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樂春,顧志娥,詹艷艷,周 燕,徐洪霞,趙 娟,谷薇娜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yī)院,1.腫瘤科三科;2.護理部;3.呼吸內(nèi)科,江蘇 揚州 225000)
在臨床中,鼻咽癌為十分普遍的惡性腫瘤,其會為患者的身心帶來過多的影響。而對鼻咽癌患者施予治療的普遍方法為放療,患者會產(chǎn)生過多的疼痛感,無法保障生存質量。對此,對患者施予高效的護理尤為關鍵[2]。鑒于此,本研究為了分析對鼻咽癌患者施予基于微信群的同伴支持教育的效果及價值,現(xiàn)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8年05~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鼻咽癌患者的資料,將其中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60作為對照組,另外接受基于微信群的同伴支持教育的60例作為實驗組。A組男患、女患占據(jù)37例、23例;年齡<74歲且>34歲,均值(54±22.99)歲。B組男患、女患占據(jù)39例、21例;年齡<76歲且>36歲,均值(56±23.80)歲。對比兩組相關資料,其結果顯示無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可深入對比、研究。
對照組:常規(guī)的護理:告訴患者持續(xù)實施功能訓練,分發(fā)健康方面的宣講冊子。實驗組:基于微信群的同伴支持教育:
(1)構建微信群:把所有患者實施分組,單組選取一位組長,與各個組員實施交談;單組具備一位醫(yī)護人員當作群監(jiān)管人,對于群中各類訊息實施監(jiān)管與歸總,并加以回饋。所有組員依據(jù)出院次序由醫(yī)護人員分配掃碼加入群中。
(2)定期進行告示:組長每天三次定期對組員傳送張口功能訓練相應的告示,敦促組員達成每日功能訓練的目的,隊員結束訓練后,對群進行答復,組長實施記錄。對沒有實施訓練的組員來說,組長應敦促其直到結束訓練。
(3)隨時實施交談:組員能夠借助群彼此隨時實施交談,能夠借助小型視頻、文字等各類渠道在群中共享張口功能訓練后的收獲、在實施訓練期間產(chǎn)生的各類問題等。
估計對比兩組總依從率、張口困難程度、生活質量??傄缽穆剩簝?yōu):>75.00%;中:50.00%~75.00%;差:<50.00%。張口困難程度:I級:張口較難,門齒間距2.0-3.0cm;Ⅱ級:進食干燥食品較難,門齒間距1.0~2.0cm;Ⅲ級:進食軟糯食品較難,門齒間距0.5~1.0 cm;Ⅳ級:門齒間距<0.5 cm,要實施鼻飼。生活質量:功能領域為[1-(RS-1)/R]×100,癥狀領域、總體健康狀況領域為[(RS-1)/R]×100。
此次研究中所用軟件版本為SPSS 19.9,對生活質量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時,選(±s)代表,對總依從率、張口困難程度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時,選(%)代表。對比、分析兩組相關數(shù)據(jù),結果有差距,表明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
對照組總依從率86.67%,實驗組98.33%,兩組比較有明顯的差異,P<0.05;詳情如表1。
表1 比照兩組總依從率
實驗組張口困難程度好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明顯的差異,P<0.05;詳情如表2。
表2 比照兩組張口困難程度[n(%)]
實驗組生活質量好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明顯的差異,P<0.05;詳情如表3。
表3 比照兩組生活質量(±s,分)
表3 比照兩組生活質量(±s,分)
組別 功能領域 癥狀領域 總體健康狀況領域對照組(n=60) 56.97±6.32 57.94±6.65 62.29±5.63實驗組(n=60) 73.29±5.63 75.29±5.63 83.29±5.63
鼻咽癌為普遍的惡性腫瘤,患者患病的幾率過大,且較易產(chǎn)生病變。由于患者大多要接納放療,在治療結束后,會產(chǎn)生過多的疼痛感,對于治療的依從程度下降,如此,就無法促使患者盡早獲得康復。
基于微信群的同伴支持教育為新興的護理方法,其凸顯出了在患者出院后,持續(xù)對患者施予健康方面的引導,并敦促患者開展張口功能訓練[2]。借助微信群,讓患者間能夠隨時實施交談,對于給予的各類質疑,醫(yī)護人員也能夠進行答復[3]。不單方便醫(yī)護人員對患者實施追蹤與回訪,還能夠讓患者獲得較優(yōu)的院外護理,進而提升其對于治療的自信心,保障預后。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基于微信群的同伴支持教育護理的實驗組,在護理結束后總依從率、張口困難程度、生活質量,好于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P<0.05。
總之,對鼻咽癌患者施予基于微信群的同伴支持教育,能夠提升其對于治療的依從程度與自信心,保障患者的預后獲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