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二偉
摘? 要:在素質教育取得一定成績的今天,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也不容人們忽視,作為小學階段的思想品德課程,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習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本文通過討論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意義,提出生活化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以期為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良好開展提供方向。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4-0095-02
On Teaching Strategies of Moral and Rule of Law in Primary School
BU Erwei? ( Liyin Primary School,Nanzhan Town,Wenshang County,Shan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 Today,with certain achievements in quality education,the curriculum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primary schools can not be ignored. As an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 in primary schools,it has a great impact on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life-oriented classroom teaching,in order to provide direction for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classroom.
【Keywords】Primary school;Morality and rule of law;Life-oriented teaching;Strategy
小學階段,學生的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質都比較薄弱,同時他們也善于吸收外來事物,思維可塑性較強,小學老師要利用好學生的這一特性,通過道德與法治課程來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道德觀念和個性人格。而依據(jù)老師多年的教學經驗,課堂教學生活化往往能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道德法律觀念。
1.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學生的兒童時期是其最重要的時期之一,他們在這個時間段通過學習吸收外界知識養(yǎng)分,補充自身思維空白,從而形成個性的行為方式。而在小學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就是為了引導學生在道德與法律的教育下,規(guī)范自身行為,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因此將教學課堂生活化,提高教學效率,對小學生吸收道德與法治課堂內涵有關鍵作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實施,一方面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水平,幫助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鍛煉自身的操作能力和自理能力,并將品德教育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實際的事物中理解到品德內涵。另一方面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一改以往乏味的課堂教學方式,再加上學校方面對素質教育的推進,能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在學生心中的地位,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此外,把生活化教學運用到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還有助于增強老師的授課品質,質量是道德和法治的源泉。不具備品質的道德和法治課堂無法體現(xiàn)出蓬勃發(fā)展的教學情境,也無法出現(xiàn)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在這個時候,老師要是可以將生活化教學逐漸融入進道德和法治課堂上就能很好的解決此種方面的問題,這不僅可以喚起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推動授課品質的增強。所以,小學道德和法治老師需要將道德和法治與生活化理念融合起來,從而切實提升道德和法治的授課品質,強化學生所具備的道德觀。
2.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1)利用學生現(xiàn)實體驗,為生活化教學開頭
對于大多數(shù)小學生而言,他們更愿意順著自己的潛意識進行各種行為,思想往往不受約束,因此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學習缺乏動力,在加上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幫助學生建立思維模型,并不要求學生背誦內容,也就不需要更多的思維力,所以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態(tài)度是可有可無的。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要做好法治課程的開課工作,就需要從學生自身入手,將生活元素引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從生活情境中產生對課程的新奇感,從而為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開展打好開頭基礎。例如,在一年期課程《上學路上》,老師可以讓學生注意自己上下學的路上遇到的事物,然后把自己的真實經歷都詳細記錄下來,寫成日記。如經過了幾條路,有多少個十字路口,有沒有人闖紅燈,自己是否對其進行制止,遵守幾種交通規(guī)則以及了解常見的交通標志等等,老師將需要對學生講解的交通規(guī)則,通過引入現(xiàn)實關系到小學生的具體行動行為,讓學生愿意集中精力聽聽老師與學生間的交流,從而做好課堂生活化的準備工作。
(2)情境生活化,激發(fā)學生的同理心
在對小學生的教學過程中,單純的文字教學產生的效果不理想,一般情況下老師都是用圖文并茂的方式教育小學生,在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上也不例外,情境教學能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在道德與法治課本中,很多內容都是用邏輯系統(tǒng)的語言書寫的,這讓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教學課堂也比較無趣,為了讓學生充分了解課文內容,老師要合理利用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符合課文教學理念的生活化情境,幫助學生在圖文的理解中充分理解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實際意義。例如,在學習《上學啦,真高興》這篇課文時,老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個相關視頻,其中小學生A從來到小學校園開始,因為對周圍環(huán)境不熟悉,沒有交到好朋友,從而導致學生A產生了厭學念頭,時間長了甚至使學生A開始自閉。老師要讓學生從這種事例中看出小學生A的孤獨與委屈,然后引導學生對其產生同情感,讓學生意識到如果碰到現(xiàn)實中這樣的事情,一定要主動與學生A溝通、成為朋友。從而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體會道德素養(yǎng)。
(3)開展實踐活動,應用道德與法律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引導下,學生學到的人文素養(yǎng)終究還是要應用于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因此,老師可以提前在教學中,組織現(xiàn)實實踐活動,幫助學生能更好的進行落實其學到的道德觀念。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結合人教部編版教材中的教育內容和現(xiàn)實社會熱點問題,選出合適小學生接受的活動。例如,垃圾分類活動。老師提前準備好不同種類的垃圾圖片若干,首先給學生系統(tǒng)介紹垃圾的分類技巧和垃圾的類型整理,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老師準備的垃圾資料進行分類整理,最后老師對學生的分類成果進行評判,并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分類內容,選出優(yōu)秀小組對其進行獎勵和肯定,對其他學生也要進行鼓勵,使學生在輕松的實踐活動中學會垃圾的分類方法,促進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有效開展。
(4)設計生動的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是一節(jié)課的基礎和前提。優(yōu)質的課堂導入就像是一塊擁有巨大吸引力的磁石,能夠切實吸引學生的視線與目光,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充足的學習主動性。但是,部分道德和法治老師在現(xiàn)實的授課過程中,通常無法制定出擁有很大吸引力的課堂導入。而此種問題有很大概率會對整個課堂的授課品質與授課效果造成不良影響。此時,老師要借助生活化教學方式來制定課堂導入,就有助于增強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高效性。
將“說說我的家”作為例子。在上課開始前,老師先要對學生說:“同學們,這堂課大家將要學習的是《說說我的家》。接下來就需要你們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講一講自己家中都有多少成員?”接著,學生們紛紛七嘴八舌、交頭接耳都想要對其余學生進行闡述。有的學生講“我家里有父親、母親、外祖父、外祖母、還有妹妹”。有的學生介紹“我的家中有祖父、祖母、爸爸、媽媽、姐姐”。還有的學生介紹“我的家里有姥姥姥爺、父親母親、哥哥還有我”等等。由此深入,然后老師再詢問學生:“可以聯(lián)系現(xiàn)實情況,為所有同學詳細講述自己的親人嗎?需要在職業(yè)、喜好、個性等等層面做出闡述”。這時,就有學生搶先回答我的父親是一位工人、我的母親是一位醫(yī)生、我的爺爺喜歡釣魚、我的姥姥熱愛跑步,在這名學生說完自己家中成員的職業(yè)喜好以后,課堂氣氛瞬間被點燃,學生們都激烈的說著自己的想法。如此一來,老師就切實將生活化教學和道德與法治課堂結合起來,學生也不再對此門科目出現(xiàn)反感,真正調動了學生對其進行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品德、心理、法治是小學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三方面要素,它們通過規(guī)范小學生的日常行為,充實其內心思想境界,來幫助學生融入到社會生活學習之中。因此,老師要重視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并努力將道德與法治教學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引導學生漸漸的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優(yōu)化小學生的學習成長之路。從而真正為學生將來的進步和發(fā)展鋪墊牢固的基礎,為其后續(xù)的學習創(chuàng)造優(yōu)質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孫傳蘭.“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思品課的滲透研究[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7(05)
[2]馬宏斌.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生活化應避免的誤區(qū)及對策[J].吉林教育:綜合,2017(01)
[3]于海慧.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策略[C].教育理論研究(第十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