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宏 王正花
【摘? ?要】? 作為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教學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之中備受好評,許多老師結合新課改的現實要求,根據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及能力精心挑選教學內容和形式,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作用和優(yōu)勢。對此,本文以小學英語教學為分析對象,了解小學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構建的相關要求,以期為促進小學英語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讓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及寬松的學習氛圍之下掌握英語學習的技巧和要求,實現個人學習能力及水平的綜合提升。
【關鍵詞】? 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實踐研究
在踐行素質教育和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各種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教學理念應運而生,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備受關注,同時取得良好的效果。有一部分小學英語老師開始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以及學習能力,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小組學習活動,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和小組分工的過程之中對英語這門學科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和理解,主動利用英語與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實現個人英語學習能力和水平的綜合提升。
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首先,在開展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英語老師自行決定所有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機會較少,英語老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比較落后,傳統(tǒng)教學方法非常單一,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被極大挫傷,很多的小學生本身的學習基礎就比較薄弱,外加上老師只關注簡單基礎知識的學習,忽略學生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使得很多學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消極情緒和心理,缺乏自主學習的意愿和動力。其次,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比較單一,老師的英語教學非常古板,有一部分學生個人的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因此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的畏難情緒,難以主動地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作業(yè),直接抄襲同學的作業(yè),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交頭接耳的行為時有發(fā)生。最后,師生之間的隔閡較大,老師在布置完作業(yè)之后直接要求學生在課外完成,沒有了解學生課外作業(yè)學習的知識情況,一部分學生直接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業(yè),然后上交。老師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嚴峻性,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及自信心,大量的教育教學資源被浪費。
二、構建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策略
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差異性,實現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綜合提升,老師需要關注不同教學模式的有效分析及研究,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所取得的效果較為明顯。老師可以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分析不同教學策略的選擇要求,以此來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指導作用及優(yōu)勢,實現學生學習能力及水平的綜合提升。
三、通過游戲方式引入小組合作式教學
小學生的年齡偏小,自控能力和反省能力不足,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其中游戲教學法可以在吸引學生眼球的同時釋放學生的天性,降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難度,讓學生以一個更加輕松自在的狀態(tài)與老師交流和溝通,掌握英語學習的核心要點及策略,主動提升個人的語言學習能力。其中游戲內容和游戲形式的選擇尤為關鍵,老師需要在課外與學生做朋友,了解學生的真實發(fā)展需求,分析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障礙,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為中心,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營造一個更加自由且寬松的課堂學習氛圍。
四、通過問題進行引導小組合作式教學
小組合作教學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復雜,為了加強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在開展課堂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分析不同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實質要求,將問題分析與情境創(chuàng)設相聯系,積極引入不同的小組合作式教學模式,這一點能夠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讓學生在與老師進行互動的過程之中集中個人的注意力,說出自身的真實意思和想法,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實現個人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綜合提升。其中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及提升尤為關鍵。為了突破教育教學質量的重點和難點,小學英語老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不同英語知識而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實踐和小組內部的討論,讓學生在小組分工的過程之中主動的說出個人的真實意見和看法。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實踐形式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個人的主體價值和作用,樹立良好的主人翁意識,從而提高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之中對英語這門學科有一個客觀的認知,主動利用英語知識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互動。
五、通過師生互動引導小組合作式教學
師生互動對構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動力大有裨益。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英語老師需要注重學習要素的分析,主動將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落到實處,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條件針對性的開展不同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之中實現個人學習能力及水平的綜合提升。不同教學模式和教學框架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復雜,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差異,老師必須要以學生之間的良性溝通和互動為基礎,通過師生互動來促進小組合作式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讓學生在和老師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和自主判斷,掌握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及技巧,從而主動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為了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英語老師還應該在和學生互動溝通的過程中堅持以人文本的教育教學理念,保障學生在與老師進行溝通和互動的過程之中對所學習的知識有一個客觀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夠發(fā)揮小組合作式教學模式的指導作用及優(yōu)勢。
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之中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構建尤為關系,老師需要了解這一教學模式的踐行要求,調整教育教學理念和方向,不斷革新教學形式和內容,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鐘燕.構建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15):148-149.
作者簡介:蔡宏,1977年,女,漢族,甘肅岷縣人,本科學歷,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qū)第七小學英語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
【課題:(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一般自籌課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自主合作”課堂創(chuàng)新模式探究》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