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謝紅玲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山東能源兗州煤業(yè)興隆莊煤礦全面落實以人為本與依法治企理念,弘揚“向往美好,追求卓越”興隆精神,立足“滿足美好向往,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歷史使命,堅持黨建統領,以職工群眾為中心,以防控風險、服務發(fā)展為主線,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文治“五治融合”新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治理方法,推進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美好興隆落實落地。
夯實美好興隆自治根基。自治是一種最廣泛、最直接、最有效的民主實踐,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根本所在。在美好興隆建設過程中,不斷健全充滿活力的基層班組自治。廣泛實行職工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jiān)督,固化“輪值班長”“亮明身份”等做法,探索“全層級自主管理”模式,推進基層班組自治最直接的民主制度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運用“心防”手段預控和管控風險,把職工群眾能夠自己辦的事交給職工群眾,減少層級管理中出現的摩擦,真正把各類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當下。
凝聚美好興隆法治力量。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必須加強法治宣教、依法治理、良法善治。持續(xù)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職工群眾的法治觀念,樹立法律權威。作為帶動職工群眾守法的“關鍵少數”,各級領導干部帶頭遵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職工群眾是法治宣傳最大的受眾群體,通過開展巡回到社區(qū)、幫教進家庭和法律法規(guī)知識咨詢等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引導職工群眾做法治建設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養(yǎng)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良好習慣。
厚植美好興隆德治優(yōu)勢。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推進法治建設的同時,重視發(fā)展道德教化作用,深化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提高職工群眾道德素質。加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厚植人人講道德、人人重修養(yǎng)、人人促和諧的德行基礎,打造特色鮮明、彰顯時代精神的美好興隆德治體系。拓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xù)開展美好興隆人和美好興隆家庭選樹活動,形成崇德向善、懲惡揚善、扶正祛邪的美好風尚。
用好美好興隆智治支撐。探索構建“互聯網+社會治理”新模式,是創(chuàng)新發(fā)展“楓橋經驗”、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的迫切需要。堅持化解矛盾糾紛“事心雙解”,突出基層網絡建設、超前排查預控、聯合接訪調處、重大事項問責、不穩(wěn)定因素風險管理等工作重點,切實做到源頭預防、源頭化解。通過構建“天網工程”“雪亮工程”,對工廣區(qū)、治安重點區(qū)域監(jiān)控系統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升級,用好“智治”這個“顯微鏡”“透視鏡”“望遠鏡”,暢通信息溝通渠道,構建無縫防控網絡,用科技手段破解過去用道德、行政、法律手段解決不了的難題。
優(yōu)化美好興隆文治特色。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必須以文化建設為強有力支撐。在傳承和發(fā)揚過程中,立足興隆特色,依托礦、區(qū)隊、班組、社區(qū)、家庭“五位一體”綜合治理網絡體系,使美好興隆主題文化與“楓橋經驗”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相輔相成。在加強文化育人、增強文化自信的同時,以優(yōu)質高效的文化服務最大限度汲取民意、匯聚民力、贏得民心,真正讓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以“平安興隆”子建設架構“美好興隆”總藍圖的宏偉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