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虹
【摘 ?要】 ?班會是基于班集體,把一定目的與主題作為根本方向,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教育活動形式。主題班會是深受師生青睞同時又有著極高教育價值的班會組織形式,具有強大的育人功能,有助于班主任增強對學生的了解,也能夠讓學生在探究主題的過程中受到教育,規(guī)范學生的思想以及行為。為確保小學主題班會的順利開展,精心設置主題班會課,創(chuàng)新班會課的教學形式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體現(xiàn)主題班會課教育功能的有效方法。本文將著重就如何有效推動小學主題班會課的實施進行探究。
【關鍵詞】 ?小學;主題班會課;有效開展
積極優(yōu)化小學階段的課程項目是提高小學教育質量的關鍵舉措,而主題班會也是小學課程建設當中需要特別關注的內容。主要是因為主題班會是班主任落實班級管理的堅實陣地,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培養(yǎng),對學生實施日常管理的有效途徑。主題班會課程的開展與建設能夠助力班主任對學生綜合情況的分析,歸納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為小學課程體系的完善和小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提供科學指導。本文首先分析的是小學主題班會課程開展的意義,在此基礎之上提出科學設計主題班會課要堅持的原則,最終提出優(yōu)化主題班會課開展的方案,以綜合體現(xiàn)課程創(chuàng)新的價值,提高班級管理效果。
一、小學主題班會課開展的價值
主題班會課的構建與實施有助于幫助班主任綜合考量學生的學習、品德發(fā)展等多個方面的實際情況,促進小學教育改革發(fā)展。班主任在主題班會課的設計和實施之前,先要分析并把握主題班會課開展的意義。第一,有助于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主題班會課程的整個實施過程帶有明確的目標性和計劃性,既能夠剖析對學生的教育計劃,也可以做好專業(yè)策略方面的指導,有針對性地訓練和強化學生的自主能力,讓學生在主體參與的過程當中習得必要的知識與行動方法,主動約束自身的行為,從而順利達成學習目標。第二,有助于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主題班會活動深受學生歡迎,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親切平等、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各種各樣的班會活動當中深化認識,建立集體主義觀念,學會團結同學,與教師進行積極互動,保證班級凝聚力水平的提高。第三,有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在主題班會的推進環(huán)節(jié),班主任可以有效展現(xiàn)個人的才華與能力,也能夠明顯提高班主任在學生群體當中的形象,在體現(xiàn)教師人格魅力的同時,建立更加穩(wěn)定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從而優(yōu)化整個教育體系。第四,有助于落實素質教育。主題班會課備受關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符合素質教育的宗旨與要求,能夠為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提供保障。所以要全方位踐行素質教育,就要抓好主題班會課,并做好課程設計,把握好課程開展的全過程。
二、小學主題班會課設計的準則
主題班會課的設計是一項難度大、涉及面廣、要求高的實踐活動,所以要想保證課程設計質量,為主題班會課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就必須堅持一定的設計原則。一是科學性原則。在主題班會課的設計方面,要充分考量學生的年齡特點,把握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尊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保證班會主題設計更加科學。二是教育性原則。主題班會課的開展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塑造,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但是要真正發(fā)揮主題班會課的教育功能,就需要在班會課的設計方面堅持教育性原則,結合教育要求設定主題項目,并結合學生的思想狀況和班級學生的整體面貌選擇教育形式,構建一個更加完整的德育教育體系。三是自主性原則。在主題班會課的設計和實施當中,要體現(xiàn)出班主任對班級情況的整體把握,同時還需要積極吸收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性和班會課程的自主性特征,構建更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四是趣味性原則。主題班會課的設計開展必須將強化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作為重中之重,以便讓學生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方面,讓學生在樂于參與的過程當中提高綜合素質。
三、小學主題班會課有效開展的方法
1.改變思維認知,把握課程方向。在持續(xù)完善和改革國家教育體系的背景下,對小學階段的課程進行優(yōu)化設計和改進成為了當前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的內容。主題班會課程的發(fā)展和建設在這樣的背景與要求之下,要轉變思路,引入現(xiàn)代化的教育理念。這就需要班主任正確認識學生的地位和在課程學習當中發(fā)揮的作用,在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還要借助主題班會活動引領學生建立正確價值觀,為學生的人生發(fā)展指明方向。班主任在主題班會的設計與實施環(huán)節(jié)中,要改變過去的灌輸者身份,注重從旁協(xié)助和啟發(fā)學生,在班會活動當中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地位,為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在主題班會課開展之前,班主任就要做好對學生需求情況的研究和調查,同時了解學生普遍關心的問題和在學習生活當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以便從中篩選確定出有效的班會主題,調整班會活動的實施。
2.創(chuàng)新班會設計,明確班會內容。上怎樣的主題班會課程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筆者在對當下的主題班會課程進行綜合分析后,發(fā)現(xiàn)不少班主任會將主題班會當成是總結會或者是批評會,最終導致主題班會淪為了理論課程,無法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也不能夠傾聽學生的心聲。所以在主題班會的設計當中,教師要給出明確的主題和恰當?shù)膬热?,并把學生的內在需求作為確定這些內容的基礎。一方面,主題確立要傾聽學生心聲,引導學生敞開心扉。主題是班會課程的靈魂,在明確主題的引導之下,才能夠真正開好班會。在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中,處處包含著教育機會,學生的言行舉止都是他們內在思想的體現(xiàn)。所以班主任要確立貼近學生實際需要的主題,從而增強學生的興趣,比如新學期開始時可以確定“新學期,我準備好迎接你了”的主題內容,幫助他們迅速步入良好學習狀態(tài),走向正軌。另一方面,主題班會課內容要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體現(xiàn)學以致用。班會課的內容要和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并讓學生在這一過程當中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和生活感悟,比如設置合理安排零花錢的主題班會,要求學生制定零花錢的使用計劃。
3.豐富班會形式,培養(yǎng)綜合能力。班會課程的開展形式影響著學生的班會參與效果。單一化的班會形式會讓學生喪失興趣和熱情,所以教師要注意班會形式的豐富和創(chuàng)新,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一是建構會議形式的主題班會。比如設計演講比賽、小型辯論會等形式,借助漫談、表演、辯論等方法提高學生的班會參與度,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聰明才智與優(yōu)勢的平臺。二是建構訪問式的班會模式,讓學生利用記者訪問、交流匯報等活動,增進對彼此的了解,提高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三是構建游戲化的主題班會形式,在活動當中實現(xiàn)師生共玩共樂,讓學生在玩耍當中明理受益,為其提供一個開放性的教育空間。四是構建心情筆記式的班會形式,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讓他們撰寫心情筆記,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
小學階段是學生一生發(fā)展進程當中至關重要的階段,他們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黃金期,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滿足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成長和學習需要是主題班會的重要功能。主題班會構成了班級公共生活的關鍵要素,在整個班級建設和學生的成長發(fā)展當中發(fā)揮了突出作用??茖W有效的主題班會課有著強大的教育功能,能夠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以及認識問題,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也可以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思想觀念,在輕松愉快的氛圍當中接受教育與指導,體現(xiàn)出學生的各自優(yōu)勢與內在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