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娜斯·巴爾莎是著名女中音歌劇演唱家,她在歌劇表演中的演唱不僅追求完美的技藝和優(yōu)美流暢的聲音,更多的是追求音樂審美的藝術價值。本文通過對巴爾莎塑造“卡門”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對二度創(chuàng)作提出了一些思考。正確的歌唱方法以及恰到好處的表演在聲樂學習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技藝相融,才可以實現(xiàn)更高的藝術價值。
[關鍵詞]巴爾莎;歌劇;卡門;形象塑造
[中圖分類號]J6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20)10-0099-03
[作者簡介]于夢欣(1995—"),女,南通大學碩士研究生。(南通"226000)
在19世紀歐洲社會的動蕩和變革中,孕育了法國著名作曲家比才的代表作《卡門》,這部在當時不被世人看好的現(xiàn)實主義歌劇,最終成為法國歌劇中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偉大作品。歌劇塑造的社會底層人物形象卡門以其鮮明獨特的人物形象而深入人心,但從某種意義上說歌劇中的卡門只是一個規(guī)定情境中的人物形象,而使其成為一個活靈活現(xiàn)、生動感人的人物形象必須依靠歌劇演員的二度創(chuàng)作。
安娜斯·巴爾莎是希臘HYPERLINK\"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8%8C%E8%85%8A\"\t\"https://baike.baidu.com/item/Agnes%20Baltsa/_blank\"籍享譽世界的著名女中音HYPERLINK\"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5%B3%E4%B8%AD%E9%9F%B3\"\t\"https://baike.baidu.com/item/Agnes%20Baltsa/_blank\"歌劇HYPERLINK\"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D%8C%E5%89%A7\"\t\"https://baike.baidu.com/item/Agnes%20Baltsa/_blank\"演唱家,指揮大師卡拉揚曾說,巴爾莎是“我們時代最重要的戲劇女中音”。巴爾莎的聲音擁有極大的張力,加上胸中熊熊燃燒的希臘火焰,造就了巴爾莎在舞臺上光芒四射的迷人風采。正是由于她高超的二度創(chuàng)作能力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形象生動鮮活、自由奔放的吉卜賽女郎——卡門,展現(xiàn)了卡門這個歌劇人物形象更為強烈的感情色彩,更為鮮明的獨特個性。通過研究巴爾莎塑造卡門這一人物形象,在挖掘角色的深層內涵的過程中,力求從演員二度創(chuàng)作能力的角度找尋其中的理論依據(jù)。
一、歌劇《卡門》與巴爾莎
(一)歌劇《卡門》的歷史地位
19世紀的法國是音樂藝術的中心,不僅涌現(xiàn)了大量的藝術家,也誕生了非常多的藝術作品,歌劇便是這個動蕩不安的時期最主要的音樂體裁。這段時期歌劇的發(fā)展可以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來形容,而《卡門》就在這濃郁的藝術氛圍中走向了藝術的舞臺?!犊ㄩT》這部為人稱道、經(jīng)久不衰的歌劇是由法國偉大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創(chuàng)作的最后一部歌劇,這部歌劇首演之后引起了軒然大波,在那個經(jīng)歷重大歷史變革的時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和社會輿論壓力。而這樣一部曾不被世人看好的歌劇卻是歷史上上演率最高的歌劇。
