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鳳
摘要:圖書館作為文化精準扶貧工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探索精準扶貧的新模式,有利于文化扶貧精準施策、精準推進。從圖書館參與文化精準扶貧的服務形式、參與度、服務渠道、服務宣傳等方面探討了文化精準扶貧面臨的困境和問題。通過將4P營銷理論引入圖書館文化精準扶貧的過程,提出了改善文化精準扶貧服務內容、增強文化精準扶貧效能、擴大文化精準扶貧渠道和加強宣傳四個環(huán)節(jié)的文化精準扶貧推廣實施方案。
關鍵詞:4P營銷;圖書館;文化精準扶貧
中圖分類號:G251.5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期”“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文化在精準扶貧中起著核心催化的作用。在貧困地區(qū)重構、培植精神內核,是精準扶貧從輸血向造血、由治標向治本的質變,是促進貧困地區(qū)徹底脫貧的必要路徑[1]。
2017年5月,《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fā)展改革規(guī)劃綱要》[2]中提出,“與國家脫貧攻堅戰(zhàn)略相結合,實施一批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項目。加大文化扶貧力度,建立健全‘結對子、種文化工作機制”。圖書館作為文化傳播和知識傳承的重要陣地,參與文化精準扶貧,是將圖書館文化資源與社會文化資源融合的有效措施,在提供文化知識和信息需求、開展社會教育、實現(xiàn)和保障公眾基本權益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3]。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倉儲和知識服務平臺,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和綜合知識服務能力,能夠為貧困地區(qū)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競爭情報分析服務,助力貧困地區(qū)脫貧。
1 圖書館參與文化精準扶貧的困境及問題
我國各類型圖書館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戰(zhàn)略號召,但同時,圖書館在文化精準扶貧深化發(fā)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也日趨凸顯。一些圖書館在進行文化精準扶貧過程中,并未能充分發(fā)揮其資源和服務優(yōu)勢,參與文化精準扶貧的“精準”程度不高,缺乏需求精準、識別精準、對象精準、方法精準、效果精準等體現(xiàn)[4],與國家提出的扶貧開發(fā)工作“六個精準”的基本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
1.1 文化扶貧服務形式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
目前圖書館開展文化扶貧的工作主要還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紙質文獻方面,缺乏與時俱進。第一,大多數(shù)圖書館在開展文化扶貧過程中,缺少完整細化的扶貧方案,尤其是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定點扶貧的二級機構,只是配合學校的定點扶貧,其開展的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 “精準扶貧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參與貧困地區(q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2019-ZDJH-459)的研究成果之一。深層次服務手段,如信息咨詢、決策咨詢、智庫建設、真人圖書館等鮮有加入到文化扶貧項目中來。第二,圖書館在文化扶貧中,缺少對扶貧地區(qū)的需求和地區(qū)環(huán)境的調研,因此缺少針對性的扶貧方案。如共建和開放的“愛心書屋”等項目,圖書內容大多缺乏針對性、圖書管理人員水平不高,并沒有充分發(fā)揮其開展社會教育、提供智力支持的社會屬性,一定程度上使部分文化扶貧項目浮于形式[5]。
