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世有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進程的深入,高校鋼琴教學更加重視素質教育對學生培養(yǎng)的重要性,積極解決當今教學中的問題,探尋有效的教學實踐模式,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高校鋼琴教學中需要重視素質教育,才能在教學中更靈活地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達到教學的根本目的。
【關鍵詞】素質教育;高校;鋼琴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1-0155-01
鋼琴教學在高校藝術教育中意義重大,近年來鋼琴教師一直在突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追求素質教育下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素質教育對于鋼琴教學具有更大價值,能夠提高學生鋼琴學習的綜合能力,重視學生理論與實踐的共同成長。因此,在素質教育下高校應重視學生的主體性,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及內容,為國家培養(yǎng)一批更優(yōu)秀的鋼琴人才。
一、素質教育對高校鋼琴教學的實踐意義
(一)是提高高校鋼琴教育質量的必然選擇
隨著鋼琴藝術審美的提升,高校鋼琴教育受到更多關注,為了培養(yǎng)高素質的鋼琴專業(yè)人才,在教學中需要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路徑。在實際鋼琴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有待解決,如課堂氛圍不夠活躍、教學內容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厚,等等,影響了鋼琴教學的質量提升。導致高校鋼琴教育效果不佳的因素有很多,不重視學生素質教育是導致學生提不起興趣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師應及時改善古板的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素質教育,才能從根本上改善教學質量。
(二)是鋼琴藝術表達的潛在要求
鋼琴演奏通常需要扎實的基本功和較高的演奏技巧,在根本上是對演奏者內在素質有一定要求,因此在高校鋼琴教學中需要重視學生素質教育,讓學生能夠從本質上理解鋼琴演奏的藝術內涵。鋼琴演奏的完整性,需要演奏者具備良好的演奏技巧,進而結合自身對曲譜的理解,為演奏作品賦予靈魂,才能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喜愛。因此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必須將素質教育作為核心,培養(yǎng)更具有人格素養(yǎng)的優(yōu)秀鋼琴人才,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鋼琴作品的審美和創(chuàng)作能力。
二、素質教育下高校鋼琴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
隨著新一代人的生活環(huán)境逐漸優(yōu)越,大學生的自主性思想不斷提高,但目前高校鋼琴教學中,教師往往占據主體地位,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學生在鋼琴課堂上很難接受教師知識概念滿堂灌的教學形式,壓抑了自身對鋼琴學習的更多潛力,導致課堂氣氛枯燥無味。鋼琴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無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鋼琴能力的提高。
(二)理論與實踐無法有效銜接
高校鋼琴教學實踐中,教師更加重視理論講解,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性,給學生提供的實訓機會十分有限,學生無法將所學的理論有效發(fā)揮出來。鋼琴教師往往會對作品進行分析講解,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以及對演奏藝術的感知能力,但是沒有拿出更多的時間在伴奏方面進行教育指導,限制了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
(三)教學方式無法滿足素質培養(yǎng)的基本需求
目前高校鋼琴教學指導中,教師通常會根據自身理解進行演練式教學,學生學習知識比較被動。鋼琴教學方式比較傳統(tǒng)、單一,無法激發(fā)學生更濃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學生容易走神,很難集中精力去聽講。此外,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溝通與互動,學生對于鋼琴作品無法深入理解,在實際彈奏過程中感染力、表現力不夠,教學效果質量不佳[1]。
三、素質教育下的高校鋼琴教學實踐對策
(一)轉變教學觀念,開展興趣化課堂教學
為了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需要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鋼琴教師應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在課堂上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2]。鋼琴教師在播放作品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讓他們相互討論,分享對作品的感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高校鋼琴教學過程中,要改革教學方式,多借鑒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中結合多媒體視頻、音頻,讓學生能夠直接感知鋼琴藝術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潛能。鋼琴教師可以制作有趣的課件,在課堂上播放,針對重點內容還可以隨時返回觀看,這種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教學效率。
(三)多科目結合教學
為了將素質教育與鋼琴教學有效融合,需要全方位考慮教學形式,不僅要進行鋼琴知識素養(yǎng)教育,還要重視與鋼琴教學相關內容的有效結合。在鋼琴教學中展開多科目結合的教學形式,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加強學生對鋼琴學習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鋼琴作品講解時,可先對作品的背景、作者等進行講解,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才能將情感和技巧應用在鋼琴演奏中,發(fā)揮學生更多優(yōu)秀的潛能。
綜上所述,隨著高校鋼琴素質教育核心教學理念的引導,可以改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提高學生對鋼琴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加強素質教育,能夠讓大學生對鋼琴有更深的認知,提高學生對鋼琴作品的審美能力,有助于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全方位提高學生鋼琴素養(yǎng)及技巧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蓓蓓.素質教育導向下的高校鋼琴教學路徑探析[J].陜西教育(高教),2019,(10):74+76.
[2]李媚.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實踐[J].藝術評鑒,2019,(1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