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富,方建龍,鄭 紅,于琳倩,張薇瑛
(1.平度市崔家集農業(yè)服務中心,山東 平度 266727;2.青島市城陽區(qū)紅島街道辦事處,山東 城陽 266000;3.青島市城陽區(qū)林業(yè)發(fā)展中心,山東 城陽 266000;4.青島市林木種苗站,山東 青島 266000)
日本甜柿具有生長快,結果早,易豐產、品質佳的特性,不用人工處理,在樹上自然脫澀,即摘即食、耐貯存,從外觀上看,日本甜柿有光澤,色澤鮮艷,從品質比較,日本甜柿脆而甜,硬度大,口感好,具有澀柿無法比擬的優(yōu)點,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喜愛,為了豐富果樹品種和市場需求,我們于1994年從陜西省果樹所,1995年從河南省林科所引進了7個甜柿品種,經過25年的比較觀察,篩選出適宜本地區(qū)栽植的次郎、禪寺丸、花御所3個甜柿品種,并提出了豐產栽培技術要點。
引種地位于青島平度市蓼蘭鎮(zhèn)勝利村,該村位于鎮(zhèn)駐地,屬平南沖積平原,海拔高度15 m左右,年平均氣溫12.1℃,年平均降雨量620 mm,無霜期195 d,該地區(qū)冬春少雨干旱,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半島內陸氣候特點明顯,試驗地面積6667 m2,土質為輕沙壤土,土層深厚,pH值6.8,有機質含量2%,肥力較好。
從陜西省果樹所和河南省林科所引進次郎、富有、西村早生、禪寺丸、伊豆、花御所、滕八7個日本甜柿品種,1年生嫁接苗,砧木為君遷子,苗木高度1.5~1.6 m,地徑 1.5~2.0 cm。
試驗園設置為品種比較園和早實豐產園。1994年和1995年春分兩次將苗木定植,其中品種比較園于1994年春定植,定植密度為3 m×4 m,每個品種各栽植10株;早實豐產園1995年春定植,定植密度為2 m×1.5 m,主栽品種為次郎,共60株,另配置6株禪寺丸作為授粉樹。在試驗園中固定樣本樹,定期觀察、記載生物學特征、物候期、對環(huán)境條件的適應性、病蟲害的主要種類、發(fā)生規(guī)律等,同時對每個品種每株樹調查記錄樹體形態(tài)和生長結果習性。對早實豐產園的甜柿在定植后第4年進行了主干環(huán)剝樣本處理,環(huán)剝口距地面高度20 cm,設4個處理,每組15株,分別是剝寬0.2 cm、剝寬0.5 cm、環(huán)割、對照。
對各品種甜柿的適應性、生長結果習性、果實品質,耐貯性等進行了多年的觀察和比較。
經過觀測,甜柿在青島地區(qū)4月初芽體萌動,4月中旬開始展葉,花御所、禪寺丸萌芽較早,伊豆、西村早生、滕八次之、次郎、富有發(fā)芽較晚,早晚差距5 d左右,5月中旬為新梢速生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開花期,有雄花的品種,雄花開放早于雌花,6月中旬幼果第1次迅速膨大,幼樹7-8月2次發(fā)芽,10年生以上成齡樹很少有2次新梢萌發(fā),9月上旬果實進入第2次速生膨大期,伊豆、滕八等早熟品種開始著色成熟,10月下旬晚熟品種次郎、富有等進入成熟期,11月上中旬落葉。
觀察表明,7個日本甜柿品種中,次郎、禪寺丸和花御所能夠完全適應試驗地的土壤和氣候條件,樹體正常生長結果和果實正常成熟,表現出本品種應有的品質;滕八能正常生長結果,但品質比較差,產量低;西村早生樹體抗逆性差,易發(fā)生凍害,且蒂隙現象有一定程度發(fā)生,影響品質;富有前期生長正常,但隨樹齡增加,長勢變緩,出現大腳現象,且在霜凍到來前著色淡,不能完全成熟,達不到應有的品質;伊豆長勢弱,與砧木君遷子親和力差,出現小腳現象易早衰。
甜柿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喜中性深厚肥沃的土壤,較耐旱,但喜濕潤;在試驗地條件下,實施較為簡易的管理措施,就能正常生長結果,且果型端正,少有生理病害發(fā)生,各品種對病害均有較強抵抗力,危害甜柿的主要病害是葉片角斑病、圓斑病,防治不利,春夏雨水多時,會造成大量落葉,降低產量和品質;蟲害主要有柿粉蚧、吹綿蚧、柿蒂蟲等危害果實,刺蛾、毛蟲、金龜子等危害葉片,危害果實的各種蚧殼蟲是蟲害防治重點。