1.2 文化扶貧參與度不高,性價比較低
參與度是指所開展活動的參與程度,包括廣度和深度。參與度不高,將影響文化扶貧的投入和產出比,拉低扶貧服務的效能。文化扶貧參與度不高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1)扶貧對象參與度不高。文化扶貧初期,由于新鮮感,扶貧對象參與意愿高,但如果扶貧對象在參與文化扶貧過程中體驗差、耗時多、獲取有用信息少、文化素養(yǎng)提升慢,長此以往,會出現(xiàn)不愿意參與文化扶貧項目。(2)館員參與度不高。目前圖書館參與的文化精準扶貧均為定點扶貧,尤其是高校圖書館,在缺乏相關激勵機制的情況下,造成扶貧工作動力不足,館員參與度不高。
1.3 文化扶貧服務意識淡薄,渠道單一
現(xiàn)階段圖書館參與文化扶貧的多是公共館,高校圖書館和專業(yè)圖書館只有一部分參與文化扶貧工作,取得的扶貧效果也不太理想[6]。尤其是高校圖書館由于體制的問題,一般認為主要是為本校師生服務,扶貧工作是政府職責,這種理念忽略了高校圖書館的社會服務職能。在這種意識下,高校圖書館和專業(yè)圖書館即使參與文化扶貧,也是為了完成單位委派任務,很難做到“精準”二字。
1.4 文化扶貧宣傳廣度不夠
文化扶貧的目的是提升被幫扶人員的文化素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連貫性的幫扶服務。適當?shù)臓I銷推廣和宣傳會提升讀者參與意愿和參與的持久度,利于文化扶貧的開展。走訪調研發(fā)現(xiàn),目前文化扶貧的宣傳途徑主要是在政府機構網(wǎng)站、圖書館網(wǎng)站和扶貧點進行,宣傳的廣度不夠。分析原因主要有:第一,圖書館參與的文化扶貧項目,很多是階段性的,對文化扶貧的宣傳不足,導致居民不了解文化扶貧的內容和重要性,參與意愿缺乏持續(xù)性。第二,缺乏文化扶貧機制,國家和政府沒有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來要求圖書館參與文化扶貧工作[7]。公共館作為扶貧主體,可以制定相關的扶貧機制。而高校圖書館和專業(yè)圖書館作為高?;蚩蒲性核亩墮C構,很難自主制定幫扶機制,宣傳和推廣也不在其職責范圍內,且缺乏文化扶貧服務的連貫性。這些都不利于文化扶貧的健康良性發(fā)展。
2 4P營銷理論與文化扶貧的關聯(lián)性分析
2.1 4P營銷理論
4P營銷理論由杰羅姆·麥卡錫(E.Jerome McCarthy)提出,包含四個基本因素: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宣傳(Promotion)。(1)產品:要求企業(yè)或者服務商要注重產品的開發(fā)功能,要求產品有獨特的賣點,把產品功能訴求放在第一位。(2)價格:根據(jù)不同的市場定位,制定不同的價格策略,同時要注重品牌的含金量。(3)渠道:企業(yè)要注重經(jīng)銷商的培育和銷售網(wǎng)絡的建立,企業(yè)與消費者是通過經(jīng)銷商來進行聯(lián)系的。(4)宣傳:包含品牌宣傳,公關和推廣等一系列的營銷行為。4P營銷理論是經(jīng)濟學的重要理論,通過4P營銷理論的應用,給企業(yè)增強競爭力提供了方向。
2.2 4P營銷理論在文化精準扶貧中的應用
筆者認為,文化扶貧作為圖書館提供的一種社會服務,如果通過營銷理論對參與文化扶貧的各個因素進行分析,可以提升圖書館文化扶貧的效果。文化扶貧也可以在扶貧服務項目、績效控制、扶貧渠道和扶貧策略等四個方面采用營銷理論,通過營銷策略,讓讀者了解文化扶貧,積極參與文化扶貧。同時通過對圖書館文化扶貧投入產出、渠道以及方案進行評估,有利于扶貧工作長期有效地開展,最終達到精準扶貧的目的。
在開展文化扶貧的過程中,將4P營銷理論融入其中,如提高文化扶貧的“文化產品”質量,降低文化扶貧活動的“價格”,增加“分銷”渠道,擴充“促銷”手段,從而達到提高文化精準扶貧效果的最終目的,詳見表1。
3 4P營銷理論下圖書館文化精準扶貧推廣實施方案
