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術偉
(遼寧省旱地農林研究所,遼寧朝陽 122000)
高粱是遼西地區(qū)雜糧產業(yè)的主栽作物之一,伴隨遼西地區(qū)雜糧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生產上對高粱新品種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進而,每年需要引進眾多品種開展品種比較試驗,檢驗品種的綜合農藝性狀是否適應本地區(qū)產業(yè)發(fā)展需求和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以往在品種比較試驗中多采用方差分析、穩(wěn)產分析等方法,僅憑產量來決定品種優(yōu)劣,已不適應現(xiàn)代農業(yè)對品種多元化的需求。同異分析方法能同時考慮多個因素,同時評價品種的多個性狀,使其對品種的評價更趨科學、客觀與合理,其運算簡便,易于掌握,是一種切實可行的多因素評價方法[1]。該文將此方法應用于高粱品種比較試驗的分析研究,以期為遼西地區(qū)高粱品種引進提供科學依據。
試驗材料和數據來源于2018年遼寧省旱地農林研究所示范基地開展的粒用高粱品種引進試驗。供試品種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21.6 m2,6行區(qū),行長6 m,行距0.6 m。每品種施肥量相同,種肥為磷酸二銨(300 kg/hm2,N 18%,P2O546%),拔節(jié)初期追施尿素(375 kg/hm2,N 46%)(表 1)。
表1 品種及來源
1.2.1 同異分析的原理。設有待比較的某個品種A和“理想品種”B 2 個集合,組成 H=(A,B)集對。對集合H的性狀進行分析,共得到N個性狀。其中,A和B有S個性狀均相同,有F=N-S個性狀相異。則稱a=S/N為2個集合比較下的同一度;b=F/N稱為2個集合比較下的差異度。表示為:
公式(1)中,μ(w)就是 A、B 2個集合的聯(lián)系度。其中
i在區(qū)間[-1,1]內視不同情況為不確定取值。若品種A與“理想品種”B的同一度越大,則二者差異度越小,說明該品種越好,反之則該品種較差。通過對品種A與“理想品種”B的同一度和差異度的分析而確定品種優(yōu)劣,這種方法稱為同異分析方法。
1.2.2 同異分析的方法與步驟。應用同異分析方法對高粱品種比較試驗進行分析的方法與步驟:令Xgk(g=1,2,…,n;k=1,2,…,m)為第g個品種第k個性狀的觀察值。首先,確定各個性狀的“理想值”,“理想品種”性狀集合B,“理想值”即各個性狀的最優(yōu)值。第k個性狀的理想值為X0k。其次,求出待評價品種各個性狀值與理想性狀值的同一度,構成性狀同一度矩陣P,
矩陣中的元素agk稱為待評價品種性狀xgk與“理想品種”性狀值x0k的同一度。其中,
1.2.3 確定各性狀的權重矩陣向量。W=(W1,W2,…,Wm),即根據每個性狀在品種綜合評價中所占的比重。
1.2.4 構造待評價品種與“理想品種”性狀集的綜合同一度矩陣U。
U中的元素Ag即第g個品種與“理想品種性”狀集的綜合同一度。
根據公式(1)和公式(2),求出各品種與“理想品種”性狀集的聯(lián)系度,因為同一度與差異度是相對的,取i=-1。并規(guī)定評語集合V,V=(優(yōu)良,較好,一般,較差)??筛鶕碚撝R和實踐經驗,參照聯(lián)系度μ(w)的域值,確定出評語集合中4個類型各自相應的域值,對品種做出優(yōu)劣評價。
根據高粱品種的綜合性狀和生產實際情況,確定各性狀的理想值X0(k第k個性狀的理想值)(表2)。
表2 參試高粱品種評價指標值
設待評價品種性狀值為Xgk,理想品種性狀值為X0k,矩陣元素agk為待評價品種性狀與“理想品種”性狀值的同一度。通過計算得到矩陣P。
在評價品種過程中,因各個性狀的重要程度不同,因此需要確定各個性狀的權重。根據專業(yè)理論知識和生產實際經驗確定各個性狀的權重,得到粒用高粱品種株高、穗長、單穗重、單穗粒重、千粒重、產量、生育期的權重分別是 0.2、0.075、0.075、0.075、0.075、0.3、0.2。
V=(優(yōu)良,較好,一般,較差)。Ag>0.7為優(yōu)良;Ag>0.6為較好;Ag>0.5為一般;Ag<0.5為較差。
Ag>0.7 的品種有:5397(X1)、錦雜 110 號(X6)、錦雜109號(X5),這3個品種綜合表現(xiàn)優(yōu)良;
0.6 <Ag<0.7 的品種有:2297(X2)、遼夏粱 2 號(X3)、赤雜 101號(X7)、濟粱 1號(X8),這 4 個品牌綜合表現(xiàn)較好;
0.5 <Ag<0.6 的品種有:遼夏粱 1 號(X4)、龍米粱 1號(X9)、龍雜 13號(X10)、吉雜 158號(X11),這 4個品牌表現(xiàn)一般。
沒有Ag<0.5的品種。
表3 參試品種關聯(lián)度及排序
同異分析方法用于高粱品種比較試驗,具有運算簡單、易于掌握、評價更全面更合理等優(yōu)點。通過同異分析方法對遼寧省西部地區(qū)粒用高粱品種引進比較試驗11個品種的7個主要性狀指標進行了綜合分析和評價,結果表明,5397、錦雜110號、錦雜109號這3個品種綜合性狀表現(xiàn)優(yōu)良,其他品種表現(xiàn)較好或一般。
(1)同異分析方法有2個關鍵,一是“理想品種”性狀值的確定。該試驗考慮到適于機械化生產的發(fā)展趨勢,株高理想取值為155 cm,生育期取值120 d,其他性狀值均取該性狀的最高值;二是權重系數值(x0k),該數值是人為賦予,需要賦予者具備較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充分考慮到粒用高粱籽實產量是個重要指標,所以權重賦值較高為0.3;其次生育期是引進品種需要率先考慮的重要因素,賦值0.2;株高是適于機械化生產的重要指標,賦值0.2;其他性狀如穗長、單穗重、單穗粒重、千粒重等平均賦值0.075。
(2)該方法如果權重賦值合理,得出結論應該比方差分析更能全面反映品種的優(yōu)劣,該試驗中赤雜101號(X7)用方差分析得出的結論排序第4,而同異分析方法分析得出的結論排序第7,是因為高粱株高對籽粒產量產生明顯的正向直接效應[14],該品種株高較低,不利于發(fā)揮增產優(yōu)勢,生育期較短,不能充分利用本地區(qū)光熱資源,所以綜合各種性狀,其排序第7,而方差分析僅僅單獨考慮產量因素排序第4。
(4)該試驗僅僅評價了高粱品種株高、穗長、單穗重、單穗粒重、千粒重、產量、生育期等7個性狀,其他性狀如抗性等也需要考慮,以后的試驗需增加抗倒伏性、抗病性等性狀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