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水
摘要:新課改的推行對于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對教學形式積極進行革新,確保更好成小學體育教學總任務。小組合作是一種新興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形式受到眾多教師的推崇,如今被廣泛應用到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本文針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體育小組合作學習的可行性策略給出一些建議,希望可以為廣大小學體育教師提供一些參考,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體育;新課改;小組合作
分類號:G633.96
引言: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成長的重要階段,因此體育教師要注重學生的體能鍛煉,以此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免疫力,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是更好開展學習的保障,并且體育鍛煉可以幫助學生放松身心,利于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恰好與新課改中倡導的獨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不謀而合,因此這種學習方式備受教師推崇[1]。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凸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重要性,通過小組合作鍛煉學生的溝通、交往能力以及合作精神,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可以有效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從而完成體育教學目標。
1.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現如今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時強調自身的主體性與權威性,“一言堂”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打擊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學生的想法無法表達,課堂氛圍沉悶,導致教學效率無法得到提升;還有些教師對體育教學沒有足夠的重視,課堂教學中放任學生不管,導致課堂紀律混亂,同樣會造成課堂教學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在新課改的指引下,對小學體育教學方式進行革新勢在必行,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責任感,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意識,有助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全面提升。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客觀進行自我評價,體會成功與進步的喜悅,促進學生養(yǎng)成豁達、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使學生的意志力得到高效提升。
2.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意識的主要內容
2.1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
小組合作學習,每個小組成員都有自己的責任,學生要提高自身責任意識,主動承認自身需要承擔的角色,積極參與小組合作,才能實現小組學習目標。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不但需要提高自身責任意識,還要對小組內其他學生的學習效率負責,才能為小組間開展高校合作學習打好基礎。
2.2參與意識的培養(yǎng)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要積極參與,不可做小組中的“南郭先生”,與小組成員積極進行合作,才能確保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促進學生的體育學科素養(yǎng)養(yǎng)成以及深層次的思考、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2.3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
學習小組是一個整體,因此“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小組成員需要提升自身團隊意識,相互鼓勵、共同進步、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才能確保團隊利益,共同收獲學習的成功。
2.4和諧意識的培養(yǎng)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要培養(yǎng)自身和諧意識,小組成員間保持平等,尊重合作伙伴,互幫互助,才能在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探究,實現共同進步共同提升的目的。
3.新課改下小學體育課中施行小組合作學習實施前提
3.1恰當的合作課題
雖然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但是所選學習內容一定要適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只有在此基礎之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探索、學習難度系數較小的內容適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因此,體育教師要對教學課題有足夠的了解,才能正確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難度系數大、技術要求高的項目不適合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如鉛球投擲、三級跳遠等;難度系數小、技術要求相對較低的項目比較適合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如跳繩、排球等簡單的體育項目,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小組合作中進行體育鍛煉,可以使學生在快樂中體會合作學習的魅力,提升體育課堂學習效率,提高自身身體素質以及團隊合作能力。
3.2明確的學習目標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教學,需要教師明確教學目標,清楚想要得到的教學效果,了解自己想要引領的思想價值。凸顯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足夠發(fā)揮自身特色的空間,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就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主動承擔自身需要承擔的責任。教師要深度探究教材,結合學生自身實際情況,設計出適合學習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并在學習活動開展過程中及時發(fā)現問題,并進行解決。明確了教學目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以此才能完成教學目標。
4.新課改下小學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的學習的實施辦法
4.1科學分配學習小組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角,主角之間存在差異性,因此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需要科學分配學習小組,才能確保小組成員間高效合作,共同進步。很多小學體育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學習小組分配時沒有聯(lián)系學生實際能力、性格特點以及興趣愛好,導致小組成員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學生能力參差不齊,造成小組合作學習優(yōu)勢無法得到充分發(fā)揮,違背了小組合作學習初衷,得不到理想的學習效果。進行學習小組分配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以及綜合能力,根據教學目標進行科學分配。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小組分配,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體測,并依據體測數據進行學習小組的科學分配。
例如進行立定跳遠這一項體育訓練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身體素質上存在的差異,按照學生的具體身體素質進行科學的小組分配,并針對性的為不同層次的學習小組制定學習目標以及學習計劃,以此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身可以承受的鍛煉負荷下通過鍛體,使自身身體素質和運動水平得到提升。不同層次小組成員互相合作,互相鼓勵,共同進行立定跳遠訓練,可以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自身努力,完成訓練目標,感受體育鍛煉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悅,從而提升對體育鍛煉的熱情,正是小組合作學習對體育教學起到的積極作用。
4.2加強小組成員意識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將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相近的學生分配到同一個學習小組,以此加強小組成員的合作,小組成員間和諧的相處與合作,有助于學習活動的積極開展。這種小組分配方式可以滿足學生對體育學習的心理需求,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自發(fā)進行體育鍛煉才能取得更好的鍛煉成果,以此達到提升學生身體機能的目的。
例如進行體育訓練之前,教師先為學生大致講解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包含的訓練項目,例如跳繩、籃球等。然后可以根據自身興趣選擇訓練項目,教師按照學生的興趣進行學習小組分配,對不同的小組制定訓練任務,并分別對不同小組進行訓練引導,明確教學目標,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如,教師可以指導跳繩組組長帶領學生進行基本動作的練習;組織籃球組學生進行投籃的練習,并對投中最多的學生進行獎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通過興趣小組訓練的方式,可以為學生構建和諧的訓練范圍,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激發(fā)學生的競技精神,促進學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4.3構建合作學習環(huán)境
新課改中注重強調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素質教學首先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自身的“主人翁”意識。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清楚自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導者。教師要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落到實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我發(fā)揮空間,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進行自主學習、自由發(fā)揮,才能充分展示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越性例如:在小組合作進行學習時,制定小組目標使學生互相督促,從而促進學生交往、溝通、寫作等能力的提升,在共同探究問題的同時,構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結語
伴隨課程改革,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更高標準[2]。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進行小學體育教學,能夠促進教學效率高效提升,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改善,并讓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溝通合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精心把控,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及時做好正確引導,給予學生足夠的發(fā)揮空間,才能實現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孟秋菊.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體育小組合作學習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20(33):26-27.
[2]梁力. 基于新課程背景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 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