調研發(fā)現(xiàn),圖書館多年來的文化扶貧實踐表明,采取“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文化扶貧方案很難使貧困人口真正受益,文化精準扶貧需要對貧困主體的思想觀念進行幫扶,并且解決扶持誰,誰扶持的營銷理論 市場商業(yè)模式 文化精準扶貧內容產品(Product) 企業(yè)經(jīng)營的實體物品或者虛擬的服務 扶貧服務項目:圖書、期刊、音頻、視頻、圖畫、照片、數(shù)據(jù)庫、專題服務、檢索技術等館藏資源及服務價格(Price) 產品的售價,主要取決于原材料、生產、人力等資源的消耗 績效控制:組織扶貧活動消耗的人力物力,讀者參與付出的時間成本渠道(Place) 產品銷售的網(wǎng)點、渠道、中間商以及倉儲運輸 扶貧渠道:文化扶貧的組織者、單位或部門宣傳(Promotion) 產品銷售的促銷手段,如廣告、營業(yè)推廣、促銷等 扶貧策略:扶貧主題、宣傳方案、獎品、高科技技術等問題[8]。筆者接下來以“4P”營銷理論中的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四個方面為框架,針對上面提出的問題進行優(yōu)化和控制,從而提升文化扶貧的精準度和效益。
3.1 提升文化精準扶貧的產品質量
商業(yè)營銷的第一個因素就是產品,產品質量越高,消費者越易購買。同樣的道理,圖書館文化扶貧項目內容質量越高,幫扶對象越容易接受,圖書館應該在幫扶項目上集思廣益,勇于承擔文化扶貧責任。圖書館要提高精準扶貧的準確度,首先要對文化貧困人口進行識別,根據(jù)不同的貧困原因與實際情況,進行宣傳教育,從而確定幫扶對象并提供量身定制的扶貧服務項目。
圖書館提供的文化精準扶貧服務項目主要有:(1)圖書館循環(huán)書架。圖書館可以在定點幫扶點設置循環(huán)書架,將本館資源與幫扶地點圖書室共享,并通過分析閱讀量,定時定量循環(huán)更換圖書資源。區(qū)別于一次性捐贈圖書,這種模式可以保證幫扶文獻的及時更新,克服了捐贈少、不解決問題,捐贈多而經(jīng)費緊張的困難。如廣東省捐贈換書中心,組織開展的圖書交換、新候鳥計劃、書香暖山區(qū)和圖書漂流等文化扶貧活動[9]。(2)制定專題服務。根據(jù)調研分析,貧困地區(qū)多為地廣人稀區(qū)域,經(jīng)濟來源主要為農產品收入,應該針對特定的地區(qū)、人群和工種提供不同的專題服務。如四川農業(yè)大學圖書館對雅安市雨城區(qū)碧峰峽鎮(zhèn)黃龍村開展農業(yè)信息扶貧。圖書館應依據(jù)實際情況,圍繞“科學種植”“科學養(yǎng)殖”“抗旱救災”“多重種植”“經(jīng)濟作物栽培”“產品銷售”“人生勵志”等專題進行信息推送。(3)真人圖書館[10]。真人圖書館借閱的“人”,相比圖書,具有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富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具有較強的交互性、真實性和通俗性,容易激發(fā)閱讀興趣,增強讀者的閱讀依賴性和閱讀興趣,成為學習榜樣。如山東大學和山東省青年公共服務平臺聯(lián)合組建了真人圖書館扶貧項目。(4)引入閱讀療法。扶貧先扶志,人心貧困比自然貧困更可怕,扶貧攻堅要改變以往重物質輕精神的狀況,把心理危機干預作為扶貧內容之一進行推廣[11]。(5)圖書館MOOCS。圖書館MOOCS是消除數(shù)字鴻溝的有效手段之一,扶貧單位可以通過捐贈的電腦或掌上設備,進行遠程分享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圖書館可以推送致富技術、致富經(jīng)驗、電商知識、中小學教育等數(shù)字資源,以解決幫扶點的教育資源匱乏問題。
3.2 提高文化精準扶貧的效能
服務也屬于商品,提高精準扶貧的效能也有利于順利開展文化扶貧。提高文化精準扶貧的效能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1)經(jīng)費。文化精準扶貧中捐贈的圖書、設備等均需經(jīng)費支持,經(jīng)費的不足會導致扶貧質量大打折扣??刂平?jīng)費的主要手段有:第一,通過項目申請。申請扶貧專項資金,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申請科研項目的方式爭取研究經(jīng)費來解決扶貧館員的差旅費用。如陜西省政府向高校圖書館公開招標圖書館服務,這一范式可能會打破圖書館文化扶貧自籌經(jīng)費的慣例,成為圖書館文化扶貧獲取政府經(jīng)費支持的途徑之一。第二,參與投標政府所購買公共文化服務項目[12]。