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格義”,怎么辦?

    2020-02-10 19:00:02何玉國
    關(guān)鍵詞:西方哲學(xué)佛教哲學(xué)

    何玉國

    (天津財經(jīng)大學(xué) 馬克思主義學(xué)院,天津 300222)

    一、引 言

    作為異質(zhì)文化的佛教,傳入我國初期,彼時并無印刷術(shù)或其它可以憑借的手段,只能依賴口口相傳:

    “外國法師徒相傳,以口授相付,不聽載文”(1)原文出自《大正藏》,本文轉(zhuǎn)引自顧偉康:《佛經(jīng)翻譯與“格義”時代的跨越——以中西哲學(xué)比較為前提》,見《學(xué)術(shù)月刊》2009年3月,第30頁。。

    “仰尋先覺所說,有六十四書,鹿輪轉(zhuǎn)眼,筆制區(qū)分,龍鬼八部,字體殊式……西方寫經(jīng)雖同祖梵文,然三十六國往往有異”(2)原文出自《大正藏》,本文轉(zhuǎn)引自顧偉康:《佛經(jīng)翻譯與“格義”時代的跨越——以中西哲學(xué)比較為前提》,見《學(xué)術(shù)月刊》2009年3月,第30頁。。

    根據(jù)材料二,正是因為口口相傳,口授相付的傳播方式,使得雖然同屬印度梵文的佛教的六十四本典籍,流傳至西方三十六個國家竟然皆有不同之處。然而,口口相傳,記憶力是關(guān)鍵,因此,齊梁時代的僧祐法師(445-518)在聽他人口授傳誦的同時,還要用民間藥方檢測一下對方“記憶力如何”,以免“遺謬”:

    “耶舍先頌《曇無德律》,偽司隸校尉姚爽請令出之,姚興疑其遺謬,乃試耶舍,令誦民籍藥方各四十余紙,三日乃執(zhí)文覆之,不誤一字,眾服其強記”(3)原文出自《大正藏》,本文轉(zhuǎn)引自顧偉康:《佛經(jīng)翻譯與“格義”時代的跨越——以中西哲學(xué)比較為前提》,見《學(xué)術(shù)月刊》2009年3月,第30頁。。

    所以,即使到了東晉,道安大師(314—385)還是不禁感慨:“音殊俗譯,譯人口傳,自非三達,胡能一一得本緣故乎?”(4)原文出自《大正藏》,本文轉(zhuǎn)引自顧偉康:《佛經(jīng)翻譯與“格義”時代的跨越——以中西哲學(xué)比較為前提》,見《學(xué)術(shù)月刊》2009年3月,第30頁。。

    之所以轉(zhuǎn)引如此多文字,意在說明:此乃佛教初傳時的困境,以及在我國本土引起的焦慮和反思。然而,這只是停留在“僧人與僧人之間”的“僧講”層面[1],接踵而至的“俗講”——“僧人與普通民眾之間”的傳播時,困難更是重重。

    彼時的佛教傳習(xí)者,該怎么辦呢?會怎么辦呢?這就是作為“中國學(xué)者企圖融合印度佛教和中國思想的第一種方法”[2]231——“格義”誕生的語境。作為概念的“格義”,在20世紀30—60年代,曾引起過陳寅恪、湯用彤、呂澄等人的關(guān)注和研究。

    然而,在21世紀初,隨著老莊研究學(xué)者劉笑敢提出“反向格義”(或“逆格義”)(5)據(jù)劉笑敢言,臺灣學(xué)者林安梧曾提出“逆格義”,2004年劉笑敢受其啟發(fā),提出“反向格義”,但劉笑敢公開發(fā)表學(xué)術(shù)論文提議“反向格義”在2006年。但又據(jù)彭國翔調(diào)查,林安梧并未提出“逆格義”,其發(fā)明權(quán)應(yīng)屬他人。當然,在“反向格義”之前,還有其它類似說法。從公開的學(xué)術(shù)文獻來看,趙敦華提出的“雙向格義”是2003年,但趙敦華的“雙向格義”并未引起太多的學(xué)術(shù)關(guān)注,相反,自從劉笑敢2006年在《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公開提出“反向格義”以后,有關(guān)“格義”問題才引起了學(xué)術(shù)界的重新討論。參見:趙敦華:《中西哲學(xué)術(shù)語的雙向格義——以〈論語〉為例》,《中國哲學(xué)史》2003年3期,第25-31頁;劉笑敢:《反向格義與中國哲學(xué)研究的困境——以老子之道的詮釋為例》,《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人文版)2006年2期,第76-90頁;彭國翔:《中國哲學(xué)研究方法論的再反思——“援西入中”及其兩種模式》,《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人文社科版)2007年4期,第77-87頁。以后,有關(guān)“格義”又引起了新的關(guān)注和論爭(6)在2006—2012年間,劉笑敢,張舜清,張汝作,彭國翔,方旭東,謝遐齡,白欲曉,陳少明等人分別撰文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批評者有之,贊同者有之,持中立者亦有之。

    繼續(xù)“格義”,固然有理(后文詳論之);然而不“格義”,我們該怎么辦?“后格義”時代,我們應(yīng)何為?

    本文在借鑒學(xué)界已有成果的基礎(chǔ)上,試圖論證作為一種思維方式、作為異質(zhì)文化間交流方式的“格義”既有存在的歷史必然性,又有今后繼續(xù)存在的現(xiàn)實必要性。并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論證:“反向格義”也依然有存在的必要性,輔助“合本”觀念,倡導(dǎo)“問題意識比較”,應(yīng)該成為“后格義”時代中西研究的新方向。

    二、“格義”:異質(zhì)文化之間交流的必然選擇

    接續(xù)上述問題:佛教傳至我國,僅靠口口相授,存在著無法克服的困難,然而,這只是在“文本記錄”或文本翻譯(從口傳梵文到書寫漢文)方面,更大的困難還在于:如何釋義?

    據(jù)史料記載,最早將印度梵語佛教翻譯為漢文的著名人士,有西域安息人安世高(約2世紀)[2]235和西域月支人支婁迦讖(約2世紀)。前者所譯主要在小乘佛教,偏重于“禪數(shù)”;后者主要在“般若”;“禪數(shù)”強調(diào)“理論”,重“養(yǎng)氣”;“般若”既強調(diào)“理論”,又強調(diào)“傳習(xí)”;顯然,這些“名相”“事數(shù)”都是中國傳統(tǒng)典籍中所沒有的,對于中國人來說,自然也是無法理解的[3]。那么,如何釋義?這必然是佛教傳入我國后面臨的第一個難題。

    關(guān)于此,常被后世學(xué)者引用的一段材料,或可以予說明:

    “法雅,河南人,凝正有器度,少善外學(xué),長通佛義,衣冠士子,咸附咨稟。時依(雅)門徒,并世典有功,未善佛理。雅乃與康法朗等,以經(jīng)中事數(shù),擬配外書,為生解之例,謂之格義。及毗浮、曇相等,亦辯格義,以訓(xùn)門徒。雅風(fēng)采灑落,善于樞機。外典佛經(jīng),遞互講說。與道安、法汰每披釋湊疑,共盡經(jīng)要”[4]152-153。

