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琴
摘要:作為儒家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著作,《論語》當中不僅涉及到了很多與人情世故方面有關(guān)的知識和內(nèi)容,更涉及到了很多從傳統(tǒng)儒家視角來看的家庭教育思想。而即使放到千百年之后的今天,這些教育思想也依然能夠?qū)Ξ敶男滦图彝ソ逃鸬较鄳淖饔?。本文將詳細地研究這些教育思想是如何影響當代新型家庭教育的。
關(guān)鍵詞:《論語》;教育思想;當代新型家庭教育;影響研究
中圖分類號:G7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2-030-2
在當代的社會學研究過程當中,通常將家庭看作是社會組織的最基本單位。人類生活在社會上,就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繁衍生息是人類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之一,無論古今中外,子女后代教育是一個家庭活動的核心內(nèi)容。而正是因為人類對教育的重視才會使社會進步如此之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到非常關(guān)鍵的作用,也體現(xiàn)出了家庭教育在整個孩子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曾有中國知名調(diào)查機構(gòu)對中國子女教育支出在總收入占比進行了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jié)果反映當代中國家庭對于子女的教育支出已經(jīng)接近人均總收入的1/3。由此可見,不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xiàn)代,對于子女的家庭教育都是非常重視。其中,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在其傳世作品《論語》中有大量的相應論述,接下來筆者就詳細的對這些論述當中所蘊含的思想進行分析,并探究它是如何影響當代新型家庭教育的。
一、《論語》的教育思想簡述
《論語》中的家庭思想教育總體來說可以分為四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以實際生活作為家庭教育題材,第二大部分是注重對后代的歷史教育,第三大部分是以追求“道”為主要的教育內(nèi)容,最后一大部分則是注重典型的示范作用。首先詳細來分析第一大部分,在這一大部分當中,孔子提倡不要對鬼神之事過于執(zhí)著。在《論語·述而》中就有“子不語:怪、力、亂、神?!蓖瑯?,《論語·先進》中也有“未知生,焉知死”的記載。從這里可以看出有關(guān)鬼神等超自然的事情,孔子本人的態(tài)度是十分謹慎而理智的。所以,整本《論語》當中不但對鬼神倡導謹言慎行,同時也提倡以實際生活作為教育題材的這一家庭教育思想。
而針對第二大方面,在《論語》當中則是通過對祭祀的重視來提倡要對家庭后代注重歷史教育,作為古代社會生活的關(guān)鍵內(nèi)容之一,在祭祀的過程中人們會回顧自己祖先的成就,學習祖先的先進思想,這樣會使人們對祖先產(chǎn)生一種崇拜之情,通過各類的祭祀方式,中國人對于祖先的崇拜和敬仰情感會得到進一步的加深,而在古代,祭祀更擁有除祭神祭祖以外的多種功能。因此,孔子認為祭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值得認真探討和學習。在《論語·八佾》中就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說法,孔子也有“吾不與祭,如不祭”的親口表達。
對于第三個方面,追求所謂的“道”,其實就是實現(xiàn)教育的總目的:做事和做人。本質(zhì)上來說,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關(guān)鍵社會現(xiàn)象,更會有效傳遞生產(chǎn)經(jīng)驗和社會生活經(jīng)驗的。傳遞生產(chǎn)經(jīng)驗就是讓人能夠明白如何做事。所謂傳遞社會生活經(jīng)驗,也就是教授一個人如何做人,如何與其他的人進行溝通。
最后一個方面是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儒家提倡通過教育來讓人實現(xiàn)崇高的道德理想,為此,必須要有一個道德典范來對人施加正面影響,這個典范首先要能夠嚴格要求自己,然后還要能夠正確教授他人。這些思想最經(jīng)典的體現(xiàn)是下面這一段: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
正是因為這樣得“先要求自己嚴格踐行道德標準,再去要求和教導他人踐行道德標準”的自律和奉獻精神,才讓孔子的教育思想更加偉大。
二、當代的家庭教育現(xiàn)狀
