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維娜
摘? 要:福祿貝爾認為游戲在學前教育體系中占獨特的地位,游戲是幼兒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活動,幼兒的生活離不開游戲,游戲可以使幼兒的內心思維撞擊,使幼兒興奮和內心的滿足?!毒V要》中指出,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于各種活動之中”。為此,幼兒將繪畫過程當作是一種游戲過程,從而幼兒對繪畫活動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游戲中得到繪畫技能的提升。
關鍵詞:小班幼兒;興趣;游戲法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1-0039-01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期主要形式的活動。對幼兒心理的發(fā)展有極其重要的影響,這是由于游戲中,幼兒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探索各種事物的性質、作用和關系,從而能細致深入的理解事物,所以游戲法是運用繪畫教學活動中主要的體現(xiàn)之一,通過這個方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進行繪畫活動,從而提高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獲得繪畫知識和技能。
1.培養(yǎng)幼兒繪畫興趣,豐富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
小班幼兒作為繪畫教學的基礎者,興趣的培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影響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心理因素。興趣能使幼兒的活動過程成為一種美的享受。結合小班幼兒以被動注意占主要地位、好動、好模仿的心理特征。因此利用多種形式的游戲方法如猜謎語、講故事、念兒歌、音樂等,在活動中我首先從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著手,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綱要》在第二部分“教育內容和要求”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jīng)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教師應該經(jīng)常利用身邊的環(huán)境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例如,在班級的自然角中養(yǎng)一些小魚、小蝌蚪等一些活生生的事物,可以讓家長帶孩子去參觀動物、逛逛公園等,這些都可以來豐富孩子作畫的興趣。
2.教學內容的巧妙選擇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育活動內容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更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與游戲之中”小班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缺乏,他們往往只對平時生活中接觸多的事情比較熟悉和感興趣。所以選擇小班幼兒繪畫內容時應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要選擇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內容。比如,小班幼兒喜歡小動物、玩具和好吃的食物等,我就設計成具有游戲情節(jié)的教學內容如“小兔吃青草”可以讓幼兒學習線條的畫法;“小貓玩線團”可以讓幼兒以中心點為基礎畫螺旋線;“畫氣球、畫糖葫蘆、魚兒吹泡泡”可以讓幼兒學習畫圓圈圈。通過這樣的教學內容,幼兒們在不知不覺中被活動吸引了,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到了技能,順利的完成了作品。
3.游戲法的多樣化
(1)涂色游戲
涂色游戲就是教師活動前準備好所需要完成作品的輪廓,然后在輪廓中涂色,激發(fā)幼兒大膽的涂色。如,蘋果是紅紅的、小草是綠綠等。有一次的教學活動內容是《酸酸甜甜的水果》,當教師示范畫了《酸酸甜甜的水果》后,強調幼兒香蕉要用黃色油畫棒來畫,蘋果要用紅色油畫棒來畫,當我把操作的材料發(fā)到幼兒手中時,幼兒都聚精會神地開始畫了,教師開始引導幼兒作畫了。當我走到一名叫逗逗的小朋友旁邊時,發(fā)現(xiàn)他涂的水果顏色完全不同,對面的陽陽小朋友本來用黃色畫香蕉,用紅色畫蘋果,畫的很好,當一看到逗逗用了與實際完全不同的顏色時,趕緊也用另外的顏色來涂水果……由他們兩人一帶頭,幼兒都開始用各種顏色來涂水果了,根本不理老師的要求。
(2)講故事游戲法
故事對幼兒的吸引力特別大,所以在繪畫活動中我經(jīng)常以講述故事的形式引出繪畫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繪畫活動的興趣。例如,把豎線、橫線比喻成一對好朋友,當豎線與橫線圍城一個圖形時不出現(xiàn)多余的線時,我們可以用這樣的語言引導幼兒“線條線條好朋友,拉拉小手,團結在一起”。在講述的時候要掌握幼兒的語言特點,幼兒喜歡聽一些形象的詞。因此,在講的時候多用用幼兒的口吻。如長頸鹿的畫法時可以這樣說,一個小蛋和一個大蛋是好朋友,現(xiàn)在它們正在打電話呢。這樣的形式能加深幼兒對物體特征的印象。
(3)猜謎語游戲法
根據(jù)小班幼兒好奇的心理特征,利用猜謎的形式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為整個繪畫活動順利開展打好基礎。如,在繪畫活動“蘋果”中我是用這樣的一個謎語引出活動:“皮兒有紅又有綠,長在樹上真美麗。味道酸甜又可口,營養(yǎng)豐富人愛吃?!蓖瑯拥姆椒ɡL畫“小火車”時,我用了這樣一個謎語:“腳踏兩根鐵棍,頭生一只眼睛,一路叫一路奔,轟隆轟隆往前沖。”
除了以上幾個游戲法以外,還需要多畫多練是提高幼兒繪畫技能,除了每天繪畫教學活動外,還可利用班級中的區(qū)域活動,在美工區(qū)可以投放一些輪廓的繪畫紙、半成品的繪畫作品,讓幼兒在區(qū)域活動時自由選擇,積極的參與到繪畫活動中來,教師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到活動中,這樣就會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不斷提高繪畫的技能。
《綱要》第三部分“組織與實施”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小班幼兒由于小肌肉群發(fā)育還不完善,動手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只有為幼兒提供簡單適宜的材料,在幼兒自己操作前,應給幼兒充分的時間去熟悉操作材料。
4.結語
經(jīng)過實踐,我們在小班幼兒游戲法繪畫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我們也深知,幼兒繪畫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它需要我們長期的堅持和不斷的努力。教師要不斷探索新的繪畫技巧,使幼兒手中的筆描繪出他們五彩繽紛的童年夢想。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2002
[2]張念蕓.學前兒童繪畫教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5
[3]劉亞明.兒童繪畫成功施教策略[M].農(nóng)村讀物出版社,2004
[4]丁祖蔭.幼兒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