    此段材料出于梁代釋慧皎(497—554)的《高僧傳》卷四《晉高邑竺法雅》。整段文字不難理解,關(guān)鍵在“事數(shù)”“格義”“外書”等措辭。

    據(jù)佛教史家湯用彤(1893—1964)的理解,所謂“事數(shù)”也即“佛義之條目名相”;“格義”,“格義者何?格,量也。蓋以中國思想,比擬配合,以使人易于了解佛書之方法也”[5]178;而所謂“外書”,指“中國‘人(入)世間’的著作,非宗教的文獻,用來對比佛教出世間的學(xué)說。再則,據(jù)印度和中國佛教(一般)的觀點,恰當?shù)胤Q佛教經(jīng)典是‘內(nèi)書’,中國原有的(引者注:人世間存在的)著作是‘外書’”[2]232。

    因此,“‘格義’是一種用來對弟子們教學(xué)的方法”,是“用原來中國的觀念對比(外來)佛教的觀念、讓弟子們以熟悉(習(xí))的中國(固有的)概念去達到充分理解(外來)印度的學(xué)說的(一種方法)”[2]232。簡而言之,所謂的“格義”就是“把佛書的名同中國書籍內(nèi)的概念進行比較,把相同的固定下來,以后就作為理解佛學(xué)名相的規(guī)范。換句話說,就是把佛學(xué)的概念規(guī)定為中國固有的類似的概念”[6]。而法雅“少善外學(xué),長通佛義,乃最有以內(nèi)外相比擬之資格者。其弟子并世典有功,未善佛理,則善誘之方,應(yīng)在使其由世典以悟入佛理,故用格義,外典內(nèi)書,遞互講說,以使生解也”[5]179。同時,由于法雅的弟子們是中國人,而且對中文(原有)的概念已經(jīng)有所了解,所以法雅教他們用已經(jīng)了解的中文概念,去理解佛教思想,去接近佛教典籍[2]232。這樣就完成了有關(guān)佛教典籍的“如何釋義”問題。

    這樣的“釋義方式”在彼時應(yīng)該頗為流行,陳寅恪曾言“蓋晉世清談之士,多喜以內(nèi)典與外書互相比附”,“格義”作為“僧徒之間”的一種具體之方法,“雖罕見載記,然曾盛行一時,影響于當日之思想者甚深”[7]166,彼時用中國既有文化中“五?!薄拔逍小薄拔褰?jīng)”“格義”佛教“五戒”,用中國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格義”印度的“天竺七僧”也是常有之事[7]170-172,用老莊之“無”“格義”佛教般若“性空”之學(xué),也屬司空見慣[8]。

    因此,作為一種異質(zhì)文化之間的交流方式,“格義”應(yīng)該是一種必然選擇,正如湯用彤所言“早先中國人皈依佛教(的信仰),在閱讀佛教的典籍,必然會獲得一種印象,有許多全新的觀念和名詞,那不僅帶來麻煩,而且是難于理解的。因此,像(竺)法雅這樣的人,從中國(原有的)書本中搜尋出相似的(概念)分析,用來跟印度(佛教)的比較,并且形成了大量的事例,應(yīng)用這種方法(在講解中),讓他的弟子們在心中產(chǎn)生理解”[2]233。大而化之,任何一種異質(zhì)文化在傳播過程中流經(jīng)“異域他國”,面對“本土化”“落地化”的必然要求,“格義”都將會起到一種文化上的“擺渡”作用,并為兩種異質(zhì)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某種“方便法門”[9],也如湯用彤所言“大凡世界各民族之思想,各自辟途徑。名辭多都有含義,往往為他族人民所不易了解。而此族文化輸入彼邦,最初均抵牾不相入。及交通稍久,了解漸深。于是恍然于二族思想,固有相同處。因乃以本國之義理,擬配外來思想。此晉初所以有格義方法之興起也”[5]178。

    但是,作為佛教文化傳入中國的文化交流方式的“格義”,其影響畢竟非常有限。

    “格義”主要流行于“把佛書的名同中國書籍內(nèi)的概念進行比較”的過程中,其本身也存在著不可避免的流弊(7)“格義”發(fā)展到后來,彼時僧人便有所覺悟和體察,認為此種“格義”“譯疑變意”“于理多違”“迂而乖本”,“胡文”成“晉言”也較為普遍,但一致缺點就是不夠“允愜”(允當而愜意)。具體參看:湯用彤:《論“格義”——最早一種融合印度佛教和中國思想的方法》,《湯用彤全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9-241頁;陳寅恪:《支愍度學(xué)說考》(1932),《陳寅恪集·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5年版,第170頁;顧偉康:《佛經(jīng)翻譯與“格義”時代的跨越——以中西哲學(xué)比較為前提》,《學(xué)術(shù)月刊》2009年3月,第30頁。,影響范圍也主要在西晉以前的黃河以北地區(qū),到了東晉“格義”也便逐漸停歇,鮮為人知了(8)不過,停歇和鮮為人知的原因,在湯用彤看來,主要是因為玄學(xué)興起,輕視比對,講求“得意”,“格義”也自然被淘汰。參見[2]第241頁。,正如湯用彤所言,隨著文化傳播和交流的持續(xù)深入,異質(zhì)文化與既(舊)有文化,彼此了解、認識不斷加深,“審知外族思想,自有其源流曲折,遂了然其畢竟有異,此自道安羅什以后格義之所由廢棄也”,“及釋教既昌(明),格義自為不必要之工具矣”[5]178。

    不過,以上所言是作為文化交流方式的“格義”。如果進一步作更深層次的理解,“格義”同時還是一種思維方式:

    “‘格義’不是簡單地、寬泛的、一般的中國和印度思想的比較,而是一種很瑣碎的處理,用不同地區(qū)的每一個觀念或名詞做分別的對比或等同;‘格’,有‘比配’的或‘度量’的意思;‘義’的含義是‘名稱’‘項目’或‘概念’;‘格義’就是比配觀念(或項目)的一種方法或方案,或者是(不同)觀念(之間)的對等”[2]232-233。

    也正是將“格義”理解為概念與概念之間的比配、對比的一種思維模式,湯用彤才將原本在西晉已經(jīng)逐漸消亡的、文化交流意義上的“格義”,進一步上可追溯至西漢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的“人副天數(shù)”觀念和道家學(xué)派代表人物劉安(公元前179—前122)的某些思維范式,比如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為人者天》中有言:“為生不能為人,為人者天也。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類天也。人之形體,化天數(shù)而成;人之血氣,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義。人之好惡,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時。人生有喜怒哀樂之答,春秋冬夏之類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樂,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故曰受,由天之號也”[10]。只不過漢代董仲舒在此“比配、對比”的“天人關(guān)系”,而不是佛教中的“梵文與漢文”之間的關(guān)系而已,因此,湯用彤進一步認為,西晉時期以法雅為代表佛教僧人的“格義”行為,不過是漢代流行了好幾百年的思想模式的延續(xù)而已。

