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萍
摘? ? 要: 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標。本文對《歡樂頌》中的五位女性主人公形象,進行簡要介紹,分析當代大學生的主要人格問題:價值認知障礙,困境應對障礙,社會交往障礙,社會適應障礙。論述當代大學生健康人格培養(yǎng)的重要性。從《歡樂頌》角度出發(fā),探討當代大學生健康人格培養(yǎng)對策: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豐富學生校園活動,加強綜合實踐教育等。
關鍵詞: 大學生? ? 健康人格? ? 《歡樂頌》
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各項事業(yè)建設的儲備軍。然而,從大學生培養(yǎng)現狀來看,一些大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格問題,給其學習、成長、發(fā)展帶來負面影響?!稓g樂頌》播出后,引發(fā)了極大的社會關注,獲得了很高的收視率與網絡點播量,單日最高播放量突破6.8億,總網絡播放量超過100億?!稓g樂頌》中五位女主人公,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格問題,對當代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有啟發(fā)意義。
一、《歡樂頌》人物形象介紹
作為一部熱門電視劇,《歡樂頌》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影響力甚至遠播海外。《歡樂頌》是以女性為中心的電視劇,講述了同住歡樂頌小區(qū)的五位女主人公的故事。五位女主人公來自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有著不同的成長經歷,性格相差很大,但最終成為好朋友。《歡樂頌》的女主人公主要為大學畢業(yè)的女青年,故事圍繞大學生畢業(yè)后的職場工作開展,更能引起大學生的關注與共鳴。邱瑩瑩從小城市考到了上海的大學,畢業(yè)后留在上海工作,她天真爛漫、熱情開朗,待人非常真誠,也受到別人的喜愛。初入社會的她缺乏閱歷與經驗,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欺騙。在被白主管欺騙了感情后,邱瑩瑩得到了成長,投入新的工作中。關雎爾是一個乖乖女,從小生活在溫馨富足的家庭中,這使得她形成了恬淡安靜的性格,總能與周圍人處好關系。但過于安靜的她實際上存在不自信的問題,尤其是面對感情時,往往無法表達出口。曲筱綃出生于上海的富豪家庭,父親是億萬富翁,但家庭生活并不幸福,母親是父親的第二任妻子,且有一個同父異母、不務正業(yè)的哥哥。父親看似對她關心備至,實際上更疼愛哥哥。曲筱綃為人爽快、直言直語,因此,很容易傷害周圍的人,但她性格仗義,能夠為朋友挺身而出。樊勝美出生于一個不幸的家庭,父母極度重男輕女,將樊勝美視作取款機,尤其是她的哥哥,非常不爭氣。原生家庭的影響使樊勝美存在嚴重的虛榮心,非常重視物質上的滿足,并將此作為擇偶的首要標準。樊勝美存在物質的一面,也具有心地善良的一面,能夠在小姐妹危難時刻出手相助。安迪是一個海歸精英,擁有很高的智商和突出的工作能力,深受老板的信任與器重。但安迪的童年并不幸福,且時刻擔心家庭遺傳精神病,內心深處非常自卑,對情感極為恐懼。從人物形象可以看出,五位女主人公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格問題,而她們存在的問題也或多或少地表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
二、當代一些大學生主要人格問題分析
(一)價值認知障礙。
一些大學生存在價值認知障礙,最典型的表現是缺乏是非觀,和《歡樂頌》中的樊勝美極為相似。樊勝美有著很強的虛榮心,想借助婚姻實現人生的轉變。當代大學生同樣存在物質化的現象。
(二)困境應對障礙。
當代大學生普遍承受較大的壓力,比如,學業(yè)壓力。大學生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各門課程的學習任務,并取得相應的學分,否則會拿不到學位,一些大學生為此產生了焦慮現象。又如,情感壓力。大學生正值情感爆發(fā)期,一些大學生失戀后出現了消極、低沉的現象。這些都和大學生抗挫折能力不高有關。困境應對障礙使大學生難以從困境中走出,甚至越陷越深。
(三)社會交往障礙。
社會交往障礙是大學生常見的人格問題,既和家庭環(huán)境有關,又和大學生的生活經歷有關。《歡樂頌》中安迪的社會交往障礙就是童年不幸的家庭環(huán)境造成的。大學生社會交往障礙多源于自卑心理。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大學生不敢與其他同學交往,久而久之便容易形成自閉現象。沉迷網絡游戲也是導致社會交往障礙的常見因素。大學生沉迷于虛擬的網絡空間中,現實交往能力退化,產生交往障礙。
(四)社會適應障礙。
大學生存在社會適應困難的問題。大學生畢業(yè)后要走入職場,進入工作崗位,但一些大學生無法有效完成從學生到從業(yè)者的身份轉變,出現了適應困難?!稓g樂頌》中的邱瑩瑩就是如此,因此受到了白主管的欺騙。社會適應障礙會使大學生在社會中遭到傷害。
三、當代大學生健康人格培養(yǎng)的重要性
(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教育目標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逐漸從專業(yè)知識的講授、專業(yè)技能的訓練轉變?yōu)閷W生的全面發(fā)展。保障學生身心健康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首要目標,而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則是身心健康的核心構成要素。對在校大學生開展健康人格培養(yǎng)工作,能夠引導大學生克服各類問題,比如交往障礙問題、社會適應問題等,使大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這不僅在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對大學生未來的成長、發(fā)展同樣也有著重要意義。
(二)強化人才培養(yǎng)質量。
高等教育肩負著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任務。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升。學生除了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技能外,更要擁有健全的人格。從市場調查結果看,不少用人單位對應屆生的表現存在不滿,認為應屆生普遍抗壓能力低,不能很好地勝任工作,一些應屆生甚至在主管批評后產生口角沖突乃至大打出手,責任意識薄弱。從這個角度看,當代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是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客觀需要。以社會適應力為例,學生社會適應力的提升有助于其在工作中更好地面對各種問題乃至突發(fā)事件,扭轉用人單位對應屆畢業(yè)生的負面觀感。這對學生就業(yè)競爭力的提高有重要意義。
