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標
摘要:在小學階段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所以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讓學生懂得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探究了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養(yǎng)成教育的滲透方法,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 ?養(yǎng)成教育? ?滲透
一、通過教學資源,挖掘學生的自主意識
在教學小學五年級上冊關于“集體的事兒誰說了算”時,從課題上看,這是一節(jié)讓學生自主思考和發(fā)散思維的課題,所以容易出現(xiàn)學生交頭接耳的情況。這時,教師可以通過文本的中心思想問學生:“如果現(xiàn)在是你發(fā)言,那么你希望其他同學怎么做呢?”從而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
二、多和學生溝通
要想加強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最主要的就是教師要改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要有耐心地接觸學生,保持學生的獨特性格,因材施教。其次,教師要有一顆賞識的心,夸贊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讓學生懂得自己的感情和情緒變化。當學生之間出現(xiàn)矛盾的時候,教師不要直接批判他們,而是要用心了解發(fā)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并正確開導學生,讓學生懂得遇到矛盾時學會保持平衡的心理和穩(wěn)定的情緒。最后,在處理問題時,教師可以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為他們著想,做到換位思想,這樣才能理解學生的心態(tài)和學生的內心需要。另外,針對不同學生的心理,教師也要不同對待,多和學生互動,和學生成為朋友。只有這樣,才能更貼近學生的心理。
三、創(chuàng)設問題的教學情境,發(fā)散學生思維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課程主要是以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到自我解決問題為向導,使他們對事物產(chǎn)生好奇心及懷疑心理。因此,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合適的問題,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不設定問題的對錯,讓學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促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達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激發(fā)學生思想品德學習的興趣
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點都不一樣,所以對思想品德的認識也有所不同?;诖耍處熞ㄟ^表演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將抽象的問題通過表情來表達,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表演的機會,還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
五、全面評價學生,發(fā)掘學生的優(yōu)點
人的天性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夸贊和理解,所以自尊和受人尊重就成為社交關系的一種基本需求。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學生一旦有了進步,教師就應該予以表揚,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每一個學生不管是從品質上,還是從學習成績上,都希望得到教師的夸贊,所以教師要多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并給予鼓勵和表揚,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學習。
六、對學生開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教師要讓學生從小樹立起為國家、為祖國勤奮學習的目標,懂得自身的價值。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學校也有校規(guī),如果學生違反規(guī)定,就要受到應有的懲罰,所以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紀律的重要性。如在學校,如果學生觸犯了校規(guī),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批評和教育,促使學生懂得遵紀守法,進而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觀念。
在進行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時,教師可以通過身邊的案例讓學生分析,并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讓學生知道民主和法治是密不可分的,進而樹立“互助集體”“愛護他人”“心中有紀律”“心中有國家”的集體主義觀念。由此可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學生要從小做起,懂得關心集體,熱愛集體,并懂得互相謙讓,做一個有善心的好人。
綜上所述,為了加強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教師可以在開展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時,以學生為主體,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積極地學習知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竇花麗.“隨風潛人夜?jié)櫸锛殶o聲”——淺談小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教育[J].飛(素質教育版),2014(2).
[2]王燕.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探討[J].科學中國人,2014(4).
[3]紀勝利,蘇學強.淺談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滲透[J].學周刊,2017(23).
(作者單位:阜寧縣施莊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