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
【摘要】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小學低年級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也是教學的過程中非常重要和關鍵的一個時期。對于學生來說,一方面能夠培養(yǎng)其良好的語文素質,使得語文的功底更加的深厚,在字詞的積累和運用上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就實際情況來看,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最為重要和難度最大的部分,主要是對學生的表達技巧和邏輯能力進行考察,學生需要真正地理解作者的表達意圖,同時能夠對深層的含義進行理解。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方法相對較為單一,沒有趣味性,很難建立互動課堂。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學過程中需要抓住閱讀這個重點,對教學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給予學生更多和更加重要的實踐機會。因此,本文主要是對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研究,在分析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提出提高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策略和方法,以期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
眾所周知,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閱讀是最難的一部分,但是在考試中所占的比重卻最大,其不僅是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考察,更重要的是對其表達組織以及語言寫作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方法相對較為單一,沒有趣味性,很難建立互動課堂。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參加的主動性也相對較低,這與素質教育中所提倡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是相違背的。對于學生來說,低年級是其學習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需要夯實語文的素養(yǎng),僅僅靠著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來進行授課,教學的質量很難得到保障和提高。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對于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需要充分的考慮學生本身,在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實現對于科學課堂的有效構建,實現對于學生語文思維的有效建立,運用創(chuàng)新以及實踐的方法來進行教學。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
對于學生來說,小學學習重要的課程即是語文,學好語文是學習其他科目的保障和前提。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在這一階段中,學生不僅能夠通過閱讀教學來實現對于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閱讀實現對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也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良好習慣,為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和閱讀學習奠定基礎。學生通過閱讀的教學能夠積累更多的好詞好句,在未來的寫作過程中可以應用到作文中去,提高作文的寫作質量和水平。總的來說,對于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來說,不僅對于學生的學習非常重要,對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同樣重要。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1.課堂效率低下
在小學課堂當中,一般來說每節(jié)課的時長只有四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而在課堂上學生集中注意力來聽講的時間可能很少。因此,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很難真正的掌握教師所教授的知識內容。在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如果文章的內容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則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但是,如果文章主要是以敘述為主,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能會感覺到枯燥無味,長此以往可能導致學生失去閱讀的興趣,課堂效率很難得到有效的提升。
2.學生閱讀量較少
在一般的情況下,小學語文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學生主要的閱讀教材素材是教材或者是試卷或者練習冊上的文章。這就導致了學生的閱讀量相對較少,很難有效地擴展學生的閱讀知識面。這主要是無論是教材還是練習冊上閱讀的類型都相對較少,很難滿足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方式。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熱情和興趣會逐漸的減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難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自身能力和素養(yǎng)。
三、提高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的有效措施
1.設立民主氛圍,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
創(chuàng)設氛圍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前提。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思考,給予他們充分的心理自由,實現對于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的創(chuàng)設。對于學生來說,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所謂的自由就是盡可能的減少對于學生行為以及思維的限制,給予學生自由表現的機會。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應該處于主體的地位,教師的角色應該是向導或者是顧問等,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愛心以及微笑和激勵帶進課堂,讓學生能夠在足夠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的激發(fā)。
2.鼓勵質疑問難,勇于創(chuàng)新實踐
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就閱讀的內容提出問題,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極大的提高,這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夠得到激發(fā)。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鼓勵學生的進行質疑,當有問題時要大膽地提出來,真正地做到多問和多想,轉變原來的那種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具體來說,教師要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初始階段,對于學生的質疑精神進行培養(yǎng),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都要給予正面的解答和回應,鼓勵學生要積極的提問,進而使得整個班級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良好的學習氛圍。當學生提出了具有一定價值的問題時,教師需要給予肯定和表揚,這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整個班級學生的熱情,真正搭建一個創(chuàng)新、民主、實踐的小學語文課堂。
3.注重知識積累與交流
學生在小學學習的過程中,小學語文閱讀的學習是非常重要但是最難掌握的一個部分,它對于學生的語文素質具有極高的要求。學生在閱讀中,不但要夯實語言的基礎,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體會作者的意圖和思想。因此,教師需要熟練新的教學思維,注重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和積累。首先,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從最為簡單的字詞入手,幫助學生能夠準確的記住句子和詞語,掌握常見的成語的意思,進而能夠更加準確的理解作者的意圖;其次,學生要盡可能的擴展自己的閱讀面,僅僅依靠課堂的教學內容是很難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只有在課下讀更多的書,才能夠真正地擴展他們的思維和眼界;最后,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注重對于學生情感分析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在對于文章進行講解時,就教會學生如何掌握文章所蘊含的感情,對閱讀的技巧進行積累,通過閱讀能夠總結讀者的思想,進而得到正確的結論。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閱讀是最難的一部分,其不僅是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考察,更重要的是對其表達組織以及語言寫作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方法相對較為單一,沒有趣味性,很難建立互動課堂。因此,在新的教學背景下,必須推行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法,落實實踐與閱讀教學的結合應用,設立良好的民主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夯實閱讀學習的基礎,并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和擴展思維,敢于向教師發(fā)問,真正掌握閱讀學習的關鍵點,提高學習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周翠萍.淺析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的實踐和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 2018(44).
[2]李意平.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9(09).
[3]吳木亮.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 2019(04).
[4]吳燕.重在指導,巧在授法——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優(yōu)化設計[J].才智,2019(05).
[5]徐安琪.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7).
[6]李霞.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9(15).
[7]丁業(yè)明.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