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雪,林 萍,易學鳳,劉 姍
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心腦血管內科,四川瀘州 646000
隨著臨床工作的不斷推廣,臨床護理人員數(shù)量呈直線上升趨勢,尤其女性護理人員較多[1]。據(jù)相關文獻報道,我國臨床女性護理人員遭遇性騷擾的頻率逐年升高,已經(jīng)成為一個較為嚴重的社會問題[2],因此,性騷擾事件應引起社會的關注。我國將性騷擾行為認定為侵犯受害人自主權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中已經(jīng)規(guī)定:禁止對婦女實施性騷擾,并將性騷擾列為違法行為,女性護理人員完全可以依法維權。性騷擾主要是使被騷擾的一方感到難堪和不適,一般認為性騷擾包括語言和身體方面的接觸,主要指對異性作出的異常行為[3]。本文對本院200名女性護理人員遭遇性騷擾的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并開展預防和救濟機制研究,以預防救濟責任作為主體,進而建立預防懲處機制,最大限度維護本院女性護理人員的權益,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0名女性護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發(fā)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調查問卷192份,問卷回收率為96.00%,其中本科學歷107名,??茖W歷85名。本科學歷女性護理人員年齡21~32歲,平均(26.5±1.2)歲,護齡3~6年,平均(4.9±1.0)年;??茖W歷女性護理人員年齡23~33歲,平均(28.1±1.1)歲,護齡3~6年,平均(4.8±1.1)年。不同學歷的兩組女性護理人員年齡、護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積極配合院方調查;無語言交流障礙。排除標準:存在明顯精神缺陷者。
1.2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方式對本院200名女性護理人員進行調查。本次問卷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一般資料:年齡、護齡、學歷等;遭遇性騷擾情況:遭遇性騷擾的形式主要包括動作手勢、語言、短信及被盯視等;遭遇性騷擾時應對方式:主要包括未理睬,告訴同伴、護士長、主任、家人,以及給予斥責等;女性護理人員希望得到的幫助主要包括心理安撫、調整科室及調整分管床位等。根據(jù)不同護理人員填寫信息,本次問卷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1,各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2~0.96。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計分,1分為從來沒有過;2分為有過1~<3次;3分為3次及以上;4分為幾乎每個月都有;5分為幾乎每周都有。本次問卷調查采用不記名方式進行。同時選取3名女性心理醫(yī)生對遭遇過性騷擾的護理人員逐一進行訪談,以了解性騷擾群體、遭遇性騷擾形式、女性護理人員遭遇性騷擾后應對方式等情況。嚴格對訪談人員、訪談內容及調查表內容保密。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或百分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護理人員遭遇性騷擾情況比較 見表1。綜合192份調查問卷,??平M護理人員遭遇性騷擾比例為81.18%,本科組護理人員遭遇性騷擾比例為28.97%,??平M護理人員遭遇性騷擾情況明顯高于本科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護理人員遭遇性騷擾情況比較[n(%)]
2.24種性騷擾形式在兩組護理人員中的分布情況比較 見表2。通過對遭遇性騷擾的31名本科組及69名??平M女性護理人員進行訪談,性騷擾形式主要以動作手勢為主,被盯視的人員少于短信和語言,兩組護理人員在遭遇性騷擾形式方面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4種性騷擾形式在兩組護理人員的分布情況比較[n(%)]
