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際關系的和諧與否與大學生身心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當代大學生宿舍關系類型呈現(xiàn)多樣化,建立和諧的宿舍關系是構建和諧社會和和諧校園的重要部分。文章分析了當代大學生宿舍人際交往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了大學宿舍和諧人際關系構建路徑。
關鍵詞:大學生;人際關系;宿舍和諧;日常管理
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對于大學生而言,宿舍是校園生活的重要載體,也是人際關系得以建立和發(fā)展的重要場所。當前我國高校,“95后”、“00后”成為主體,他們求知欲強烈,對新鮮事物充滿熱情,興趣愛好廣泛;他們敏感細膩,注重隱私,內心希望得到尊重和認可;他們注重自我,對集體主義缺乏正確認知;他們價值觀務實,功利性傾向明顯,理想化色彩比較嚴重……這些特性也在逐漸改變著大學生宿舍關系的現(xiàn)狀,不再執(zhí)著于追求將舍友發(fā)展成為親密無間的知心朋友。當然,當前大學生宿舍不和諧的情況依然存在。根據(jù)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1355名大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70.5%的受訪學生曾為宿舍矛盾而感到煩惱,67.6%的受訪學生曾想調換宿舍。調換宿舍、回家居住、校外租房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宿舍矛盾的惡化,但卻不是解決學生宿舍緊張關系的關鍵所在。學會建立和諧的宿舍關系,是營造良好宿舍氛圍、有序學習生活的有效保障,也是大學生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全面發(fā)展自我的現(xiàn)實要求。
一、現(xiàn)階段高校大學生宿舍關系類型
(一)親密積極型。宿舍所有成員之間生活中相互照顧體諒、學習上相互帶動督促,形影不離,志趣相投,宿舍具有良好氛圍與歸屬感。
(二) 團體區(qū)分型。宿舍成員根據(jù)性格、愛好和興趣的不同,自動組成團體派別。小團體內部之間團結凝聚力較強,而小團體與小團體之間關系陰晴不定。
(三)相安無事型。宿舍劃分為多個獨立空間進行學習工作生活、發(fā)展興趣愛好,各自安好,互不干擾,交流但不交心,親切但不親密,彼此尊重,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四)矛盾尖銳型。宿舍內部氣氛十分緊張,彼此間不僅缺乏聯(lián)系和溝通,基本上處于對立的狀態(tài),相互彼此間關系嚴峻緊張,隨時可能導致發(fā)生嚴重沖突或者糾紛。
二、大學生宿舍人際交往問題產生原因分析
(一)個體素養(yǎng)的根本差異
有學生喜歡早起早睡作息規(guī)律,有學生習慣熬夜睡懶覺,有些學生干凈整潔,有些學生邋里邋遢,有些學生追求遠大理想信念,有些學生注重眼前享受,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以及價值傾向在朝夕相處間的摩擦碰撞;人際關系敏感導致的各種不良行為心理:意識比較行為、惡性競爭行為和其他不良心理狀態(tài)等;宿舍人際交往出現(xiàn)矛盾時想要解決卻不能很好地理性應對,憑感覺、情緒來處理問題,缺乏人際溝通和交往技能,使得宿舍人際關系進一步惡化。
(二)家庭環(huán)境的潛在影響
大一新生軍訓尚未結束就提出換宿舍,理由是家庭經濟情況較差難以負擔宿舍經常性聚餐,久而久之難以融入宿舍氛圍;學生在宿舍遭遇冷暴力,家長反饋由于家庭溺愛,導致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獨立性較差,缺少合作包容意識,難以適應集體生活;單親家庭學生性格自卑敏感,自我封閉,在人際交往中存在困難。家庭經濟條件、教育方式、成長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方式。
(三)教育管理的實效欠缺
高校對于學生宿舍的日常管理,往往偏重于紀律約束和制度規(guī)范,思想教育未能及時跟進學生成長需求;宿舍文化活動單一,且多集中在低年級,未能引導學生建設良好的宿舍文化,營造歸屬感。
三、大學宿舍和諧人際關系構建路徑
(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宿舍管理制度體系
1.利用大數(shù)據(jù),相似化匹配宿舍。面對正處于價值形成、擇友交往、成長成年關鍵時期的大學生,良好的宿舍環(huán)境對其成長至關重要。所以在新生入學前分配宿舍時,可在迎新系統(tǒng)或預報到系統(tǒng)中設置有關生活作息、興趣愛好、消費習慣、職業(yè)理想等個性化信息填報,形成大數(shù)據(jù)平臺進行相似度匹配,再綜合學生地域、民族、學習成績、專業(yè)類別等基礎信息,個性化、差異化分配宿舍,為以后宿舍形成良好氛圍奠定基礎。
2.完善宿舍管理制度及評優(yōu)機制。宿舍管理制度堅持管理育人與服務育人相結合,既要保障學生的安全穩(wěn)定,又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和溫馨和諧的生活氛圍。所以高校宿舍管理規(guī)定不能單純強調學生的住宿安全、衛(wèi)生和紀律,也要將創(chuàng)造和維護和諧的宿舍人際關系納入其中。另外,完善宿舍評優(yōu)機制。優(yōu)秀宿舍評比的依據(jù)也要對宿舍人際關系、文化建設、學習氛圍等方面有所體現(xiàn)。
