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華,趙曉晴,吳修輝
(1.棗莊市中醫(yī)醫(yī)院,山東 棗莊277000;2.棗莊礦務局中心醫(yī)院,山東 棗莊277800)
目前,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尚無統(tǒng)一治療措施,臨床常用糖皮質激素及支氣管擴張劑對其進行治療[1-2]。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作為強效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具有抗過敏、調節(jié)免疫及減少炎癥物質滲出等多種作用[3]。但有研究指出,CVA 發(fā)生過程中氣道高反應及持續(xù)氣道炎癥反應與白三烯、組胺、前列腺素及血栓素等多種炎癥介質活化、釋放有關[4-5]。孟魯司特鈉作為白三烯受體拮抗劑之一,屬于非激素類抗炎藥物,具有使用方便、副反應小、改善哮喘癥狀及擴張氣道明顯等效果[6-7]。本研究將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鈉)與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聯(lián)合應用于CVA 患兒,觀察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棗莊市中醫(yī)醫(yī)院治療的114 例CVA 患兒,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7 例。所有患兒符合《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5)》[8]中CVA 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伴有咳嗽反復發(fā)作,白天輕微,夜間加重;②受涼、運動后加劇;③支氣管舒張實驗或激發(fā)實驗陽性。排除標準:①心、肝及腎等功能嚴重異常;②合并其他感染性疾?。虎蹖Ρ狙芯克幬镞^敏,急性感染及其他原因無法配合治療。本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性別、體重指數(shù)、年齡、病程及病情嚴重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兩組均給予止咳、平喘、抗感染及化痰等常規(guī)治療。
1.2.1 對照組 采用吸入性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意大利凱西制藥,國藥準字H20130214)治療,50μg/次,2 次/d。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白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鈉咀嚼片(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330)]治療。3~6 歲4 mg/次,7~12 歲5 mg/次,>12 歲10 mg/次,均1 次/d,溫水口服;兩組均持續(xù)用藥8 周。
表1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 (n =57)
臨床痊愈:患兒慢性咳嗽基本消失,停藥后2 周內未復發(fā)。①顯效:患兒慢性咳嗽癥狀改善明顯,咳嗽頻次降低≥80%;②有效:患兒慢性咳嗽頻次降低50%~79%;③無效:不符合上述標準者。臨床痊愈、顯效及有效計入總有效率[9]。
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離心取血清,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血清白細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細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EOS)、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Eotaxin)水平,試劑盒由深圳市博銳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日本SYSMEX CORPORATION 公司,規(guī)格型號:XT-2000i)計數(shù)血液EOS 個數(shù)。
①臨床療效。②日間、夜間咳嗽積分變化[10]:0 分為日間無咳嗽癥狀;1 分為日間偶爾出現(xiàn)咳嗽癥狀;2 分為日間偶爾出現(xiàn)咳嗽癥狀,對患兒活動影響輕微;3 分為日間咳嗽頻繁,嚴重影響患兒活動。③夜間咳嗽癥狀積分變化:0 分為夜間無咳嗽癥狀;1 分為臨睡前短暫咳嗽或夜間偶爾出現(xiàn)咳嗽;2 分夜間咳嗽,輕微影響患兒睡眠;3 分夜間咳嗽,嚴重影響患兒睡眠。④治療前后肺功能[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 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第1 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⑤血清IL-5、TNF-α、IL-8 及EOS、Eotaxin 水平。⑥對治療有效患兒隨訪6 個月,統(tǒng)計復發(fā)情況。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比較,經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218,P=0.013),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見表2。
兩組治療前日間、夜間咳嗽積分比較,經獨立樣本t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日間、夜間咳嗽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日間、夜間咳嗽積分差值比較,經獨立樣本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見表3。
兩組治療前FEV1、FVC 及FEV1/FVC 比較,經t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FEV1、FVC 及FEV1/FVC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FEV1、FVC 及FEV1/FVC 差值比較,經獨立樣本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見表4。
表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n =57,例(%)]
表3 兩組日間、夜間咳嗽積分變化 (n =57,分,±s)
表3 兩組日間、夜間咳嗽積分變化 (n =57,分,±s)
日間咳嗽積分夜間咳嗽積分差值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51±0.29 1.20±0.21 1.31±0.24 2.82±0.12 0.94±0.13 1.88±0.12對照組 2.49±0.32 1.67±0.34 0.82±0.32 2.79±0.15 1.27±0.15 1.52±0.15 t 值 0.350 8.879 9.665 1.179 12.552 14.149 P 值 0.727 0.000 0.000 0.241 0.000 0.000組別差值
表4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n =57,±s)
表4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n =57,±s)
組別 FEV1/L FVC/L FEV1/FVC/%治療前 觀察組 0.98±0.21 1.27±0.24 77.17±3.02 對照組 1.02±0.19 1.30±0.31 78.46±4.29 t 值 1.067 0.578 1.856 P 值 0.289 0.565 0.066治療后 觀察組 1.77±0.28 1.94±0.35 91.24±5.32 對照組 1.53±0.23 1.77±0.29 86.44±4.54 t 值 5.001 2.824 5.182 P 值 0.000 0.006 0.000治療前后差值 觀察組 0.79±0.24 0.67±0.29 14.07±4.42 對照組 0.51±0.21 0.47±0.30 7.98±4.37 t 值 6.629 3.619 7.397 P 值 0.000 0.000 0.000
