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揚帆 中交疏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伴隨著東南亞海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海濱城市建設的加快,沿海土地需求量不斷增多,促使不少東南亞沿海地區(qū)開始通過填海造地拓展城市發(fā)展空間,滿足人們的生產(chǎn)與生活需求。而作為復雜工程,填海造地采用吹填砂、淤泥等多種方法完成造地,需要從總體上加強施工工藝部署,保證工程施工的合理性,從而使最終造地目標得以實現(xiàn)。因此,加強對填海造地項目施工工藝研究,可以使相關工作得以科學開展。
某大型填海造地項目位于東南亞地區(qū),首期示范區(qū)填海造地工程面積約49.57萬m2,建設臨時圍堰總長度約6868m。根據(jù)海上地質勘察成果分析,海床以下依次為軟土層、硬土層和巖石層,水深分別在0-18m、7-26m和15-41m之間。取土區(qū)土質按N≤5,Bulk Density≤17.6,Liquidity Index≤1考慮,結合項目施工條件差異,計劃采用吹填砂和吹填淤泥兩種施工工藝進行不同區(qū)域施工。
針對道路工程等施工區(qū)域,需要采用吹填砂施工工藝,在水上完成350g/m2土工布鋪設,然后依次進行砂墊層、插打排水板、充填大砂袋圍堰、5m吹填砂鋪設施工。
3.1.1 土工布鋪設
水上鋪設土工布,需要采用鋪排船進行土工布水下鋪設施工,直接在軟土層表面鋪設編織土工布,能夠有效加筋,對上部荷載進行擴散,避免土體發(fā)生側向變形,促使吹填地基承載力得到提高。
3.1.2 砂墊層施工
在砂墊層施工階段,采用皮帶砂船直拋施工,先利用DGPS輔助測量實現(xiàn)船舶定位,然后利用拋放浮球導標法設置導標,實現(xiàn)定點定量拋填。在卸砂前,需要將提前拋設雙前錨,分別距離船舶兩側約30m。卸砂過程中,應確認船舶主機處于啟動狀態(tài),便于船舶擺動定位或移位。通過拋雙前錨,緩慢將皮帶砂船移動至拋標點,利用皮帶輸送冷卻海水,在海水卸準拋標點時可以進行拋砂,如圖1所示。施工過程中,通過控制輸送皮帶轉速和砂漏斗開啟量能夠加強砂的輸送量控制。對皮帶擺動時間進行控制,能夠達到控制回填砂厚度和均勻性的目標。皮帶砂船按艙容量1800m3計算,卸一船砂時間需要90min,每分鐘卸砂量能夠達到20 m3,按照15m劃分小分格,拋填1m厚砂墊層需要15*15*1*1.2=270m3砂量,卸砂擺動速度控制時間應為13.5min。
圖1 皮帶砂船卸砂示意圖
3.1.3 插打排水板
排水板打插,需要采用SPB-B型號塑料排水板,保持1m間距,按照正方形進行布置。通過打插至軟土層50cm左右,能夠使吹填砂進入軟土層,達到穩(wěn)固地基的作用。
3.1.4 充填大砂袋施工
陸上吹填大砂袋施工階段,需要采用自吸自泵砂船+袋體吹填方法。在充填砂袋時,需要先充灌四邊各灌口,厚度達20cm。提前完成砂袋固定后,可由中間向四邊各灌口充灌,保證充灌厚度,并避免砂袋移位。期間,應經(jīng)常調整管口方向,防止袋體因受力不均打卷變形。結合現(xiàn)場情況,需適當在袋體頂面來回踩踏,使砂顆粒排列緊密,加快袋體排水固結。在整個砂袋充填達70%時,應適當減少或停止充填,以防爆裂。經(jīng)過一段時間固結脫水后,可以再次充灌,充滿度控制在80%以上。充灌后應及時將袋體扎緊,施工期間應注意觀察袋體是否破損,發(fā)現(xiàn)破損及時進行等強度修補,避免充填物流失。砂袋縱向搭接長不小于50cm,上下層之間做到錯縫搭接,長度不小于3m。
