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為公 徐 鵬 周立冬
(1.原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醫(yī)學院,現(xiàn)天津市陽權(quán)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天津 300050)(2.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天津 300011)(3.天津市陽權(quán)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天津 300050)
慢性腎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種腎臟病導致腎臟功能漸進性不可逆性減退,直至功能喪失所出現(xiàn)的一系列癥狀和代謝紊亂所組成的臨床綜合征,簡稱慢性腎衰。CRF的終末期即為人們常說的尿毒癥。它是國內(nèi)外目前常見的一種難治的自身中毒性疾病。病人患病后若不積極治療,存活期很少超過兩年以上。尤其當發(fā)生在青壯年中,其進展速度更快,更易惡化致死,故又稱為第二癌癥。治療CRF,可采用腎移植、血液透析(人工腎)、腹膜透析等。做腎移植手術,由于目前我國腎源嚴重不足,而且要求技術亦高、移植腎成活時間短、耗資高;采用透析(血液、腹膜)療法,技術設備復雜,有一定的禁忌癥、并發(fā)癥。治療CRF由于設備限制,耗資大,必須到醫(yī)院進行治療,給患者帶來痛苦和不便。
蒲滑散是一組:由蒲灰、滑石等經(jīng)生物工程方法制成的中藥制劑。該組制劑來源于張仲景《傷寒論》中的蒲灰散和滑石白魚散,在此基礎上經(jīng)過創(chuàng)新實踐而形成的科學組方制劑。從《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來看,通過腸道吸附,將有毒物質(zhì)和水分排出體外,是我國古代醫(yī)學的常用治法。
本實驗采用Platt法誘發(fā)慢性腎衰大鼠模型,觀察蒲滑散對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鈣(Ca)、血磷(P)、甲狀旁腺素(PTH)、中分子物質(zhì)(MMS)的作用,結(jié)果提示蒲滑散可明顯改善腎功能,糾正高磷低鈣血癥,抑制PTH和MMS,說明蒲滑散是治療尿毒癥的有效方藥之一,其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降低慢性腎功能衰竭(CRF)毒素潴留有關。
選用健康SD雄性大白鼠,體質(zhì)量200 g左右,購自天津裕達實驗動物養(yǎng)殖有限公司。實驗動物生產(chǎn)合格證:SCXK(津)2016-0001。飼喂市售固體飼料,飲用水為自來水,自由飲水及攝食。
動物模型制作:采用Platt法切除SD系雄性大白鼠5/6腎組織以制作腎衰模型,造模1周后抽血,根據(jù)血肌酐和尿素氮值分為模型組、蒲滑散組,每組大鼠8只。二組治療前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以避免影響療效的觀察。
治療方法:正常組、模型組以等體積自來水灌胃每天1次,蒲滑散組給藥按5 g/kg體質(zhì)量給藥,約為人體的kg體質(zhì)量20倍,溶于4 mL自來水制成混懸液灌胃,每日1次,共灌胃2個月。
造模后的大鼠于治療前1 d,治療后30 d各采血1次,測Scr、BUN,到第60天全部處死,取血清或血漿作Hb、RBC、Scr、BUN、Ca、P、PTH和MMS的測定,取腎臟進行蘇木精-伊紅(HE)染色及碘酸雪夫(PAS)染色,在200倍光鏡下觀察病理學變化。
治療前模型組與正常組相比,血Scr、BUN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CRF模型制作成功,第30天時蒲滑散顯著降低血Scr,但對BUN療效不明顯,第60天時蒲滑散組與模型組相比血Scr、BUN顯著降低,統(tǒng)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見表1。
表1 蒲滑散治療前后血Scr、BUN的變化CRF的療效結(jié)果Table 1 The changes of Scr and BUN after treatment
注:與同組模型組相比aP>0.05,bP<0.05,cP<0.01
Note:Compared with the same model group of each indicatoraP>0.05,bP<0.05,cP<0.01
正常組正常值:PTH:(0.154±0.013)ng/L,Ca:(2.78±0.086)mmol/L,P:(2.288±0.27)mmol/L,MMS:(132.5±5.56)μg/L。蒲滑散組與模型組相比,各項指標均有明顯好轉(zhuǎn),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見表2。
表2 蒲滑散治療前后對大鼠PTH、Ca、P、MMS的作用變化Table 2 The changes of PTH、Ca、P and MMS after treatment of
注:與模型組相比aP<0.05,bP<0.01
Note:Compared with the same model group of every indicatoraP<0.05,bP<0.01