    現(xiàn)在來看,“格義”自有其弊端,如北魏僧人曇靜以中國儒家“仁、義、禮、智、信”“格義”佛家“五戒”(不殺、不邪淫、不飲酒、不盜、不妄語),認為其“大意與同,名為異耳”[7]170;著實存在不少人為的“暴力闡釋”和“強制解釋”。與法雅一同學(xué)習(xí)的道安法師曾就“格義”提出異議:“(釋僧)先舊格義,于理多違背”[4]195,但道安也并沒有擺脫“格義”的影響,其弟子依然儒家和道家經(jīng)典牽強附會來宣揚佛教內(nèi)容[11]。

    “格義”的實際操作過程,其實也是有意將概念本身的“內(nèi)涵”簡化和“外延”縮小,比如儒家的“禮”原本包羅萬象,涵蓋人世一切,上至“戎”與“祀”,下至“生活日?!?,雖然包含“飲酒”,但并非僅指稱“飲酒”。當佛教僧人以儒家“禮”“格義”佛教戒律中的“不飲酒”時,這就是“格義”中比較普遍的“內(nèi)涵”簡化和“外延”縮小現(xiàn)象。再如佛教般若中的“空”,本有兩層含義:“非有”“非無”。但用老莊的“無”去“格義”時,卻沒有了“非有”“非無”的雙重含義,而只剩下了單一的“無”[9],這顯然也是一種“內(nèi)涵”簡化和“外延”縮小現(xiàn)象。

    但在西晉時期,“格義”儼然是一種比較成熟的釋義手段和方式。其不成熟的存在形式還有“配說”,這是在漢魏時期的佛教傳播活動中早已存在的事實。因此,湯用彤就指出,無論“配說”還是“格義”,都是“在漢魏時期解說(佛教)經(jīng)典時經(jīng)常存在使用比配中國和印度兩邊名詞的方法,西晉竺法雅則在更大范圍應(yīng)用并加以系統(tǒng)化而已”,并且有了詳細而確定的方法和較為嚴謹?shù)某绦虿襟E[2]233-234。

    由此可見,“格義”最先是以一種隱性的比對或?qū)Ρ鹊乃季S方式而存在的。那么,顯然,這種比對或?qū)Ρ鹊乃季S方式,是絕對不會隨著佛教“格義”行為的停歇而消失的,后來的歷史發(fā)展也證明了這一點,且不論陳寅恪所謂北宋以后的“格義”之“變相”與“支流”(9)陳寅恪認為,“自北宋以后援儒入釋之理學(xué),皆‘格義’之流也”,而“佛藏”“融通”,“亦莫非‘格義’之流也”;后禪宗(華嚴宗)“兼采儒道二家之說”,“恐又‘格義’之變相也”。總之,“后世所有融通儒釋之理論,皆其支流演變之余也”。陳寅?。骸吨ы葘W(xué)說考》(1932),《陳寅恪集·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5年版,第173頁,第185頁。,也暫不表比如明清之際,耶穌會傳教士為了便于傳播基督“福音”,有意以中國文化中的“天”“上帝”“格義”基督教中的“天主”,以儒學(xué)中“格致”“格義”西學(xué)中的“物理”或“科學(xué)”;以老子之“道”“格義”“邏各斯”等等[12];僅以近代“革命家兼學(xué)者”的梁啟超,將朱熹釋義的《大學(xué)》比之于英國經(jīng)驗主義哲學(xué)家培根[13]87,將王陽明的良知之論,比之于德國哲學(xué)家康德[13]166,以中國既(舊)有哲學(xué)“主動比附”西方哲學(xué)的做法,就實屬“格義”無疑(10)當然,作為思維方式的“格義”也并非局限于哲學(xué)領(lǐng)域,就筆者所知,地理學(xué)界、法學(xué)界都有顯著體現(xiàn)。參看:唐曉峰:《“反向格義”與中國地理學(xué)史研究》,《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人文社科版)2009年2期,第81-91頁;喻中:《格義的再現(xiàn):法家學(xué)說與法學(xué)對等關(guān)系之建構(gòu)》,《現(xiàn)代法學(xué)》2017年4期,第3-18頁。。

    因此,本節(jié)結(jié)論認為,無論是作為異質(zhì)文化之間交流方式的“格義”,還是作為隱性的比對或?qū)Ρ人季S方式的“格義”,其既有存在的歷史必然性,正如有的學(xué)者所言,“格義作為佛教講經(jīng)方法被認可的主要依據(jù),是基于佛教與儒道經(jīng)典中的相似性,這種教學(xué)方法以求同為主要價值取向,‘外典佛經(jīng)遞互講說’的目的即在于具體分析二者之間的共同之處”[14]。同時,其又有今后繼續(xù)存在的現(xiàn)實必要性,除非世界文化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的完全“同質(zhì)化”(11)至于有人認為,“特定背景下滋長的特定文化有其特定的內(nèi)涵。不同的文化固然基于人類的共性而有契合映照的地方,但這種文化的特殊性是不能抹殺的。中華文化是一種獨立產(chǎn)生、發(fā)展且在質(zhì)上不同于西方文明的特有文化”,“我們反觀今日之作為言‘道’方式的‘格義’(引者注:即后文將要詳細論述的‘反向格義’),則完全是今之某些學(xué)者對自我文明自卑心理的體現(xiàn)”(參看張舜清:《對“格義”作為言“道”方式的反思》,《學(xué)術(shù)論壇》2006年6期,第22-35頁)。筆者認為,將“反向格義”視作一種民族自卑心理,不免有些“上綱上線”夸大其辭了。當今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更側(cè)重于交流的一面,在相互激蕩中,共同面對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挑戰(zhàn),努力籌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以每一個文化主體(即人),都應(yīng)該積極迎接和接受優(yōu)秀的異質(zhì)文化,就此而言,目前人類面臨的文化大傳統(tǒng),是“三四百年以來居于優(yōu)勢地位而主導(dǎo)當今人類的以西方為代表的現(xiàn)代性文化傳統(tǒng)”(參見:鄧輝:《“反向格義”與現(xiàn)代中國的“小傳統(tǒng)”》,《探索與爭鳴》2015年12期,第111-115頁)。難道我們要拒絕這一“文化大傳統(tǒng)”?那豈不是又要重新陷入“固步自封”的地步?由此可見,顯然,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反向格義”等同于“自我文明(化)自卑心理”。我們不能反對“格義”,而是要反對簡單、粗糙、不“允愜”的“格義”。這也是本文的主張和觀點。,但即使這樣,作為思維方式的“格義”,也必然存在于個體的“私人經(jīng)驗”之中(12)即使世界文化實現(xiàn)了“大同”(同質(zhì)化),我們每個個體對于這種“大同文化”的感受和體驗,也是不會完全一致的,那么,人與人之間要“共享”這種感受和體驗,就需要用到“作為思維方式的‘格義’”,用我們?nèi)粘5挠谜Z來表示就是“你說的情況,我不太理解,不過是不是就像……”,那么,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廣義上的“格義”,用我們中國本土的語言來說就是“譬喻”——文化內(nèi)部的一種“格義”。。不過,我們也必須承認并且不可以忽略“格義”作為一種方法論或思維方式其本身固有的弊端,因為,從佛教本身而言,格義顯然“有將佛法混同為世間學(xué)問的危險傾向,因而會導(dǎo)致中國佛教的變形和異化”[14]。

    三、不“格義”,怎么辦?

