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海誠的代表作之一《秒速五厘米》,作為愛情文學,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卻是“喪失感”。本文分別對作品中三個部分的人物進行分析,通過對貴樹、明里、花苗的“喪失感”分析,找到如何解決“喪失感”的辦法。
關鍵詞:秒速五厘米;喪失感;和解
作者簡介:蘇欣(1993-),女,漢族,遼寧鞍山人,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日語專業(yè)文學碩士,研究方向:日語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35--03
一、“喪失感”的概念
“喪失感”是又被稱為感情“PTSD(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指因為失去了自己十分重視的人或物,而導致的悲痛的感覺或寂寥感。經常有人描述“喪失感”為心里空蕩蕩的?,F(xiàn)實生活中,“喪失感”大多發(fā)生在重大人生變故之后,情緒久久不能抽離,需要很長時間平復。
二、《秒速五厘米》中的“喪失感”分析
新海誠的作品多講述青春,美好而疼痛,《秒速五厘米》作為其代表作之一,以男主人公遠野貴樹為中心,講述了三個獨立的小故事,分別是櫻花抄、宇航員和秒速五厘米,本文將通過分析這三個部分中人物心理的“喪失感”,探索與“喪失感”和解的方法。
(一)櫻花抄部分“喪失感”分析
櫻花抄主要講述了主人公的小學和初中,遠野貴樹和篠原明里因轉學而相識,因轉學而分開,又因轉學而重逢,卻也因轉學而再次分開。這部分的“喪失感”都圍繞轉學展開,有的是預兆,主角可認知有預見;有的是后知后覺,由于櫻花抄這部分主要集中在主人公年幼的時候,所以后知后覺占主要地位。
開篇處兩人并肩行走聊天到明里突然奔跑幾步,最后分隔火車道兩端,明里說,“希望明年還能一起看櫻花”。這個情節(jié)中,兩人剛剛相識不久,對未來的離別是有預期的,如同之前的轉學一樣,兩人已經習慣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因為同樣喜歡看書,所以一直在圖書館形影不離;當明里被同學們欺負時,拉著她跑出教室,這時候貴樹覺得可以和明里一直一個學校,一個班級一直在一起,正是因為這份期待,才使得小學的離別“喪失感”更加濃厚。兩人因轉學而相識,“喪失感”從來不是獨立存在的,也不是一瞬間的,時間的沉淀增加了未來的期待,最終加重了“喪失感”。兩人因轉學而分開,小學畢業(yè)后,明里再次轉學,雖然兩人有書信來往,可仿佛兩個平行世界,貴樹過著按部就班的生活,沒有了當初的討論和笑容,明里一直懷念在東京的生活,記憶里的事物卻也逐漸模糊,兩人在書信中事無巨細的描述的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改變,希望可以不要失去這份熟悉感。但在得知貴樹要轉學去更遠的地方,兩人決定在轉學前見面。這次轉學既是重逢的契機,也是注定的離別。重逢是喜悅的,可是注定的離別又意味著失去更多。但即使知道這次見面之后要面臨更多的離別傷感,兩人還是決定見面了。
“喪失感”一直貫穿著整部作品,在櫻花抄這部分,明里的離開不是單純的離別,她的離開,代表了童年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即將結束,曾經的憧憬也被現(xiàn)實一點點打磨,但這部分里“喪失感”帶來的希望更大一些,雖然有傷心,有寂寥,但是兩人最后毅然決然地決定見面也正是青春的勇敢。
櫻花抄的離別也是為了宇航員的伏筆,如果兩人一直在一起,感情升溫,可能會一直美好的活下去,但人生往往不是這樣,越來越多的人物,越來越復雜的關系,這也是該作品容易引起共鳴的原因,源于生活、上升作品、回歸生活。
(二)宇航員部分“喪失感”分析
這部分講述了貴樹初二到高三的生活,他和明里開始了各自的生活,更多的人物登場(澄田花苗),原本只屬于兩個人的世界界限開始逐漸模糊,世界線逐漸放大。新人物花苗從登場一直沉浸在“喪失感”之中,得不到的人,卻想在身邊陪伴,哪怕只是同學關系,不涉及任何戀愛情感。
晚上在湖邊找到貴樹時,在貴樹和自己去便利店提前出來時,貴樹一直發(fā)郵件,花苗一直不是貴樹的女朋友,算不上得到,但是當貴樹在發(fā)郵件的時候,總覺得他要離自己而去,和自己有很遠很遠的距離,這種“喪失感”持續(xù)的更久,也更隱晦。
