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云
(山西師范大學,山西 臨汾 041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合理通過課堂教學,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針對性”[1],這就要求高校在創(chuàng)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必須進行正確價值觀的指引,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導向作用。大學生理論宣講團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方式,要以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陣地與途徑為突破口,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整合,借用主題宣講的形式,堅持“主題與主體”“理論與實踐”“校內與校外”三結合,開展“新時代、新思想”系列主題宣講,積極探索新時代“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實踐創(chuàng)新路徑,探究大學生理論宣講團的實踐活動特征,不斷總結經驗,力圖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延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走深、走實,以期在今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取得更大突破。
“理論宣講”源于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宣講工作實踐的現(xiàn)實需要,是黨的理論武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普及,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渠道?!袄碚撔v”之“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理論宣講”之“宣講”是一種傳遞形式與載體,是一件充滿正能量的活動??梢哉f,“宣講隊伍”就是正能量的“儲備庫、發(fā)電站、核電站”?!袄碚撔v”是指面對面地對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宣傳講解馬克思主義,屬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的范疇,是理論宣傳實踐中的一種特定形式,區(qū)別于我們一般意義上的“講課”“演講”“解說”等。
近年來,各高校不斷涌現(xiàn)出大學生理論宣講團,高度重視對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的宣傳普及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守正創(chuàng)新,不斷創(chuàng)新理論宣講方式與方法,將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實踐中。山西師范大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為主體,聯(lián)合傳媒學院本科生,以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改革為導向,成立新時代“大學生理論宣講團”。宣講團以“學習新思想、逐夢新時代”為目標,以宣講為載體,以學生宣講為主體,精心組織策劃“改革創(chuàng)新”“百年五四”“不忘初心”“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等主題宣講,在開展覆蓋式宣講的基礎上,將“主題與主體相結合”,面向學校和社會這兩大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結合宣講的時間、場合與對象,大眾化、分眾化、互動化、藝術化、通俗化、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展開特色理論宣講,緊扣時代脈搏,貼近大眾需求,真正推進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同時,理論宣講切合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要求,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效能,成為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的實踐路徑。
理論宣講團依托團內理論指導專家、顧問和理論宣講員們,啟動“大學生理論宣講團進學校進社會傳播黨的聲音”學習工作坊,日常組織成員集中學習,原原本本讀經典、學原著、悟原理,圍繞理論宣講主題,策劃宣講教案。根據(jù)每期所確定的宣講主題,理論工作組的成員自己找資料、自覺集中開會研討、列出理論主線、集體創(chuàng)作理論教案,教師審核指導,共同把關指導宣講教案。按照學生愿意聽、樂意聽、聽得進的總體要求,認真完成主題宣講教案,并始終秉持“先排練再試講后宣講”的原則,理論指導專家和顧問對宣講教案嚴格把關,切實保證理論宣講的質量和水平。