    近年來,隨著學(xué)界對以往哲學(xué)研究中的依傍西學(xué)、唯“西”視瞻的研究方法和學(xué)術(shù)路徑的反思,劉笑敢依“格義”提出了“反向格義”(或“逆格義”)的概念。

    就“反向格義”(或“逆格義”)本身而言,劉笑敢認為,“反向格義或許可以分為廣狹二義。廣義可以泛指任何自覺地借用西方哲學(xué)理論解釋、分析、研究中國哲學(xué)的做法,涉及面可能非常寬,相當于陳榮捷所說的‘以西釋中’。狹義的反向格義則是專指以西方哲學(xué)的某些具體的、現(xiàn)成的概念來對應(yīng)、解釋中國哲學(xué)的思想、觀念或概念的做法”。顯然,劉笑敢是偏向于狹義的“反向格義”理解的,不過,其又強調(diào)“當然,廣狹二義之間也難有截然可分的界限。對狹義的反向格義的反思應(yīng)該會對廣義的反向格義之認識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廣義的反向格義范圍、做法、結(jié)果會復(fù)雜和豐富得多,決不是狹義的反向格義所能代表和涵蓋的”[12]。

    同時,劉笑敢還在他處強調(diào):“簡單地說,除了方向相反以外,傳統(tǒng)的格義是普及性的、啟蒙性的、工具性的,是權(quán)宜之計;而近代的‘反向格義’對于中國哲學(xué)或中國哲學(xué)史的研究來說卻是學(xué)術(shù)性的、專業(yè)性的,是提高的需要,是長期的方法,而不是工具性的權(quán)宜之計”[15]。

    由此可見,劉笑敢所謂的“反向格義”主要有二個特點:1、“反向格義”的概念是依據(jù)傳統(tǒng)“格義”而言的,“反向格義”的核心內(nèi)涵是以“西方哲學(xué)”“格義”“中國思想文化”;這與傳統(tǒng)“格義”的“以‘中國思想文化’‘格義’西方哲學(xué)”剛好“方向相反”。2、“反向格義”的“雙方”是“概念對概念”,也即用西方哲學(xué)的“概念”“格義”中國思想文化的“概念”(13)至于“反向格義”的其它方面,諸如是不是“長期的方法”?是不是“權(quán)宜之計”?這兩個問題可能還需要進一步論證。,劉笑敢認為“事實上,只要是透過西方的哲學(xué)概念,特別是笛卡爾以來的西方的對立二分的概念體系來透視中國哲學(xué)的思想觀念,即使沒有政治壓力或意識形態(tài)干擾,也會造成不必要的困擾或?qū)擂巍保爸袊灿泻芏喑蓪Φ母拍?,但這些成雙成對的概念之間是pair的關(guān)系,而不是對立分離的關(guān)系,因此,用西方近代的哲學(xué)概念來‘格’中國古代思想之‘義’總是不能契合”[12]。

    如果筆者以上的理解無誤的話,那么,雖然趙敦華提出的“雙向格義”在前,彭國翔提出的“援西入中”在后,但其二者基本上都與劉笑敢的“反向格義”存在著涵蓋關(guān)系,也即劉笑敢的“反向格義”只是趙敦華的“雙向格義”(14)趙敦華認為,“既用西方哲學(xué)類比中國傳統(tǒng)哲學(xué),又用中國傳統(tǒng)哲學(xué)類比西方哲學(xué)的解釋方法”,這就是“雙向格義”,簡單說就是“用西語‘格’漢語、用漢語‘格’西語”。那么顯然,劉笑敢的“反向格義”就是趙敦華“雙向格義”的一個方面,即“單向格義”。具體參看:趙敦華:《中西哲學(xué)術(shù)語的雙向格義——以〈論語〉為例》,《中國哲學(xué)史》2003年3期,第25-31頁。和彭國翔的“援西入中”的一個方面或維度(15)彭國翔的“援西入中”分正負兩種模式,其中,那種以西方哲學(xué)觀念和理論框架進行裁決、框置中國哲學(xué)思想內(nèi)容的方法和做法,就是“負面的、消極的”“援西入中”;“‘反向格義’或‘逆格義’不過指示了其不良的一面,即在引入西方哲學(xué)的過程中使中國哲學(xué)的主體性和特質(zhì)逐漸喪失,思想內(nèi)容逐漸淪為單純被解釋的材料”。由此可見,在彭國翔看來,劉笑敢的“反向格義”應(yīng)該屬于“‘以西解中’的‘單向格義’”或者是其“援西入中”兩種模式中“消極的、負面模式”。具體參見:彭國翔:《中國哲學(xué)研究方法論的再反思——“援西入中”及其兩種模式》,《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人文社科版)2007年4期,第77-87頁。。可以說,“需要以西方哲學(xué)概念‘格義’中國思想文化中的概念”這一點上,無論“雙向格義”還是“反向格義”,或者說“援西入中”,基本上達成了一點學(xué)術(shù)共識。關(guān)于這一點,雖然劉笑敢有些聽起來似乎過激的言辭(16)劉笑敢曾指出,“自胡(指胡適1919年出版的《中國哲學(xué)史大綱》上卷)、馮(指馮友蘭1930年出版的《中國哲學(xué)史》)之后,西方哲學(xué)就成為研究中國哲學(xué)不可一日或缺的學(xué)術(shù)背景、理論指南和照亮方向的燈塔。不懂西方哲學(xué)似乎就完全沒有資格談?wù)撝袊軐W(xué)……為什么研究中國哲學(xué)一定要有西方哲學(xué)的訓(xùn)練背景?”參看:劉笑敢:《反向格義與中國哲學(xué)方法論反思》,《哲學(xué)研究》2006年4期,第34-39頁。,但是從其依據(jù)西方哲學(xué)尤其是德國古典哲學(xué)提出的有關(guān)“思想體系”的四個判斷標準和“哲學(xué)概念”的四個標準(17)“思想體系”其四個標準是:一、其思想以討論哲學(xué)為主;二,思想有豐富的側(cè)面內(nèi)容;三、其思想的多個側(cè)面具有內(nèi)在的統(tǒng)一性和連貫性;四,其思想具有獨創(chuàng)性特點。哲學(xué)概念的四個標準:名詞化、有固定形式,用于普遍性論述,以及作為判斷的主詞或賓詞。分別參看劉笑敢:《經(jīng)典詮釋與體系建構(gòu)——中國哲學(xué)詮釋傳統(tǒng)的成熟與特點芻議》,《中國哲學(xué)史》2002年第1期,第32-40頁;劉笑敢:《中國哲學(xué)妾身未明?——關(guān)于“反向格義”之討論的回應(yīng)》,《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人文版)2008年2期,第74-88頁。,到對哲學(xué)研究史上關(guān)于老子之道“唯心/唯物”的定性研究及其批判[12],再到其在闡釋“反向格義”的弊端時認為“借用現(xiàn)成的西方哲學(xué)概念來定義和解釋中國傳統(tǒng)思想之術(shù)語所難以避免的枘鑿不合”的觀點[16],皆可加以說明,甚至還可以延伸推論:西方哲學(xué)之于劉笑敢早已爛熟于心,“反向格義”之于其思想和學(xué)術(shù),也早已滲透融化(18)正如有的學(xué)者所言,“劉笑敢將‘道’詮釋為宇宙萬物的總根源和總根據(jù)或世界統(tǒng)一性的象征符號,固然避免了狹義的反向格義的困難,但并沒有拒絕現(xiàn)代哲學(xué)或西方哲學(xué)思考的洗禮”。參看:方旭東:《通過詮釋以建立哲學(xué):內(nèi)在機制與困難》,《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人文社科版)2008年2期,第89-98頁。。

