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有著其自身獨特的魅力,在中小學教育中,音樂教學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還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提升,音樂教學都能夠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近年來,新課標的教學要求開始在全國各個階段的教育工作中實施,這就要求中小學音樂教學時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作為教學的核心目標,使得音樂藝術能夠更好地陶冶學生的情操并逐步滲透人文教育。在中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的教學內容不僅要包括對學生基本音樂水平以及樂理知識的培養(yǎng),同時要強調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的提升,逐步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教學中能夠做到個性化教育,使得中小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诖?,本文對新課標引導下的中小學音樂教學展開一定的探討與分析,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標要求;小學音樂;創(chuàng)造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1-0145-01
【本文著錄格式】王金紅.新課標引導下的中小學音樂教學探討[J].北方音樂,2020,01(02):145,148.
新課標下的教育工作十分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教學工作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而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更加倡導學生審美水平的培養(yǎng),通過合理的教學安排使得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投入到音樂時間之中。與此同時,新課標下中小學音樂教學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根據不同的學生情況進行教學規(guī)劃的調整,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培養(yǎng)其健全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而且隨著現代化科技水平的提升,計算機互聯網以及多媒體設備逐漸引入了中小學課堂,這為新課標下音樂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采取更加豐富的教學手段,利用更加廣泛的教學資源,開展更高容量的音樂教學,這都為中小學音樂教學的開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從而更為有效地提升中小學音樂教學的效果。
一、新課標下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具體要求
(一)在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無論是哪個階段哪門課程的教學活動,單純的知識灌輸都是不可取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在這一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想象力等,知識的創(chuàng)造更是需要想象力作為原始推動力。中小學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對于事物有著自己的思考與判斷,而且好奇新生事物,因此借助于這一先天的特點,注重中小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能夠取得一定的成績。對于中小學音樂教學而言,提升學生審美意識的關鍵就在于創(chuàng)造思維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這些特征對于學生的長期發(fā)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開展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知識學習與情感活動,借助于先進的音樂教學設備,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于事物的觀察水平,不斷提升其想象力。如教師在進行音樂作品的教授時,首先可以先講述作品的來源及其中蘊含的豐富感情,并放映相應的多媒體課件使得學生投入到音樂作品的欣賞中來,引導學生進入相應的音樂情境,從而更好地賞析音樂。在這樣的氛圍中進行音樂作品的賞析與學習,學生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并且會對所學習的內容有自己的想法,從各自不同的角度進行音樂作品的理解,長此以往,學生的想象力就會逐漸提升。
(二)音樂教學中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
音樂是一種藝術,而藝術的創(chuàng)造最需要的就是靈感及創(chuàng)造思維,新課標下也十分鼓勵音樂教學中對于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因此,在具體的中小學音樂課堂上,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倡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鼓勵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能夠大膽地創(chuàng)作并表演,對于很多中小學生而言,只要適當的鼓勵學生都有表演的欲望,能夠積極地在眾人面前進行表演。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發(fā)現,每一個學生都有獨特的個性并且擁有自己的優(yōu)勢,在進行音樂作品表演時只要打破心理的恐懼,便能夠得心應手地進行表演,教師合理的引導能夠使得學生之間充分地交流與合作,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并逐漸提升審美意識,學生的表現力、感受力以及情感體驗都得到了提升。
二、新課標下中小學音樂教學質量提升的策略
(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作為基本出發(fā)點
音樂對于聽覺有著較高的要求,是一種聲音的藝術,美妙的音樂作品能夠憑借一段段旋律帶給聽眾心靈的感動與震撼,而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了解到樂理知識以及發(fā)聲的技巧等,同時能夠促進審美能力的提升。新課標下的音樂教學也是將其作為基本的出發(fā)點,首先,音樂教學需要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感受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技藝高超的樂器演奏或者是美好的范唱等對于學生都是聽覺的享受,久而久之便會提升對于音樂的感受能力;其次,音樂教學需要培養(yǎng)出學生的理解能力,在音樂的聆聽以及樂理知識的學習中對每一首音樂作品產生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在充分理解之后學生便能夠進行音樂能力的表現,逐漸形成自身的樂感,能夠獨自演唱歌曲或者進行樂器的演奏,這一階段學生對于音樂作品已經有著相當高的感受;最后,審美能力體現在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造能力上,這就需要不斷的練習并在音樂學習中有自身的想法,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音樂實踐活動。教師通過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就能夠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從而更好地全面發(fā)展與進步。
(二)加強合作交流
新課標要求課堂教育不能夠局限于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育理念,需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對于中小學音樂教學而言,教師需要合理規(guī)劃教學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合理的引導,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問題的探討,也鼓勵學生向自己提出問題。針對此,在音樂教學時可以分組進行,每一小組的成員就問題進行討論,同時每一個組選出代表進行組與組之間的探討,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夠得到較好的鍛煉,整個課堂的氣氛也更加活躍與和諧,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討論,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教學環(huán)境更加豐富化發(fā)展
新課標下的中小學音樂教學需要從學生的基本需求出發(fā),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因此需要相應的教學設備的支持。在今后的音樂教學中,無論是教學資源還是教學技術都需要不斷的更新與發(fā)展,以適應教學發(fā)展的需求。在進行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時,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并逐步培養(yǎng)其審美意識,而多媒體設備為這些需求提供了一定的條件,利用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創(chuàng)立更加豐富的情境,在良好的氛圍中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同時培養(yǎng)更好的想象力。尤其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音樂教學應當注重學生多種感官的感受,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更好地輔助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教學是整個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而在新課標要求下,在開展中小學音樂教學時需要特別注重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逐步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因此,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應當應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才能營造更加活躍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使得學生在音樂學習中豐富自己的心靈感受,真正達到藝術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銀鈞.新課改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J].北方音樂, 2015(6).
[2]蘇雅拉圖.新課標下的初中音樂教學藝術[J].科學中國人,2017(1X).
[3]傅蕓.新課標下音樂課堂教學的探究[J].北方音樂, 2017,37(5).
[4]斯柳清.新課標下“音樂創(chuàng)作”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與思考[J].北方音樂,2017,37(5).
[5]關君.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科學中國人,2017(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