3.3.1 次郎
屬完全甜柿,樹勢強健,幼樹稍直立,枝粗梢短,節(jié)間短、枝密易折斷。發(fā)芽期在引進7個品種中較晚,嫩葉呈淡黃色,易避開晚霜危害。結果早,結果母枝著花多,無雄花,果實成熟期在10月下旬,果實扁方形,單果重平均200 g,含糖17%以上,品質優(yōu),果粉多,授粉果果實飽滿,未授粉果頂部凹,果肉褐斑少而小,較耐貯運,采后20 d陸續(xù)變軟,果梗粗抗風強,授粉后生理落果較輕。次郎喜歡肥沃土壤,抗旱抗病能力較強,果枝連續(xù)結果能力強,隨樹齡增長,樹冠逐步開張,產量較為穩(wěn)定,是目前引進品種中表現最好的品種,展現出在原產地的優(yōu)良性狀。
3.3.2 禪寺丸
屬不完全甜柿,生長勢強,與君遷子親和好。樹勢開張,發(fā)芽早、雄花多,且花粉量大,是優(yōu)良授粉樹,單果重平均150 g,完全成熟的果實暗紅色,長圓形,果柄細長,果肉褐色,種子7粒以上的能完全脫澀,肉質松脆細嫩,汁多,味濃甜,含糖14%以上,品質中上,耐貯運,常溫下可貯藏30 d左右。本品種在試驗地表現適應性良好,無明顯缺點,唯留果較多時,易形成大小年。
3.3.3 花御所
不完全甜柿,樹勢較強且直立,枝條軟而密,發(fā)芽較早,進入結果期較晚,隨樹齡增加,雄花量大增,單果重平均180 g,果肉褐色,口感較好,陀螺型,含糖15%以上,貯藏期較長,可達30 d左右,該品種隔年結果現象較為嚴重,產量不穩(wěn),果實成熟期10月中下旬,在試驗地表現出良好適應性,抗逆性強,作授粉樹或者主栽品種均可。
3.3.4 西村早生
屬不完全甜柿,中早熟品種,樹勢一般,比次郎弱,枝條略粗,發(fā)枝量少,色較深。該品種有雄花,但較少,不宜作授粉樹,產量較低,較穩(wěn)定。果實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單果重平均160 g,饅頭型,果肉褐色,肉質較粗,種子4粒以上可完全脫澀,生產中鮮見有澀味果實,含糖14%以上,貯運期10 d左右,在早熟品種表現優(yōu)良,抗逆性較差,偶有二次凍害發(fā)生,造成當年產量降低,規(guī)模栽植有一定風險。
3.3.5 富有
屬完全甜柿,幼樹勢強、較開張,但樹形不是特別大,枝條較粗,節(jié)間較長,發(fā)芽較晚,無雄花,單性結實能力差。該品種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是7個品種中最晚的,果實方圓形,頂部豐滿,果肉較細,果型整齊,單果重平均180 g,耐貯存性好,可達30 d以上。該品種在原產地是優(yōu)良主栽品種,但試驗地因氣候條件和砧木等原因,果實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嚴霜到來時,著色仍偏淡,含糖13%以下,味淡,品質較差,且樹體在生長幾年過后,長勢變緩,呈大腳現象,產量,樹勢,品質都不理想,與原產地表現差距較大,規(guī)模引種需謹慎。
3.3.6 伊豆
屬完全甜柿,早熟品種,樹勢較弱,樹姿開張,枝條粗而短,成花容易,但生理落果較重,產量較低。該品種9月下旬成熟,單果重平均160 g,扁圓形,果面光潔,果肉淡黃色,無褐斑,肉細,汁多,含糖20%左右,口感好,品質上等,貯運期在7 d左右,但以君遷子為砧木的伊豆生長勢弱,產量低,壽命短,定植12年后陸續(xù)至全部自然枯死,如引種應特別注意砧木親合問題。
3.3.7 滕八
屬不完全甜柿,有雄花,樹勢較強健,分枝中等,枝條比次郎細,成花容易,結果較早,單果重平均100 g。方圓型,完熟后濃黃色,個頭稍大的果實蒂隙較多,不耐貯,成熟早,在9月下旬即完全著色,果肉褐色,含糖13%以下。肉質粗而硬,品質較差,商品價值低,做中間砧可以考慮,不推薦單純引種。
表1 不同品種單果重和含糖量
日本甜柿在青島地區(qū)多數品種生長結果正常,樹勢較強健,樹冠呈自然圓頭型,成枝力強,分枝多。從表1和表2可以看出禪寺丸、滕八、次郎、花御所樹勢較旺,伊豆最弱;隨著樹齡的增長,產量增加,樹勢下降,結果部位外移,也有少量品種,因砧木親和力以及自身抗性等原因,生長結果不適,出現早衰或凍害。總的看,甜柿結果早,栽后第2年見果,第3年形成一定樹冠,第4年進入量產期,以密植早實豐產園為例,每株平均結果39個,折合1531.95 kg/667m2,成年園產量可穩(wěn)定在2500 kg/667m2左右。