    另外還有一點學(xué)術(shù)共識就是,西方哲學(xué)是我們研究中國哲學(xué)不可或缺的參照(19)劉笑敢曾言,“我們現(xiàn)代人有可能不用西方的概念術(shù)語來研究中國哲學(xué)嗎?筆者的回答是,就無意識的層面來說,就絕對的意義來說,當然沒有可能,因為我們的普通語言表述中都無法避免西方傳入的概念和術(shù)語。但是,就自覺的學(xué)術(shù)研究來說,就努力避免套用西方哲學(xué)概念和術(shù)語來理解、定義、解釋和闡發(fā)中國古代的思想來說,這是完全可能的”。接著,劉笑敢舉例“張岱年的《中國哲學(xué)大綱》”進行了說明。張岱年的《中國哲學(xué)大綱》究竟是否避免了西方的概念和術(shù)語?暫且不表。但由此可見,劉笑敢也認為西方哲學(xué)對于研究中國哲學(xué)不可或缺。參見:劉笑敢:《中國哲學(xué)妾身未明?——關(guān)于“反向格義”之討論的回應(yīng)》,《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人文版)2008年2期,第74-88頁;其實,劉笑敢并不是徹底反對“反向格義”的,他反對的是簡單、粗糙的、一味的“反向格義”,這一點上文已有所論,所以“西方哲學(xué)”亦應(yīng)屬劉笑敢的“參照域”,而趙敦華主張“雙向格義”、彭國翔主張“援西入中”,顯然“西學(xué)參照”也是應(yīng)有之義。,但堅決反對簡單、粗糙的“格義”也即為“格義”而“格義”的形式主義,和完全以西方哲學(xué)為標準的“格義”。這一點正如彭國翔所言,“以詮釋者自己所掌握的某一種西方哲學(xué)的理論框架為標準,去裁剪、取舍、范圍中國哲學(xué)史的豐富材料,所謂‘削足適履’”;“這種‘喧賓奪主’的‘援西入中’”,“與其說是詮釋中國哲學(xué)的思想內(nèi)容,不如說只是利用中國哲學(xué)的文獻資料給西方某一家的哲學(xué)思想提供證明。一部中國哲學(xué)史,最后不免成為某位西方神圣哲學(xué)理論的‘中國注腳’而已”[17]。

    那么,在此兩點共識的基礎(chǔ)上,我們或可做進一步思考:繼續(xù)“格義”——“以西方哲學(xué)概念”“格義”“中國思想文化中的概念”,如何避免“簡單、粗糙”以達到“允愜”的效果?如果“不‘格義’”——不僅僅停留在“概念對概念”的“格義”,我們該怎么辦?(20)對于這兩個問題,劉笑敢也曾言,“面對這種困難,我們可能只有兩種處理辦法。一種是繼續(xù)借用西方的概念來解釋中國的術(shù)語,但同時指出這一西方概念用于中國古典語境時的局限和問題。另一種是盡可能不用西方或現(xiàn)代的現(xiàn)成的概念,以避免不必要或錯誤的理解和聯(lián)想”。但顯然,劉笑敢的第一個方案,學(xué)界基本上認同了,但操作方式還有差異;而對于第二個方案,學(xué)界基本上持批判態(tài)度,畢竟在“西方哲學(xué)是我們研究中國哲學(xué)不可或缺的參照”這一學(xué)術(shù)共識下“盡可能不用西方或現(xiàn)代的現(xiàn)成的概念”,實在可能性非常小,正如學(xué)者方旭東所言“在理論上,不能保證常用的現(xiàn)代漢語與西方哲學(xué)概念完全絕緣。事實上,有些西方哲學(xué)概念已經(jīng)滲透到日常語言當中,不再被當作特殊詞匯看待,比如物質(zhì)、精神,又比如現(xiàn)象、本質(zhì)。實在說來,我們固然可以做到不使用某一支某一派的西方哲學(xué)概念與理論框架,卻無法做到不使用一點西方哲學(xué)概念與理論框架。這是因為,無論你承認與否、喜歡與否……近代以來,西方哲學(xué)概念與理論框架已經(jīng)深深滲入中國人的思想與生活,這是一個誰也遏制不了的趨勢。在某種意義上,它已經(jīng)成為中國人不可改變的命運”。分別參看:劉笑敢:《反向格義與中國哲學(xué)研究的困境——以老子之道的詮釋為例》,《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人文版)2006年2期,第76-90頁;方旭東:《通過詮釋以建立哲學(xué):內(nèi)在機制與困難》,《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人文社科版)2008年2期,第89-98頁。

    對于第一個問題——如何避免“簡單、粗糙”以達到“允愜”?從張汝倫對牟宗三“反向格義”過程(21)按照張汝倫的觀點,熊十力和牟宗三是誤解了西方哲學(xué)的本體論宇宙論和形而上學(xué),然而其師徒二人又以其“誤解”的“本體論、宇宙論和形而上學(xué)”“格義”了中國古典哲學(xué)。參看:張汝倫:《邯鄲學(xué)步,失其故步——也談中國哲學(xué)研究中的“反向格義”問題》,,《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人文版)2007年4期,第60-75頁。中對西方哲學(xué)“本體論和宇宙論”的誤解,到劉笑敢對牟宗三“反向格義”的高度贊賞(22)劉笑敢認為,“我們說牟宗三的思想體系空前龐大,這主要不僅是因為他的著作卷帙浩繁,而且是因為他的思想體系橫跨儒、釋、道,又貫通康德與黑格爾……不管我們喜歡不喜歡、贊成不贊成牟宗三所建構(gòu)的哲學(xué)體系,我們都不得不承認,牟宗三是現(xiàn)代中國少有的能夠借助經(jīng)典詮釋而建構(gòu)哲學(xué)體系的成功者,是古代哲學(xué)詮釋傳統(tǒng)在現(xiàn)代中國的突出代表”。譽美之詞,無以言表。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xué)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9年版,第46-47頁。,再到趙敦華對孔子《論語》關(guān)鍵術(shù)語“仁、直、己、中庸”的“中-西”“雙向格義”復(fù)雜性的陳述[18],不難看出,要做到避免“簡單、粗糙”以達到“允愜”的“格義”不是那么容易做到。

