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蘭香
摘要:美術課程的操作性強,為了提高學生對實踐操作技能的掌握水平,發(fā)展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力,運用示范教學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小學生的學習特征比較特殊,想要讓學生生成對美術課程的熱愛情感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在美術課程設計方面進行改進,其中做好形象直觀的示范教學,可以讓美術課程活潑生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師生良性互動。小學美術教師要靈活引入示范教學方法,邊示范邊和學生互動交流,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創(chuàng)新美術教學。
關鍵詞:示范教學;小學;美術課堂;應用
美術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必修課程,具備鮮明的人文特征,能夠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當中受到良好的審美熏陶,日益豐富物質以及精神世界。增強學生美術課堂參與度,提高學生審美效果的一個重要和基礎策略就是示范教學,也就是為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示范和演示,幫助學生突破美術實踐學習當中的難點,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要點的把握能力。教師在實際示范當中,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美術課堂要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發(fā)揮示范作用。
啟發(fā)學生深層次思考
不管是設計運用怎樣的教學方法,都必須將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接受能力作為基礎和前提條件,這是提高教學設計科學性和針對性的必要措施,更關系到之后的教學成效。小學生思維形象性強,不過美術教材當中有不少抽象性內容,需要啟迪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究。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示范的過程中,要盡可能提高形象性,迎合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要求,同時還必須關注啟發(fā)性以及概括性的整合,目的是讓學生主動投入創(chuàng)意探索活動中,促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教師的示范作品應該符合學生的學習層次,過于復雜會讓學生覺得望塵莫及而喪失信心,也有可能因為學生的機械性模仿而制約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例如,在教學《會變的花樹葉》時,等到學生掌握了花草、樹木、葉子的描繪方法之后,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將以往學會的繪制花樹葉的形象與色彩通過發(fā)揮想象力進行改變,拓展學生的思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選擇荷花為學生進行示范,再用線描畫出荷花外形之后,引導學生思考荷花究竟可以怎樣變化,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簡要概括,然后把學生歸納的方法呈現在黑板上,鼓勵學生運用一種或者是多種方法進行荷花的繪制,使其更具變化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樣的啟發(fā)和概括指導方法能夠減少對學生思維的約束,更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
面向全體,尊重個體差異
小學美術課程是基礎教育階段,對學生進行美育素質教育的基礎課程,該課程的設計和開展必須面向所有學生,關注學生整體美術素養(yǎng)的發(fā)展,夯實學生的身心進步基礎。不過教師在確保美術教學面向所有學生的同時,要承認并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個性化和針對性教學。在教學之前,教師就要做好對學生的調查研究,掌握學生實際情況,并適當進行教學內容拓展開闊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更富活力和變化性。教師在示范教學當中要面向所有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基于原有水平獲得進步。例如,在學習《你會設計郵票嗎》時,為了讓學生了解郵票并學習和掌握郵票的設計方法,教師就可以運用本課涉及到的重要技法設計郵票,一邊設計一邊加上通俗易懂的講解說明,能了解一張郵票設計的過程,確保示范效果。學生在認真觀察示范過程的同時,也會生成自主設計的積極性和期待,于是教師可以趁熱打鐵要求學生自主設計各種各樣的郵票,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天地,尤其是激勵學生運用求異思維,開發(fā)想象和聯想能力。面對學生設計出的各不相同的作品,教師要尊重差異,認可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只要是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fā)展就要給予鼓勵。
注重層次,落實分層教學
小學生年齡小處在一個基礎學習的關鍵時期,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學習與接受能力方面是有很大差異的,如果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層次差別,運用一刀切的教學指導方法,將會給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帶來不良影響。所以,教師在師范教學中要關注教學層次,并根據學生所處的不同階段,運用差異化的分層示范和指導方法。在對低年級學生進行美術示范教學時,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并結合其心理與喜好開展示范教學,更加關注直觀感受的抒發(fā)與表達,激勵學生利用個性線條完成創(chuàng)作。在對中高年級學生進行美術指導和示范教學時,教師應該重點傳授繪畫技巧,增加技術性知識的講解示范。中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繪畫技巧和能力,可以對作品進行理性化分析,所以在實際創(chuàng)作當中,會關注對象形態(tài)特點,并利用一定繪畫技巧對其進行創(chuàng)作和表現。那么教師在示范時應該增加線條變化、長短、疏密等講解說明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表現力。
示范教學是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應用廣泛,并獲得了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關注。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示范教學仍舊在課堂實踐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給學生提供生動直觀的學習環(huán)境,也能幫助學生解決美術學習當中的學習難題,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推動學習良性互動。
參考文獻
王鸞.傳統(tǒng)示范教學在現代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12).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大橋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