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婷婷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尤其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更應該認識到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圍繞核心素養(yǎng)探索小學作文的教學方式,致力于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可以具備良好的寫作能力,這也能夠為日后學生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了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各個行業(yè)都在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和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教育對教師與學生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的發(fā)展需要高質量、高素質的人才,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致力于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不僅掌握相關知識,同時還具備將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能力,為學生日后進入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語文是教學的重點科目,通過語文教學使學生掌握良好的溝通與交流的技能,提高語文素養(yǎng),而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作文水平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認識到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尤其是對小學生來說,更應該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習慣,進而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一、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傳統(tǒng)教學方式是單一的、陳舊的。小學生本身年紀較小,活潑、好動,對世界、社會的認識還不夠全面,語言能力較弱。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更新教學方式,了解學生的內心真實想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不再認為寫作是枯燥無味的,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將自己的內心想法表達出來,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信息化時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和網(wǎng)絡信息資源,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并積極參與其中,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例如,在“我的植物朋友”的寫作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多種多樣的植物,讓學生觀看各種植物。然后引領學生思考,詢問學生對植物的看法,并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植物,通過語言描述出來。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愛好,也就會有不同的闡述。這也能夠為學生寫作提供一定的思路,最后給學生布置作文,學生的寫作內容也會更加充實。
二、聯(lián)系實際生活,加強學生的感悟
在核心素養(yǎng)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語文知識,還要求學生具備知識實踐應用能力。教師應避免傳統(tǒng)的死板教學方式,致力于完成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目標,力求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
因此,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聯(lián)系實際生活,引導學生全方位觀察世界,了解不同的風景,充分認識社會生活,對事物有了充分的認識之后再進行寫作,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這樣,作文的內容才更加充實,作文的內涵才更加豐富,學生的寫作水平才會得到提高。
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兒童節(jié)”開展寫作訓練,在兒童節(jié)發(fā)生了哪些事情,大家是怎樣度過兒童節(jié)的,這個兒童節(jié)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受,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到了什么……學生對此有很多感悟,也會知道該怎樣展開寫作,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的作文思維能力。
三、引導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自主性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教學目標要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形成有關的思維,這樣才能夠將知識應用于實踐。因此,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讓學生知道作文應該如何寫,可以借鑒課文結構,也可以模仿優(yōu)秀的文章。小學生對作文的具體寫法還沒有充分的認識,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作文思維,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自主進行寫作,并感受寫作的樂趣。
例如,教師在教學《我變成了一棵樹》時,可以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寫作手法,文章的結構、內容,使學生掌握作者的寫作思維,然后給學生布置相關的作文練習。學生根據(jù)學到的知識和寫作方法,發(fā)揮想象展開寫作,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組建小組學習,豐富課外閱讀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僅僅依靠語文課堂來學習知識、提高寫作水平是不夠的。學生需要有豐富的閱讀量,對世界、社會有更多了解,而不是局限在一個框架中,這就需要學生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然而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還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自主進行學習,忽視了課外閱讀,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引導。
教師可以組建學習小組,并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小組成員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完成課外閱讀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教師可以針對閱讀內容提出問題,學生根據(jù)閱讀內容做出回答。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借鑒閱讀內容的寫作手法,在閱讀的過程中豐富自身的詞匯量與語句,進而有效提升寫作水平。
五、改革評改方式,激發(fā)寫作興趣
在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中,作文一般都是由教師進行評改,這種評改方式是比較單一的,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因為教師的思維也是比較固定的,而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教師應該讓學生也參與到評改中,也可以讓學生互評,通過評改學生對寫作能夠有更深的了解,有些寫的好的文章學生可以借鑒,寫的不好的文章學生也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考慮自身是否也有此問題,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感受,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教學改革的深入使教師也認識到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也應該從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入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對世界、對社會、對生活有更好的認知,進而促進學生表達能力與交際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