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后中學語文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能力進行了重點培養(yǎng),并根據之前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了總結,改善了中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的情況,提升了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改善了對課外閱讀的看法,并自主地進行閱讀,豐富了學生的認知。
【關鍵詞】中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4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04-0012-02
【本文著錄格式】余妹迎.中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培養(yǎng)與提升的有效措施[J].課外語文,2020,19(04):12-13.
中學階段是進行課外閱讀最好的時期,也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能力最佳的時間段,在新課改后教師對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能力更加重視,提高了學生對閱讀的熱愛,提升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效果。學生在課外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中鍛煉了自己的閱讀能力,增長了更多知識,豐富了寫作素材。
一、從學生閱讀習慣開始培養(yǎng)
從學生閱讀習慣開始培養(yǎng)能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不斷增加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教師要提高學生計劃閱讀的能力,讓學生對自己的閱讀有系統(tǒng)的規(guī)劃,每天堅持,控制好閱讀量,慢慢就會養(yǎng)成一種習慣。像每天晚上八點鐘固定閱讀三十分鐘,每次閱讀5至10頁內容就是一個很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家庭情況等為學生提供特點性較強的課外閱讀習慣培養(yǎng)計劃,讓每位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課外閱讀方法,保障學生每日進行課外閱讀的質量。
例如教學大綱上對閱讀內容中的《朝花夕拾》《西游記》進行了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這兩本書籍時,還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課外閱讀計劃對《鏡花緣》《獵人筆記》等進行閱讀。書的厚度不同,行文方法也不同,教師不能強硬要求,要多鼓勵學生,讓學生在教師耐心的引導下逐漸進入課外閱讀狀態(tài),并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好每日閱讀事項。教師可以每天在上課時抽取兩個同學讓他們做一個簡短的課外閱讀分享,時間可以控制在每人2至3分鐘,每天堅持,讓學生逐漸重視課外閱讀,并隨著教師的引導形成一種習慣。
從學生閱讀習慣開始培養(yǎng)對中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能提高學生安排時間的能力,也能提高學生協(xié)調事物的能力,讓學生每天的課外閱讀時間被合理支配,并達到學生滿意的效果。從學生閱讀習慣開始培養(yǎng),激發(fā)了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欲望,增加學生沉浸在課外閱讀中的時間,讓學生將課外閱讀變成每日必做的事情,并享受其中。
二、提高課外閱讀選材質量
提高課外閱讀選材質量能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效果,保障學生每日課外閱讀的優(yōu)質性。有數(shù)據顯示優(yōu)質的閱讀內容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很多名人也對課外閱讀內容的優(yōu)質性比較重視,并認同閱讀好書對自身文學素養(yǎng)的幫助。教師在選擇課外閱讀素材時可以增加報刊、地理、歷史等多方面的書籍,擴大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種類的書籍,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保障學生的課外閱讀質量。
例如《創(chuàng)業(yè)史》《基督山伯爵》《老人與海》《史記》等是很好的課外閱讀素材,教師可以推薦給學生,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選擇課外閱讀書籍,為學生提供選材上的質量要求,提高學生分辨課外閱讀素材好壞的能力,保障學生與優(yōu)質閱讀內容間的聯(lián)系。
提高課外閱讀選材質量對教師也是一種鍛煉,提高了教師接觸課外閱讀材料的機會,也激活了學生在書籍中的靈活度,讓學生看到了自己的內心,掌握了課外閱讀方向。教師還為學生擴大了課外閱讀范圍,增加了學生在課外閱讀素材上的選擇。學生在優(yōu)質的課外閱讀素材上能成長得更好,懂得更多對自己有益的知識,擴大學生的文學素材庫,充實學生的寫作素材庫,讓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得到加強。
三、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
閱讀技巧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讓學生更好地掌控閱讀情況。常用的有精讀、泛讀、速度等,這些方法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課外閱讀,提高學生在閱讀中的靈活度。閱讀技巧也需要積累,而且不同的學生對閱讀技巧的理解會有所不同,在課外閱讀時的狀態(tài)也會變得不一樣。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時從旁做好批注,或者專門準備一個小本作為閱讀筆記、閱讀心得等,讓學生長期堅持,一段時間后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文學素養(yǎng)等會有明顯的提升。而且學生閱讀文章的速度會明顯變快,加強了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抽出一堂課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閱讀內容可以由學生自己選擇,教師在開始前可以為學生提供幾種閱讀技巧。像泛讀,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一目十行的能力,讓學生快速完成閱讀然后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體會表述,增加課堂交流,鍛煉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總結、分析能力。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泛讀能力會得到提升,對學生是一種技巧上的收獲,鍛煉了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
學生的課外閱讀技巧會隨著教師的引導逐漸增加,教師也要多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自我進行閱讀技巧練習,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課外閱讀能力是堅持的結果,需要學生正確對待,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努力結合在一起才能產生更大的效果。教師要堅持對學生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中學階段有更多收獲。
四、鼓勵學生堅持積累
課外閱讀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長期堅持、每日積累才能由量變發(fā)生質變,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才能在穩(wěn)定的基礎上逐漸提升。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就像助推器一樣,能減少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的疲勞,長期保持。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對閱讀感想、評價、心得等會作出不同的表述,在自己的書寫中理清自己的感受,豐富了學生的情感。
例如《寂靜的春天》表述的是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平衡等方面的內容,體現(xiàn)了作者對毒性化學品等的思考,閱讀后能激發(fā)人們心中對自然、動物等的保護欲望、同情心等,能提高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文章進行自我認知表述,或者鼓勵學生進行觀后感寫作,讓學生對閱讀內容有深刻的思考,鍛煉學生的閱讀思維。
在學生寫完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與其他學生一起交流思想,談談自己對待課外閱讀內容的看法,并讓學生對自己積累的內容進行保存,每天堅持,日積月累后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厚度就會與之前形成鮮明對比,并且學生的言談舉止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對很多事情會有自己的見解,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認知會有所改觀,并且會更喜歡課外閱讀。學生的課外閱讀思維也會逐漸形成,能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在無形中完善了自主閱讀的習慣,降低了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的煩躁感。有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會覺得課外閱讀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其課余時間會不由自主地選擇閱讀,減少看手機、電視的時間,能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力,讓學生在閱讀方面發(fā)展得更好。
五、結語
中學階段對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必要的,能改善學生對待閱讀的態(tài)度,提高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認知,豐富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到了較好的鍛煉,幫助學生形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約束了學生的閱讀行為,提高了學生對閱讀知識的理解能力,增強了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感受力。中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積極的,提高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讓課外閱讀進入了學生的生活,調整了學生的閱讀時間。
參考文獻
[1]白海燕.中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培養(yǎng)與提升研究[J].語文建設,2017(8).
[2]張丹媚.課外閱讀與中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研究[J].考試周刊,2017(90).
[3]陳財.中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J].新課程(中),2017(11).
[4]孔鋮浩.課外閱讀與學生發(fā)展和早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7(5).
[5]李懿.課外閱讀五步指導法[J].貴州教育,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