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坤鵬 楊冠強 張 瑞 喬 萌
社會生態(tài)學視角下新疆世居民族青少年體力活動特征及促進策略*
曹坤鵬 楊冠強 張 瑞 喬 萌
(石河子大學體育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目的】了解新疆世居民族青少年體力活動水平,分析其影響因素,探索促進策略。【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新疆世居民族中13-18歲的青少年體力活動進行回顧性調查?!窘Y果】新疆世居各民族青少年在夏、冬兩季高水平體力活動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中、低水平體力活動則受季節(jié)影響不明顯;新疆世居民族青少年體力活動水平與其民族不具關聯(lián)性;高、低水平體力活動不同性別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中等水平的體力活動男女之間差異不明顯;高、低水平的體力活動區(qū)域間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中等水平的體力活動人數(shù)比例差距不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社會生態(tài)學;世居民族;青少年;體力活動特征;策略
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青少年的營養(yǎng)狀況雖然不斷改善,但體質總體水平卻呈下降趨勢[1]。相關研究表明,我國青少年目前的體力活動水平嚴重不足,各種慢性病如肥胖等發(fā)生率逐年上升,近視率居高不下,體質健康狀況面臨嚴峻挑戰(zhàn)。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qū),共有55個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維吾爾、漢、哈薩克、回、柯爾克孜、蒙古、塔吉克、錫伯、滿、烏孜別克、俄羅斯、達斡爾、塔塔爾等13個[2]。本研究以新疆13-18歲的青少年為調查對象,探索不同社會生態(tài)學特征的青少年體力活動水平及其差異性,以期為我國青少年體力活動干預措施及促進策略提供參考依據(jù)。
以新疆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的青少年學生為調查對象,根據(jù)被調查地區(qū)學校提供的在校學生學籍名單,隨機抽取各民族學生100名,選取過程中綜合考慮區(qū)域、年級、性別等因素,并基本保證各影響因素的均衡性,以及兩次調查對象的一致性。
表1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
地區(qū)民族區(qū)域年級性別 城市鄉(xiāng)鎮(zhèn)初中高中男女 喀什地區(qū)塔吉克族604046545149 烏孜別克族514964364753 柯爾克孜族534739614555 烏魯木齊-昌吉回族自治州漢族505050505050 俄羅斯族505053474852 回族435750504951 塔塔爾族485244565644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哈薩克族465442586337 滿族445644565347 維吾爾族505050505050 塔城地區(qū)錫伯族554566344951 達斡爾族485250505941 蒙古族435747535842 合計641659657643678622
1.2.1 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青少年體力活動問卷(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for adolescents,PAQ-A)[3],由于當前不同地區(qū)、城鄉(xiāng)之間的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這種差異帶來了國民生活方式和體力活動模式的改變[4]。故而本研究從經濟發(fā)展水平、社會文化背景、政府政策導向、自然地理環(huán)境、生活學習習慣等方面對青少年體力活動問卷中文版再行修訂,并采用Cronbach's a系數(shù)檢驗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Spearman等級相關檢驗重測信度和效標效度,研究顯示了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
本次研究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之間分冬季、夏季兩次對不同民族聚居集中的市、自治縣或鄉(xiāng)鎮(zhèn)、團場的初中、高中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2600份,每次1300份,其中冬季問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1243份,有效率95.6%;夏季問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1254份,有效率96.5%。依據(jù)美國衛(wèi)生與公共服務部《2008年體力活動指南》,將新疆現(xiàn)居各民族青少年體力活動水平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
1.2.2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通過Excel軟件對體力活動問卷的結果和體質測試結果進行統(tǒng)計,運用SPSS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新疆世居各民族青少年夏季和冬季體力活動水平分布情況見表2,可以看出:在夏季,達到高水平體力活動的青少年289人,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23.05%,而在冬季,達到高水平體力活動的青少年219人,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17.62%,各民族青少年夏季高水平體力活動人數(shù)明顯多于冬季高水平體力活動人數(shù),兩者進行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各民族青少年夏季中、低水平體力活動人數(shù)少于冬季,但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新疆世居各民族青少年夏季和冬季體力活動水平分布情況(n=2497)
低中高總 N%N%N%N% 夏季68254.3828322.5728923.051254100 冬季71957.8430524.5421917.621243100 X211.398// P0.003//
注:因新疆南北疆冬季氣候差別明顯,從表2也可得出新疆到世居各民族青少年冬季體力活動等級分布波動較大,導致新疆世居各民族青少年冬季體力活動等級不具可比性,故以下研究結果均以夏季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新疆世居各民族青少年體力活動等級大都呈現(xiàn)為啞鈴型結構,即高、低水平的體力活動等級的青少年人數(shù)多于中水平的體力活動等級的人數(shù),且經統(tǒng)計分析后發(fā)現(xiàn)新疆世居青少年低、中、高水平體力活動等級各民族之間的差異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新疆青少年體力活動水平與其民族不具關聯(lián)性。
表3 新疆世居各民族青少年體力活動水平等級分布情況
