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秉江
【內容摘要】高中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高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學生高中階段,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為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政治理念,為他們以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新課程理念,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師教學效率。但是由于高中政治教學的現狀,仍需要教師對問題教學法進行深入的探究,達到教學的最好目標。
【關鍵詞】高中政治 ?新課程 ?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明顯,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通過借助問題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實現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學會自己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進行問題探究具有重大意義。
一、高中政治教學現狀
1.對于政治學科的不重視
現在很多家長老師包括學生,提起來高中學習就是語文、數學、英語,好像沒有人重視其他科目,尤其提起政治,很多人會說這么簡單的思想道德,只要三觀沒有問題,高中政治這一科易如反掌。人們對政治學科的不重視還是源于“應試教育”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總是習慣性的把語數英當成學習的主要知識內容,一味的把大量時間消耗在那三門學科上,導致學生的認知出現了嚴重偏差。政治這一學科不僅僅是簡單的教育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重要的是學生也是公民,有責任去了解關心國家和社會中的新聞大事,誰也不能忽視政治這一門課程帶來的重大作用。
2.教學方式太過單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由于老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對于高中政治教學也是單一乏味,對于書本知識的講述,即使反復傳授給學生,對于學生來說也一樣是僵化枯燥的知識內容,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吸引力和求知欲,所以學生對于政治學習越來越失去興趣。只有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轉化教學方式,才能有效提高學生興趣和教學效率。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策略
1.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好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不自覺的集中注意力聽講,而且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相反的單一乏味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問題教學法顯而易見指的是教師通過在課堂上提問學生關于本節(jié)課知識點的問題,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以后回答的一種教學方式。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這種教學方式,最好的條件就是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進行提問問題教學,可以很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例如在學習貨幣這一知識點時,可以讓學生思考生活中我們用到的人民幣的作用,通過提問學生“人民幣是如何產生的,它對于我們的生活有什么作用?”進而上升到“貨幣是如何產生的”,這樣既可以把學生代入實際生活的情境中,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又可以通過提問問題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
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活學生的思維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教學觀是“教師為學習的主體”,現在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由“教師為主體”轉化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教師教學的重要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綜合素質也成了主流思想,過去的“重知識,輕能力”教學模式也被改革創(chuàng)新,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
例如在學習經濟全球化中,學生在通過老師的課堂教授外,可以提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和其他國家有什么關系?”的問題,老師引導學生一起思考并回答,在此基礎上鼓勵其他同學舉一反三,一起鞏固加深對政治知識內容的學習,這樣可以提高教學質量。
3.政治教學生活化,提高教師、學生對政治的重視程度
在生活化教學模式下,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將生活中的案例和現象等融入到課堂理論教學中,還必須要重視時事政治這一點,并將二者有機融合到一起。尤其是鑒于高中政治的學科特點,其本身就包含了政治、經濟等熱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將時事政治與高中政治理論知識有機結合到一起。例如,教師在進行“投資的選擇”等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報紙中、電視中的網絡P2P貸款相關報道案例,并將其與理論知識有機結合到一起,使得學生在血淋淋的案例中,組織學生對其進行討論、分析等,并從中總結經驗,引導學生認識到投資的風險和收益之間的關系,并學會如何合理投資,提高學生、教師對高中政治知識的重視程度。
總而言之,高中政治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單純的理論學習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久而久之讓學生對政治產生厭倦。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結合當下的教學現狀,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從而結合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以學生為教學課堂的主體,通過設置情境、提出問題等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政治教學活動中進行知識的探究和發(fā)現,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有林.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對比研究[J]. 教育實踐與研究,2005(11).
[2] 李明蘭. 強化問題意識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J]. 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0(03).
[3] 鄧永奎. 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有效實施“問題教學法”的方法初探[J]. 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0(03).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