如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農家書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qū)、縣級兩館建設項目、萬里邊疆文化長廊等創(chuàng)建項目、春雨工程、人才支持計劃等。第三,與數(shù)據(jù)商協(xié)商,通過合作共贏的方式來爭取為扶貧點共享使用數(shù)據(jù)庫資源,節(jié)省文化扶貧開支。第四,建設圖書館扶貧聯(lián)盟,可以與當?shù)貓D書館進行聯(lián)辦,實現(xiàn)數(shù)字資源共建共享,自建特色數(shù)據(jù)庫共享,扶貧專柜流轉等方案以擴充扶貧資源,節(jié)省扶貧經(jīng)費。(2)時間??刂茣r間成本,有利于提高文化扶貧滿意度。第一,開通網(wǎng)絡服務,節(jié)省館員的實地工作時間,打破地域節(jié)點以后,可以延長在線服務時間。第二,提升服務效率,縮短求助響應時間,通過節(jié)省讀者時間,從而提升扶貧滿意度。(3)通過考核[13]。通過文化扶貧考核,一是對考核比較優(yōu)秀的扶貧館員進行表彰,增加其工作積極性。如對參與扶貧的館員給予一定的補助,或職務晉升、職稱評聘、定級考核中優(yōu)先考慮等,或按照課時量或者講座量進行報酬結算等。激勵機制能激發(fā)扶貧館員的工作熱情,提高精準文化扶貧的工作效率。二是對扶貧滿意度進行考核,分析考核結果,優(yōu)秀的方案進一步加強,效果不佳的方案依據(jù)反饋結果及時進行修正。(4)培養(yǎng)精準扶貧館員[14]。扶貧人員的流動性會影響精準扶貧的持續(xù)性,文化精準扶貧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因此文化扶貧人員的穩(wěn)定性有利于扶貧工作的開展。圖書館設置扶貧館員可以有專人負責,尤其是高校圖書館可以招募有相關學科背景的學生,利用寒暑假進行精準扶貧。如廈門大學圖書館聯(lián)合“南強鄉(xiāng)村學社”學生社團援建鄉(xiāng)村圖書館項目,廈大圖書館負責提供技術支持、服務指導及專業(yè)培訓,建成“屈原鄉(xiāng)村圖書館”等多個鄉(xiāng)村圖書館項目,建成的鄉(xiāng)村圖書館由大學生社團運營,為當?shù)鼐用裉峁┓盏耐瑫r也是大學生志愿者的實踐基地,這樣保障了項目可持續(xù)性,與大學生社團的合作為高校圖書館援建鄉(xiāng)村圖書館建設提供了方向[15]。武漢大學圖書館利用寒暑假號召學生志愿者開展的“書香大使”活動,以閱讀分享會的形式傳播文化知識。這樣既保證了扶貧工作的連續(xù)性也克服了扶貧人手不足的問題。
3.3 擴充文化精準扶貧的覆蓋范圍
分銷的渠道越廣,用戶接觸和認知到產品或服務的機會就越大。同樣對于文化精準扶貧也是一樣,更需要擴充服務渠道。開展文化精準扶貧的渠道有以下幾種:(1)圖書館自主承辦。圖書館自主承辦的文化扶貧活動主要有設置扶貧書架、建立愛心書屋和圖書贈閱、文化講座等服務方式,這些都是圖書館參與文化扶貧的常規(guī)項目,比較容易實現(xiàn),但是效果一般都是差強人意。(2)與當?shù)貓D書館合作。當?shù)貓D書館或圖書室了解本地人的閱讀習慣以及民風,通過與當?shù)貓D書館的聯(lián)辦,更容易把脈當?shù)匚幕毨У脑颍峁┚用裣猜剺芬姷奈幕?。如福建省圖書館在光澤縣、政和縣、建寧縣等地設立分館,并配送硬件,并建立長效機制[16]。(3)與數(shù)據(jù)商合作。這種方式需要圖書館大膽嘗試,數(shù)據(jù)庫商以營利為目的,圖書館可以依據(jù)當?shù)靥厣幕?、特色資源入庫的方式與數(shù)字商尋求合作,一方面將圖書館所購資源與當?shù)胤窒恚硪环矫嫱茝V當?shù)靥厣幕?,發(fā)展特色文化旅游,提升當?shù)鼐用裎幕J同感和自豪感,從而引導當?shù)厝嗣穹e極參與文化宣傳,來實現(xiàn)脫貧[17]。如山西省右玉縣元堡子鎮(zhèn)精準扶貧案例和山西省委黨校圖書館根據(jù)武鄉(xiāng)地區(qū)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開發(fā)的“八路軍總部在山西”數(shù)據(jù)庫,確立了文化旅游幫扶項目[18]。(4)與其他圖書館合作。聯(lián)辦可以節(jié)省宣傳經(jīng)費,擴充文化信息資源,擴大宣傳影響,借助圖書館聯(lián)盟的方式,借助文獻傳遞和館際互借的方式滿足幫扶居民的迫切文化需求[19]。