在貴樹報考東京的大學時,大家都在猜測貴樹執(zhí)著于東京的大學的理由,覺得貴樹在東京有女朋友,花苗不愿相信這個理由,卻找不到其他理由說服自己,同樣,自己也沒有任何立場去詢問貴樹報考的理由。后來,貴樹要離開的傾向越發(fā)明顯,“喪失感”也逐漸加重,后續(xù)秒速五厘米部分還會有兩人成人之后的感情線,但在這部分,兩人的感情沒有任何發(fā)展。
在貴樹否定花苗是女朋友時,這句話雖然花苗沒有在場,但是上帝視角的觀眾,卻體會到了“喪失感”。
在貴樹發(fā)郵件的時,在貴樹報考東京的大學時,在貴樹否定花苗是女朋友時,甚至后來的秒速五厘米部分,花苗這個角色時時刻刻都沉浸在“喪失感”之中,但是“喪失感”并不是真正的PTSD,它是一種情緒,大部分情況可以自我調節(jié)和消化,在本文的第三部分,會根據作品中人物應對,針對如何應對“喪失感”給出一些建議。
在宇航員這部分,花苗的“喪失感”也是一種動力,讓初中本來成績不是十分優(yōu)秀的花苗考上了很好的高中,在得知貴樹也會對未來猶豫的時候,終于放下這種“喪失感”,一直沒有進展的沖浪也成功了。
貴樹在這段時間的“喪失感”更多的來自于對未來的迷惘和無奈。東京的大學分數很高,決定考東京的大學說到底還是對明里的執(zhí)著,回到東京就可以離明里更近一些,雖然這個距離的縮短并沒有帶來實際的進展,但是貴樹對小學期間和明里一起生活,一起看櫻花的約定十分執(zhí)著,這也構成了第三部分秒速五厘米,一直不斷鞭策自己努力的原因之一?;缭谶@部分有提到貴樹經常發(fā)郵件,準確地來說,是總在編輯郵件,貴樹在初二到高中期間一直想給明里發(fā)郵件,卻不知要發(fā)些什么。兩個人的感情毋庸置疑,可是時間,距離,學業(yè),未來,這些對于高中的兩個人過于沉重和龐大,他們的人生還不足以自己掌舵。這個年紀的貴樹能做的還十分有限,但理解和思考的事物卻越來越多,現(xiàn)實與理想的鴻溝讓貴樹身陷“喪失感”。
(三)秒速五厘米部分“喪失感”分析
這部分貴樹如愿以償,回到東京開始工作,同樣的火車道,上一次是面對面約定未來,這次確實擦肩而過。兩人想要回首卻被火車阻擋了視線,最終明里已經訂婚,男主因為生活壓力辭去了之前的工作開始了新的人生。櫻花抄和宇航員的兩個女生在秒速五厘米這部分與貴樹仍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花苗與貴樹曾經是男女朋友關系,但是現(xiàn)在已經分手,即使如此花苗還是喜歡貴樹。長達四年的戀愛,多達數千條的郵件,卻沒能讓兩個人的關系有任何進展,至此,花苗徹底失去了貴樹,沒有了學校的同學關系,沒有了戀人關系,花苗為了貴樹來到東京,最后還是失去了。正如宇航員部分所描述的,對于貴樹來說,花苗的存在一直沒有得到重視。花苗喪失的是戀人,是自己過去的美好,那貴樹在這段感情喪失的就是對感情的熱情。
貴樹對感情所有的熱情都付諸在明里身上,最終卻也以悲劇結局。在櫻花抄部分,貴樹堅信兩人會一直在一起,在宇航員部分,貴樹努力考取東京的大學,希望可以抓住和明里有關的一些東西,但在秒速五厘米這部分,曾經堅信的東西早已成為歷史,自己一直在埋頭前行,卻早已不知因何而努力。這種“喪失感”使貴樹身心俱疲,最終辭掉了工作,斷了和明里有關的所有事物,重新開始。
從結局來說是悲劇,貴樹和明里最終在生活和距離面前各奔東西,不再有任何感情糾葛,這段青春的戀情最終破產。但在明里思慮過后,將婚禮的消息告知貴樹,對兩人也是最后的交代。
當櫻花緩緩落下的時候,一切都在慢慢改變,當你發(fā)現(xiàn)櫻花落地的時候,一切早已物是人非?!皢适Ц小奔仁菬o奈也是希望,成長的必經之路,當你開始珍惜身邊某樣東西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意識到你要失去它了,而即使現(xiàn)在你還沒有失去,可是“喪失感”會一直存在。
三、如何與“喪失感”和解
(一)學會接受現(xiàn)實。
在櫻花抄部分,兩人徹夜長談,知道彼此之間橫隔的不只是距離,還有整個漫長的人生,年幼的他們還無法左右自己的人生,甚至自己在哪里上學,明里父母說等她再長大一些就讓她去她想去的城市讀書,可是越長大身邊的世界越廣闊,自己也在逐漸成長,這件事也擱置了。兩人初中的確有再次短暫的重逢,但是小學的轉學已經注定了兩人以后人生軌跡的不同,兩人在再次重逢的時候也接受了這個現(xiàn)實,可以許下諾言,卻誰都無法保證兌現(xiàn),最后只能祝對方珍重。
在宇航員部分,花苗最開始并不懂貴樹為什么總在發(fā)郵件,到最后接受了貴樹并沒有在意自己,貴樹從不知道為什么總編輯郵件,到理解在人生的長河中自己改變不了什么。
在秒速五厘米部分,明里告知貴樹自己的婚期,貴樹拒絕前任的復合,準備參加明里的婚禮,辭掉工作,準備開始新的人生。
在心理學中,接受現(xiàn)實是與自己,與現(xiàn)實的和解,這種和解不一定是最終的解決方案,但卻是新的開始。只有接受現(xiàn)實,才能冷靜地去考慮未來,去準備新的開始。