從中國教育的現(xiàn)狀看,我國最近幾年來由于二胎政策的放開,使得后代兒童之間的隱形競爭更加激烈。在城市當中,部分生活水平處于中等階段的家庭在教育方面已經(jīng)有了思想上轉(zhuǎn)變的跡象,更加尊重孩子的個人自主選擇權(quán),但是,在我國廣大的縣域農(nóng)村地區(qū),依然存在著家庭教育思想傳統(tǒng)的現(xiàn)象,再加上當前我國教育產(chǎn)業(yè)化和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現(xiàn)象仍未得到有效解決,這間接影響到了部分地區(qū)的新型家庭教育不能夠被有效推進,一些偏遠地區(qū)的家庭教育是畸形的,父母由于必須依靠自身勞動能力來維持家庭運作,不得不選擇外出打工,而部分與(外)祖父母生活的孩子就很難得到正確的家庭教育。
除此之外,在世界各國的家庭教育中,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程度當仁不讓地名列前茅。中國家長溺愛程度之深,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由于我國的隔代教育造成的。而管得太多,干涉太多,懲罰太多,孩子累,父母也累。在中國特有的傳統(tǒng)觀念之中,孩子在父母面前的地位是不存在。所以父母對孩子的一切的干涉或者懲罰,認為這都是理所應當?shù)?。中國的孩子一出生,以后的道路就已?jīng)被父母安排好了,孩子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教育是一個過程,讓孩子逐步地成長,給孩子太多的干擾,限制孩子天性的成長。在現(xiàn)實生活中,更多的優(yōu)秀能干的父母經(jīng)常試圖用自己的光環(huán)套給未來的孩子,用自己的能力來取代孩子的一切。這也是當前中國家庭教育中較為明顯的幾大現(xiàn)象。
三、對當代家庭教育的影響
結(jié)合《論語》當中四大類教育理論,《論語》對當代家庭教育的影響可以這樣表現(xiàn)。
第一點,《論語》當中提倡敬畏鬼神但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聯(lián)系當代新型家庭教育,應該是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必須要對死者和自然有敬畏之心,但同時,父母也要告訴孩子不要迷信所謂的“鬼神”,而是要相信科學。
對于第二個方面,父母則可以教育孩子要了解自己的誕生過程和家族成員,了解自己的家族發(fā)展歷史和姓氏來源,以便加強孩子的家庭責任感和使命感,并且,父母還要對孩子有家國意識方面的教育,要讓他明白家庭宗族和國家歷史的重要性。
在第三個方面中,家長應在重視孩子實際技能教育的同時,重視對孩子的人情世故教育。要讓孩子意識到社會上的人并不是非黑即白,并讓他們意識到人容易盲從和狂熱,最關(guān)鍵的是要告訴孩子與人交往的基本準則。
對于最后一個方面,家長應首先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要自己首先做好榜樣,要讓孩子看到家長負責任,有擔當?shù)囊幻?,這樣孩子才能夠認可家長的教育。
結(jié)語:《論語》這筆由儒家人所留存下來的精神財富不僅僅是給予單個人的,更是給予全社會的。當前部分家庭教育缺乏科學的指導與實施方案,這導致部分家庭的教育一直處于迷惘狀態(tài)。而通過對《論語》中的教育思想進行研究,我們能夠切實了解到幾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并運用他們所總結(jié)出的理論方法對家庭后代成員進行有效教育的,我們也能夠更加清晰地理解在進行家庭教育的過程當中,應該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去對待自己的孩子,要用什么樣的行為才能夠讓孩子理解自己的教育內(nèi)容,這就是《論語》對現(xiàn)代家庭教育的意義之所在。
[參考文獻]
[1]孫浙.當代家庭教育思想中儒家思想的價值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40(21):195-196.
[2]劉強.家庭教育對當代青年的影響與發(fā)展[J].神州,2019,87(8):144.
[3]張孟花,宋曉晨.家庭教育對高中生學習習慣的影響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19,70(11):14.
[4]王會芝.《論語》君子觀對學生當代價值觀的影響[J].芒種:下半月,2018,60(6):11-12.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立項課題GS[2019]GHBZX047家庭教育專項課題:“<論語>中的教育思想對當代新型家庭教育的影響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第四中學,甘肅白銀730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