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林
在傳統的體育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有所欠缺。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學校和教師越來越重視對體育課程的開展。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在原有體育活動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進行拓展訓練,讓學生能在訓練過程中不斷增強個人綜合素質,同時讓學生在體育課程中進行自我放松,達到良好的鍛煉效果。
高中階段的學生有著較大的課業(yè)壓力,體育課程是學生能進行一定放松的課程,教師要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進行放松,幫助學生緩解在日常學習中的壓力。教師可以為學生舉辦體育競賽,以此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比賽的形式也可以讓學生釋放自我,在準備競賽、進行競賽的過程中也能讓學生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競賽的名次并不是最終目的,而是要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形成一定的競賽精神,堅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在比賽中過程中強身健體,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并且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鍛煉問題,進而引導學生主動進行體育鍛煉,幫助學生養(yǎng)成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1]。
比如,在學期結束之后,我會聯合其他體育老師一起為學生舉辦一次體育競賽,以此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在體育競賽過程中讓學生堅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充分釋放自我。在學生競賽過程中,我會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給予相關的建議,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體育鍛煉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加以改正,從而在之后的鍛煉過程中以更加正確的方式進行,更好地達到鍛煉效果。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重視課堂訓練,也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在傳統的體育課堂中,學生不重視體育訓練,會出現偷懶的狀況。教師要針對這一現象為學生制定相關的考核制度,以確保學生能在課堂中進行有針對性的鍛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同時,教師應推行人性化的考核制度,根據學生的狀況為學生制定一定的鍛煉目標,從而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幫助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有所提升[2]。
比如,在第一節(jié)課上課之前我就告訴學生我為大家制定了一個考核制度,針對每個人身體素質的不同對制度進行調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在每節(jié)課下課之前我都會對學生進行一定的體育素質考核。通過這樣的方式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督促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積極進行體育鍛煉。下課之前對學生進行基本的身體素質考核,包括男生的俯臥撐、女生的仰臥起坐。也會涉及當堂課所學的內容,以此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讓我能及時了解學生的訓練成果,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我也能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從而提高整個體育課堂的質量。
體育學習不僅停留在鍛煉上,教師也要引導學生進行一定的理論學習,將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質量。在理論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一定的現場講解與演示,讓學生更加細致地了解相關內容,從而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質量。理論學習對學生而言可能有些枯燥,教師可以對理論講解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理論基礎[3]。
比如,在學習過程中我會先給學生詳細講解相關理論,如籃球的運球技巧、注意事項等,隨后讓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在講解理論的過程中我也會進行細致的演示,讓學生更加仔細地觀察,提高自己的體育鍛煉質量,同時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更加安全地進行體育鍛煉。
總而言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良好的身體素質能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有一個堅強的后盾。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個人的身體狀況進行一定的拓展訓練,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教師也要在一定程度上豐富體育教學形式,幫助學生緩解個人壓力的同時,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更安全地進行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