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學模式的探索也在不斷向前。就當前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來說,逐漸探索出一種體驗式教學模式,以課本知識為依托,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通過親身體驗和感受,從而形成情感共鳴,經過實踐檢驗,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本文從三個維度出發(fā),探討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
【關鍵詞】? 體驗式教學;初中道德與法制課;教學應用
就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情況來說,教學方法較為老套,任課教師缺乏專業(yè)能力,存在著諸多問題。相關任課教師應當積極探索謀求解決辦法,設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充分發(fā)揮道德與法治課的作用,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做一個更加高尚的人。教學時,教師可借助體驗式教學方法,以書本為基礎,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氛圍中感受知識,從而形成情感共鳴,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這樣的課堂體驗式學習,學生能把知識融入進生活中去,能夠學以致用,切實有效地提升自身素養(yǎng)。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活躍課堂氣氛
實踐證明,學生對貼進他們生活的事例更感興趣。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授課內容設置一些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情境,通過新聞素材與課外小知識等內容來輔助教學,這樣可以很好地增強知識的趣味性,從而提升學生的參與度。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一方面將書本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聯(lián)通起來,避免學生死記硬背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另一方面使學生能夠進一步融入進課堂,通過實踐拓展知識結構,提高課堂學習質量。如在教學《親情之愛》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自由發(fā)揮,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請一些學生列舉自己身邊的例子作為教學情境。比如,有的學生說自己的母親是如何孝順父母公婆的;有的學生說自己與父母如何溫暖相處的;有的學生說出自己身邊的感人事件……由于都是學生們自己的真實經歷,全班學生聽得也都非常入神。教師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總結,點明親情在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再進行升華,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豐富課堂活動,激發(fā)參與熱情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銘記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要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干涉。以新課改倡導的要求為依據(jù),讓學生一邊思考一邊進步,真正理解知識的內涵。課堂上可能會存在諸多不同的觀點,但經過討論與再創(chuàng)造,可以使其趨于統(tǒng)一,得出一個大家都認可的結論。體驗式教學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使得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與引導者,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果。例如,在教學《珍視生命》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由討論,談論他們對生命的看法;然后根據(jù)不同的觀點形成不同的小組,再給他們十分鐘整理出自己組的主要觀點,最后再組織起來進行討論。比如死后遺體是否捐贈,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的傳統(tǒng)觀念是否已經脫離了時代背景等等。有調查顯示,很多初中生都有過自殺的想法,教師可以以此話題為背景,組織學生以“對于那些自殺的同齡人你有什么看法?”為題進行辯論。有的學生認為有時候承受太大的壓力或者委屈想不開也情有可原,我們要做的是加強同學之間的互相關愛;有的學生提出自己應該調節(jié)好自身情緒,無論發(fā)生什么也要珍愛自己的生命。最后,由老師進行深化總結:“生活總是曲折的,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但不可以因為挫折就放棄自己最寶貴的生命?!比〉昧肆己玫慕虒W效果。通過豐富課堂活動,避免教師“一言堂”,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激勵學生參與進課堂,形成一個良性互動。
三、師生互動,學生講學
上講臺講課給學生帶來的學習體驗是完全不同的,能從側面大大加強學生對課堂知識內容的記憶。在道德與法治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擬定一個主題,并為這個主題準備一些相關的資料。再針對難度,可以安排學生上講臺講解一些較為簡單的課程內容。最后,由教師歸納總結,補充更深層次的相關知識。例如,在教學《法律在我們身邊》這部分內容時,本課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很貼近,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可用的例子。所以在講解本課內容時,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學生提前準備,由學生自主講學這一課。有一位學生上臺講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他先舉了一些身邊的例子,他曾經接到過詐騙電話,剛開始沒有明白向父母求助,父母及時跟他說明,并普及了這方面的知識,這位同學借此警醒大家要學法用法,加強對不法分子的警惕性。緊接著,他又結合了課本知識點進行講解,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這樣就達到了教師的要求,一方面該學生透徹地理解了本課內容,另一方面其他學生也在同班同學的感染下進入情境。而作為教師,首先在學生面前肯定了剛才那位同學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并同時鼓勵其他學生下次也要勇于嘗試,再對剛才該學生所講的不足之處進行拓展,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作為一門實踐與理論并重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通過生活體驗知識,讓知識在生活中不斷得到深化,并通過反思不斷進行積淀,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也能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核心素質。因此,在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讓學生把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
【參考文獻】
[1]宋淼.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6):114.
[2]朱文余.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7(13):53-53.
[3]劉薇.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與策略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5(8):117-118.
[4]陳春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體驗式教學方法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9(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