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慧 武漢忠*
(1 東臺市人民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江蘇 東臺 224200;2 東臺市人民醫(yī)院影像科,江蘇 東臺 224200)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臨床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難或氣短為主要表現(xiàn),隨病情加重會影響呼吸功能,使患者運動能力降低,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1-2]。因此,需要對老年COPD患者進行持續(xù)的護理干預,以改善呼吸功能,提高運功能力[3]。常規(guī)護理中的疾病知識宣講可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但因患者的文化程度、認識度不一,使得部分患者的依從性較差,影響護理效果。而吉布斯反思循環(huán)護理則通過護理人員對護理內(nèi)容的不斷反思,對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善,制訂出更適應患者的護理方案[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吉布斯反思循環(huán)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就診的120例老年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編號1~120號,將奇數(shù)歸為對照組,偶數(shù)歸為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65~85歲,平均(71.38±3.24)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18~22 kg/m2,平均(20.53±0.41)kg/m2;病程2~8年,平均(4.32±1.17)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5例,高中3例,大專2例。觀察組男41例,女19例;年齡65~84歲,平均(71.07±3.36)歲;體質(zhì)量指數(shù)18~22 kg/m2,平均(20.55±0.39)kg/m2;病程1~8年,平均(4.29±1.23)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7例,高中2例,大專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有可對比性。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①COPD肺功能分級為Ⅰ~Ⅲ級;②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③認知正常,溝通無障礙;④無精神疾病,可配合護理方案。排除標準:①合并支氣管哮喘;②合并心、肝腎功能嚴重不全;③合并惡性腫瘤;④患有精神疾病,依從性較差。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予以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①于患者來院就診時進行COPD知識健康宣講,包括COPD發(fā)病原因、并發(fā)癥及生活注意事項;②患者出院后通過微信及電話的方式定期進行隨訪,密切關注患者病情;③每月組織1一次健康知識講座,并與患者互動,加強其對健康知識記憶。干預3個月。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觀察組吉布斯反思循環(huán)護理:成立吉布斯反思循環(huán)護理小組,組織小組成員進行吉布斯反思循環(huán)護理相關內(nèi)容培訓,制訂干預方案。護理實施:①于患者來院就診時加強溝通,了解患者病情現(xiàn)狀,建立個人檔案,開會討論制訂科學合理的針對性護理方案,確保患者對護理方案能夠適應。②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肌功能鍛煉,讓患者練習深呼吸,用鼻深吸氣,吸氣時腹部盡量回縮,之后緩慢呼氣,在6 s左右將氣全部呼出,第1~2周每次練習5 min,之后慢慢增加到每次15 min,每日2次。③患者出院時,建立微信群,鼓勵患者進入群中,每日早上10:00在群中推送疾病相關知識,并提醒患者按時吃藥和呼吸肌功能鍛煉,并尋找權威的呼吸操視頻發(fā)送在微信群中,讓患者加強鍛煉。④通過微信交流的方式指導患者合理制訂飲食計劃,以清淡、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可增加滋潤養(yǎng)肺的食物,禁食生冷、辛辣、高油、高脂食物。同時,勸誡患者戒煙酒,平時注意保暖,小心著涼,盡量避免在粉塵過多的公共場所滯留,做好自我防護,出門帶口罩。⑤叮囑患者執(zhí)行健康的生活方式,適當增加鍛煉,如打太極、慢跑、練瑜伽等,若感覺呼吸急促則立即停止鍛煉;作息要規(guī)律,保持室內(nèi)通風、干燥,調(diào)節(jié)最佳的室內(nèi)溫度、濕度。⑥小組成員每日下班前對一天的護理內(nèi)容進行總結(jié),根據(jù)吉布斯反思循環(huán)中的分析、評價、描寫、感受及總結(jié)5個方面寫下自己的反思日志,并對護理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改護理方案。⑦每2周組織1次反思會,小組成員對患者以“1對1”的形式進行溝通,將吉布斯反思循環(huán)應用于患者,引導其進行反思,并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但不要進行情感評價和批評,反思會時間每次30 min。干預3個月。
1.4 評價指標 于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時,采用呼吸困難量表(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5]評估患者呼吸困難程度,按嚴重程度從無到重分為0~4級,分別評0~4分,評分越高說明呼吸困難程度越嚴重;日常生活活動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評分[6]:采用ADL對患者的進行評估,該表共10個項目,每個項目總分范圍0~100分,分數(shù)越高則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和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mMRC及ADL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3個月,兩組mMRC評分均較干預前低,ADL評分較干預前高,且觀察組mMRC評分低于對照組,AD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mMRC及ADL評分對比(分,)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mMRC及ADL評分對比(分,)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
COPD為呼吸系統(tǒng)疾病,隨病情進展可導致患者呼吸功能減弱,以致在日常生活活動甚至休息時也常感到氣短,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故需要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及日常生活運動能力[7-8]。常規(guī)護理通過健康宣教等干預措施雖有一定的效果,但因老年COPD患者個體化差異較大,部分患者不能夠較好地執(zhí)行護理方案,使得護理難度增加。因此,仍需探尋更為有效的護理方案提高臨床療效。
本研究選取120例患者分別給予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與吉布斯反思循環(huán)護理(觀察組),結(jié)果顯示,兩組干預3個月時mMRC評分均較干預前低,ADL評分較干預前高,且觀察組mMRC評分低于對照組,ADL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吉布斯反思循環(huán)護理干預老年COPD患者的效果較好。分析原因如下:吉布斯反思循環(huán)護理模式通過呼吸肌功能鍛煉,使患者呼吸肌功能增強,從而提高呼吸效率,改善呼吸困難癥狀;呼吸肌功能鍛煉能夠增加膈肌的活動度,利于痰液咳出,改善缺氧狀態(tài),提高患者耐力,從而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9]。同時,通過指導患者飲食及鍛煉、勸誡其戒煙酒及避免在粉塵過多的場所滯留可減少疾病誘因,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強其機體抵御能力,改善病情。此外,吉布斯反思循環(huán)護理模式通過護理人員不斷地反思護理內(nèi)容,使自身能對護理流程熟練充分,并可及時糾正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的完善護理方案,制訂出更適應患者的護理方案,從而提升護理質(zhì)量,加強護理效果,使患者呼吸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更好的改善[10]。而通過“1對1”的形式將吉布斯反思循環(huán)應用于患者,可使患者充分認識到自身問題,并及時改正之前不自知的錯誤行為,從而更好地執(zhí)行護理方案。因此,將吉布斯反思循環(huán)護理應用于老年COPD患者可增強其呼吸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綜上所述,吉布斯反思循環(huán)護理干預老年COPD患者的效果較好,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