表2 樹冠面積調查 單位:㎡
表3 樹干直徑調查 單位:cm
表4 不同品種樹齡結果情況
甜柿次郎對主干環(huán)剝反應較為敏感。從表5、6、7可以看出,環(huán)剝對甜柿的坐果、新梢生長、單果重均有顯著影響。其中對坐果率的影響較大的是環(huán)剝口寬度0.5 cm最為明顯,可以顯著提高幼樹當年坐果率,環(huán)割影響不大,對新梢生長量有明顯抑制作用,剝口寬度0.5 cm的新梢生長,第2年比對照減少了37%,剝后第3年仍有影響,而環(huán)割則影響輕微,環(huán)剝對單果重的影響也較為明顯,剝口寬度0.5 cm。與對照比較,4年平均單果重減少達21.6%,最多達27.6%,影響極為顯著。因此作為新引進的甜柿品種,不同于以往的澀柿,環(huán)剝負面影響整體較大,生產中不建議使用。
表5 環(huán)剝對坐果率的影響 單位:%
表6 環(huán)剝對新梢生長量的影響 單位:cm
表7 環(huán)剝對單果重的影響 單位:g
建園應選擇土層厚度大于1 m,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輕壤土為宜,年均溫度12℃以上,最好避開風口地帶或建防風林,栽植密度株行距4 m×3 m,55株/667m2為宜,欲對前期產量要求較高的,可密植將株行距調整為3 m×2 m,后期隨樹體過大,適時間伐,為提高坐果率,增加果實的豐滿度,應配置雄花量大的授粉樹,占總株數的5%~10%為宜。栽植品種要適宜當地土壤氣候條件,本砧親和不良的應于排除,選擇親和力良好的苗木。
以成齡樹產果2500 kg/667m2為標準,全年應施入腐熟的有機肥3000~4000 kg/667m2,硫酸鉀復合肥100 kg/667m2,基肥施入宜在秋季采果后進行。追肥宜在春季萌芽期和8月份果實2次膨大前進行。正常年份秋施基肥后和萌芽期各澆1次水即可滿足生長需求,特殊秋旱年份應在9-10月果實膨大到成熟期及時澆水,適時保墑,及時排澇。
甜柿樹體結構以小冠疏層形和自然圓頭形為宜,5年生以下的幼樹,除主枝因培養(yǎng)骨架宜輕中度短截外,其余長稍宜甩放處理,過密和背上的強旺枝可少量疏除,并用人工拉枝等措施開張角度,盡快促生短枝,緩和樹勢,早投產;成齡后枝量增多變密變細,結果部位外移加快,修剪的主要方向是疏除過密枝、細弱枝,打開光路,適時落頭,樹高控制在3~3.5 m,以便于日常管理,間次郎、富有、西村早生、伊豆、滕八5個品種,花量多時,壯旺結果枝可適量短截;禪寺丸、花御所枝條較細密,宜疏剪為主;各品種在樹冠滿園時,均應及時回縮更新結果枝組,減緩結果部位的外移速度,維持健壯樹勢。
日本甜柿成齡后,長勢放緩,角度開張,極易成花,在授粉情況下,生理落果較少,以禪寺丸、花御所為代表的部分甜柿品種,極易因留花留果過多形成大小年,大年結果過多,品質下降,小年花量不足,影響產量。因此,花果管理的目標是維持果樹生長和結果的矛盾平衡,縮小大小年差異,主要措施是通過修剪調節(jié)花量均衡,同時加大疏果力度,根據樹體大小和目標產量確定合理的留果基數,原則上5片葉以下的超短枝不留果,其余果枝每枝留1果,留果標準是果型正,無病蟲危害和損傷,發(fā)育均勻的側生果和斜下生果,力爭提高優(yōu)質果率。
4.5.1 冬春清理枯枝落葉,春季刮老皮,減少病蟲源。
4.5.2 蚧殼蟲發(fā)生嚴重的柿園,春季芽萌動期噴1遍0.5度石硫合劑,6月中旬,8月中旬,各噴1遍500倍多量式波爾多液,防治葉斑病,7月中旬噴1遍1500倍的樂斯本和600~800倍的代森錳鋅混合液防治蚧殼蟲、食葉害蟲和葉斑病,可基本控制全年病蟲危害,噴藥細密周到是能否保證防治效果的關鍵,噴藥時加入0.5%的磷酸二氫鉀,做葉面施肥效果更佳。
青島地區(qū)的日本甜柿引進距今已25年,現在已有較廣泛的分布,多以零星種植為主,由于它所具備的諸多優(yōu)點,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作為柿類品種,甜柿已漸成市場主流產品,但由于當前市場果品種類繁多,甜柿長期貯存受限等因素的制約,大規(guī)模發(fā)展甜柿有其局限性。在較大城市的近郊,適量發(fā)展適合當地條件的優(yōu)質甜柿對改善和豐富市場果品供應以及增加農民收入仍是一條可行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