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縱觀美聲唱法進入中國以后出現(xiàn)的問題,除了語言以外,就是聲部建設的問題,這是聲樂在中國發(fā)展遇到的顯著問題之一。聲部發(fā)展不均衡體現(xiàn)在中、低聲部的缺乏,女高音、男高音為聲樂舞臺的主要力量,男女聲部尤其是女聲的中低聲部嚴重不足。在中國聲樂技巧探索和發(fā)展的這些年里,不少人已對院校的聲樂教育“飆高音”“玩技術”現(xiàn)象提出異議。聲樂作品中,中低聲區(qū)的情感表達顯得薄弱。氣息和中低聲區(qū)的訓練實際是基礎的聲樂技巧和認知的訓練,本文作者在近些年的教學實踐中清晰地看到中國聲樂發(fā)展存在聲部偏頗的問題,非常重視中低聲區(qū)的建設和訓練,以下從《老師我想你》這首歌曲進一步加以例舉闡釋。
[關鍵詞]中低聲區(qū);情感表達;女高音;語言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20)12-0115-03
歌曲《老師我想你》是一首思念老師的藝術歌曲,在老師與學生共同經(jīng)歷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中表達了學生對恩師的懷念和感恩。該藝術歌曲歌詞簡煉,情感直達人心?!熬d綿細雨”“涼爽的風”“青松”表征著老師的形象和師生之情的溫暖與美好,老師的教導像春雨潤物細無聲,像夏天輕拂的微風,老師在我們心中像青松一樣四季皆綠、巍然挺立。每當春雨淅淅瀝瀝,每當夏蟬鳴唱,每當秋果成熟,每當冬雪漫漫,總讓我們想起那些與老師在一起的日子,寫景抒懷,旋律也突顯出懷念主題。此曲采用了帶有尾聲的并列單二部曲式結構,作曲家孟慶云與大家熟悉的《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的旋律片段引入。A、B段分別是a4+a’4、b4+b’6并行的兩句式收攏樂段,用以四季輪回的畫面的描寫,突出時間輪回下的“想念”主題。尾聲C部分中采用了a句旋律片段,加深四季的情感表述,升華該曲“老師我想你”的主題。
《老師我想你》為一首聲區(qū)低、演唱技巧要求不高,但非常受歡迎的聲樂作品。一經(jīng)推出即廣為傳唱,一方面得益于旋律簡單親切、朗朗上口,另一方面得益于歌詞質樸、口語化而貼近生活。在演唱過程中使用語言的變形技巧,以“哭泣加大哼鳴”的狀態(tài)貫穿始終,著重中低聲部的情感表達,使得整曲的感情更加深沉和綿長?!稁煹馈穂1]曰:“人有三命,一為父母之命,二度再造之命……所以師者,再生父母也”。受尊師重教的儒家文化影響,受眾聽“教師”主題的歌曲很容易達到共情。雖“師生情”頗為普遍,但以教師為主題的優(yōu)秀藝術歌曲在中國聲樂作品中難得一見!以下筆者將以詞曲中A段的演唱分析來闡釋如何在中國聲樂藝術歌曲中處理中低聲區(qū)、情感、語言三者之間的張力。
A部分的四季輪回畫面,突出時間輪回下的“想念”主題。熟悉的音樂形象和思念的情感基調,以聲音描寫細膩的情感與畫面,讓我們不能在聲音表現(xiàn)上有過多的雕琢與裝飾,只有聲音的有效控制才能呈現(xiàn)出“淡淡的哀思”。在演繹此樂段時,盡量不加各種聲音修飾,力求以樸實簡單的聲音突出純凈美好的師生之情。本人以為,除了諸如中國傳統(tǒng)民歌、戲曲、說唱等民族風格性很強的作品外,近代以來傳唱的聲樂作品演唱中,情感樸實和聲音純粹不雕飾是歌者應該關注的方面。
另外,A段為敘述段落,音樂旋律起伏不大、音區(qū)相對較低,演唱時的語氣也應相對溫和,音樂按照4/4節(jié)拍的內在律動往前涌動。為了不破壞意境,a4所有的字頭都不宜唱重,輕柔溫和像一幅淡淡的水彩風景畫。但是正如上一節(jié)所述,中國聲樂作品“無字頭”演唱為一種“癥結”。因而,如何在不破壞作品意境的同時將歌詞清晰地表達,追求樸實的歌唱與聲音的表現(xiàn)之間的張力?兩者“度”的把握特別重要。演唱中應該處理好兩者之間的平衡關系。一般情況下,我們面對中國聲樂作品中的語言,演唱時元音和字腹要“進腔體”,但面對《老師我想你》這類作品,為了情感親切,與聽者拉近距離,字腹的表現(xiàn)也應在“有字腹和避免夸張字腹”之間找到平衡,聲音運用更是少了“上下分離”的全通道表達。所有的聲音技巧完全為了作品的內容服務。
