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秀蘋
一、讓兒童自已在觀察思考中,理解知識,找出數(shù)與數(shù)之間的內在規(guī)律
我注意通過幻燈及實物演示來引導兒童觀察,把效、形、式結合起來,啟發(fā)他們積極思維,逐步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數(shù)“得數(shù)是7的加法”時,為使學生了解“6+1”和“1+6”這兩個算式的關系,我把1個紅色圓片和6個黃色圓片擺在幻燈上,讓甲、乙兩組的小朋友認真觀察,甲組的小朋友順次看到6個黃色圓片加上1個紅色圓片,一共是7個圓片,算式是6+1和是7。乙組的小朋友順次看到1個紅色圓片加上6個黃色圓片而和還是7。而后我叫一個男小朋友和六個女小朋友,上講臺表演,男女調換一次位置,要求小朋友根據(jù)看到的情況,各自說出算式和得數(shù)來。再引導他們思考這兩個算式是怎樣得來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這樣在他們腦子里形成了“兩個加數(shù)調換位置相加,得數(shù)是一樣”的印象。接著再出示“5+2”和“2+5”兩個算式,讓兒童認真觀察,分析比較,兒童對加法交換律有了感性認識,不但促使了他們積極思維,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再如,在教9的加減時,為使兒童對效有進一步的了解,給出2、7、9這三個數(shù),讓他們編四道題是:7+2=9、2+7=9、9-2=7、9-7=2引導他們甩彩色圖片動手擺一擺,再用算式對得數(shù)做個游戲,這樣把效、形、式結合起來。通過觀察比較,問他們這四道題中包含了哪三個數(shù),他們很快找到了2、7、9這三個數(shù)的規(guī)律,啟發(fā)他們發(fā)現(xiàn),這是由于加減符號三個數(shù)排列位置不同組成了四道題。
二、注意應用題的啟蒙教學
在實踐中,我認為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及難點是應用題教學。因為它份量重,篇幅大,分布在各冊教材之中,小學生對應用題的結構和解答應用題的方法都比較陌生,所以在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應從“萬丈高樓平地起”的觀點出發(fā),重視啟蒙教學,以簡單應用題這個基礎抓起,提早起步。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思維能力培養(yǎng)及早注意,還重視應用題的敘述形式多樣化,把思維和數(shù)學語言結合在一起,并用生動活潑的數(shù)學游戲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增長知識和智慧。這樣,才能為以后的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打下牢固的基礎。我在應用題的啟蒙教學中,一是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他們加深對數(shù)的理解和認識,如在認數(shù)“3”時,拿著圖片和實物說:“3只雞、3輛汽車、3朵花、3只熊貓、3本書、3支鉛筆”等。二是培養(yǎng)他們積極思維,引導他們說完整的話,如老師用圖片,一邊演示一邊引導他們說,小亮家有4只白兔,2只黑兔,一共有6只兔,或小亮家有6只黑兔和白兔,送給小山2只黑兔,還剩下4只白兔。而后再組合成兩個條件一個問題的完整應用題,說明哪是條件,哪是問題,再用條件配答問題的方法做一個游戲,加深兒童對應用題結構的理解。三是引導他們看圖片、看線段圖、看算式口頭編應用題,進一步深化兒童對應用題結構的理解,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并以此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樣,由淺人深,由易到難,天天講,試眷說,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很多同學能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不但能選出正確的計算方法,而且還用不同的數(shù)學語言講出道理。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活躍學生的思維
在應用題的教學中,不但要求學生會做題,更重要的是要理解題意,會講道理,每題的解法要兒童用數(shù)學語言將自己的思維過程表達出來。一般根據(jù)題意列算式很容易,講講算理的困難較大,我就在這方面多下些功夫,如有道練習題是這樣的“一本故事書有97頁,冬冬第一天看了23頁,第二天和第一天看的同樣,還剩多少頁沒看完?”同學們根據(jù)題意列出幾個不同的算式,①97-23-23=51(頁)。②23×2=46(頁) 97-46=51(頁)。③23+23=46(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解題思路問他們是怎樣講的。如第一種解法的學生講,我們知道一本故事書有97頁,又知道冬冬第一天看了23頁,第二天和第一天看的同樣多 (第二天也看了23頁),問這本故事書還剩幾頁沒看完。就從這本故事書97頁里面連續(xù)減去兩天看的頁數(shù),剩下的不就是沒看的頁數(shù)嗎?第二種解法的同學講,第一個條件是一本故事書有97頁,第二個條件是第一天看了23頁,第三個條件是第二天和第一天看的同樣多,問題是還利多少頁沒看完。冬冬第一天看了23頁,第二天和第一天看的同樣多,不是看了兩個23頁嗎?用23乘以2等于46頁,再從97頁里去掉兩天看的總頁效,剩下的不是沒看完的頁效嗎?第三種解法的同學講,老師,我算錯了,錯在哪里?因為只算了冬冬兩天看的頁效,沒算他剩下的頁效,應該從總頁效97里面去掉兩天看的頁數(shù),才是剩下的頁數(shù)。這樣使他們在講題過程中,將思維過程與全班學生進行信息交流,活躍了他們的思維。實際上兒童在講的過程,又進一步思維,如果他們在思維時有漏洞,在語言的表達上就說不通,算不對,這時他們就自覺地意識到自己想的不周到,甚至是錯誤的。從而加以糾正,這樣他們在語言表達過程中將思維重演,深化,隨著語言表達的提高,邏輯思推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四、進行自編應用題的訓練,使學生的思維深化
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上,我又進一步引導學生將思維深化由口頭語言形成書面語言,來進一步理解應用題的結構,通過口頭編應用題,形成書面編,經過反復理解、加工、溝通知識的內存聯(lián)系。好多同學對編應用題很感興趣,有的同學本學期編了一百多道,少者也有十多道。并且編的題目較新穎,內容各異,合乎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