但并不排除肺癌進展后期或整個發(fā)展進程中上述三項水平呈正態(tài)分布。本研究未發(fā)現(xiàn)CYFRA21-1對鱗癌的敏感度高。在肺癌早期和肺癌進展的后期CYFRA21-1檢測對鱗癌的敏感度可能存在顯著差別,早期的敏感度差,但并不排除肺癌進展后期敏感度高。
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三種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較單項檢測特異度有所降低,而并非多數(shù)文獻報道的無顯著差異。分析其原因,我們對肺部良性病變組的納入,選擇經(jīng)臨床初步診斷難于判斷良惡性(包括影像學檢查結(jié)果不明確,病理學初檢懷疑未取到病變組織),而后期確診為良性病變。這與通過腫瘤標志物來明確肺癌診斷的臨床實際應用需求相符,我們研究腫瘤標志物對肺癌的診斷價值時,最理想的并非以所有肺部良性病變?yōu)閰⒄?,而應以容易與肺癌混淆的良性病變?yōu)閰⒄?。在臨床工作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很容易確診的肺部良性病變,其腫瘤標志物水平往往不會超出參考值范圍。
通過項目結(jié)果組合比較肺癌不同病理類型所占比例,發(fā)現(xiàn)其與文獻報道[9]的CYFRA21-1與鱗癌相關(guān),而CA125則與腺癌相關(guān)相符。
參考文獻
[1]Chen WQ, Zheng RS, Baade P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J]. CA Cancer J Clin,2016,2(66):115-132.
[2]葉惠英, 韓珊珊, 葉亞麗.糖類抗原125聯(lián)合癌胚抗原對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價值[J]. 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 2016, 29(3):479-481.
[3]李杰紅,姚彩霞.肺癌的早期診斷、治療及護理研究進展[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7, 2(48):190.
[4]Holdenrieder S, Wehnl B, Hettwer K, et al.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and cytokeratin-19 fragments for assessment of therapy response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Br J Cancer, 2017, 116( 8):1037-1045.
[5]Zhao W, Yu H, Han Z,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joint detection of serum CEA, SCCA, and bFGF in the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J].inter J Clin, 2015, 8( 8):9506-9511.
[6]Zhang L, Liu D, Li L, et a. The important role of circulating CYFRA21-1 in metastasis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 value compared with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and neuron-specific enolase in lung cancer patients[J]. BMC Cancer,2017,17(1):96.
[7]王忠穎.CA125、CA153、CA199、CEA聯(lián)合檢測對肺癌與肺結(jié)核的鑒別診斷價值[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6,22(9):1297-1299.
[8]王愛紅,等.血清腫瘤標志物對于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病理類型的判別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23):67-70.
[9]史文娟,等.聯(lián)合檢測5種血清腫瘤標志物在肺癌診斷中的意義[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10):1411-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