蒲滑散組與模型組相比,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蒲滑散對大鼠的Hb、RBC有明顯的改善作用(P<0.05),見表3。
表3 蒲滑散治療前后蒲滑散對大鼠升高大鼠Hb、RBC的實驗結(jié)果變化Table 3 The changes of Hb and RBC after
注:與模型組相比aP<0.05
Note:Compared with the same model group of each indicatoraP<0.05
在光鏡下,應用HE染色[蘇木精—伊紅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簡稱HE染色法]和PAS染色法[PAS染色法(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在組織學上,主要用來檢測組織中的糖類。過碘酸把糖類相鄰兩個碳上的羥基氧化成醛基,再用Schiff試劑和醛基反應使呈現(xiàn)紫紅色]。
觀察:模型組殘腎肉眼體積明顯增大、腫脹,鏡檢腎小球21個,呈代償性肥大10個(50%),病變16個(80%),其中局灶階段性硬化8個(40%),硬化區(qū)超過1/2界限4個(20%),新月體形成6個(30%);腎小球基底膜明顯增厚,腎小球囊腔明顯擴張,囊壁增厚,曲管管徑明顯增大,管壁變性,有大量蛋白管型形成,間質(zhì)增寬,纖維增生,有大量炎癥細胞浸潤。而蒲滑散組殘腎病變較模型組明顯減輕,鏡檢腎小球20個,呈代償性肥大8個(40%),病變11個(50%),其中局灶節(jié)段性硬化5個(25%),硬化區(qū)超過1/2界限2個(20%),新月體形成2個(10%);腎小球基底膜增厚明顯減輕,腎小球囊腔擴張不明顯,囊壁變薄,曲管管徑稍增大,管壁變性不明顯,無管型可見,間質(zhì)稍增寬,纖維輕度增生,可見有少量炎癥細胞浸潤。
圖1 正常大鼠腎臟Fig.1 Normal rat kidney
圖2 模型組大鼠腎臟Fig.2 Kidney of model groups
圖3 蒲滑散組大鼠腎臟Fig.3 Kidney of Puhuasan group
從中西醫(yī)結(jié)合的角度分析,慢性腎功能衰竭一般被認為是機體免疫功能紊亂、血色素、血紅細胞明顯下降,這些均屬于血氣“虛衰”的表現(xiàn),而機體代謝產(chǎn)物(尿毒癥毒素)蓄積等均隸屬中醫(yī)“實”的范疇。本實驗結(jié)果表明,表3中蒲滑散能顯著提高大白鼠血Hb、RBC,可以推測其補益脾腎,調(diào)補氣血,確實可促進慢性腎功能衰竭動物血色素,紅細胞的提高。與此同時,蒲滑散還能顯著降低Scr、BUN的含量。
慢性腎功能衰竭進行性發(fā)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效腎單位學說、腎小球高濾過率學說以及腎小管高代謝學說等[1-3]。但是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終末期腎臟疾病的,其腎組織改變常具有某些共性,其基本形態(tài)學特點主要有兩大類:其一,腎小球毛細血管由于系膜區(qū)增寬而受壓閉塞。系膜區(qū)增寬包括系膜細胞增生、細胞外基質(zhì)堆積和單核細胞積聚。其二,腎小管間質(zhì)病變也同樣包括間質(zhì)纖維化、細胞外基質(zhì)堆積和單核、淋巴細胞浸潤三個環(huán)節(jié)。本動物實驗顯示模型組腎小球數(shù)量明顯減少,有效腎單位減少,腎小囊壁層基底膜增厚,以致腎小球濾過率降低。用蒲滑散治療的動物的腎小球數(shù)量較造型組明顯增多,接近正常,腎小囊壁層基底膜增厚減輕,由于有效腎單位數(shù)量增多,提高了腎小球濾過率從而使血中各種代謝產(chǎn)物、毒性物質(zhì)得以排出。腎近曲小管刷狀緣能重吸收全部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質(zhì)、維生素等。吸收絕大部分鉀離子、鈣離子和無機磷。模型組腎小管細胞對PAS反應降低,說明腎小管的刷狀緣受到嚴重破壞,從而影響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蒲滑散組的腎小管細胞對PAS反應明顯增強,說明腎小管的刷狀緣功能良好,使各種營養(yǎng)成分不致丟失,而起到“扶正”的作用。
PTH是尿毒癥最重要的大分子毒素物質(zhì)之一。據(jù)報道,PTH過高可引起骨性營養(yǎng)不良、皮膚瘙癢、貧血、蛋白消耗及腎小管損害等一系列癥狀。目前國內(nèi)外以控制蛋白攝入及低磷飲食療法研究報道甚多。腎小球濾過率下降,使血磷上升,Ca、P沉積于腎組織,進一步使得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形成了新的循環(huán),為了阻止這一惡性循環(huán),限制磷的攝入是十分關鍵的,目的是降低血磷。筆者應用蒲滑散治療后,能明顯降低血清PTH及血磷,并明顯升高血鈣,清除MMS,對延緩腎功能惡化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機理可能是通過減輕MMS、PTH毒性作用,它是否進一步減輕各組織中鈣含量、調(diào)整細胞內(nèi)外鈣比例、恢復細胞膜通透性和細胞功能,尚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