如美國西肯塔基大學圖書館與當?shù)毓矆D書館集合各單位所長,組成由沃倫縣圖書館和巴諾書店人員共同參與的南肯塔基州圖書節(jié)伙伴,將保齡格林市的讀書活動辦出特色,提供社會服務,包括寫作大會、作家簽售、邀請名人進行閱讀互動,活躍當?shù)氐木用裎幕?,對圖書館來說,獲得了社會的支持和認可,提高了館藏利用效率,形成了文化服務品牌,提升了圖書館的社會地位[20]。(5)與社會機構合作[21]。與廠商、文獻供應商、出版社等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提供穩(wěn)固的愛心捐贈項目,逐步解決文獻少、舊、雜等問題。(6)借助駐村書記。扶貧要借助發(fā)揮貧困地區(qū)的各類人才,如駐村書記、大學生村官、駐村干部和工作隊等[22]。高等院校在扶貧工作中,均有定點幫扶的貧困村,會派駐有能力的教職工作為駐村書記開展扶貧工作,高校圖書館應以駐村書記為聯(lián)系點,通過走訪駐村書記,了解當?shù)匚幕F(xiàn)狀,并及時收集扶貧工作反饋意見。通過擴寬服務渠道,減輕圖書館舉辦活動的壓力,同時也能拓寬服務的范圍以及讀者參與的積極性。
3.4 創(chuàng)新文化精準扶貧的策略
文化精準扶貧,除了傳統(tǒng)的文化扶貧手段外,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宣傳推廣:(1)加強專題文化推廣力度,注重品牌推廣[23]。圖書館在進行文化扶貧的過程中,要注重品牌建設,吸引讀者進行閱讀。如福建省圖書館在福建赤溪村實施精準扶貧中,搭建了畬族文化主題館,發(fā)展畬族演藝、文化旅游等事業(yè),最終實現(xiàn)了脫貧致富。(2)采用新媒體形式。例如掌上閱讀更能吸引一些青年讀者,借助手機設備,通過微信進行推送,鎖定他們的碎片時間。而音頻形式的閱讀推廣更適合年長的讀者使用,圖書館可以借助自身搭建的網(wǎng)站、微信、微博、圖書館APP等網(wǎng)絡平臺推送微視頻、文學作品、音樂、MOOCS等多種類型的數(shù)字資源,并通過后臺控制,及時與讀者進行互動溝通,提升閱讀體驗。如上海圖書館提供的“愛閱讀盒子”,福建圖書館開發(fā)的“文化一點通”等。網(wǎng)站、APP這些技術手段都需要經(jīng)費的支持,經(jīng)費不足的圖書館可以通過微信平臺和微博,及時推送文化信息服務,聽取群眾心聲,達到精準扶貧的目的。如姜曉曦提出[24],可以結合文化扶貧政策和貧困縣圖書館現(xiàn)狀,構建了“互聯(lián)網(wǎng)+”下的貧困縣圖書館數(shù)字綜合服務平臺。(3)促進文化扶貧的連續(xù)性。對投入運行的精準扶貧項目要進行持續(xù)的維護和服務指導,并有針對性的組織培訓和館員業(yè)務指導。文化精準扶貧的連續(xù)性有利于圖書館開展系列扶貧活動,以增加讀者的認可度,也可以發(fā)揮文化扶貧的品牌效應。(4)活動方案要醒目。一個醒目的文化扶貧方案,能夠讓讀者耳目一新,也能提高讀者的參與積極性??梢越柚?jié)日效應,如世界讀書日和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和重陽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主題鮮明的讀書用書主題活動,并加大宣傳力度,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學習氛圍,增強脫貧意識,提升主動脫貧的能力[25]。如2017年黔西南州圖書館以世界讀書日為契機,開展了題為“全民閱讀日,讓書香溢滿金州”的全民閱讀系列活動,推動了當?shù)匚幕鲐毠ぷ鱗26]。
4 結語
圖書館文化精準扶貧已經(jīng)成為圖書館界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也是我國圖書館界積極拓展服務領域、創(chuàng)新社會化服務的一種方式。文章通過引入4P營銷理論,通過市場營銷學理論對精準扶貧內容、扶貧渠道和進行扶貧宣傳等內容進行了討論,以期為圖書館界實施文化精準扶貧實踐提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文明網(wǎng).文化在精準扶貧中應發(fā)揮更大作用[EB/OL].[2019-06-17]. http://www.wenming.cn/whfp/sk/201904/t20190418_5082503.shtml.
