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瓊
【摘 要】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穩(wěn)步推進以及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廣,于學科教育過程中就學生心理健康進行關注,已經(jīng)成為當代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教育原則。而對于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來說,由于初中時期正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的重要階段,因此就其心理健康進行教育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發(fā)展,同時還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乃至班級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對此,文章基于以往初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詳細闡述了現(xiàn)階段就班級管理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有機整合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初中學生;班級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究
一、前言
在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終是非常重要的關鍵一環(huán)。其中,從實際初中學生教育情況來看,包括自控能力較低、學習壓力較大、自我認知不足在內的各種心理問題不僅嚴重影響著學生的身心成長,同時還很不利于學生正常學習的有序進行。因此,從目前來看,將心理健康教育與班級管理工作進行融合,不僅是初中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水平的重要路徑,同時也是改善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方法。在此背景下,對班級管理中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方法進行研究,符合當前初中教育發(fā)展需求,值得我們給予足夠重視。
二、當前初中班級管理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一)自控能力較低
從實際初中教育情況來看,雖然大多數(shù)初中學生相較于小學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較強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但由于其尚未形成明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且往往不能就自身情緒進行控制,因此很容易在集體生活和學習中與他人發(fā)生沖突。在此基礎上,若教師不能及時關注其心理煩惱,很多學生便會養(yǎng)成不良習慣,并最終影響其健康成長。
(二)學習壓力較大
對比小學階段,初中學生由于需要面對中考,且一般學業(yè)壓力較大,因此很容易在過多課業(yè)影響下出現(xiàn)心理問題。同時,對于當代家長來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教育觀念已經(jīng)不足稀奇,這意味著學生不僅在校面臨較大學習壓力,在家也無法獲取快樂成長環(huán)境,因此很容易在長期壓迫下出現(xiàn)極端心理,進而影響其健康發(fā)展。
(三)自我認知不足
所謂自我認知,一般指學生對于自己的評價,而從實際初中教育情況來看,雖然大多數(shù)學生均能清楚認識到初中學習對于其將來發(fā)展的重要影響,但由于其心智尚不成熟,很容易在遭受挫折后出現(xiàn)自卑、孤僻心理。同時,由于初中教育環(huán)境相比小學教育環(huán)境更加復雜,且再加上當代網(wǎng)絡技術發(fā)達,使得學生很容易在外界因素影響下出現(xiàn)早戀問題,而這也同樣會給學生的正常學習帶來較大影響。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引導初中學生健康成長
在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形成良好班級范圍,構建團結班級關系,往往是促進學科教學工作高效進行的基礎前提。對此,在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融合進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后,教師能夠充分結合初中學生特點有針對性的構建心理健康標準,借此一方面可在完善管理目標指導下實現(xiàn)對特定學生的實時引導,另一方面也能營造和諧的班級互助范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養(yǎng)。
(二)有利于促進班級工作高效進行
從實際應用心理健康教育不難發(fā)現(xiàn),在將其融合進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后,教師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學習疑惑和心理問題,借此一方面能夠采取最為適合的方法就學生的成長困惑進行解決,另一方面也能有效規(guī)避因學生難以管理所致的影響班級秩序問題,有助于促進班級管理工作乃至學科教育工作的高效有序進行。
四、初中班級管理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方法
(一)基于班級德育工作,樹立心理健康榜樣
在通常情況下,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往往呈現(xiàn)出相輔相成的發(fā)展態(tài)勢,換言之,心理健康教育雖然與德育工作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但其教育目標卻保持一致,均旨在就學生的身心健康進行培養(yǎng)。因此,在實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可基于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引導式教育方法不斷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榜樣,借此一方面有效增進學生的心理素養(yǎng),另一方面使學生在循序漸進的耳濡目染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二)基于學科基礎教育,培養(yǎng)健康心理習慣
對于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來說,其服務于初中學科教育,更旨在為初中課堂教學工作奠定基礎。因此,將學科基礎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機融合,同樣尤為關鍵。其中,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充分發(fā)揮教材知識的教育價值,盡可能于課堂上增添一定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進而不斷就學生的心理習慣進行養(yǎng)成。例如,針對課堂教學常用的合作教學法,教師可結合合作教學法中強調的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有效就學生的責任意識進行激發(fā)。
(三)基于多樣評價機制,培養(yǎng)學生價值取向
從本質上來看,初中學生管理需依賴于長期引導過程,絕不能一味依賴強制性管理規(guī)定來規(guī)范學生行為,因此,應在引導式教育觀念指導下,有效構建多元評價機制,借此促進學生價值取向的正確形成。例如,針對學生打架行為,教師不應一味進行處罰,應盡可能在引導下促使學生說出事情的來龍去脈,并盡量使打人者認清自身錯誤,借此一方面使其掌握正確的矛盾處理方法,另一方面構建良好的班級關系,并杜絕弱勢生自卑心理的出現(xiàn)。
五、結語
綜上,本文基于初中班級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詳細闡述了面對不同心理健康問題下的正確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其中,廣大初中班主任只有進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立足實際就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解決,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健康身心成長,才能推動初中教育工作的有序穩(wěn)定進行。
參考文獻:
[1]陳華.淺談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4~5.
[2]馮靈元.班級管理中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名師在線,2019(21):95~96.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一般規(guī)劃課題《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對策研究》(項目立項號:GS[2019]GHB1540)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