(三)推動構建和諧社會。
和諧是社會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構建和諧社會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目標。當前,社會中存在一些不和諧的因素。深入開展大學生健康人格培養(yǎng)工作,能夠幫助大學生克服人格中的缺陷,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人格,從源頭上減少危害社會和諧的因素,推動和諧社會構建。
四、當代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策略
(一)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正確價值觀。
缺乏正確的價值觀是大學生最主要的人格問題,《歡樂頌》中的樊勝美在初期存在價值觀問題,愛慕虛榮,過于看重物質利益,甚至在與王柏川的交往中欺騙對方。因此,高校在大學生健康人格培養(yǎng)中要以培養(yǎng)正確價值觀為首要目標,思想政治教育肩負著最主要的職責。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政教育的開展。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時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充分肯定了思政課的重要地位與關鍵作用。高校在價值觀培養(yǎng)中要重點從學生價值觀存在的實際問題出發(f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比如,學校要加強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借助紅色文化資源洗禮學生,讓學生樹立勞動光榮、拼搏奮斗的價值觀。
(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抗挫折能力。
人生沒有坦途,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遭遇形形色色的挫折。一些大學生抗挫折能力薄弱,一旦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問題便手足無措,乃至產生消極、抑郁的負面情緒。因此,在學生健康人格的培育中,必須將抗挫折能力作為培養(yǎng)的重要內容,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稓g樂頌》中的五個女主人公在生活、事業(yè)、愛情中遭遇了許多挫折,但最終克服了挫折,獲得了新生。以邱瑩瑩為例,涉世未深的她被“渣男”白主管欺騙了感情,人生步入了低谷期。在眾多好友的支持下,她最終擺脫了情感包袱,尋找到了新職業(yè),投入新生活中。高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視學生逆商的培養(yǎng)。所謂逆商,即人面對困境時的反應方式。人逆商越高,越能在困境中冷靜地分析問題,而不至于走向極端。從這個角度看,逆商本質上是學生的心理承受力。逆商教育能夠讓學生以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發(fā)生在學習、情感、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在困境中越挫越勇,形成健全人格。
(三)豐富學生校園活動,培養(yǎng)人際交往力。
當前,一些大學生存在人際交往困難,部分學生更是出現了自閉現象,對學生健康人格的養(yǎng)成帶來了負面影響。對此,高校需要將人際交往力作為學生健康人格培養(yǎng)的重要內容?!稓g樂頌》中的安迪同樣存在人際交往問題。從表面看,安迪漂亮端莊且事業(yè)有成,屬于典型的成功者。但受家族遺傳精神病基因及童年不幸生活經歷的困擾,安迪內心極度自卑、恐懼,存在嚴重的情感障礙,不敢與外界有過多的接觸。入住歡樂頌后,安迪在吵吵鬧鬧中與其他四個女孩形成了親密的朋友關系,逐漸解開了心結。這表示團體活動及社會支持在人際交往力的培養(yǎng)、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豐富校園活動,為學生的人際交往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一方面,加大社團活動的扶持力度,興趣相近的學生在社會活動中找到同志、好友,增進友誼,另一方面,緊扣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開展多層次的校園文化活動,比如校園藝術節(jié)、校園文藝晚會,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校園這個大集體中。
(四)加強綜合實踐教育,培養(yǎng)社會適應力。
從某個角度而言,人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社會化的過程。馬克思將人視作各種社會關系的集合,因此,高校在學生健康人格培養(yǎng)中要凸顯社會適應力的地位,借助各種綜合實踐教育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在校生處于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社會交往的形式、層次都比較單一,因此,畢業(yè)后很容易出現適應困難。高校要借助各類形式的綜合實踐,讓學生提前進入社會環(huán)境中。比如,深入開展校企合作,讓學生以假期實習、頂崗實習的形式參與社會環(huán)境。
五、結語
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不僅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強化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推動構建和諧社會中也同樣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學生培養(yǎng)中要重視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從正確價值觀、抗挫折能力、人際交往力、社會適應力等角度采取有力措施。
參考文獻:
[1]趙丹.論當代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01):296-297.
[2]袁維新.新時期高等職業(yè)院校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J].企業(yè)研究,2011(18):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