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摘? 要:中國自古就有“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的古訓,隨著社會的進步,禮儀已成為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chǔ)和有力支撐。和美生活、和諧社會需要禮儀,呼喚禮儀。禮儀是人們在社交活動中的行為規(guī)范與準則,是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道德修養(yǎng)的外在體現(xiàn)。文明禮儀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是幼兒教師職業(yè)能力和幼兒文明行為習慣養(yǎng)成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幼兒園開展幼兒文明禮儀教育,對幼兒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關(guān)鍵詞:幼兒教育;幼兒禮儀;現(xiàn)狀;作用;啟蒙塑造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4-0072-02
On the practice of etiquette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LI Hua? (Shizhuang kindergarten,Shizhuang Town,Nantong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Since ancient times in China,there is an ancient saying that "courtesy goes all over the world,rudeness is difficult to walk".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etiquett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and strong support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Harmonious life and harmonious society need etiquette and call for etiquette.Etiquette is people's behavior norms and norms in social activities,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ral education,is the external embodiment of moral cultivation.Civilized etiquet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I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pre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children's civilized behavior habits.To carry out children's civilized etiquette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forming good behavior habits of young children.
【Keywords】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Children's etiquette;Status quo;Role;Enlightenment shaping
幼兒教育主要指的是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它是一個人發(fā)展的奠基時期,許多重要的能力、品性在這個時期形成基本特點。幼兒期是個體社會化的起始階段和關(guān)鍵時期。幼兒入園后,隨著他們生活、社會交往的范圍擴大,心理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他們的道德認識、道德行為逐漸增多,但自制力較差,還屬于他律階段,因此,應(yīng)予文明禮儀教育于日常生活中,采用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使幼兒養(yǎng)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
直白的說,幼兒禮儀就是幼兒在幼兒園、家庭、社會活動中所必須遵守的一些簡單的行為規(guī)范。長期以來的工作實踐使我認識到,在幼兒時期進行禮儀啟蒙教育是切實可行的,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幼兒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都有積極的意義。值得注意的是,幼兒禮儀啟蒙教育應(yīng)考慮幼兒的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起點要低,訓練要實,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
1.現(xiàn)狀
新時代幼兒的行為習慣著實令人堪憂,禮儀教育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
首先,隔代教養(yǎng),祖輩們過多的“呵護”甚至溺愛,無形中讓孩子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本性,獨斷、霸道、自私,缺乏尊重、謙讓的精神,缺乏良好的行為習慣。
其次,教育脫節(jié),出現(xiàn)“在家在園兩個樣”的現(xiàn)象。孩子在幼兒園較聽話,能積極地做事,愿意生活自理;而在家里表現(xiàn)出任性、懶惰、依賴性強……,在幼兒園里漸養(yǎng)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廢止。
2.作用
在幼兒園中實施禮儀教育對幼兒、家庭、以及社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1)對幼兒發(fā)展的作用。長期以來的幼兒教育使我們認識到,在幼兒期進行禮儀啟蒙教育有助于促進幼兒社會化的進程,對幼兒的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zhì)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幼兒園對處在身心發(fā)展重要時期的幼兒而言,是一個接受知識,鍛煉技能、培養(yǎng)習慣,獲取情感,發(fā)展人格的重要場所。所以通過幼兒園禮儀教育,首先,可以促進幼兒獨立性和自信心的發(fā)展,從而讓幼兒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與人交往、處事的能力。其次,有利于幼兒的專注力、秩序感的培養(yǎng)。最后,還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2)對家庭的作用。家庭是幼兒最早的禮儀教育場所,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非常重要。因此為避免“在家在園兩個樣”的現(xiàn)象,我們通過家長會、微信群向家長宣傳禮儀教育的重要性,組織家長學習文明禮儀知識,督促家長遵守行為規(guī)范,使家長更加明確自身的責任和義務(wù),推動文明禮儀活動向家庭有效滲透。
(3)對幼兒園的作用。往往人們對幼兒園的了解,很大程度會來自于這個園所師幼的禮儀表現(xiàn)。幼兒園禮儀教育從某種程度上也能顯著提升幼兒園的知名度、美譽度,使得幼兒園得以更加持續(xù)地發(fā)展。
(4)對社會的作用。社會和諧的基礎(chǔ)是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禮儀是人們進行良好交往的法寶,有禮貌有助于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講禮儀有助于社會的安寧穩(wěn)定。
3.“八禮四儀”進校園
幼兒的禮儀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話題,不僅應(yīng)引起廣大家長的注意,更加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去不斷研究、探索和實踐。將“八禮”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融入幼兒一日生活活動,對幼兒進行針對性的教育:
第一,儀表之禮:我們通常采用生動形象的兒歌配以教師的實際示范操作,請幼兒按照兒歌內(nèi)容,邊說歌謠邊有步驟地學習穿脫衣褲、穿脫鞋。尤其是午睡起床時再來個小小的穿衣穿鞋比賽,更是激發(fā)了幼兒注重服裝穿戴整潔的意識。
第二,儀式之禮:我們通過幼兒們喜聞樂見的動畫故事形式,例如,“年的故事”、“中秋節(jié)的來歷”“重陽節(jié)”……,讓幼兒在觀看了解、傾聽討論中懂得節(jié)日禮儀,再邀請家長共同參與,特設(shè)親子活動進一步幫助幼兒了解、體驗節(jié)日的傳統(tǒng)禮儀和氛圍。
第三,言談之禮:情景對話表演的形式能將內(nèi)容動態(tài)化地呈現(xiàn)在幼兒面前,我們引導幼兒直觀的學習,正確的使用“你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等文明用語,學習尊重他人。還從《小猴子學禮貌》《狼來了》等趣味的童話故事中,漸漸明白了不說臟話和謊話,鼓勵幼兒言談從每一天清晨的真誠問候開始!