宣講團成員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學習新思想,逐夢新時代”為主要目標,以新時代新思想為契機,緊密結合主題教育要求,積極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面向各學院、各單位,對廣大師生和社會群體展開覆蓋式宣講。例如在宣講“改革”時,宣講員以“小崗村農村改革”為切入點,以史實為依據(jù),借助精美生動的課件和多媒體信息技術,選取具有說服力的視頻影像資料,以典型精妙的故事情節(jié)為依托,配有恰如其分的音樂背景旋律,采用快板等說唱形式展開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改革宣講”,創(chuàng)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打開方式”。通過講述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外交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學生們全方位深入了解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成果,也切實深入理解了改革開放的真正內涵和精神實質,啟迪廣大師生改革創(chuàng)新、奮發(fā)有為,用改革激發(fā)創(chuàng)新,用創(chuàng)新激勵改革,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廣闊天地中綻放時代新人的光輝力量。
在普遍宣講的基礎之上,結合各學院和各單位的實際,大學生理論宣講團采用多層次、分眾化的宣講模式,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根據(jù)他們的職業(yè)特征和興趣偏好,策劃不同的宣講內容和環(huán)節(jié),打造出具有針對性的宣講版本,開展深層融入式宣講,從而增強了宣講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例如在大學校園里,針對青年學生群體策劃出以“傳承改革精神,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的理論宣講,激勵當代大學生珍惜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在新時代的廣闊天地中改革創(chuàng)新,奮勇拼搏,爭做時代新人;面對高校學生黨員、積極分子以及“青馬工程”的重點培養(yǎng)對象,理論宣講團走進黨校,對其進行“百年五四,追夢青春”的主題理論宣講,使其更加深入了解黨史國史、黨情國情,增強自身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勵志以一名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除此之外,面對各機關黨員、領導干部,宣講團對宣講內容進行了變更和調整,緊密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基本內容進行宣講;與此同時還針對校領導設計了“改革創(chuàng)新謀發(fā)展,奮發(fā)有為正當時”的主題宣講教案,并進行專題宣講,力圖激勵每位黨員和領導干部在新時代的高校教育管理發(fā)展過程中,傳承勇闖敢干善創(chuàng)新的改革精神,將高?!傲⒌聵淙恕钡挠藰藴兽D化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實際行動。
宣講團成員以在校大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模式,通過學生親自實踐宣講,既提升了自身能力,同時也感染了周圍同學,具有良好的帶動輻射效應。
整個理論宣講籌備過程中,宣講員們既學又講,在講中學、在學中講,實現(xiàn)了“學”與“問”的互動。尤其是在理論撰稿期間,根據(jù)黨中央文件要求,不斷翻閱、搜集、查看諸多資料,進行史實、事件、知識點的梳理與邏輯分析,這些活動有效提高了理論宣講員自主學習的能力,也不斷充實其理論知識素養(yǎng)。在理論指導教師和專家顧問的幫助下,宣講員們不僅完成了精美的宣講教案,而且還將宣講內容與選題設計協(xié)同學術攻關,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轉化為學術科研的內生動力與理論武器,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功效發(fā)揮到最大。
宣講團成員主動帶頭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做到真信、真學、真用馬克思主義理論,進一步深化了自身的思想認知,堅定了理想信念,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化與外化的統(tǒng)一”“思想與行為的同一”[2],真正做到將教育內涵入耳入腦入心入行。許多宣講員由于表現(xiàn)突出被評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有的思想和行動積極進步,被選為入黨積極分子,還有的成為“時代新人說——我與祖國共成長”活動中的突出表現(xiàn)者……逐漸涌現(xiàn)出一批批踏實勤勉的新時代榜樣,她們用自身的實際行動成為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充分發(fā)揮了當代大學生的榜樣引領和示范作用,真正將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轉化為實際行動。
認真學習和貫徹中央政治理論和時政熱點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3]。因此,在繼承和發(fā)揚中央思想政治工作傳統(tǒng)優(yōu)勢的基礎上,運用理論宣講平臺,積極宣傳黨的政治理論,做到宣講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主題與時俱進。恩格斯指出:“語言是從勞動中并和勞動一起產生出來的”[4]。語言是思想的直接顯示和反映,以語言為載體的思想交流是人的基本需求,是一種高級社會行為。在宣講團成員中,宣講員們以穩(wěn)重大氣的臺風、獨具特色的氣場,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向宣講對象傳輸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深受受眾群體的喜愛。另外,幾位宣講員利用自身播音專業(yè)特長,承擔起“黨的喉舌”任務,真正將專業(yè)特長與黨的理論知識融為一體,認真聽黨話,堅定跟黨走,將思想政治教育“藝術化”“包裝化”“新穎化”。