圖2 吹填分叉管頭
3.1.5 吹填砂施工
采用皮帶砂船直拋工藝,與砂墊層吹填施工工藝相同。吹填砂標高5m,考慮1m的沉降量。
吹填淤泥施工工藝,主要工序為:臨時圍堰、標高6m淤泥吹填,300g/m2土工布鋪設、土工格柵、1m厚度砂墊層和打排水板,最后完成真空預壓地基處理。
3.2.1 吹填淤泥
從經(jīng)濟性考慮,取土區(qū)不宜距離吹填區(qū)過遠;從安全性考慮,取土區(qū)不宜距離吹填區(qū)已建或擬建的水工建筑過近,也不要開挖太深。吹填淤泥標高6m,考慮2m的沉降量。采用合適的疏浚吹填船舶完成吹填淤泥作業(yè)。
3.2.2 吹填砂墊層
在完成土工編織布鋪設后,需要利用專用連接鉚釘或尼龍繩完成土工格柵塊連接。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吹填砂墊層施工。如果采用泵頭船施工,吹填較厚較軟,將造成地基荷載較大,容易出現(xiàn)已經(jīng)吹填的區(qū)域出現(xiàn)下陷問題,造成附近地區(qū)地基翻拱,影響回填砂的厚度、標高和平整度。針對施工存在的問題,還要采用新吹填工藝,在吹填管頭接上“消能分叉管頭”實現(xiàn)工藝優(yōu)化。采用該種分叉管,能夠將吹填大管劃分為6條小管,使管頭出水沖力得到減少。在吹填布管方面,需要采用“梅花形間隔法”。施工前,先用分叉小管將回填區(qū)吹填砂埂分成若干個小區(qū)。以小區(qū)為單位,按梅花形順序進行分層鋪設,能夠避免出現(xiàn)局部堆載過高問題。利用周圍吹填小區(qū)的吹填砂層,可以將管頭周圍淤泥壓住。在各回填區(qū)之間,也可以相互地壓住管頭周圍的淤泥,確?;靥顓^(qū)原泥面整體受力均勻。借助砂體的相互作用,可以避免淤泥翻拱。
3.2.3 真空預壓施工
完成排水板打設后,可以進行真空預壓施工。施工原理就是將軟基處理區(qū)看成是整個密封體,利用真空泵負壓源實現(xiàn)土體中的孔隙水和空氣抽排,達到加固土體和提高地基承載力的目標。經(jīng)過真空預壓后,軟基承載力可達80kPa,滿足工程施工要求。采用該種施工工藝,需要預先完成濾管制作,采用直徑76mm、壁厚1.2mm的PVC硬塑料管,每隔5cm鉆直徑10mm的小孔,外包尼龍窗紗布和無紡土工布作為隔離層。在真空管路埋設階段,需要采用框格形布置方案,使主管保持30m間距,濾管保持5m間距,均埋設在砂墊層下300mm位置。鋪設過程中應確保濾管不受損傷,并采用無縫鍍鋅鋼管和出膜接頭連接,垂直伸出30cm.測頭應布置在平行與管的位置中間,距離加固區(qū)邊界不超5m。每隔800m2完成一個點的不舍,從密封膜引出真空細管,采用喇叭口和真空表相連接,能夠使膜下真空度得到有效監(jiān)測。密封膜采用三層聚乙烯薄膜,分三層鋪設,縱向擺放在預壓區(qū)的中軸線上,從一端向兩邊展開。開挖2m深密封溝,底寬1.0m,邊坡1:1,然后埋入密封膜,用袋裝泥壓實。確認無漏氣等情況,可以完成蓄水圍堰修筑,然后安裝真空泵。試抽階段,需要先將半數(shù)真空泵開啟,確認無漏氣等情況后逐步開啟剩余真空泵,直至達到70kPa后確認是否出現(xiàn)漏氣問題。確認無問題后,可以使真空度達到80kPa,期間做好地下水抽排。
綜上所述,在大型填海造地工程施工階段,施工工藝的選取將受到環(huán)境、土質、工況條件等多種因素影響,還要合理進行施工方法選擇,以便使工程施工順利開展。合理采用吹填技術,做好工藝施工步驟的布置,能夠加強施工質量的控制,促使工程建設水平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