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倩
[摘? ? ? ? ? ?要]? 研究發(fā)現(xiàn)傾聽在人們的日常交際中占比46%,可見其重要性。聽力是人們進行口語交際的基礎,聽得懂別人,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高職院校俄語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應用型、復合型外語人才。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聽力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聽力也成為學生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針對高職院校公共俄語聽力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提高教師零起點公共俄語聽力教學的能力,以及學生的俄語聽力學習能力。
[關? ? 鍵? ?詞]? 高職院校;零起點;問題;策略;中外合作辦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30-0154-02
一、高職院校零起點公共俄語聽力教學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
在經(jīng)濟全球化和“一帶一路”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中國與沿線國家在經(jīng)濟、社會各個方面開展了全方位的合作,而“一帶一路”沿線有很多說俄語的國家,因此未來“一帶一路”的建設需要更多的既懂技術又懂俄語的復合型實用人才,各高職院校作為這種人才的培養(yǎng)基地,也紛紛開設了俄語專業(yè)或者公共課供學生選擇。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的語法、詞匯都不錯,就是口語很一般,這很有可能是因為聽不懂別人的話,導致自己學成了“啞巴”俄語。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俄語聽力對整個俄語綜合水平的影響有多大。高職院校的俄語課程普遍開設時間短,師資力量相對薄弱,面對的學生幾乎都是零基礎,沒有任何俄語學習經(jīng)驗,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老師和學生更多關注在應試上,忽略了俄語學習最為重要的基礎環(huán)節(jié)——聽力。
(一)對俄語聽力課不重視
上至學校、下至師生普遍對俄語聽力課缺乏重視,認為學好俄語需要掌握俄語語法、詞匯,偏重讀、寫、譯,因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學習相關課程,卻忽略了語言的交際功能,忽視了聽力課程及聽力練習。從學校的課程設置也能看出,語法、精讀等課程較多,而聽力課程偏少。
(二)教材匱乏,課外實踐較少
部分高職院校選用《俄語視聽說基礎教程》作為公共俄語聽力教材,但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只有第一冊的難易程度比較適合零基礎的學生,后面的教材對于零基礎且課時較少的公共課學生來說,生詞量大、語速較快、語音變化多,接受起來難度比較大。沒有合適的教材,難度不適合學生,聽不清、聽不懂也導致部分學生對聽力課的厭倦和懼怕。此外,語言環(huán)境對學習外語也很重要。不同于語言類高校,高職院校很少有專職的外籍教師和留學生,除此之外高職院校也沒有重視類似口語角、翻譯志愿者等課外實踐活動,所以學生們在課余時間鮮有接觸俄語的機會,這在無形中減少了大量的練習機會。
(三)教學方法陳舊、單一,學生的積極性不高
首先,沒有針對零起點學生制訂專門的教學計劃和方法,只是簡單地按照教材內容、順序進行灌輸式聽力教學。為了聽而聽,忽略了與聽力相關的其他元素,比如詞匯量,國家的歷史、文化、政治、地理等,這些因素對學生的俄語聽力水平有很大的制約作用。而且教學偏重于應試,學生為了答對問題,為了得分而學習聽力,忽視了聽力在實際語言交際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學生被動、機械地接受,無法表達自己的觀點,課堂氛圍壓抑,學生聽不懂,上課積極性不高;再次,高職院校俄語公共課都是面向零起點學生開設的,學生本身的基礎比較差,也缺乏學習的經(jīng)驗方法。一開始接觸俄語聽力時總是想要把每個單詞、每句話聽懂,一旦遇到不懂問題,很容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師資力量薄弱
課堂是需要教與學相結合的,師資力量的強弱直接影響著課程的效果、學生的能力,乃至整個學科設置之初的目標。由于高職院校開設俄語公共課的時間較晚,在校的俄語教師也比較少,沒有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隊伍。此外,與其他語言類和綜合類高校不同,高職院校的俄語公共課尚不成規(guī)模,很多院校沒有配備專職的外籍教師,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職院校俄語公共課的開課效果。
二、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高職院校要轉變教學觀念,重視俄語聽力,增加俄語公共課的聽力課課時
在增加聽力課時的同時,還要有針對性地增加聽力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以此督促學生重視俄語聽力,主動學習。教師要以身作則,引導學生認識到俄語聽力的重要性。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聽是語言五種能力中很重要的一項,離開聽力學語言是不成功的。聽是人際交往中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外語交流過程中,首先要聽得懂,之后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傊?,就是要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學生對聽力的重視程度,加強俄語聽力的鍛煉,從而提升聽力水平。
(二)選取適合零基礎學生的聽力教材,開發(fā)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
