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忠康
(濟南市國有苗圃,山東 濟南 250100)
蝴蝶蘭(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F.)屬高檔花卉,其花型奇特、花姿幽雅、色彩艷麗、花期持久,具有極高的觀賞和經(jīng)濟價值。在繁育方式上,蝴蝶蘭是單莖性氣生蘭,側(cè)枝極少,用常規(guī)性無性繁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組織培養(yǎng)是蝴蝶蘭繁殖最廣泛、最有效的途徑,可通過葉片、根尖、徑尖、花梗等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yǎng)。組培程序一般為選取外植體→誘導形成原球莖→原球莖大量增殖→分化出小植株→生根壯苗培養(yǎng)→溫室移栽。在移栽溫室前的組培技術(shù)一般都是規(guī)范的成熟的,而溫室移植后的培育是決定蝴蝶蘭品質(zhì)的關(guān)鍵。以水草為基質(zhì),在光照、水、溫度的管理方面,剛出瓶的小苗光照應(yīng)保持在2000-3000Lux低光范圍內(nèi),尤其是分生苗須做遮光處理,一周后才可與一般瓶苗相同管理,待緩苗后逐步提高,45天后6000-8000Lux,90天可達8000-10000Lux.蝴蝶蘭營養(yǎng)生長溫度范圍是25-30℃,最適宜的為 26~28℃,夜間保持在 24~25℃。相對濕度在60%~80%較佳,過低的濕度不利于蝴蝶蘭的生長,過高的濕度容易造成病害的流行,剛出瓶濕度須保持在80%以上。在水的管理上要求水EC值(EC即離子交換能力,且以清水EC值0.4為參考值)在0.6~0.8之間。在此基礎(chǔ)上,決定性因素取決于藥劑、肥料的配備及施用方法上。因此,在溫室培養(yǎng)蝴蝶蘭過程中,不同時期采取哪些技術(shù)措施成為培育是否成功的關(guān)鍵。從2007年開始,我們先后對57個品種不同時間不同系列藥劑、肥料配備及施用方法對其花梗、花朵排列,花序長度、花的色澤、花莖大小、花姿、花型、葉片數(shù)、葉片品質(zhì)、葉姿、病蟲害及缺損狀況等對比試驗,進行全面分析,篩選出最佳方案。經(jīng)過我們近10年來對蝴蝶蘭生產(chǎn)的實踐,找到了蝴蝶蘭養(yǎng)殖過程中這種系列組合配方,從而保證了我們生產(chǎn)蝴蝶蘭的高品質(zhì)。
海藻精、亞磷酸、氫氧化鉀、阿維菌素、吡蟲啉、展著劑、代生錳鋅、甲托、毒絲蜱、異菌脲、螨得斯、百菌清、鉀鈣鎂肥、尼索朗、多菌靈、笨丁錫、惡霉靈、異丙威、高效氟氫菊酯。
1.2.1 150天內(nèi)(幼苗階段)10天澆1次肥。
40 天內(nèi) N、P、K(12-2-14)+海藻精 4500倍;
80 天內(nèi) N、P、K(10-30-20)+海藻精 4000 倍;
120 天內(nèi) N、P、K(20-20-20)+海藻精 6000 倍;
150 天內(nèi) N、P、K(30-10-10)+海藻精 4000 倍。
1.2.2 300天內(nèi)(小苗階段)10天澆一次肥。
200 天內(nèi) N、P、K(9-45-15)+海藻精 4000 倍;
250 天內(nèi) N、P、K(10-30-20)+海藻精 4000 倍;
300 天內(nèi) N、P、K (20-20-20)+海藻精+阿維菌素及吡蟲啉1200–1500倍 (阿維菌素2000倍+吡蟲啉6000倍)。
1.2.3 450天內(nèi)(中苗階段)10天澆1次肥。
330 天內(nèi) N、P、K(20-20-20)+海藻精 6000 倍;
370 天內(nèi) N、P、K(7-11-27)+海藻精 3500 倍;
410 天內(nèi) N、P、K(12-2-14)+海藻精 3500 倍;
450 天內(nèi) N、P、K(7-11-27)+海藻精 5000 倍;
(30-10-10)+海藻精 5000 倍(10 天換一次)。
1.2.4 700天內(nèi)(大苗階段)7天澆1次肥。
500 天內(nèi) N、P、K(9-45-15)+海藻精 3500 倍;
540 天內(nèi) N、P、K(10-30-20)+海藻精 3500 倍;
580 天內(nèi) N、P、K(20-20-20)+海藻精 4000 倍+阿維菌素及吡蟲啉;
620 天內(nèi) N、P、K (7-11-27)+海藻精 6000 倍;(30-10-10)+海藻精 6000 倍(7 天換一次);
660 天內(nèi) N、P、K (30-10-10)3500 倍+海藻精8000倍;
700 天內(nèi) N、P、K (12-2-14)3000 倍+ 國光鈣5000倍。
1.2.5 開花后苗,每7天澆一次。
N、P、K(10-30-20)3500 倍;
N、P、K(20-20-20)3500 倍;
N、P、K(20-20-20)3500 倍;
N、P、K(10-30-20)3500 倍;
N、P、K(20-20-20)3500 倍;
N、P、K(20-20-20)3500 倍。
1.3.1 小苗及中苗30天/次(按說明書),按下列順序循環(huán):
(1)高效氟氫菊酯+展著劑+多菌靈;
(2)阿維菌素+吡蟲啉+異菌脲+展著劑;
(3)毒絲蜱+百菌清;
(4)高效氟氫菊酯+展著劑+異菌脲;
(5)阿維菌素+吡蟲啉+甲基托布津+展著劑。
小苗階段和中苗階段各用一次異丙威,用量按說明書的1.5倍使用;小苗換盆時及中苗就位后各施一次惡毒靈噴頸,用量按說明書。
1.3.2 大苗后每7天噴藥一次(按說明書)按下列順序循環(huán):
(1)高效氟氫菊酯+異菌脲+展著劑;
(2)高效氟氫菊酯(單殺蟲);
(3)阿維菌素+吡蟲啉+異菌脲+展著劑;
(4)阿維菌素+吡蟲啉;
(5)聯(lián)苯肼脂(單殺蟲);
(6)阿維菌素+吡蟲啉+嘧菌脂;
(7)聯(lián)苯肼脂(單殺蟲);
(8)尼索朗(單殺蟲);
(9)多菌靈+尼索朗;
(10)尼索朗(單殺蟲);
(11)百菌清。
以上方法繁育蝴蝶蘭在濟南市國有苗圃溫室已實施10年,生產(chǎn)出7批次50多個品種高品質(zhì)蝴蝶蘭,共生產(chǎn)高品質(zhì)蝴蝶蘭70多萬盆,這些高品質(zhì)蝴蝶蘭具有色澤鮮艷、色彩飽和度高、瓣型圓潤、排列整齊等特點。主要品種生長指標如表1:
表1 上述配方和方法下部分品種指標表
在高品質(zhì)蝴蝶蘭的培育過程各生態(tài)因子中溫度、濕度、光照、通風、基質(zhì)等都相對比較好掌握,而決定品質(zhì)的最關(guān)鍵因子就是施肥和用藥,通過對蝴蝶蘭的生物學特性和花學特性的研究,經(jīng)過十幾年的實踐摸索,我們已初步掌握了用肥、藥的時間和方法,今后栽培技術(shù)研究的重點是如何在生產(chǎn)高品質(zhì)蝴蝶蘭的盆花及切花的基礎(chǔ)上降低生產(chǎn)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