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昌文
【摘要】 高中物理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行的學科,物理理論來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對于社會發(fā)展與進步具有較為重要的價值與意義。新課改對物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物理不僅要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技能與創(chuàng)造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從學生生活實際與身心發(fā)展入手,導入更多生活化教學內容,讓學生落實從理論到實際的學習過程,有效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為今后的學習與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此,教師應當加強對于生活化教學理念的認識,不斷革新教學方法,設計更多教學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全面提高。本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及相關理論,就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方式方法進行了研究,力求提高教學有效性,推動教學改革發(fā)展。
【關鍵詞】 高中物理 生活化教學 實踐方針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1-072-010
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傳統(tǒng)物理教學觀念與現代社會呈現出脫節(jié)狀態(tài),新課程標準對當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的物理情境?!睂嵺`證明,挖掘生活化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育目標。
1.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應試教育背景下,外界給學生無形中施加了升學壓力,教師為了讓學生進入理想的學校,也常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展開理論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自主意識,也很難培養(yǎng)對于學科切實的興趣,被動學習能夠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不利于學生的長效發(fā)展。生活化教學能夠通過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方式,為學生打開一個觀察生活、探索世界的窗口,對于高中生而言具有較高的吸引力,通過對于生活化物理知識與現象的運用,學生也能逐漸產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成長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自動自發(fā)探索知識,走出應試教育的壓力,反而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教師也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完成課改教學任務。
2.當前高中物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現狀及問題
2.1學生壓力導致的消極學習情緒
初中到高中階段的學習內容與學習環(huán)境都有了較大的變化,學生在身心發(fā)展趨于成熟的同時,對于外界的探索欲與思考欲也水漲船高,但在高考的重壓下,學生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自主意識無形中受到了壓制,面對抽象、內容復雜的物理學科,被動學習很難引起學生的理解欲,學生會認為物理學科的學習僅僅是為了升學,難以對學科產生切實的理解。面對物理困難也很難提高積極性,甚至產生消極厭學的情緒。
2.2錯誤的學習方法導致的學習效率低下
傳統(tǒng)學習方法以理論記憶與題海戰(zhàn)術為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習慣于依賴慣性思維,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時,很容易從自身學習與生活經驗入手,套用物理理論,導致認知不明,影響學生對知識點的解構。如在學習摩擦力相關知識時,依靠生活經驗學生會誤認為滑動摩擦力與運動反向相反,反而進入思維誤區(qū),降低學習效率。
3.構建高效高中物理課堂,優(yōu)化生活化教學模式
3.1結合生活實例開展教學,加深學生理解
物理知識較為抽象,需要高中生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與理解能力,為了加快學生的理解速度,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導入理論學習,從引發(fā)學生興趣入手,引導學生深化理解,夯實自己的物理基礎。如在學習電池電壓與容量等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例進行思考,在智能手機更新?lián)Q代較快的當前環(huán)境下,手機的使用周期正在縮短,而手機中的電池應當怎樣處理,才不會引發(fā)環(huán)境問題呢?據此讓學生展開實驗探究??梢砸龑W生利用網絡收集相關信息,也可以走訪相關行業(yè)人員,對舊電池的利用有更清晰的認識,并進而思考新舊電池的差異,最終得出舊電池電量遠小于新電池,因為內阻增加導致內耗能力的提高,使用過程也隨之縮短,對電壓與電容知識有更具體的認識。
3.2結合情境教學將理論導入生活,優(yōu)化物理問題
物理學科內容來源于生活,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將理論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現生活與物理知識之間所存在的關系,并將所學的知識有效地利用起來,合理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如在學習圓周運動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觀察洗衣機的工作過程,在課上自由討論洗衣機給衣服脫水的工作原理,學生會提出這是離心運動,隨后教師再結合離心運動的原理引導學生思考向心力作用下洗衣機里的水正在做圓周運動,向心力越大,水就越容易脫離衣服。結合生活現象,學生能夠了解生活中常見的物理學有關現象,也能更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解決實際問題。又如在學習電學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電路探究,利用小燈泡與多控開關的實驗,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理論知識優(yōu)化電路,提升學生實踐力與創(chuàng)造力,引導學生積累更多運用經驗。
3.3導入生活化案例豐富教學內容,引發(fā)學生思考與探究
現代教育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有了更明確的要求,在高中物理課堂導入生活化教學有助于實現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讓學生走出傳統(tǒng)單一課堂帶來的束縛。教師可以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導入更多生活啊案例,豐富物理課堂,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資源,拓展學生的思維維度,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例,讓學生思考秋冬季節(jié)針織類衣服的靜電反應,得出人體帶有靜電的結論。還可以在學習力分解這一知識點時,利用多媒體導入生活化案例,如一人拉動物體與多人拉動物體的速度是不同的,展示力的分解,進而滲透理論教學,讓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引導學生提高思維能力、分析能力與探究興趣。
[ 參? 考? 文? 獻 ]
[1]南宮琛佳.淺析高中物理知識點在生活中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7(04):215.
[2]王芳.創(chuàng)設高中物理教學情境的實踐及思考[J].中學物理,2015(21).
[3]周潔.論高中物理力學生活化教學[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4,32(10):92-93.
[4]沈化旺.淺談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力學的生活化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