    不過,學(xué)界似乎一直都注意到了陳寅恪和湯用彤分別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有關(guān)佛教的“格義”的研究(23)目前學(xué)界有關(guān)“格義”的研究最有分量的兩篇文章,還是陳寅恪的《支愍度學(xué)說考》(1932),和湯用彤的年的《論“格義”——最早一種融合印度佛教和中國思想的方法》(1948),不過,從湯用彤的行文來看,似乎也受了陳寅恪的影響。分別參見:湯用彤:《湯用彤全集》5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陳寅?。骸蛾愐〖そ鹈黟^叢稿初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5年版。而忽視了陳寅恪在同一篇文章中的佛教“合本”思想,茲摘錄如下:

    “中土佛典譯出既多,往往同本而異譯,于是有編纂‘合本’,以資對比者焉。‘合本’與‘格義’二者皆六朝初年僧徒研究經(jīng)典之方法。自其形式言之,其所重俱在文句之比較擬配,頗有近似之處,實則性質(zhì)迥異,不可不辨也。支敏度與此二種不同之方法,間接直接皆有關(guān)系。……后世所有融通儒釋之理論,皆其支流演變之余也”[7]181。

    “夫‘格義’之比較,乃以內(nèi)典與外書相配擬?!媳尽容^,乃以同本異譯之經(jīng)典相參校。其所用之方法似同,而其結(jié)果迥異。故一則成為附會中西之學(xué)說,如心無義即其一例,后世所有融通儒釋之理論,皆其支流演變之余也。一則與今日語言學(xué)者之比較研究法暗合,如明代員珂之《楞伽經(jīng)》會譯者,可稱獨得‘合本’之遺意,大藏此方撰述中罕覯之作也。當日此二種似同而實異之方法及學(xué)派,支敏度俱足以代表之”[7]185。

    “前所言之‘格義’與‘合本’皆鳩摩羅什未入中國前事也。什公新譯諸經(jīng)既出之后,其文精審暢達,為譯事之絕詣。于是為‘格義’者知新譯非如舊本之含混,不易牽引附會,與外書相配擬。為‘合本’者見新譯遠勝舊文,以為專據(jù)新本,即得真解,更無綜合諸本參校疑誤之必要。逐捐棄故技,別求新知。所以般若‘色空’諸說盛行之后,而道生、謝靈運之‘佛性’‘頓悟’等新義出焉。此中國思想上之一大變也”[7]186。

    筆者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原文抄錄,其用意主要有三:其一,在佛教東傳過程中,“合本”是與“格義”相伴而生,或者說“合本”就是同一文本經(jīng)過不同人的“格義”后形成的“大同小異”的諸多本子的“合集”,其存在是以備其它參讀人員(或研究人員)作為“同本異譯之經(jīng)典相參?!?,以盡可能克服“格義”的弊端;其二,正如佛教東傳過程作為文化交流和文本解釋活動的“格義”,我們可以將其進一步引申理解為一種“比對和對比”的思維方式一樣,“合本”本義是佛教信教人士編撰整理的“‘同本異譯’文集”(“中土佛典譯出既多,往往同本而異譯,于是有編纂‘合本’,以資對比者焉”),但我們可以作進一步引申理解,認為是一種“多方參照、比對求真”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其三,今日學(xué)界所談?wù)摰摹案窳x”或“反格義(逆格義)”對中國哲學(xué)研究的弊端,在佛教“格義”的環(huán)境中也存在著,所以今日所謂對“弊端”的種種探討,其實也可以回歸到“合本”的立場上,也即無論中-西概念,多方求真,“以資對比”,妄作“牽引附會”,從而真正實現(xiàn)“與外書相配擬”,達到于西方文化的真正交流、溝通之目的。這一點從張汝倫對熊十力和牟宗三有關(guān)“本體論、宇宙論和形而上學(xué)”誤解的批評,也可以得到驗證(24)張汝倫是通過“回到文本-再回文本-三返文本”的思路來對熊十力和牟宗三的西學(xué)“本體論、宇宙論和形而上學(xué)”認知展開批評的;具體做法是先“回到格義文本”——牟宗三和熊十力的文本進行觀點總結(jié),然后“再回‘被格義’文本”——回到西方哲學(xué)中相應(yīng)概念誕生的最初語境,結(jié)合“本體論、宇宙論和形而上學(xué)”來說,就是回到“亞里士多德”——回到亞里士多德的最初語言環(huán)境,最后“三返文本”——第三次返回到“第三方對于同一概念的‘格義’文本”——回到其它西方哲學(xué)家研究的有關(guān)亞里士多德“本體論、宇宙論和形而上學(xué)”的文本,最后得出結(jié)論認為“熊十力和牟宗三是誤解了西方哲學(xué)的本體論、宇宙論和形而上學(xué)”,但是其師徒二人又以其“誤解”的“本體論、宇宙論和形而上學(xué)”“格義”了中國古典哲學(xué)。有關(guān)張汝倫的研究,也不一定是最終的結(jié)論,我們可以繼續(xù)探討,但其研究的方法和路徑,卻基本上與佛教東傳過程中形成的“格義”和“合本”觀念相互暗合。當然,這也是當下學(xué)術(shù)界大多數(shù)同仁的做法,不過在“參照多方”的過程中,懸置“先入為主”觀念,杜絕“前置理解”,就是十分困難,或者因人而異了。參看:張汝倫:《邯鄲學(xué)步,失其故步——也談中國哲學(xué)研究中的“反向格義”問題》,《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人文版)2007年4期,第60-75頁。。

    所以,如果以上理解基本無誤的話,那么,運用“合本”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或可盡可能避免“簡單、粗糙”的“概念對概念”的“格義”,以期達到盡可能的“允愜”境地。

    而對于第二個問題——如果“不‘格義’”——不僅僅停留在“概念對概念”的“格義”,我們該怎么辦?對此,筆者認為彭國翔一文在行文過程中“點到為止”的提及一點[17],甚有創(chuàng)見,但囿于其運用“援西入中”概念,容易引起被人誤解為重新落入“中西AB”簡單比較模式[16],且大作筆端更多落于對“反向格義”的批評,本文在此承接這一創(chuàng)見,結(jié)合個人研究心得,對此加以申論。

    彭國翔在其文中提出,“在詮釋中國哲學(xué)史上各個哲學(xué)家的思想時,首先要從其自身的文獻脈絡(luò)中確定其固有的問題意識……可以相應(yīng)援引西方哲學(xué)甚至其他人文學(xué)科、社會科學(xué)的內(nèi)容作為詮釋的觀念資源……西方的觀念資源只有在有助于闡明中國哲學(xué)自身觀念的情況下才有意義”[17]。其中“問題意識與西學(xué)資源”之關(guān)聯(lián),筆者認為,這一提法創(chuàng)見較之以往有兩點創(chuàng)新。