2.3兩組護理人員遭遇性騷擾后應對方式比較 見表3。兩組護理人員在遭遇性騷擾后采取未理睬、告訴同伴及給予斥責警告方式的比例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本科組護理人員在遭遇性騷擾后告訴護士長或主任的比例明顯高于??平M,??平M護理人員在遭遇性騷擾后告訴家人的比例明顯高于本科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護理人員遭遇性騷擾后應對方式比較[n(%)]
2.4性騷擾群體情況 通過對遭遇性騷擾的31名本科組及69名??平M女性護理人員進行訪談,性騷擾群體主要為患者及患者陪護家屬,分別占43.00%、32.00%,明顯高于來自管理者(13.00%)及探視人員(12.00%)的性騷擾。
隨著臨床護理人員數(shù)量不斷增加,女性護理人員數(shù)量隨之增加,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近年來女性護理人員遭遇性騷擾的情況頻頻發(fā)生[4-5]。本研究對不同學歷女性護理人員遭遇性騷擾的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對臨床護理人員實施性騷擾的群體主要為患者(43.00%)及患者陪護家屬(32.00%)。兩組護理人員在遭遇性騷擾后多采取未理睬的方式,但本科組護理人員在遭遇性騷擾后采取告訴護士長或主任的比例明顯高于??平M,專科組護理人員在遭遇性騷擾后采取告訴家人的比例明顯高于本科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專科學歷女性護理人員害怕被打擊報復,擔心聲譽受損,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還可能是上報機制不健全、難以舉證等諸多因素,致使大部分??茖W歷護理人員對性騷擾采取忽略的態(tài)度,在這方面本科組護理人員明顯比專科組積極,有12.90%的人員直接給予斥責警告,還有25.81%的護理人員采取告訴護士長或主任,這可能與接受高等教育程度相關。100名女性護理人員遭遇性騷擾后有39%的人員因低估了性騷擾的嚴重性而無法及時進行有效解決及預防,且造成管理者難以發(fā)現(xiàn),致使性騷擾現(xiàn)象嚴重化。針對以上調查結果,提出以下預防救濟機制:(1)護理人員的自我保護。明確臨床工作中存在性騷擾行為的意識,工作中以保持專業(yè)技能和態(tài)度為原則,以取得患者與同事的尊重。在護理患者時嚴格把握尺度、接觸方式、溝通技巧等,尤其是??茖W歷護理人員,當遭遇性騷擾時應當明確拒絕,并及時向騷擾方表達該行為的不當性,若騷擾方仍繼續(xù)騷擾,可對該患者拒絕護理,也可請其他護理人員協(xié)同護理及上報管理者,并對該事件目擊者、經(jīng)過、騷擾方信息、次數(shù)等進行詳細記錄,為舉證工作做好準備[6-10]。(2)管理者進行干預。①醫(yī)院可選取專業(yè)能力強、高年資的護理人員作為護理形象代表進行護士形象宣傳,以突出其不可替代性和專業(yè)性;②強調護士和醫(yī)院其他職工享有同等地位,并告知其對騷擾方擁有教育權利[11];③建立性騷擾政策,內容包括:護理人員及管理者的責任和義務、性騷擾的合法定義、懲罰、應對指南、申訴流程及執(zhí)行等;④臨床工作中相應管理,主要內容包括:加強安保巡視工作,并于病房、護理站等地方安裝攝像頭,合理安排高、低年資護理人員雙人值夜班,嚴格控制患者家屬陪護人員及探視人員數(shù)量,增加高年資護士在一線臨床工作人員的比例[12-13];⑤性騷擾發(fā)生時明確給予護理人員支持;⑥鼓勵遭遇性騷擾的護理人員能夠做到明確拒絕、及時上報;⑦加強管理者的性騷擾處罰力度,并進行護理人員性騷擾定期學習教育研討,可通過場景模擬形式,促使護理人員及管理者對性騷擾的形式、應對能力、應對策略及預防的掌握[14];⑧建立專門處理部門,評估護理人員上報的性騷擾事件,以公平對待,嚴肅處理,保護受害方及雙方隱私為處理原則[15];⑨處理后,對遭遇性騷擾的護理人員進行定期保護及訪談,防止報復行為及繼續(xù)性騷擾發(fā)生。
綜上所述,臨床約52%的女性護理人員遭遇來自患者及患者陪護家屬的性騷擾,??茖W歷女性護理人員遭遇性騷擾的情況明顯高于本科學歷護理人員,為改善此現(xiàn)象,護理人員需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醫(yī)院管理者應制訂和采取一定預防救濟機制,為女性護理人員提供一個健康的臨床工作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