民族級別低中高總 N%N%N%N% 漢族2828.002525.004747.00100100 維吾爾族2020.412222.455657.1498100 哈薩克族2222.922020.835456.2596100 回族2325.002122.834852.1792100 柯爾克孜族2021.742223.915054.3592100 蒙古族2020.002323.005757.00100100 塔吉克族2324.212425.264850.5395100 錫伯族2122.112021.055456.8495100 滿族1919.792121.885658.3396100 烏孜別克族2020.002121.005959.00100100 俄羅斯族2525.512121.435253.0698100 達斡爾族2324.212025.265250.5395100 塔塔爾族2525.772323.714950.5297100 X 27.507// P0.999//
在不同性別的條件中,新疆世居民族青少年體力活動水平的分布結果及統(tǒng)計學分析見表4,結果顯示:低水平體力活動男女分別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18.58%、27.80%。經統(tǒng)計分析,低水平體力活動不同性別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中水平體力活動男女分別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23.37%、21.71%,經統(tǒng)計分析,中水平體力活動不同性別之間的差異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高水平體力活動男女分別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58.05%、50.49%。經統(tǒng)計分析,高水平體力活動不同性別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
表4 新疆世居各民族不同性別青少年體力活動水平等級分布情況
性別級別低中高總 N%N%N%N% 男12018.5815123.3737558.05646100 女16927.8013221.7130750.49608100 X 215.226// P0.000//
表5 新疆世居各民族不同居住地青少年體力活動水平等級分布情況
在不同居住環(huán)境的條件中,新疆世居民族青少年體力活動水平的分布結果見表5。結果顯示不同體力活動水平在不同居住條件下整體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不同居住地因素下不同體力活動水平之間均存在差異。進一步兩兩比較結果顯示:低水平的體力活動人數(shù)比例鄉(xiāng)鎮(zhèn)高于城市,高水平的體力活動人數(shù)比例城市高于鄉(xiāng)鎮(zhèn),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中等水平的體力活動人數(shù)比例差距不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
從不同季節(jié)、民族、性別、民族、地域對青少年體力活動水平等級進行分析得出:新疆世居民族青少年高水平體力活動受季節(jié)影響較大,中、低水平體力活動則受季節(jié)影響不明顯;各世居民族青少年體力活動不具民族性,這與當前民族團結以及學校均衡發(fā)展的推進不無關系;男生體力活動水平等級普遍高于女生體力活動水平等級,男生高強度體力活動和中等體力活動水平高于女生;城市青少年高強度體力活動和低水平體力活動等級水平高于鄉(xiāng)鎮(zhèn),而中等體力活動等級水平略低于鄉(xiāng)鎮(zhèn)青少年??傮w來看,新疆世居民族青少年體力水平還多處于低強度和中等體力活動水平,體力活動明顯不足。
近年來,很多專家指出,體力活動作為一種生活行為,對其調查應該綜合多種因素的影響[5]。研究發(fā)現(xiàn),新疆世居民族青少年參與體力活動的水平受到季節(jié)、性別、地域等許多因素的影響。以區(qū)域為例,青少年居住地資源分布不均以及相關政策制定的不同,不僅使各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水平產生差異,更為人們帶來意識的轉變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這可能就是造成城市、鄉(xiāng)鎮(zhèn)間青少年體力活動水平不同的根本原因。另外,學生課業(yè)的負擔、場地器材、鍛煉的安全性、家長以及班主任的態(tài)度、必要的組織管理和學校體育鍛煉的氛圍對青少年體力活動的開展也有很大的影響。
青少年體力活動的決策過程是多元化的影響因素的交互過程,因此青少年的體力活動以及長久的持續(xù)是一項艱巨的工作[6]。社會生態(tài)學模型不僅關注個體因素,而且更加強調青少年的活動行為與社會整體環(huán)境之間所存在的交互作用[7]?;诖耍皇歉髦行W應鼓勵體育社團的發(fā)展,盡量多組織各種類型的體育活動和比賽,并充分發(fā)揮學校運動隊的作用,增強學生的自我運動效能感,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二是加強家庭干預,家長在關注青少年學習成績的同時,還應減少自身屏幕時間,創(chuàng)造條件陪同孩子共同參與到體力活動中去,督促青少年養(yǎng)成良好的體力活動模式和鍛煉習慣。三是政府、社區(qū)應打破傳統(tǒng)模式,尋求新的發(fā)展道路,應結合社區(qū)改造增加公共場地設施的建設和投入,以期滿足青少年對對體育場地器材裝備等的需求。
[1]李海燕.上海市青少年日常體力活動測量方法的研究與應用[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0(6).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政府網[EB/OL].http://www.xinjiang.gov.cn/xinjiang/dmxj/dmxj.shtml
[3]李新,王艷,等.青少年體力活動問卷PAQ-A中文版的修訂及信效度研究[J].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5,38(5)63-67.
[4]張海平,劉興,高巖,等,等.12~14 歲中學生日常體力活動狀況及健身跑對其心肺耐力影響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6,35(1):93-96.
[5]岳建軍,高升.美國《國民體力活動計劃》中兒童青少年體力活動評估標準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6,30(4):124-128.
[6]陳盼.山西省初中生體力活動的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7.
[7]韓慧,鄭家鯤.西方國家青少年體力活動相關研究述評--基于社會生態(tài)學視角的分析[J].體育科學,2016,36(5):62-70.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Physical Activity of Young National People Living in Xinjia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Ecology
CAO Kunpeng, etal.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3, Xinjiang, China)
石河子大學自主資助支持校級科研立項項目(編號:ZZZC201639)。
曹坤鵬(1982—),講師,研究方向:體育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