首先,在選取合適的主教材基礎上,適當豐富輔助聽力教材,內容要以簡單易懂的為主,避免出現(xiàn)太多復雜的語法、句型和太多的生詞,要使學生聽得懂、聽明白,以便樹立學生對學習俄語聽力的自信心。之后再加大課程難度,選取內容較為復雜、生詞較多、專業(yè)性較強的聽力材料,以此逐步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其次,高職院校學生都有自己的本專業(yè),俄語公共課最終要與學生的專業(yè)掛鉤,為本專業(yè)的學習提升、未來的就業(yè)服務。所以在學生適應當前的教學進度和難度后,聽力課就要加入與學生專業(yè)相關的知識了,激發(fā)其學習和練習聽力的興趣,也能為將來學生的就業(yè)提供有力的支持。再次,除平時常規(guī)的聽力課程外,學校和老師還需要適當開辟、設置一些能夠鍛煉學生聽力水平的課外活動,比如俄語歌曲大賽、俄語電影配音等社團活動,以此豐富學生的課外俄語聽力學習。還可以與相關的志愿者機構聯(lián)系,讓學生參加各種會議、展會的志愿活動,作為外賓的翻譯,這是很好的提升學生口語、聽力的機會。還有一個更加便捷的提升俄語聽力水平的方法,就是與俄語為母語的人交朋友?,F(xiàn)在的即時通訊軟件很發(fā)達,比如微信、Whatsapp、VK、Ins等,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通過這些軟件尋找俄語為母語的人,多與他們交流學習,既廣交朋友、了解國外社會文化,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俄語聽力水平。
(三)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高職院校的俄語公共課是面對零起點學生的,如果按照教材循序漸進、灌輸式地授課,學生很容易因課程內容太難、跟不上進度而產(chǎn)生畏難情緒,進而影響教學效果。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找到適合這類學生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在進行主教材教學的基礎上,穿插一些趣味性的教學內容,比如聽力練習內容可以選取一些實事新聞、電影片段、歌曲等。這樣可以解放學生的思想,避免學生的壓力過大,也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另外,學都是有技巧的,俄語聽力也是一樣。老師應該多教學生一些聽力技巧。比如通過語音、語調、語速的變化或者是關鍵詞來抓取關鍵信息,達到?jīng)]有聽懂每一句話,但是卻能理解全篇文章的效果,這樣也能避免學生因為某個單詞、某句話沒有聽懂而產(chǎn)生畏難的情緒。此外,我們都知道,要想學好一門外語,我們就要了解這個國家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俄語聽力學習也是如此。所以聽力教材的背景對整個聽力的理解尤為重要。教師在進行聽力教學的同時,最好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國家歷史、文化、地理等背景知識,這樣學生才可以更好地理解聽力內容,提升自身的聽力水平。
(四)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可以通過引進國內、國外優(yōu)秀教師,加強本院校教師的能力提升來解決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能夠帶動學生高效地學習,迅速提升學生的能力,達到課程開設的目的。面對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高職院??梢岳脟摇⒌胤降恼咭雵鴥葍?yōu)秀的教師資源。而且在中國社會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當下,也有越來越多的母語為俄語的外籍教師愿意來中國。高職院校聘請外籍教師可以快速提升俄語公共課的教學水平,而且通過國內教師與外籍教師的探討、交流,相互借鑒、學習,也可以快速提升國內教師隊伍的能力,同時也可以中外結合探討出更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的俄語教材和教學方法。另外,高職院??梢远ㄆ谘垏鴥雀咝?yōu)秀俄語教師來分享教學經(jīng)驗,以此提升本校教師的教學能力;也可以參加各大語言類和綜合類高校舉辦的教師能力提升培訓班,以此來提升師資力量。除此之外,選派本院校優(yōu)秀的教師赴國外進修,也是一個很好的提升師資力量的方法,還能學習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經(jīng)驗。
在此,要著重提到一個解決高職院校公共俄語教學的通用方法——中外合作辦學。這是筆者受到全國各大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啟發(fā)想到的。個人認為這個方法對高職院校外語教學水平提升、解決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是通用的。通過中外合作辦學,高職院校不僅可以引進國外先進的教學經(jīng)驗、方法和教材,也可以引入優(yōu)秀的外籍教師,同時通過互派交換生的形式,也可以使學生得到更多的出國學習機會。結合引入的國外教材,有針對性地開發(fā)高職院校學生的聽力教材,使教材更多樣化、更適合現(xiàn)階段的教學要求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引入外籍教師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帶來更科學、更適合的教學方法,提升本校教師的教學能力。而互派交換生,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到國外學習,到一個完全俄語環(huán)境中,全面提升學生的俄語水平,當然包括聽力水平;也可以讓在國內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與俄語留學生交流,有更好的語言環(huán)境,這也是提高學生俄語水平的途徑。
三、結束語
外語作為跨文化交際的一種重要手段,需要聽、說、讀、寫、譯等全方位的能力,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大高校、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也非常重視學生的外語交際能力。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俄語聽力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項,成為學生俄語水平提升最大的制約因素。為了解決高職院校零起點公共俄語聽力教學中的問題,提升學生的俄語聽力水平,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自己做出多方面的努力。當然也需要廣大俄語人繼續(xù)研究、探索更多的俄語教學、學習的方法,為“一帶一路”的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虹.大學俄語聽力教學初探[J].內蒙古師范大學報, 2004,9(17):111-112.
[2]姜娟.大學俄語聽力教學方法初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2(34):172-173.
[3]奚紅陽.零起點大學俄語聽力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以北華大學為例[J].現(xiàn)代交際,2018(23).
◎編輯 郭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