(二)學會勇敢
在櫻花抄的部分,前半部分,貴樹和明里還在上小學,的確不夠成熟,卻多了一份勇敢,敢于承諾,敢于想象未來,敢于表達自己的愿望。在明里被欺負的時候,貴樹敢于站出來與她一起承擔,在明里要轉學的時候,明明自己也很痛苦,還是選擇正式告別再離開。當年明里轉學,貴樹看似態(tài)度惡劣,實則不會表達自己,他在怪自己無能為力,怪兩個人的無奈,怪自己言語間傷害了明里。在后半段,兩人升入初中,明里勇敢地選擇了原諒,主動聯(lián)系貴樹。這時候貴樹也逐漸成熟,變得勇敢,提出見面,自己會去明里家旁邊的地鐵站。勇敢會感染他人,當兩個人都勇敢的時候,這份感情便多了更多的希望。即使從全文來看,最終這段感情沒有終成眷屬,但是他們盡力做了自己能爭取的所有可能性,至少這段時光沒有遺憾。
在宇航員部分,貴樹在不斷編輯郵件的同時,也是與自我的交涉,敢于面對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雖然沒有及時和對方表達,但是貴樹還只是高中生,未來的時間太長,人生的路太多不確定,最終選擇不去承諾,不去打擾,一切順其自然。貴樹說,“我也有迷惘,也會猶豫,只是盡力做好自己能做的而已”。他沒有能力去保證所有未來,所以他只能努力地去靠近,更靠近明里一些,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心里的距離。
在秒速五厘米部分,明里還是很勇敢,在整部作品當中,明里一直表現(xiàn)得很勇敢,她主動將自己將要結婚的消息告訴貴樹,至此,明里結束了這段長達十幾年的感情。貴樹在考上東京的大學之后,順利畢業(yè),也在一直努力的工作,但就像貴樹的獨白一樣,“這些年我一直在奔跑、努力,想去抓住某個東西,可它具體是什么,自己也說不清楚”。貴樹最想抓住,或者說貴樹最想回到的是小學,和明里一起上學,一起看書,一起看櫻花的時光。后來轉變成對明里,對東京的一種執(zhí)著。在貴樹獨自努力的時候,沒有勇敢地跟明里表達。在櫻花抄部分,明里在車站等他,等了很久很久,最終等到了,皆大歡喜??墒?,在人生這么一個復雜的盤面上,明里等了很久很久,最終還是錯過了。如果,貴樹編輯的郵件可以發(fā)出去,如果考上東京之后主動聯(lián)系明里,如果工作之后可以進同一個公司,或許結局會有不同。這段感情當中,最初的勇敢始終是明里,貴樹受到影響,也曾勇敢過,但終究不及。
(三)堅定與放棄
在櫻花抄部分,明里和貴樹都很堅定,明里相信貴樹一定會來,所以一直在小小的候車室等待;貴樹害怕明里會擔心,但從未懷疑明里會一直等他,兩人見面的瞬間,未來的不安已經不在重要,只要此時此刻兩個人是在一起的,兩個人的心是在一起的就足夠了。如果沒有兩人的堅定,可能這段感情也就到此為止了。因為兩人的堅定,至少這一刻,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在宇航員部分,花苗因為對自己感情的堅定,非常努力,終于和貴樹考入同一所高中。這個時期花苗還是單戀,但是她的堅定不只帶來了更好的成績,和貴樹更多的相處時間,更為成年之后成為貴樹的女朋友埋下了伏筆。正是因為花苗的這份堅定,和貴樹的感情才會成為可能。
在秒速五厘米部分,貴樹拒絕了花苗的復合,花苗放棄了堅持,選擇了投身工作。明里放棄了堅持等待,選擇結婚。貴樹放棄了堅持,辭職重新開始。最終兩段感情都宣告失敗。櫻花抄與宇航員部分的堅持,秒速五厘米部分的放棄,看似矛盾,實則是不同年齡,不同環(huán)境下,最好的和解方式,與自己和解,與他人和解。
如同《秒速五厘米》中刻畫的人物一樣,“喪失感”會伴隨我們整個人生,從童年到青春到成年,由于年齡、閱歷、能力被種種限制,然而我們要學會的是如何與“喪失感”和解,學會接受現(xiàn)實,勇敢表達自己的感情,適時地堅持和放棄。
參考文獻:
[1](譯)季麗曄.秒速五厘米[M].上海譯文出版社,2020.03.
[2]創(chuàng)曾旻,周宵,伍新春,陳杰靈.傷暴露程度對中學生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的影響:控制感的調節(jié)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7(01).
[3](日)新海誠.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M].角川文庫,2016.06.
[4]魏姝.解讀《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樹”的意象[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