“卡門”這個美麗妖嬈的姑娘以豪放率真、狡猾機靈著稱,作為吉卜賽女郎,她喜愛自由,向往愛情,是個獨立不羈并且非常鮮活的人物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歷經(jīng)時代變化的歌劇《卡門》是世界歌劇名著中上演次數(shù)最多的四部作品之一,卡門這一角色已是西方無數(shù)歌劇中最有魅力、最受歡迎的藝術形象的突出代表。這樣的結果和表演者對于人物性格出色、豐滿的演繹是不可分割的。
(二)巴爾莎的藝術成就與影響力
安娜斯·巴爾莎,著名女中音歌唱家,是20世紀希臘世界級歌唱家之一。巴爾莎從小學習鋼琴,周圍音樂氛圍的影響和熏陶對她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巴爾莎熱情好客,交際廣泛,她的性格符合希臘人熱情開朗以及浪漫的特點。正因為出生于希臘這樣一個文明古國,才能夠培養(yǎng)像巴爾莎這樣出色的女中音歌手。
巴爾莎1956年從希臘國家音樂學院畢業(yè),在她榮獲第一屆“卡拉斯獎學金”金獎后,前往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首府慕尼黑,開始真正深入地學習音樂表演。1968年,由她飾演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凱魯比諾這一角色。這次演出[CM(24*2]之后,巴爾莎姣好的面容和令人贊嘆不已的聲音特質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為她之后更加成功的藝術發(fā)展之路鋪墊了基石。巴爾莎在聲樂演唱方面天賦異稟,她在聲樂方面的成功來自她那毋庸置疑的嗓音、堅實飽滿的音質以及優(yōu)秀的專業(yè)功底。巴爾莎無疑是非常幸運的,在1970年的歌劇《玫瑰騎士》中飾演屋大維時,她強大的演唱功力得到卡拉揚等著名指揮大師的肯定和認可。此后卡拉揚便對巴爾莎進行歌劇演唱的指導,在指揮家卡拉揚的用心指導下,這一段時間細致的學習極大地提高了巴爾莎的音樂素養(yǎng)。
在那之后,由巴爾莎主演,奧地利著名指揮家卡拉揚指揮的《卡門》上演了,這一版本的《卡門》成為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版本。她演繹的卡門使聽眾眼前一亮,她動情的演唱使其飾演的卡門栩栩如生。巴爾莎對歌劇中敢愛敢恨的卡門這一角色特點把握得十分到位,所以這一版本的卡門至今仍能夠得到聽眾的認可。
二、巴爾莎對“卡門”的再塑造
(一)巴爾莎自如的演唱技巧
巴爾莎非常喜歡卡門這個性格特點突出的人物,她曾說:“這個角色就好像是為我、為我的聲音、理智與軀體、力量、弱點、特長、人性與所有的可能性創(chuàng)造的。我整個人的特征,所有的情感色彩全部投入其中?!卑蜖柹穆曇魧捄?、豪放、豐滿、爆發(fā)力強,她的演唱具有非常震撼人心的戲劇效果??ㄩT代表的是下層社會中受到壓迫的吉卜賽姑娘,她美麗迷人、風情萬種,又具有追求自由、敢愛敢恨、充滿野性的魅力,用巴爾莎這樣有張力的女中音更能表現(xiàn)出野性低沉而又充滿誘惑的聲音。
巴爾莎扮演卡門的演唱技巧的重點在于通過音色變化、音域范圍、控制音量大小等方面表現(xiàn)。巴爾莎在演唱1987年大都會版本的《卡門》中音色富于變化,音色表現(xiàn)較為全面,她本身的音色特點是渾厚且圓潤的,而卡門這一人物的特點在《愛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鳥》《吉卜賽之歌》《走私犯進行曲》等大部分唱段需要快速級進的音階,而跳音則要求靈活輕巧的音色。巴爾莎飾演卡門的音色特點是豪放開朗卻又柔和、圓潤、自然。她既具有女高音富有光澤、飽滿的音色,又具有女低音寬厚、柔和的音色,使其音色將人物特點表現(xiàn)得更加形象鮮活,豐富多彩。