[2] 新華網(wǎng).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fā)展改革規(guī)劃綱要》[EB/OL].[2019-07-1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07/c-1120931794htm.
[3] 王紅,李文清.高校圖書館助力精準扶貧的路徑探究[J].圖書館學刊,2018,40(3):70-75.
[4] 劉宇,楊志萍,侯雪婷,等.我國圖書館界對參與精準扶貧的思考與實踐[J].圖書情報工作.2018(12):108-115.
[5] 蔡騏,楊洋.農家書屋與知識扶貧——以湖南農家書屋為例進行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6):154-160.
[6] 馮永財.挑戰(zhàn)與創(chuàng)新:高校圖書館文化扶貧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9):29-33.
[7] 邱翠云.高校圖書館文化扶貧偏差與對策[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2):93-97.
[8]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決定[EB/OL].[2019-05-3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07/c_1117383987.html.
[9] 黃小華.廣東省捐贈換書中心述略[J].圖書館論壇,2017(4):122-128.
[10] 李薇.高校真人圖書館助推文化扶貧的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5):18-22.
[11] 人民網(wǎng).警示!農村貧困人群心理危機[EB/OL].[2019-05-31].http://health.people.com.cn/n1/2
016/0912/c398004-28708411.html.
[12] 段小虎,張惠君,萬行明. 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制度安排與項目制“文化扶貧”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6(4):5-12.
[13] 馮永財.高校圖書館與貧困地區(qū)基層圖書館對口幫扶機制研究——以陜西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6(7):1-7.
[14] 唐美榮,馮永財.高校圖書館對口幫扶貧困縣圖書館SWOT分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10):81-85.
[15] 郭利偉.國內外高校圖書館社會援助服務典型案例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6(12):56-59.
[16] 羅曉蘭.基于案例分析的圖書館文化扶貧服務模式研究.新世紀圖書館,2018(5):25-29.
[17] 武建光,姜瑞鵬,賀培風,等.精準脫貧戰(zhàn)略下圖書館文化扶貧模式研究[J].圖書館,2019(3):14-19.
[18] 董沛文.圖書館文化精準扶貧淺議[J].內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16(24):140-141.
[19] 嚴貝妮,吳慶梅,李曉旭.中外圖書館文化扶貧研究視域解析[J].圖書館,2019(3):7-13.
[20] 袁海旺.公共關系及其價值彰顯——美國西肯塔基大學圖書館與肯塔基州沃倫縣公共圖書館、保齡格林市巴諾書店伙伴的社會服務初探[J].圖書與情報,2010(1):16-23.
[21] 胡銘焓.基于社會協(xié)同的圖書館文化扶貧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5):32-37.
[22] 黃輝.精準脫貧戰(zhàn)略下的圖書館文化扶貧精準識別、幫扶與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J].圖書情報知識,2017(1):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