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雯
【摘要】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著重強調推進黨史教育、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建設學習型政黨是當前的主要任務,只有充分了解黨的成長歷程,才能堅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維護黨的領導。本文將對黨史教育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探討當下黨史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策略。
【關鍵詞】黨史教育;學習型黨組織;黨建
在黨的長期發(fā)展中,極為重視對黨史的學習,黨史教育是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手段。基層黨組織在黨史學習中樹立了正確的黨史觀念,汲取黨的歷史經驗,從而更好地投入到當下黨的建設當中。在新的時代環(huán)境下強化黨史教育有利于提升黨員覺悟,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奮斗。
一、黨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福祉。黨成立90多年來,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正朝著實現偉大復興的方向大步前進。在這90多年里,黨的成長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戰(zhàn)斗史、是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設新中國的奮斗史,在新的歷史時期,加強黨史教育是繼承黨的優(yōu)良傳統、彰顯黨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障,有利于發(fā)揮黨的先鋒作用,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而努力奮斗。
(一)黨史教育繼承黨的優(yōu)良傳統。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留下眾多寶貴的優(yōu)良傳統,這是指引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不斷發(fā)展的重要力量。通過黨史教育,新時期黨員與老一輩革命家實現心靈上的相通,充分了解黨的發(fā)展歷程,學習黨在艱難困苦環(huán)境下不屈不撓、勇敢無畏、一切為了人民的精神,有利于當代黨員繼承黨的優(yōu)良傳統,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到當下黨和國家的建設當中。
(二)黨史教育引領黨的發(fā)展。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一條全新的發(fā)展之路,從未有國家和政黨走過。在前進的過程中面對種種問題,需要深入學習黨史,汲取歷史經驗,明確黨的發(fā)展方向。
二、當前黨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黨史教育缺乏系統化。隨著黨的發(fā)展,黨員干部的數量迅速上升,由于缺乏系統化的黨史教育,部分黨員呈現忽視黨史學習、素質較低等問題,甚至一些黨員對黨的性質與宗旨都一知半解,導致一些黨員的工作作風極為不正、工作態(tài)度不端,缺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我們還可以看到,部分黨員出現懷疑黨的發(fā)展路線的傾向,對黨未來的發(fā)展缺乏信任。因此,推進系統化的黨史教育刻不容緩,只有這樣才能優(yōu)化黨員隊伍,提高黨員素質,為社會建設助力。
(二)黨史教育覆蓋面較小。黨史教育應當覆蓋全體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但是在實際的教育中呈現明顯的不均衡現象。其中學生群體的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他們一般以課堂教學的形式對黨史進行系統化的學習,而在黨員干部中的黨史教育正處于弱化的趨勢,普通大眾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黨史教育更加有限。當下的黨史教育多采用講座或者報刊、材料等的形式,較為單一,甚至內容枯燥,很難吸引人們的學習興趣,加之部分黨史資源較為陳舊、更新不及時,使教育并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效果。
(三)黨史教育隊伍不健全。當前黨史教育隊伍人數較少,而且部分教育人員對黨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育人功能的發(fā)揮受到限制。部分地方的黨史工作存在一定的偏差,黨史工作人員只是進行簡單的資料收集整理工作,進一步弱化了黨史教育。此外,現階段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相比于見效較慢的黨史教育工作,很多單位明顯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經濟建設當中,長此以往,黨史教育功能弱化,黨員素質下降。
三、加強黨史教育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措施
(一)推進系統化的黨史教育。黨的發(fā)展歷程波瀾壯闊,黨史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學習內容,對當前黨和國家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在開展黨史教育中要全面系統化地學習:第一,要加強對黨的艱苦奮斗與偉大成就的教育工作,讓新時期的黨員認識到中國共產黨之于中華民族的重要性,明確中國共產黨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重要保障,從而堅定對黨執(zhí)政的信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第二,要加強經驗教育,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包括革命工作經驗、國家經濟建設經驗等等,以歷史經驗提高黨員對黨建工作的認識,增強工作能力。經驗教育除了總結成功經驗外更要總結教訓,借以鞭策與警示自己,避免類似錯誤的發(fā)生。第三,黨史教育要重視黨的優(yōu)良作風與高尚品質的教育。中國共產黨在90多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在領導中國人民革命與建設中留下了許多優(yōu)良傳統,例如革命年代的“邱少云精神”、建設時期的“大慶精神”、新時達的“奧運精神”等等,這些寶貴的精神品質將是促進今天不斷發(fā)展的力量源泉,指引著中國共產黨人在國家與社會的建設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二)采用多樣化教育形式,增強黨史教育的實踐性。黨史教育需要與時俱進,迎合當下的時代發(fā)展特征,對教育形式不斷改進,如此才能提升教育效率,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可以通過書法、座談會、書畫展覽等等多樣化的形式開展黨史教育,具體采用何種方式依實際條件而定。教育材料中要融入更多的圖片,直觀形象地展示黨的發(fā)展歷程,也可以起到提高人們的學習興趣的效果,增強教育效果。此外,黨史教育在新的時代條件下要注意運用新的技術手段,利用自媒體平臺的強大優(yōu)勢,開設黨史公眾號或微博,圖片、文字、視頻結合,最大程度提升學習效率。增強黨史教育根本上是為了提升黨員干部的個人素養(yǎng),更好地投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中,所以黨史教育要注意與實踐的結合,與現代化的發(fā)展實際結合。黨史的教育要盡量做到貼近生活實際,接地氣,不斷創(chuàng)新。在黨組織建設的不同時期制定相應的教育策略,增強教育的實用性與指導性,當前需要將黨史學習與黨的十九大精神進行有效結合,促進黨員投入新的發(fā)展建設中。黨史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充分了解黨員干部的學習狀態(tài),選擇恰當的教育方式,最大化地提升教育效果。
(三)加強黨史教育隊伍建設。開展黨史教育首先需要建立一支專業(yè)化的黨史工作隊伍,形成高素質的教育團隊。第一,加強黨史隊伍的建設需要選擇一些黨性強、覺悟高、責任意識強并且熱愛教育事業(yè)的黨員干部參與黨史教育,確保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第二,要實現新舊黨史教育人員的有效銜接,新的黨史教育工作者主動向有經驗的黨史教育人員學習,增強彼此之間的溝通,探究解決問題的新方法。除此之外,開展黨史教育工作要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合作,加大宣傳教育的強度。第三,要強化對黨史教育隊伍自身的管理,采用科學的管理手段,提高團隊管理水平,對表現突出的工作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推進激勵機制的促進作用,提升隊伍的工作積極性。
四、結語
黨史教育是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載體,是繼承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保證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力量。各級黨組織必須堅定不移地抓好黨史教育工作,建立長效機制,狠抓落實,真正使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發(fā)揮有效性,彰顯其巨大的時代價值。我們相信,通過黨史教育,可以實現革命傳統與時代精神的有效結合,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增強其建設祖國、服務人民的理想信念,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理論體系的指引下譜寫黨建事業(yè)的新篇章,推動中華民族朝著偉大復興的方向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呂硯川.加強黨史教育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問題研究[J].世紀橋,2019(01):33-34.
[2]王陽東,劉麗波.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北方建筑,2018(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