第四,待人之禮:我們通過繪本故事情節(jié),通過“過家家”的游戲環(huán)節(jié),通過大帶小實地操作等多種形式,比如,制作小禮物送弟弟妹妹等活動。在區(qū)域活動時,懂得分享玩教具、不搶占。
第五,行走之禮:我們開展關(guān)于交通主題活動,讓幼兒認識紅綠燈、斑馬線及一些簡單道路標志,讓幼兒懂得車道的分布,知道行走時應(yīng)走人行橫道,再通過學習交通童謠,介入交通游戲加深鞏固認知。
第六,觀賞之禮:我們通過生動有趣的情景劇的方式,通過關(guān)于“看電影”的談話活動,通過學習《觀賞之禮小歌謠》,讓幼兒進一步掌握在公眾場合作為小觀眾應(yīng)當遵循的禮儀:遵守秩序、愛護環(huán)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第七,游覽之禮:因為地處鄉(xiāng)村,我們就通過“游園”來教育幼兒“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第八,餐飲之禮:餐點時,鼓勵幼兒愛惜糧食、不挑食;洗手、喝水時,告誡要依次排隊等待,不推擠;通過“小吃一條街”生活區(qū)域活動等方面對餐飲禮儀形象具體感知,加深幼兒體驗、理解,內(nèi)化遷移為幼兒自身的禮儀行為。
我們將“八禮”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納入主題課程,將其帶進課堂,融入?yún)^(qū)域游戲活動,在游戲中深入開展“禮儀”養(yǎng)成教育,強化文明禮儀的體驗和學習,更好地促進孩子們良好品格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4.充分發(fā)掘潛在的教育因素
幼兒園增設(shè)“八禮”禮儀教育后,幼兒園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在視覺上有明顯變化,走廊和班級的相關(guān)禮儀主題墻飾布置,讓孩子們隨時感受生活中的禮儀事件,也可以時刻警醒教師做好孩子的榜樣,開辟的“家長禮儀宣傳欄”和“教職工禮儀行為規(guī)范”等,都無所不在的進行著潛移默化的禮儀教育,每天早上傳來孩子們的甜甜問候,給入園的每一位幼兒與家長帶來了舒心,營造了和諧、溫馨的氛圍。
幼兒禮儀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讓幼兒長期生活在講文明懂禮貌的環(huán)境中,使禮儀教育得以延續(xù)和進一步加強。因此我們還讓家長也參與到活動中來。通過家園配合,使幼兒在園獲得的學習經(jīng)驗?zāi)軌蛟诩彝ブ械玫窖永m(xù)、鞏固、發(fā)展,讓孩子時刻踐行“八禮”,人人爭做“文明禮儀小使者”。
(1)融入生活細節(jié)。幼兒階段的禮儀教育需要融入到實際生活當中,從家庭氛圍家庭成員的潛移默化中給以深刻影響,幫助幼兒從小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這就要求家人要在細節(jié)上關(guān)注幼兒的禮儀認識和行為規(guī)范,并自覺遵守各項禮儀規(guī)范習慣,只有長期堅持才能根植到幼兒的頭腦中,為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2)家園一致。家長和老師及時加強溝通聯(lián)系,就幼兒禮儀教育教育問題一定得達成共識,共同努力,相互促進,使禮儀教育真正延續(xù)到家庭、延續(xù)到社會,達到鞏固、強化效果。
(3)社會協(xié)育。社區(qū)進行了“文明禮儀好家庭”“最美教師”的公眾評選,最大程度上給予了正面的鼓勵、引導。
5.小結(jié)
通過一系列的幼幼互動、師幼互動、家幼互動、社會互動,功夫不負有心人,禮儀教育促進了我們師幼的共同成長。
通過實踐,充分看到了:開展禮儀教育,不僅有利于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有利于規(guī)范教師及家長的教育行為,營造和諧文明的教育氛圍,更是讓幼兒受益良多。
綜上所述,作為幼兒學習活動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將“禮儀教育”引入校園,植入家庭和社會,更需要我們?nèi)プ鋈ニ伎嫉氖牵簣允?!堅持!持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