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華
【內容摘要】新課改明確規(guī)定初中道德與法治必須要體現(xiàn)出課堂主體是學生、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教師要科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激發(fā)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熱情,讓其能夠延長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诖?,本文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為研究對象,主要介紹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而且提出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問題;解決策略
在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學科是一門必修課,課本內容和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需要以學生認知為著手點,不斷提高學生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加強學生法制意識。但是當前我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仍舊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解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理念守舊
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很多初中與法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著重講授一些概念知識點,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容易處在被動學習狀態(tài),這樣就很難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學習氣氛,時間久了學生勢必會產生枯燥乏味的情緒,所以學生在學習知識時僅僅停留在表面,并不能完全掌握,更加談不上在學習中靈活運用,解決學習難題。
2.教學設計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
有些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對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是十分陌生的,沒有準確理解班風以及作風,也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在教學設計中僅僅依賴自身的工作經驗來設計教學內容,尤其是設計教學問題,通常都是根據自己的主觀臆想做出判斷,并沒有認真考慮自己設計的教學內容是否在學生可以接受的范圍內[1]。因此,在教學中經常會出現(xiàn)教師提出問題而學生不能回答的情況,這時很多教師都不會反省自己所設計的問題是否合理,只是一味的指責學生不懂得主動思考,所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是不顯著的。
3.沒有進一步深入挖掘課本內容和課外資源
多數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都可以積極了解課程標準,分析課本內容,但沒有深入了解現(xiàn)代社會的實際發(fā)展狀況以及政策法律法規(guī)等等,在教學中也很少談及這些知識,無法將課本知識和課外資源相結合,這樣很有可能導致學生成為只知道讀書的“書呆子”,也無法定期組織學生參與一些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得很多學生進入社會后,不能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時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完全照搬課本內容,教學內容也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脫節(jié),這樣很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不能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措施
1.準確把握課本內容,積極開展情感教學
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首先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積極挖掘課本內容,在掌握課本內容的前提下,為了和學生在教學時產生共鳴,教師需要定期開展情感教學[2]。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學在的角色,充分認識到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針對學生建立良好的平臺,讓學生可以自主學習,增加學習自信心,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比如:講解“少年有夢”時,教師能夠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談談自己的喜愛和今后的理想等等,而且重視引導學生認真思考怎樣做才可以實現(xiàn)目標[3]。在該過程中,教師需要多采用鼓勵性的語言,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使學生感覺到教師不會嘲笑自己,而是真正尊重自己的人生理想,進而對今后的生活充滿強烈的自信心,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都有一顆樂觀的心態(tài)。由此可發(fā)現(xiàn),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中根據課本內容進行情感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增加自身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個人情感不斷發(fā)展,進而更好地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目標。
2.創(chuàng)設適合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充分認識教學內容
一般來說,很多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的主要來源途徑是生活,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融入有關的教學情境,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生活體驗過程中更加深入該學科[4]。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轉變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法,而是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針對學生學習情況創(chuàng)設適合的生活情境,進而使學生愿意主動學習知識,讓學生能夠對課本內容產生親近感,進而大大的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比如:講解“社會生活有秩序”時,教師需要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日常生活中人們秩序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看,利用這些視頻沖擊學生的視覺,以此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回想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人們違反秩序的現(xiàn)象,比如:在超市排隊付錢時插隊、上公交時一起擠公交等等。然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認真思考若每個人都無視秩序勢必會導致嚴重的后果出現(xiàn),而且和其他的同學探討必須要采取哪些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在該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生活來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感受到遵循社會秩序是非常重要的,而違反社會秩序是一種不良行為。最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認真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解決問題,以此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達到教學目的。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德育中道德與法治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存在的問題,在新時期下教師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學模式,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建立良好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環(huán)境,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進而從根本上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吳波.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2]盧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44-45.
[3]陳維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實現(xiàn)策略[J].教書育人,2018(2):75.
[4]李照粉.探究新課改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新思路[J].中國校外教育,2017(32):92+94.
(作者單位:通渭縣平襄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