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茂
(貴州省威寧自治縣麻乍中學 貴州 畢節(jié) 553105)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以確立。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采用當堂反饋方法,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教學設計,對學生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針對性講解,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xiàn)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學信息的傳遞需要消耗一定時間,使用超前性反饋能夠消除信息反饋的滯后性。教師需要搜集學生的基本信息,并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學習偏差加以預測。教師在教學的準備階段,需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并掌握重點難點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評估。同時,教師要注重超前性反饋與課堂反饋間的關系,搜集學生的反饋信息,記錄成功和失敗的教學經(jīng)驗,根據(jù)學生反饋出的問題,加強前饋的針對性,最大化縮小學習偏差。
比如,在“The Developing World”中,教師需要做好前饋工作。教師需要確定教學的難點重點,如“So do i”這樣的倒裝句,結(jié)構為“so+be/情態(tài)動詞/助動詞+主語”。教師可以準備若干案例,讓學生加強對于這類倒裝句的理解程度,如“They like playing football”、“So do we”,如果對上文所陳述的事實加以認可并強調(diào)時,可以使用“So+主語+be/情態(tài)動詞/助動詞”的結(jié)構,例句為“He is a good student”、“So he is”。
診斷性反饋,需要根據(jù)教師在教學中的測試情況,有目的地檢查學生對于舊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對學生繼續(xù)學習的效果進行評估。教師在教學前,可以采用提問、測驗、討論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之后可以讓學生將舊知識與新知識進行聯(lián)系,也就是以舊導新。在診斷性反饋中,如果學生表現(xiàn)不佳,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進行復習,同時,新知識的教授需要精簡結(jié)構,加大舊知識的比重。教師還需要采取提問、板演、批改等方式進行抽查,進行信息的及時反饋。
比如,在“Loving Our Planet”中,教師需要做好診斷性反饋工作。如在“neither…nor”中,教師可以將“either…or”進行類比,二者均起著連詞作用,可以連接并列的兩個成分,但兩者意義截然相反。如“I have neither brothers nor sisters”,我既無兄弟又無姐妹,“She was com-ing back either today or tomorrow”她不是今天來就是明天來?!癳ither…or”的謂語動詞需要與最近的主語在人稱和數(shù)目上保持一致,即所謂的就近原則。
教師在鞏固性反饋,要注意使用課堂練習,如判斷題、填空題、討論題、操作題等,讓學生及時對新知識進行鞏固,進行知識的遷移。教師在學生做練習的過程中,要有意識的進行巡視,并搜集學生的反饋信息,對學生加以引導,了解學生的易錯點。教師要加強對于學困生的關注和幫助,讓班級內(nèi)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教師可以采用打分的方式,或進行習題的變形和擴展,以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
比如,在“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習題完善鞏固性反饋。如詞性轉(zhuǎn)換題中,將gradual adj轉(zhuǎn)換為adv的形式,將spelling n轉(zhuǎn)換為v的形式。在單詞填空中,測試學生對于新單詞的掌握情況,如She speaks French(流利)。詞組填空能夠加強學生對于詞組意義的理解,如將because of、such as、play a part in、at present、make use of、come up等帶入到語句當中。測試方式多種多樣,注意學生的回答效果。
教師在教學完畢后,要注意加深學生的學習記憶,并提升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應用程度。教師可以根據(jù)可能反饋的信息,布置適量的課外作業(yè),并結(jié)合一定的擴展性學習,強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加以應用[3]。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要有一定的針對性,讓班級內(nèi)每位學生都能從作業(yè)中獲得進步。教師要注重學生寫作業(yè)的結(jié)果和態(tài)度,并使用評級對學生進行矯正和鼓勵,讓學生能夠意識到存在的錯誤。
比如,在“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中,教師需要采用延續(xù)性反饋。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作業(yè)分級,學困生增加基礎題目的比重,重視對于單詞詞組的掌握,中等生加強對于單詞的拓展應用,優(yōu)等生可以引入課外知識,讓學生進行課外英語閱讀,或使用聽力進行練習。教師在批改作業(yè)時,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程度,并依據(jù)搜集到的信息,對學生進行評價。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當堂反饋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