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吃得太油膩,老人更易患眼疾
近期,發(fā)表在《英國眼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新研究發(fā)現(xiàn),飲食太過油膩可能是導致老年人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公共衛(wèi)生學院的流行病和環(huán)境衛(wèi)生學研究小組選取了近1300名中老年參試者,其中117人患有早期黃斑變性、27人患有晚期黃斑變性。參試者在18年的隨訪期內多次完成飲食情況的相關調查。研究人員將他們所吃的食物分為29類,以評估飲食質量。分析結果顯示,具有典型西方飲食習慣的人患老年黃斑變性的可能性高出3倍,風險較高的食物包括紅肉和加工肉、脂肪(如人造奶油和黃油)、高脂乳制品和油炸食品等。
研究人員指出,黃斑變性會剝奪患者的中心視力(分辨外部物體的二維形狀、大小、輪廓和細節(jié)等的能力)。該觀察性研究雖無法證明粗茶淡飯能降低黃斑變性的風險,但確實能表明不健康飲食與致盲眼病之間存在相關性。研究人員認為,油膩食物和對眼部細胞施加壓力(氧化應激)引起的炎癥是造成患病風險上升的原因。健康飲食如深色葉子蔬菜、水果和魚類等,則含有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等營養(yǎng)物質,可促進眼部健康。
蘇打水功效被夸大 健康人不宜長期大量飲用
因被宣稱具有“改變酸性體質”、“美白肌膚”、“緩解便秘”等神奇功效,蘇打水近些年受到消費者的歡迎。記者在某電商平臺上搜索蘇打水發(fā)現(xiàn),“無糖、零熱量、零脂肪”、“健康養(yǎng)生的堿性飲品”、“天然的弱堿性水”等宣傳語都標在了頁面的明顯位置。然而,蘇打水真的這么神奇嗎?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市面上的蘇打水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天然蘇打水,即天然含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碳酸氫鈉的弱堿性水;另一種是蘇打汽水,即人工合成的蘇打水,主要是在純凈水中壓入二氧化碳,添加甜味劑和香料制成。朱毅表示,蘇打水自帶的弱堿性確實有一定健康功效,可以堿化尿液,從而促進尿酸溶解,一定程度上能緩解痛風;適量的蘇打水還可中和胃酸、緩解消化不良,胃酸過多的人適量喝一些蘇打水可以緩解不適。但蘇打水能改變酸堿體質的說法目前尚無任何科學依據(jù),其他諸如“美白肌膚”、“緩解便秘”等功效更是商家毫無科學根據(jù)的宣傳。
需要提醒的是,蘇打水的那些健康功效僅僅天然蘇打水具有,含有二氧化碳成分的蘇打汽水與弱堿性蘇打水完全是兩個概念,蘇打汽水含有大量添加成分,對健康沒有太多好處。目前,消費者對于天然蘇打水、蘇打汽水、蘇打水飲料等種類分辨不清,已經成為行業(yè)亂象之一。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蘇打水市場的標準規(guī)范包括中國標準化協(xié)會于2013年6月發(fā)布的《飲用天然無氣蘇打水》(CAS229-2013)和中國飲料工業(yè)協(xié)會于2017年8月18日發(fā)布的我國飲料行業(yè)首項團體標準《蘇打水飲料》。不過,目前這兩個標準在執(zhí)行過程中還有很多沒有覆蓋的地方,還未形成統(tǒng)一的行業(yè)監(jiān)管。目前,我國飲料廠商的蘇打水品類基本都是按照團體標準和企業(yè)標準來生產,市面上的部分廠商對天然蘇打水及蘇打水飲料的宣傳和定義存在分歧。
中國注冊營養(yǎng)師谷傳玲也為大家提供了鑒別是否是天然蘇打水的最簡單的一個方法:配料表里只有天然蘇打水,沒有碳酸氫鈉、二氧化碳等配料,這樣的才是天然蘇打水。最后,谷傳玲也提醒大家:胃酸分泌過少的胃炎患者,不要大量喝蘇打水,因為其能中和胃酸,從而加重胃酸缺乏。由于蘇打水含有一定量的鈉,因此高血壓患者和患有腎病的人也要慎喝,即使是健康人也不宜長期大量喝,否則容易導致鈉攝入超標。
食鹽能消毒可治病?專家表示“你想太多了!”
“快速消毒不用慌,一把食鹽細菌光?!薄氨溆挟愇叮糠劈c鹽試一試”……食鹽是日常生活中最為人們熟知的一種調味品,除了調味功能,最近食鹽還被一篇篇標著“生活小妙招”、“食鹽大作用”的文章賦予了某些“不可思議”的妙用??赐旰竽憧赡軙@嘆:“能消毒可治病,原來你竟是這樣的食用鹽!”那么,食鹽真的有我們不熟悉的千般妙用嗎?專家友情提示:“你想太多了!”
食鹽能除菌?關鍵看濃度
洗抹布時往水中加入一勺食鹽清除細菌,似乎成了新型居家必備的小技巧。但是,食鹽真的可以起到清除細菌的作用嗎?
“從某些方面來說,食鹽確實可以達到殺菌效果,但這必須是建立在超高濃度之上的,這個濃度一般是我們日常所食用的幾十倍。在我們覺得合適的濃度范圍內,食鹽是無法殺死細菌的。”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表示,“想僅僅依靠一勺或幾勺食鹽就達到殺菌的效果是沒法做到的,所以‘食用鹽可以殺菌這一說法并不適用于日常生活?!?/p>
可吸附冰箱異味?這個效果真沒有
有人習慣在冰箱里放些食鹽,據(jù)說這種方法可吸附異味。食鹽真的有此功能嗎?
“從‘吸附這一角度來說,食鹽本來就是晶體,分子結構較為緊湊,所以它是不具有吸附性的。因此,在冰箱中放入食鹽吸附異味是沒有科學依據(jù)的?!狈吨炯t表示,“即便不討論‘吸附二字,食鹽作為固體,也不會與冰箱中的氣體分子發(fā)生反應,‘放鹽去異味這種做法,是達不到我們想要的效果的?!?/p>
另外,近來有人開發(fā)出了“簡便版”冰箱異味吸附袋,其制作教程在一些網絡平臺上廣為傳播。制作這樣的吸附袋只需要三步:拿個口罩、裝上煙絲、放上食鹽。范志紅告訴記者,放入煙絲與食鹽來給冰箱去味的方法并不科學。這種吸附袋去除異味主要是利用干燥疏松的煙絲對氣體產生的吸附作用,但是煙絲釋放的煙味并不健康。此外,煙絲與食鹽間無法發(fā)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將煙絲與食鹽放在一起,并不能起到想象中的作用。
“其實使用干燥、疏松的茶葉或者活性炭就能起到一定的吸附異味作用,而且可以做到無毒無害,大可不必大費周折,為冰箱添置‘簡便版異物吸附袋?!狈吨炯t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