3.引導學生自主訂立并履行和諧宿舍公約。宿舍公約對于每一位宿舍成員都具有普遍的約束力,有利于營造和諧宿舍氛圍,促進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訂立宿舍公約,不能模板化定制內容統(tǒng)一推行,要引導學生結合本宿舍實際情況,作為宿舍主人共同協(xié)商制定,激發(fā)其自主意識和宿舍歸屬感,感受到宿舍是需要大家共同維護的港灣,以自覺履行公約,主動構建和諧文明宿舍。
(二)強化教育內涵,構建宿舍和諧人際關系
1.深化日常教育,服務成長需求。把脈不同年級學生在心理特點、發(fā)展需求的差異,將構建和諧宿舍人際關系融入日常教育。與大一新生入學教育相結合,明確宿舍文明安全重要性,養(yǎng)成良好生活作息習慣;與大二專業(yè)教育相對接,營造宿舍良好學習氛圍;針對宿舍文化活動逐漸淡化的高年級同學,與大三職業(yè)規(guī)劃教育相契合,增強社會適應力;與大四畢業(yè)就業(yè)教育相呼應,愛校愛舍,珍惜韶華,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做好職前培養(yǎng)。將建立人際交往意識,提升人際交往能力貫穿大學教育始終。同時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信念并不懈追求,避免將過多精力糾纏于宿舍生活瑣事;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樹立陽光心態(tài),擁抱宿舍生活;開展人際交往專題培訓,針對性提升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2.開展朋輩教育,發(fā)揮榜樣示范。在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高校學生黨員、學生干部是最了解學生心聲的群體,也是學生管理與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推行“宿舍導師”聘用制,選拔政治硬、素質高、責任強的高年級學生黨員、學生干部擔任低年級宿舍導師,發(fā)現(xiàn)問題、答疑釋惑、疏導勸解。
3.實現(xiàn)家校聯(lián)動,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教育對大學生成長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引導大學生建立和諧宿舍人際關系,需要家庭學校配合聯(lián)動形成教育合力。一是高度重視,積極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際交往觀念。二是客觀應對,傳授技巧,針對人際交往困難,疏導緩解情緒,客觀分析原因,尋求解決辦法。
4.豐富宿舍活動,營造良好氛圍。開展宿舍文化活動,以宿舍為單位激發(fā)集體意識,以興趣為導向提升活動參與度。將房間號與日期相對應,設立每間宿舍的集體生日與班級宿舍生日月,以生日的獨特意義喚醒學生珍惜宿舍同學相遇緣分;開展舍名、舍徽、舍歌及舍名征集展示活動,增強宿舍成員凝聚力;“小收納、大容量”收納比賽、疊被子比賽、內務大PK等賽事,督促學生共同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避免因此產生矛盾;宿舍安全文明建設以積分累計,學期末積分兌換獎品,樹立優(yōu)秀典型,發(fā)揮示范作用;結合專業(yè)特色,開展各類宿舍文化活動……學生在組織、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課余生活而更加充實,一些不必要的生活瑣事大大減少,宿舍內部摩擦減少,宿舍人際關系也會更加和諧良好。
(三)健全長效機制,保障宿舍問題處理規(guī)范
1.建立預警。學生宿舍發(fā)生矛盾不是一朝一夕導致的,是不和諧因素萌芽時沒有很好地疏導協(xié)調,導致矛盾越積越深,對宿舍成員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因此構建和諧宿舍人際關系,要形成宿舍長—生活委員—輔導員三級網絡預警機制,掌握宿舍人際關系狀況。
2.重點關注。對于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發(fā)展變化,要抓住四大關鍵時間節(jié)點,關注四類重點學生群體。關鍵時間節(jié)點集中在:一是新生入學,尚未適應大學新環(huán)境和宿舍集體生活,二是寒暑假剛剛結束返校,家庭環(huán)境的自在放松切換到學校宿舍生活模式的不適應,三是期末考試復習周,宿舍相處時間變長導致摩擦增多以及考試壓力情緒導致的焦慮釋放,四是獎助學金評審階段,不良心理影響宿舍和諧關系。四類重點人群包含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困惑迷茫學生、少數(shù)民族學生、單親家庭學生。
3.正確處理。針對已經出現(xiàn)的宿舍矛盾沖突,要根據(jù)矛盾對象、矛盾原因、矛盾性質的特殊性有針對性干預處理:穩(wěn)定沖突雙方情緒,客觀全面調查矛盾原因,明確矛盾性質與程度,尋求消除矛盾解決辦法。針對矛盾可協(xié)調解決的宿舍,明確矛盾產生的責任與原因,了解矛盾雙反訴求,引導學生互相尊重,相互寬容,就產生的矛盾問題協(xié)調解決。針對矛盾不可化解的宿舍采取調換宿舍的方法避免矛盾惡化,必要時需要家長、心理咨詢師配合幫助。
4.追蹤反饋。對于學生宿舍關系的發(fā)展變化,矛盾沖突的產生消除,要注意追蹤反饋,包括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情緒心理行為以及人際交往方式,切實保證工作效果。
參考文獻
[1] 魏芳.人際關系與和諧社會淺議[J].青海社會科學,2006(5).
[2] 熊昌茂.大學生和諧宿舍人際關系構建探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9).
作者簡介:張兆翔(1990.01- ),男,天津人,研究生,中國民航大學,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