于是,我們看譜例1中第一句,“春天的花開了”中的“春”和“開”兩個字在較強拍上,也是句子的關鍵詞,演唱時注意字頭的突出和整字輕柔間的平衡。A樂段音區(qū)處于女高音的較低音域范圍,尤其是“春天”二字已觸到女高音的真聲區(qū),歌者如何在較低聲區(qū)將藝術歌曲中“思念”情感表達是許多聲樂學子們面臨的問題。比較容易犯的錯誤是:中低聲區(qū)只考慮到“閉合聲帶強調支點”,以將聲音色彩強調出來,喉嚨處給勁,但上口蓋卻不興奮了,丟失了應有的基本聲音狀態(tài),因而變成了“不科學”的喉嚨音。女高音如何能在中低聲部傳情達意?筆者以為,女高音通常很重視“抬笑肌,掛大哼,聲音上下分離”的科學演唱狀態(tài),但到了中低聲區(qū),聲樂學習者容易往下“找”、往下“夠”音,或者覺得自己聲音虛而使勁地壓喉嚨,因而聲音應有的位置和哼鳴基本狀態(tài)丟失了。依筆者之見,低音區(qū)的情感歌唱的狀態(tài)與唱高音的歌唱狀態(tài)一樣,應該始終“抬笑肌,掛大哼,聲音上下分離”[2],在此基礎上再“閉合聲帶、強調支點”。這樣的真聲演唱是掛著高位置,松弛的、統(tǒng)一的聲音,掛著哼鳴位置情感也容易找到著力點。
譜例2中“你的恩澤如綿綿細雨”一句“你”字的母音為窄母音“i”,為了咬字更圓潤,要做“母音變形”,改“i”為“ü”;“你的恩澤如綿綿細雨”一句“恩”字的為前鼻韻母,我們需要通過喉頭略微緊縮和聲音“入鼻”來形成阻礙以突出字頭?!熬d綿細雨”一句,“綿綿”兩字,我們一方面要做到氣息扎實有力;另一方面ian韻,歌唱時不易咬字,考慮到該韻在演唱時聲音容易“出”聲音的通道,此時我們應要往回吸著唱而不是“擰”,過于強調元音破壞了該曲A段的意境,全無“春雨潤無聲”的感覺,而[KG(0.15mm]成了“大雨傾盆”的力量爆發(fā)。因此我們面對的仍是一個度的把握。如“滋潤我心底”一句,不僅要將力量稍稍減弱,還要將氣息嘆到深處,在氣息做“向下坐”的運動時,使聲音呈現(xiàn)出作品情緒該有的表達。
譜例2中“夏天的蟬叫了”,一方面要注意“蟬”的韻母“an”,前鼻音歸韻到鼻頰;另一方面,“蟬”字為漢字四聲里面的二聲,調值為2/4,根據(jù)“隨腔就字,腔隨字轉”二聲字的特點,歌者要加上裝飾音,給人親切訴說之情的感覺。“青松般”充分抖落開氣息,“聳”字嘆氣強調語氣,“大地”的“地”同樣需要母音變形,改“i”為“ü”,以便閉口音字完全進腔。
譜例3中B部分為全區(qū)的高潮部分,“穿越人生的悲歡離合,老師我想你”"這一句,要采用全通道歌唱,舒展的長線條的氣息和聲線,將該作品的深情部分在A段的積聚后淋漓盡致地抒發(fā)。為了附和作曲家的意圖,讓激昂和飽滿的情緒得以在此抒發(fā),此處的中國語言的每一個字頭要強調?!按┰饺松谋瘹g離合”一句,氣息要非常有力度,下沉并且均勻。下一句“老師我想你”則將嘆氣嘆到底,以氣息之深沉來召喚深厚情感。
譜例4中“走過循環(huán)往復的四季”處于全曲最高的音區(qū)范圍,兩個情感高潮點的觸發(fā),全通道歌唱聲音完全“抖落”開的同時,注意掛住大哼位置,減小換字動作,防止因換字動作大影響歌唱位置的統(tǒng)一。不將每個字咬死,而是字頭過去后立刻松掉進入字腹?!袄蠋熇蠋熚蚁肽恪边@句是深情的內心獨白,作突弱處理,把聲音力度減掉一半?!拔蚁肽恪背浞謬@氣發(fā)出感嘆?!澳闶俏易蠲篮玫挠洃洝弊⒁鈿庀⒌闹С?。“記憶”力度弱化,與前面的兩個高潮點有對比,突出聲音高潮部分的張力及表現(xiàn)力。
一首好的聲樂作品歌詞與旋律要水乳交融,歌唱方法要為表現(xiàn)作品服務。一位歌手如何選擇一首適合自己的聲樂作品?第一次試唱時心里就喜歡上了這首作品,也預感自己能發(fā)揮藝術想象來演繹好這首作品。除了此種與歌曲的“感覺和緣分”因素外,歌者對旋律和內容的把握和判斷也很重要,好的歌詞不乏文學價值,優(yōu)秀的作曲家創(chuàng)作時會把作品重要的信息放在強拍強位上。相對其他中國聲樂作品,這首歌曲接近語言的聲區(qū)的表達使其與口語比較接近?!按禾斓幕▋洪_了老師我想你”成為心靈獨白。“哭泣加大哼鳴”的使用讓聲音承載的感情更加深沉。當一個人有了一定人生經(jīng)歷再去回憶自己曾經(jīng)的老師,便有了一種厚重滄桑和感傷。
(責任編輯:崔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