理論宣講團以講解的形式傳播黨的政治理論,改掉了照本宣科、填鴨式、滿堂灌的傳統(tǒng)授課形式,去除了“枯燥”“乏味”的刻板標簽,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融入他們喜歡的時代元素,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升華內心情感,同時也為思政課教師創(chuàng)新授課形式提供契機,在授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關注點和興趣點,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相長,共同進步。理論宣講團每年暑期都會走出學校、走向社會,開展三下鄉(xiāng)理論實踐宣講活動。宣講員們立足自身理論知識和專業(yè)特長,通過精美絕倫的課件展示、恰到好處的背景音樂、極具說服力的感人事跡、充滿視覺沖擊的快閃視頻、聲情并茂的主題宣講、雄渾震破的宣誓、慷慨激昂的朗誦以及大合唱,給聽眾不僅帶來了一場場別開生面的視聽盛宴,同時也帶來了一堂堂生動難忘的“生活思政課”,讓聽眾從理論的高度和實踐的廣度徹底理解理論知識,激發(fā)廣大人民在新時代不斷開拓新天地,綻放時代新人的光彩,也為“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平臺,宣講團每到一處,聽眾們都反響熱烈,深受啟迪。
目前,由山西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牽頭的理論宣講團秉持“理論研究+實踐宣講+引領輻射”三位一體的工作理念,并且將重大主題宣講和基層常態(tài)化宣講相結合,統(tǒng)籌學校、機關、企業(yè)、社區(qū)、農村等五大宣講陣地,展開了不同主題工作坊的交流活動和主題宣講,推進了理論宣講與思政課改革、意識形態(tài)教育、基層黨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愛國主義教育、高校立德樹人目標等工作的深度融合,充分發(fā)揮了理論宣講的旗幟導向作用和示范引領作用,輻射范圍廣,影響深遠。當前理論宣講與基層黨建、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機關理論學習相互對接,已與共青團臨汾市委等多家單位達成了理論宣講服務協(xié)議,不僅營造了良好的理論學習氛圍,而且與時俱進,不斷傳播黨的最新理論知識,積極發(fā)揮思想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全面提升宣講的整體效應,已成為“立德樹人”的重要實踐平臺,深受青年學生的喜愛和熱追,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真正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地生根。
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今天,要延伸宣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能,需要借助各種網(wǎng)絡媒體,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技術,一方面將宣講內容在網(wǎng)上開通“點餐式窗口”,針對不同主體與主題、內容與領域,開展“菜單式”預定服務;另一方面還可以開設網(wǎng)上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競賽和提問互動渠道,最終形成線上線下、臺上臺下雙線互動,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社會輿論和文化氛圍,將思想政治教育常態(tài)化。
組建梯隊型理論宣講團隊,展開層級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講,針對不同理論層次的人群,組建本科生、碩士、博士理論宣講團。面對初高中和農村社區(qū)的宣講對象,可選派本科生和研究生團隊,將宣講內容講得淺顯易懂,深入淺出,面對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高級知識分子,可選派博士生宣講團將宣講理論逐漸細化深化,從而強化宣講的理論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深度和內涵高度。
理論宣講員要進行不間斷定期理論學習研修和實地考察,利用團課、例會、培訓、輔導、學習經驗交流、現(xiàn)場觀摩等方式,不斷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提高理論素養(yǎng)與宣講技能,確保宣講員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同時增設必要的輔助學習課程,如禮儀、美學、演講學、邏輯學等,不斷提升宣講員的審美、演講技巧與邏輯思維,從而更好地拉近與宣講對象的距離。另外,制作宣講員成長檔案手冊,對宣講員成長實行“跟蹤”記錄,研究宣講員的實際表現(xiàn)與發(fā)展變化,傾心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品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5]。大學生理論宣講團,借用主題宣講的形式,采用多樣化的方式手段,為廣大青年實現(xiàn)中國夢搭建了廣闊的實踐舞臺,創(chuàng)造了“立德樹人”的活動平臺,“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煥發(fā)嶄新生機”[6]。這不僅是構建理論宣講與思政教育工作深度融合發(fā)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同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課堂,走向社會的成功實踐,不斷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力圖打造“配方”新穎、“工藝”精湛、“包裝”時尚,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金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