    第一,“問題意識”,這一說法,雖在學(xué)界并不新鮮,但以往提法多針對于“讀書要有問題意識”和“寫文章要有問題意識”,但將其運用于“比較哲學(xué)”或“中西比較”或可做另外理解。

    第二,“比較哲學(xué)”或“中西比較”過程,雖也偶有提及“問題意識”,但多數(shù)又最終轉(zhuǎn)化為“比較的原則”“相似點”“異同點”的“簡單比較模式”序列中的“問題問題”,比如前文所言的,牟宗三、熊十力所謂的“中西方哲學(xué)中的‘本體論、宇宙論和形而上學(xué)’問題”[19],這樣研究的結(jié)果就不免有淪落為“A與B”的簡單粗糙比較模式,這是一種“A與B(是)怎么樣”“問題比較”,舉例來說,就像日??荚囍小昂喆痤}”,不免是一種“羅列要點”的作答方法,而現(xiàn)在提出“問題意識”,就像日??荚囍械摹罢撌鲱}”,不僅要問(1)“A與B(是)怎么樣”,還要問(2)“為什么(是)A與B(而不是其他)?”、(3)“(是)A與B(比較)然后怎么樣”。如果筆者沒有理解錯誤的話,這就是彭國翔所謂的“西方的觀念資源只有在有助于闡明中國哲學(xué)自身觀念的情況下才有意義”一語的內(nèi)涵。

    當然,彭國翔提出的比較研究中的“問題意識”,還可以做延伸或擴大一點的理解,那就是“不同文化語境中‘共同(通)性問題’”。把原有的“A與B”,不再是作為概念的“A”和作為概念的“B”之間的“比較”,而是“作為文化語境A”和“作為文化語境B”中“共同(通)性問題”之間的“比較”,這就將舊有的“比較意識”和“問題意識”引向了更深的層次。如果沒有理解錯誤的話,發(fā)現(xiàn)“不同文化語境中‘共同(通)性問題’”,這就是彭國翔所謂的“可以相應(yīng)援引西方哲學(xué)甚至其他人文學(xué)科、社會科學(xué)的內(nèi)容作為詮釋的觀念資源”中“相應(yīng)援引”的“引介點”,也即從這里——“不同文化語境中‘共同(通)性問題’”來“援引”“西學(xué)資源”。關(guān)于這一點可以筆者的研究,作一個簡單概說。

    眾所周知,以歐洲概念為核心的西方文化,其邏輯思維核心就是“‘感性’與‘超感性’的二元對立”[20],用后現(xiàn)代解構(gòu)主義大師雅克·德里達的說法就是“邏各斯中心主義”[21]。到了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君臨天下的時候,這種思維模式就遭到了各方撻伐(25)可以以后現(xiàn)代主義的代表海德格爾為例??傊?,作為歐洲概念模式的“二元對立”,“非西方國家把這種‘邏各斯中心主義’的‘規(guī)范力量’完全偶像化、極端化,頑固地堅持‘用歐洲語言來表達所探討的事情’,‘把所談的一切都歐洲化了’。其結(jié)果是,‘歐洲式的’‘道說’‘摧毀’了‘去道說所討論的內(nèi)容的可能性’,最終導(dǎo)致其他地區(qū)諸如東亞藝術(shù)的真正本質(zhì)就被徹底掩蓋,把自我的豐厚傳統(tǒng)和優(yōu)秀文化‘貶低為某種不確定的和亂七八糟的東西’。并且丟棄在另外一種所謂‘格格不入’之中”。參見:何玉國:《當海德格爾與老子研究相遇》,《理論月刊》2018年2期,第48-53頁。,但是也有人認為即使其弊端顯著,我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可以代替,畢竟“我們的語言缺少一種規(guī)范力量,不能在一種明確的秩序中把相關(guān)的對象表象為相互包涵和隸屬的對象”[22]。這就是一種“格義”思維、一種隱性比較,那么,我們就需要進一步思考:我們必須去“追求歐洲的概念系統(tǒng)”嗎?如果有必要,那么是否合適,是否恰當?如果不必要,那么,我們有沒有可以替代的“認知方式”?筆者通過對老子《道德經(jīng)》文本的分析,提出以“體驗-回溯”為研究路徑,重新審視“歐洲概念是否必要和合適”,重新探討開啟“道說(論)”方式的新的可能性,規(guī)避以西方本體論、價值論、存在論和形而上學(xué)論等概念和內(nèi)容“簡單、粗糙”“格義”中國哲學(xué)的弊端[23]。

    再比如,在西方理論資源里,“文學(xué)是什么”和“什么是文學(xué)”一直是理論的核心問題。但到了后現(xiàn)代主義這里也成了批判的“虛假問題”[24]。米歇爾·福柯在《規(guī)訓(xùn)與懲罰》中提出“人為規(guī)訓(xùn)”一說[25]后,“文學(xué)是什么”和“什么是文學(xué)”也不免淪為“規(guī)訓(xùn)產(chǎn)物”的定論。但是“文學(xué)”是如何被“規(guī)訓(xùn)”的?這個問題,西方世界沒有人研究過;中國文化中,雖然文獻浩如煙海,但也缺乏詳細記載,不過,將“不同文化語境中‘共同(通)性問題’”——“文學(xué)”是如何被“規(guī)訓(xùn)”的——作為“援引”“西學(xué)資源”的“引介點”,可以通過以孔子“在陳絕糧”這一“歷史事實”在后世文本中的“幾經(jīng)翻轉(zhuǎn)”的研究分析,認為“文學(xué)作為‘史’之余、作為‘非史’之外的存在物(如不可能的事,甚至包括丑聞、丑惡等)的‘寄存方式’而存在;部分則來源于人類文明進步過程中不斷形成的‘規(guī)訓(xùn)和懲罰’機制,同時也是后者的不斷強化和引導(dǎo),成就了今天所謂的‘文學(xué)之為文學(xué)’,而所謂的‘文學(xué)性’‘文學(xué)邊界’等基本問題不過是現(xiàn)今學(xué)者視野內(nèi)的問題罷了,它們絕對不是‘文學(xué)之為文學(xué)’亙古不變、千秋萬代的根本問題”[26],從時空并置的角度,探討了“‘文學(xué)’是如何被‘規(guī)訓(xùn)’”的可能性。

    再比如,在世界文化范圍內(nèi),存在著許多“難以言說”但又“不得不說”,可是又“很難說清楚”的問題,比如西方語境中的“‘上帝’”問題,康德的作為認知的界限的“物自體”問題;東方語境中的難以界定的佛教中的“空”,和以中國文化的老莊之“道”(含“無”)等等,這是一個具有共性意義和價值的世界問題。西方有資源可用,比如“隱喻研究”“象征理論”,但其理論資源是零散,沒有集中在一個理論家身上的系統(tǒng)言說,我們可以用來研究老子“‘道’論”,將其言簡意賅、“體驗-回溯式”書寫方式加以細微化、理論化的同時,發(fā)掘老子“‘道’論”所具有的既有“西學(xué)資源”所沒有的內(nèi)容,那就是“正言若反”的表達方式。筆者認為老子“正言若反”的“‘論’道”句式表達,“既達到了‘言道’之目的,又給體道者指明了方向。有‘言說’兼‘實踐’,這是中國經(jīng)驗對世界問題的有益探索,也是中國先哲對世界類似問題做嘗試性回答的積極貢獻”[27]。

