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俊
【關鍵詞】 留守兒童;問題;心理健康;溝通;自主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1—0036—01
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如何讓這些“留守兒童”在寄宿制學??炜鞓窐返厣睢W習是當前我們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因為長期的留守會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狀況產(chǎn)生影響,在學習、生活、安全、健康、關愛等方面都存在突出問題。為了讓學校的留守兒童能夠更好地在學校生活、學習,本文針對當前農(nóng)村留守兒童存在的普遍問題,探索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管理方法及對策。
一、農(nóng)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1.成績較差。首先,是這些孩子的自律能力不強;另一方面,由于周末時間監(jiān)護人不在身邊,留守兒童生活很少得到其父母的關照,更談不上對學習的輔導。
2.心理情感缺失?!傲羰貎和庇捎谠谇楦猩先鄙俳∪年P愛和溝通,容易產(chǎn)生心理障礙。長期與父母分離,導致留守兒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關愛,遇到困難不能從父母那里找到情感支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些明顯的心理問題。他們對實物雖然能分清好壞,但是個人的自控能力就出現(xiàn)了問題,如果不能正確地看待問題,容易受社會上負面內容的影響,養(yǎng)成一些不良的習慣。
3.道德品質問題。留守兒童在行為習慣上,特別是在道德品質上容易發(fā)生消極變化。這些主要表現(xiàn)在:違反校紀校規(guī),同學之間拉幫結派,欺負低年段學生,不服從老師管教,甚至和社會不良分子攪在一起,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4.安全問題?!傲羰貎和本幼〉牡胤饺丝谙∈琛⑵h,加之學校、家庭之間存在安全教育銜接上的“真空”,學校不可能事無巨細,監(jiān)護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護的意識和能力,以致“留守兒童”傷人或被傷害的事件屢有發(fā)生。
二、加強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管理的策略
1.開展心理健康、安全防衛(wèi)教育。首先,在學校教師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幫助農(nóng)村教師掌握心理疏導的基本技術,挖掘各科教材中蘊含的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素材,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滲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在學校開設心理健康咨詢室,讓那些有苦惱、有困惑的留守兒童有地方傾訴他們的心事,這樣老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能采取合理教育方法解決他們遇到的心理問題。再次,為每位留守兒童建立心理健康檔案,讓班主任、各學科教師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輔導,以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2.增加教師與留守兒童的溝通。寄宿制學校的留守兒童,他們大多數(shù)時間在學校里,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在校時間,給予孩子一些愛的教育和愛心的交流,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愛,幫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礙。同時可以利用教師在校住宿的有利條件,利用學校網(wǎng)格化管理的有效途徑,請每位教師晚上住宿時候和學生在同一個宿舍休息,這樣孩子們就會把教師當成朋友來看待,會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傾訴給自己的朋友,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加深了師生情感,又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寄宿的孩子們感受愛,喚起他們感恩的心。
3.采用自主管理的教育方式。寄宿制學校管理,本身在師資上就缺乏專業(yè)管理教師,而且要靠現(xiàn)有教師去管理寄宿生,這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所以學校在安排教師管理的同時,要充分發(fā)揮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師要引導留守兒童形成主人翁意識,讓留守兒童自我管理。
4.加強道德與法制教育。將道德與法治課教育落到實處,為培養(yǎng)留守兒童良好的道德素質,學校應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給予高度重視,加大師資團隊建設力度。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也應將教書育人的職責發(fā)揮出來,認識到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在留守兒童成長期間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正確對待道德與法治課程,認真?zhèn)湔n,上好上足該課程,參照當?shù)亓羰貎和牡赖卢F(xiàn)狀,結合新課標對道德與法制課提出的標準設置課程教學目標,同時不斷強化道德與法治教育與兒童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性,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留守兒童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意義,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生現(xiàn)狀,不斷總結教學經(jīng)驗,采用多樣化方法不斷優(yōu)化教學水平,推動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進程。
總而言之,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是當前農(nóng)村義務教育中的難點之一,而做好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的管理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進行。通過加強管理,不斷摸索、探討,總結方法,同時還需要政府和社會的支持,一起解決農(nóng)村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