兩組治療前血清IL-5、TNF-α 及IL-8 比較,經t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血清IL-5、TNF-α 及IL-8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IL-5、TNF-α 及IL-8差值比較,經獨立樣本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見表5。
兩組治療前血清EOS、Eotaxin 水平比較,經t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血清EOS、Eotaxin 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EOS、Eotaxin 差值比較,經獨立樣本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見表6。
表5 兩組血清IL-5、TNF-α 及IL-8 水平比較 (n =57,ng/L,±s)
表5 兩組血清IL-5、TNF-α 及IL-8 水平比較 (n =57,ng/L,±s)
組別 IL-5 TNF-α IL-8治療前 觀察組 150.01±25.05 132.45±31.57 458.30±89.42 對照組 146.78±21.52 129.02±28.03 463.28±78.38 t 值 0.738 0.613 0.316 P 值 0.462 0.541 0.752治療后 觀察組 112.68±16.56 92.89±21.37 279.57±63.26 對照組 128.68±18.54 115.68±27.05 368.07±54.02 t 值 4.859 4.991 8.032 P 值 0.000 0.000 0.000治療前后差值 觀察組 37.33±19.38 39.56±27.53 178.73±73.48 對照組 18.10±19.45 13.34±27.68 95.21±67.53 t 值 5.288 5.071 6.318 P 值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治療有效54 例,失訪3 例,復發(fā)2 例;對照組治療有效45 例,失訪2 例,復發(fā)9 例。觀察組和對照組復發(fā)率分別為3.92%和20.93%。兩組復發(fā)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532,P=0.011),觀察組低于對照組。
表6 兩組血清EOS、Eotaxin 水平比較 (n =57,±s)
表6 兩組血清EOS、Eotaxin 水平比較 (n =57,±s)
Eotaxin/(ng/L)EOS/(×106 個/L)差值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84.35±72.26 182.23±34.12 202.12±52.16 194.38±52.24 148.26±34.38 46.12±46.12對照組 371.52±68.42 231.68±48.35 139.84±53.34 189.18±47.38 171.27±41.36 17.91±45.31 t 值 0.973 6.309 3.303 0.557 3.230 3.294 P 值 0.333 0.000 0.000 0.579 0.002 0.001組別差值
炎癥反應引起的氣管高反應是誘發(fā)CVA 主要因素,因此常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來抑制炎癥反應、控制疾病進展[11]。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作為強效局部外用糖皮質激素,可減少引起支氣管收縮物質的合成及釋放、促使支氣管舒張。但長期實踐發(fā)現(xiàn),單用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雖能降低CVA患兒氣道高反應性,但有研究指出,單一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尚無法有效阻止白三烯在CVA 患兒體內的合成及釋放[12-13]。
白三烯作為重要致炎因子,在CVA 發(fā)生進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其參與嗜酸性粒細胞等促炎癥細胞因子的聚集、收縮平滑肌及增加血管通透性等一系列重要環(huán)節(jié)。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鈉不但能抑制白三烯和其受體結合,而且還能抑制肽素生長因子合成,減緩對嗜堿性、嗜酸性干細胞的促成熟作用,進一步減輕氣道炎癥反應、緩解氣道阻力,在哮喘及CVA 中取得的治療效果受到臨床重視。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日、夜間咳嗽積分低于對照組,且FEV1、FVC 及FEV1/FVC值較高,提示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與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聯(lián)合治療CVA,可快速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及肺功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白三烯受體拮抗劑、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聯(lián)合可起到協(xié)同、互補作用,快速控制咳嗽癥狀及肺功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CVA 和哮喘發(fā)病機制十分相似,是由多種炎癥細胞及炎性介質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尤其以EOS 浸潤為主。EOS 是過敏反應及免疫反應過程極為重要的細胞,可導致哮喘患者肺組織損傷及功能紊亂[14]。同時近年來隨著臨床研究不斷深入,發(fā)現(xiàn)Eotaxin 可招募EOS,并使其在肺中聚集,促使EOS 黏附在血管內皮細胞,將其活化成顆粒蛋白、加快肺組織損傷及炎癥反應,在EOS 活化、黏附及募集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5-16]。本研究在常規(guī)血清炎癥IL-5、TNF-α 及IL-8 基礎上,對EOS、Eotaxin 進行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后觀察組IL-5、TNF-α、IL-8、EOS 及Eotaxin 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與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聯(lián)合治療CVA,可降低血清EOS、Eotaxin水平,抗炎作用顯著。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治療后隨訪6個月,觀察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與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聯(lián)合治療CVA,可降低復發(fā)率。
綜上所述,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與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聯(lián)合治療CVA,可降低血清EOS、Eotaxin 水平;加強抗炎作用,快速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及肺功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降低復發(fā)率。本研究因時間原因,僅觀察8 周聯(lián)合用藥的治療效果。但有研究指出,糖皮質激素與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聯(lián)合治療12 周后與單一用藥相比,已不再具有優(yōu)勢[17]?;谝陨涎芯堪l(fā)現(xiàn),臨床可考慮單一用藥或減量,其具體治療方案,還有待臨床依據(jù)患兒實際病情,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