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袖梅
【摘要】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以及語言運用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注重的是結果,卻不注重寫作過程,他們認為只要完成教學任務足夠應付考試就可以,這導致學生的寫作效率以及教師的教學效率低下。所以,教師應加大對學生寫作過程的重視力度,改變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及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問題?對策
小學階段是學生剛開始接觸課堂教學的重要時期,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語言運用能力的關鍵時期。但就目前來看,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寫作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需要,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加大對寫作教學的重視力度,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寫作的積極性,進而使學生的寫作質量以及寫作效率得到提升,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1.陳舊的觀念抑制了寫作興趣。在小學寫作教學中,老師總是會給出相應的主題,讓學生圍繞這個主題進行寫作,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處于被動習作的狀態(tài)。長此以往,學生會逐漸對習作產生排斥厭煩的心理狀態(tài),進而失去了習作興趣。大部分老師為了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興趣,一味地讓學生機械地練習寫作,不僅沒有提升習作興趣,還會加大學生的學習壓力。還有部分學生受到教師教學觀念的影響,在寫作時思路會受到教師的“中心明確、內容具體”的約束,不能夠無拘無束地把自己的想法以及思路寫出來,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質量也不高。由此可見,只有學生在寫作教學中產生了寫作欲望,學生才會更樂于主動寫作。
2.學生寫作缺乏科學的指導。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一個班級有不同教師任教的現(xiàn)象,而且不同教師的教學習慣、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進度都是不同的,這就導致學生所學到的寫作知識存在不連貫性。再加上大部分教師對寫作教學重要性的認識不足,沒有合理地運用寫作教學,學生便喪失了書面表達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例如,在小學一年級時,教師認為學生的識字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到了四年級或五年級時再注重寫作教學也不晚,所以教師把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識字教學上,這就導致學生在一年級時沒有打下良好的寫作基礎,既不利于促進學生今后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3.教材內容過于復雜。就目前來看,很多的小學生寫作教材的內容并不符合當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寫作教材中有很多文體不規(guī)范的文章,而比較典型文體的文章卻少之又少。要想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寫作教學的課堂內容,教師就要將寫作教材處理地更加貼近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也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教師應根據(jù)每個小學生的不同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寫作過程中的薄弱點進行訓練,才能夠讓學生知道寫作內容中要“寫什么”。
4.教學模式的問題。傳統(tǒng)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比較單調、枯燥,教師只注重對寫作知識的理論教學,卻不注重實際應用。對于小學生來說,課堂上所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有差異,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寫作教學,這樣既不能提高小學生對寫作知識的理解能力,也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比如,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通過理論知識學習了“尋物啟事”的寫作方法。但是遇到丟東西這件事實際發(fā)生時,學生卻不知道從哪方面開始下手,也不知道該如何寫,最后只寫了“尋物啟事”四個大字。由此可見,教師應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在一起,并將其融入到寫作教學中,以加深小學生對寫作知識的理解。
二、解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的策略
1.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將情景教學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既能夠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探究興趣以及探究欲望,也能夠對學生思維活動的活躍性起到促進作用。比如,在《向往的生活》的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對自己向往的生活盡可能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并且將自己向往的生活描寫出來。也可以讓學生對以后的學習生活進行討論,引導學生主動走進情境,對情境中所創(chuàng)設的問題進行獨立思考。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寫作能力以及寫作效率的提高,促進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寫作教學的活躍度。
2.強化對寫作教學重要性的認識。作為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寫作教學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就必須強化對寫作教學重要性的認識,結合實際情況樹立正確的寫作教學觀念,有效地將寫作教學貫穿至整個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以促進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無論是小學一年級、小學中年級,還是小學高年級,都需要教師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教學,循序漸進地進行寫作教學。所以,無論是小學低年級教師,還是小學高年級教師,都必須對學生盡職盡責,認真完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寫作教學,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創(chuàng)造條件。
3.將小學寫作教材內容簡單化。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作文中“寫什么”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寫作中最難的地方就是要“寫什么”,所以,教師應根據(jù)每個小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寫作過程中的薄弱點進行訓練,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知道寫作內容中要“寫什么”。比如,在對“計劃書”類的寫作文體進行教學時,無論是簡單的寫作文體,還是比較復雜的寫作文體,都要按照寫作的類型、文體結構、寫作方法、確定題目的流程進行講解,這種比較復雜的學習方式不利于小學生對寫作教學產生興趣,甚至還會覺得厭煩。所以在實際的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將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寫作知識簡單化,讓其充分發(fā)揮出基礎學科的作用,讓學生能夠應用的更順暢。教師也可以利用動畫視頻向學生展示計劃的好處及用處,吸引學生對寫作教學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4.強化實踐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上所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有差異,也有隔閡,作文寫作本身是最貼近生活的一門學科,但由于教學方式的不合理,導致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不能夠很好地運用。因此,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在一起,通過實踐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應用能力,從而促進了寫作教學效率以及寫作水平的提高。例如,教師可以將工作過程中或者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引入到寫作教學中,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還原案例的真實情景,將案例情節(jié)演繹出來,加深學生對寫作教學的理解。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課堂上所學習的寫作知識,在課外進行實地調查,組織小學生根據(jù)實際生活進行寫作。
綜上所述,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寫作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需要,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加大對寫作教學的重視力度,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寫作的積極性,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夏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中國人,2017.
[2]楊磊.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中國人,2017.
[3]謝紅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探析[J].科學中國人,2015.
[4]薛慧.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中國人,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