音域是音高的范圍和特征,音域的寬窄影響聲音動態(tài)的靈活性和情感表達的豐富性。巴爾莎在演唱時各音區(qū)均勻統(tǒng)一,聲音在各音區(qū)之間的轉換十分輕松自如,更能夠深入詮釋卡門愛憎分明的突出特點。由巴爾莎動情演唱的《愛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鳥》,其突出特點是比起其他歌唱家在聲音上多了更多的真聲。她敢于運用真聲演唱,在真假聲轉換時,她的聲音像說話一樣,讓聽眾感覺聲帶拉得很緊,歌詞沒有不清晰反而都聽得非常清楚。她的音區(qū)轉換自如流暢,每句末尾處都做漸慢處理,讓人感覺有張有弛,不呆板。節(jié)奏不拖沓也不死板,強弱對比表現(xiàn)得比較夸張大膽,體現(xiàn)了卡門充滿誘惑力的自身特點。巴爾莎吐字清晰,語言精準,鏗鏘有力,為整首作品都賦予了濃厚的感情色彩,歌劇人物散發(fā)勢不可擋的魅力??ɡ瓝P曾對巴爾莎有過這樣的評價:“在經(jīng)歷了長久的尋覓之后,我終于在巴爾莎的聲音里找到了一位執(zhí)迷不悟的卡門?!盵1]巴爾莎作為女中音,她的腔體較大,她的聲音既明亮又有金屬般渾厚的音色。音量大且爆發(fā)力較強,因此具有較充足的氣息量,能夠提供較強的發(fā)聲動力,可以使巴爾莎在不同唱段表達不同情感的需要。由于聲部的音區(qū)不同,需要氣息支持的力度也需要細微的變化,對氣息強弱控制的問題,也是對音量大小的控制。如她在演唱《愛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鳥》四個反復的L’amore時,她的呼吸輕且快速,在空拍的地方聲音收得干凈利索。在高音部分,她的聲音變得明亮,而低音部分她則把氣息沉下來,運用胸腔的共鳴,音區(qū)從高到低聽起來沒有任何的縫隙。她在演唱時,在不同的唱段對音量能夠迅速進行適當?shù)恼{整,產(chǎn)生富于變換的聲音效果,這些演唱技巧使她塑造出更加豐滿立體的卡門。
(二)巴爾莎舞臺表演特點
巴爾莎認為卡門是“與美聲歌劇無關,這個角色會擴展你的嗓音,并且為了表現(xiàn)她狂野甚至極端的感情,各種不同的聲音效果都是必要的,包括尖叫”[2]??ㄩT這一角色的詮釋并不僅僅局限于表現(xiàn)聲音,諸如天生的魅力、舞臺風采、肢體動作等都是獲得成功極重要的因素。
巴爾莎演唱時在情緒上強弱變化和對比是十分明顯的。在進行舞臺表演時肢體語言的表達十分重要,因為“卡門”這一角色的形象是較夸張和大膽的,觀眾可以通過肢體語言更加清晰直觀地感受演唱者所要呈現(xiàn)出的人物形象。所以對演唱者的要求不僅要唱得好還要演得好,觀眾能夠從巴爾莎豐富的肢體語言中更加深入地感受和體會“卡門”的內心世界。因此,巴爾莎在演唱時將肢體語言大膽地表現(xiàn),在演唱充滿挑逗與誘惑的《塞維利亞老城墻邊》這一詠嘆調時,卡門是被反綁了手臂關進監(jiān)獄中,而這樣一個設計并沒有限制巴爾莎的肢體動作,詠嘆調的開始巴爾莎在舞臺的一側輕輕吟唱,“塞維利亞城墻邊,在我朋友拉斯·帕斯蒂亞的酒館里……”她的身體背向唐·何塞,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透露地點,接著巴爾莎赤腳輕輕滑動在舞臺上,跳著輕巧的舞步來到椅子旁邊,用胯部碰撞坐在椅子上的唐·何塞,這個時候巴爾莎面部表情輕佻,待到她坐在椅子上時又帶著微妙戲謔的笑容,這一唱段的舞臺表演展現(xiàn)了卡門對能夠成功誘惑唐·何塞的自信,她那曼妙妖嬈的腰身、挑逗熱情的眼神,以及哈巴捏拉舞曲節(jié)奏性很強的舞步和動作與音樂的完美結合,更加具體細致地詮釋了卡門奔放熱情的內心性格和妖嬈的外在形象。巴爾莎在演唱時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卡門對男人的高傲不屑和對愛情的不羈追求,完美凸顯了卡門“嫵媚”和“豪放”的形象特點,將“唱”和“演”適當結合展現(xiàn)出她對愛情和自由充滿了原始的野性和欲望,人們觀看她詮釋的卡門能夠更深刻地探析卡門的內心世界。掌握精湛嫻熟的演唱技巧是表現(xiàn)好一個歌劇人物的基礎,巴爾莎將自身特點與挖掘卡門這一角色本身的要求相結合,深入剖析人物形象并闡釋歌劇《卡門》所蘊含的文化內涵。
三、巴爾莎飾演“卡門”的藝術價值
(一)技藝結合的重要性