    當然,這就涉及到一個“比較哲學(xué)”或“比較研究”的最核心問題:“比較是為了什么?”如果說以前的“(因)為什么比較?”是為了確定“比較對象”或“比較點”——或者“可比性”的問題的話,那么,現(xiàn)在問“比較是為了什么?”,就是為了滿足“學(xué)術(shù)共同體”的根本目的:為了借鑒和汲取外來哲學(xué)(他者)有益成分,充分發(fā)展本民族哲學(xué),豐富本民族“文化經(jīng)驗”,積極回應(yīng)和嘗試性解答共同(通性)“世界問題”,這也是世代學(xué)人的共同信念、理想和目標。

    總之,佛教東傳,為了“得意”,“格義”盛行。但作為異質(zhì)文化之間交流的必要手段,“格義”以中國舊有觀念類比西學(xué)的釋義方式,并未絕跡。20世紀,隨著學(xué)術(shù)現(xiàn)代化觀念的不斷覺醒,作為“格義”的衍生范疇,“反向格義”(“逆格義”)成為主導(dǎo),這種以西學(xué)觀念框定、擺置中國學(xué)術(shù)的做法,在21世紀初,受到了學(xué)界廣泛探討。本文通過追本溯源,文獻考證,認為“格義”依然有存在的必要;而“反向格義”雖然本意是指“概念對概念”的“比較研究”,存在不少缺點和不足,但是輔助以“合本”觀念,也依然有存在的必要;同時,本文借鑒學(xué)界前輩研究,倡導(dǎo)“問題意識比較”,認為其應(yīng)該成為“后格義”時代比較研究的新方向。

    猜你喜歡
    西方哲學(xué)佛教哲學(xué)
    《世說新語》與兩晉佛教
    最有思想的句子
    佛教藝術(shù)
    菱的哲學(xué)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8
    論西方哲學(xué)“看”世界的三種方式——兼論西方哲學(xué)世界理論的發(fā)展邏輯及其意義
    大健康觀的哲學(xué)思考
    西方哲學(xué)中國化的進程及其經(jīng)驗教訓(xùn)
    論佛教與樸占的結(jié)合
    淺析西方近代哲學(xué)的轉(zhuǎn)向
    “平等”在現(xiàn)代嬗變中的佛教詮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av在线老鸭窝| 韩国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欧美无线码| 日本黄大片高清| av专区在线播放|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亚洲av.av天堂| 中国三级夫妇交换|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91国产中文字幕| 一级毛片我不卡|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无遮挡网站| a级毛色黄片|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国产精品无大码| 午夜av观看不卡| 天天操日日干夜夜撸|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久久午夜福利片|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美女cb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99久国产av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久久久久久伊人网av| 香蕉精品网在线|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丁香六月天网|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日本91视频免费播放|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久久影院123| 美女国产高潮福利片在线看|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资源|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91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国产av| 男女边摸边吃奶|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99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中国国产av一级| 大香蕉久久网|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久久青草综合色|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少妇高潮的动态图|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国产 精品1|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天堂在线官网|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免费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日韩中字成人|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男男h啪啪无遮挡|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欧美少妇被猛烈插入视频| 黄片播放在线免费|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熟女av久视频|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 色网站视频免费| 大陆偷拍与自拍| 五月开心婷婷网| a 毛片基地|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av天堂久久9| 91精品国产国语对白视频|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婷婷色综合www|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少妇高潮的动态图|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黄片播放在线免费|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日韩伦理黄色片|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天堂8中文在线网|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观看 |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新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 各种免费的搞黄视频| 免费看光身美女|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亚洲三级黄色毛片|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6|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kizo精华|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制服av| 18+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成色77777|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最新的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日韩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夜夜骑夜夜射夜夜干| 久久狼人影院| 大陆偷拍与自拍|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王馨瑶露胸无遮挡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内射| 夫妻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少妇的逼好多水| 亚洲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99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一级黄片播放器| 在线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国产毛片在线视频| 最黄视频免费看|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v下载方式| 永久网站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午夜福利,免费看|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新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中国国产av一级|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精品|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欧美日韩精品成人综合77777| 少妇的逼好多水|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h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嫩草影院入口|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av电影中文网址|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伊人亚洲综合成人网|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男人添女人高潮全过程视频|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高清毛片免费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黄片播放在线免费|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婷婷| 蜜桃国产av成人99|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伊人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色网站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熟女av电影| 国产 一区精品| 综合色丁香网|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av福利片在线| 欧美性感艳星|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欧美bdsm另类| 春色校园在线视频观看|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亚洲av男天堂|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大香蕉97超碰在线| h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18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青草综合色| 伊人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大话2 男鬼变身卡|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videos熟女内射|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国产黄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videosex国产| 国产片内射在线|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亚洲精品一二三|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国产成人精品婷婷|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 制服诱惑二区|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日本午夜av视频|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熟女电影av网|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少妇的逼水好多|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国产亚洲最大av| 飞空精品影院首页|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十分钟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久久影院123|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天天操日日干夜夜撸| av在线播放精品|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久伊人网av|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丝袜脚勾引网站|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桃花免费在线播放|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视频| 激情五月婷婷亚洲| 中文字幕人妻熟人妻熟丝袜美| 亚洲少妇的诱惑av| 欧美xxⅹ黑人|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播放无遮挡|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欧美|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夜夜爽夜夜爽视频| 亚洲综合色惰| 91精品国产九色|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美女cb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51国产日韩欧美| 色网站视频免费| 久久青草综合色|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777米奇影视久久|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77777| 观看美女的网站|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国产永久视频网站| 久久午夜福利片|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成人二区视频|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春色校园在线视频观看|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91成人精品电影|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 韩国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欧美少妇被猛烈插入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亚洲国产av影院在线观看| 香蕉精品网在线|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av在线播放精品|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成人无遮挡网站|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欧美日韩精品成人综合77777|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99久国产av精品国产电影| 日本黄大片高清|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av.在线天堂|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五月天丁香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av.在线天堂| 免费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亚洲综合色网址| 91成人精品电影| 少妇丰满av|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精品久久蜜臀av无|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88av|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五月天丁香电影| 伊人亚洲综合成人网|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国产av码专区亚洲av|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91精品国产国语对白视频| 少妇高潮的动态图| 热99久久久久精品小说推荐| 久久热精品热| 欧美xxxx性猛交bbbb|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精品性色| 最新的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最新的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xxxx性猛交bbbb|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99久国产av精品国产电影|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免费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天天操日日干夜夜撸|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老熟女久久久| 亚洲精品一二三| 少妇的逼好多水|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男女高潮啪啪啪动态图| 久久av网站|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av电影中文网址| 满18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 久久国产精品大桥未久av|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999| 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专区|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开放|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777米奇影视久久| 蜜桃在线观看..|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大码| 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kizo精华|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丰满|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老女人水多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