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會戈
摘要:當前選課走班教學仍處于探索階段。而音體美教育由于其獨特的特點,對選課走班有著較高的要求。文章主要針對音體美教育選課走班進行了探索,為音體美教育選課走班的開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音體美教育;中小學教學;選課走班
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學校第三分校是保定市教育局直屬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經過五年音體美教育選課走班的探索,學校初步構建了中小學音體美選課走班模式。2014年開始,音體美育人模式逐漸創(chuàng)新,小學三年級以上實施音體美選課走班模式,以構建選擇性的課程體系為基礎,最大程度上創(chuàng)造適合每名學生的教育。音體美教育選課走班,為每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帶來了可能。
一、問題提出背景
在當今學校教育中,大部分學校對于音樂、體育、美術的教學不夠重視。由于專業(yè)教師匱乏、場地和設備不足等原因,部分學校音樂、體育、美術專業(yè)課程的開設或流于形式,或質量不高,甚至有的學校音樂、美術課程還處于可有可無的狀態(tài),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也難以保證,素質教育現(xiàn)狀堪憂。音樂、美術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學生體質水平和藝術素養(yǎng)堪憂,很多學生的音體美課時被語數(shù)外等其他主課擠占。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加強音體美教育尤為重要。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創(chuàng)新開展充滿活力的音體美教育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二、音體美選課的目標
通過對小學、初中音體美教育的探索與實踐,最終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音體美教育模塊和評價體系,讓學生在體育、美育課程和實踐活動中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美育課程,有自己的體育、美育愛好,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
三、音體美選課的意義
德智體美勞“五育”的現(xiàn)狀是長于智、疏于德、弱于體美、缺于勞。弱于體美是指在德智體美勞五大要素中是弱的,體美在資源配置上、在政策推動上還是明顯短板,缺教師、缺時間、缺場地、缺保障。全國教育大會提出了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意義非常重大。面對新時代、新征程,面對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艱巨任務,更需要用先進理念引路、用改革精神驅動、用務實作風保障,推動學校體育、美育工作在思想觀念、條件保障、實踐要求方面實現(xiàn)根本性轉變。
四、音體美模塊說明
1.音樂學科
課程結構必修系列。領域一:感受與鑒賞,音樂風格與流派;領域二:樂理知識,識讀樂譜;領域三:即興創(chuàng)造;領域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選修系列模塊。系列1:聲樂;系列2:器樂;系列3:音樂與舞蹈;系列4:音樂與戲劇表演;系列5:音樂鑒賞。
2.體育學科
課程結構必修系列。運動領域一:運動與參與;運動領域二:運動機能;運動領域三:身體健康;運動領域四:心理情緒;運動領域五:社會適應。
選修系列模塊內容。系列1:球類項目;系列2:田徑類;系列3:水上項目;系列4:武術類項目;系列5:體育拓展項目。
3.美術學科
課程結構必修系列。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選修系列模塊。系列1:設計與工藝;系列2:繪畫;系列3:書法與篆刻;系列4:民間藝術——剪紙。
模塊說明和選課的建議:音體美都有必修模塊,我們把它稱為基礎課,其他模塊為選修課,每名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修音體美一個選修模塊。
五、音體美選課指導的原則
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選課指導,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
選課指導應充分體現(xiàn)平等的師生關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不能包辦代替。
2.綜合全面原則
選課指導應充分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和潛能等不同特點進行指導,讓學生聽取教師和家長給出的建議。
六、探索體育、美育選課評價模式
如何在選課中評價如此多樣的課程,這的確是一個難題。學校應根據(jù)音體美課程標準對不同年級的要求作為評價的主要依據(jù)。
(1)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形式。教師可以采用觀察、談話、提問、討論等方式進行,期末考試根據(jù)學生的選修模塊進行測評。
(2)定性述評與定量測評相結合。教師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要注意科學性。
(3)自評、互評及他評相結合。教師可以通過展示活動進行評價,如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展示學生通過音體美選課學習而獲得的成果。
教育的本質就是讓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學校音體美選課走班探索的目的,就是要讓每名學生都能獲得個性而全面的發(fā)展。通過推進音體美特色課程,學生綜合素質明顯提高,學校品牌也更加響亮。
參考文獻:
[1]寧茜.選課走班制度的實踐與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0(8).
[2]李欣喜.初中音美學科走班制分層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文教資料(中旬刊),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