歌劇表演是一門將技巧與表現(xiàn)相統(tǒng)一的綜合藝術。在歌劇表演中,掌握合適準確的表演技巧與真實飽滿的表現(xiàn)力相輔相成,互不可缺。巴爾莎淋漓盡致地向我們展現(xiàn)出了卡門自身鮮明的人物形象特征。在表演中恰當?shù)貙⒓记膳c藝術表現(xiàn)融合并升華,才能使其舞臺表演展現(xiàn)得更加從容而又激情四射,將人物表現(xiàn)得有聲有色。所以,表演者要從基礎的演唱技巧出發(fā),將演唱技巧和情感的自然流露適度結合相融,才能夠更深層次挖掘表演內涵。
當我們在學習一部音樂作品時,在準備過程中不僅要細摳聲樂演唱的每一個發(fā)聲細節(jié),還要將演唱方法和歌劇人物本身性格特點結合起來進行探究。其次,在學習過程中研究角色時,必須明確一點,表現(xiàn)歌劇中的人物必須把音樂與戲劇合二為一。表演是在原有的作品基礎上進行個人創(chuàng)新,使表演這一創(chuàng)作更具審美價值,這一點要求演唱者有充足的文化儲備和藝術涵養(yǎng)。巴爾莎在飾演“卡門”這一角色時,將她理解的一個性格剛烈、熱情奔放的吉卜賽女人,和自身性格特點融合,從音樂中尋找“卡門”的特征,在表演過程中使自己的行為特點都要符合角色的邏輯性。使每一個具體的行動和肢體表現(xiàn)都符合角色本身特點,這樣便使角色散發(fā)其獨特魅力。最后,在歌劇中,通過旋律的流轉,節(jié)奏的快慢,音色的對比,速度、力度的變化等方面能夠更全面地體現(xiàn)人物的魅力和張力。巴爾莎飾演“卡門”的成功之處不僅在于她爐火純青的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她注重情感表達。因此,將演唱技巧和藝術內涵相結合,才能使表演更具意義,使音樂表演具有獨一無二的藝術風格,讓音樂表演更具不凡魅力。
(二)二度創(chuàng)作能力對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深入人心的形象塑造是歌劇表演獲取成功得到觀眾認可的基礎。每一個歌者都需要創(chuàng)造力,這是作為歌劇演員表演的職責所在。二度創(chuàng)作要求演唱者能夠自主展示出獨有的個性,在觀眾面前展現(xiàn)具有個人獨有風格的表演以及更加豐滿和生動的藝術形象。在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演唱者的自身音樂素養(yǎng)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充分表現(xiàn)作品強烈濃厚的戲劇性和嫻熟運用表演技巧是很難同時展現(xiàn)的,巴爾莎這一點很讓人敬佩,也正是因為巴爾莎優(yōu)秀的二度創(chuàng)作能力,以及對完美人物形象的執(zhí)著與追求,才使得歌劇《卡門》如此經(jīng)典的版本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
二度創(chuàng)作作為一種對音樂藝術輔助提高的方法,在創(chuàng)作表演過程中無形地促進了音樂作品本身的發(fā)展和傳播,豐滿了極具人物特色的經(jīng)典形象,真正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結"語
安娜斯·巴爾莎無疑是一位偉大的、實力不凡的歌唱家,她對聲樂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歌劇表演需要演唱者將演唱技巧與對作品內涵的理解相互融合,在挖掘作品深層內涵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能力和修養(yǎng),更加充分展示作品的藝術審美性。演繹歌劇人物形象需要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仔細研究,挖掘屬于自己、適合自己的表演方法。在學習演唱過程中,豐富理論知識和提高專業(yè)技能是一切表演的基礎,用心感受藝術魅力,讓自己展現(xiàn)獨有的藝術魅力。
注釋:
[1]谷"濤.試論音樂表演的美學原則[J].黃河之聲,2010(12):36—37.
[2]賈偉亞.悲劇命運的必然——卡門和瑪麗[J].作家,2012(08):181—182.
(責任編輯:崔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