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練
【摘 要】整村流轉農戶承包地是目前土地流轉方式當中促進農業(yè)產業(yè)規(guī)?;洜I的一種有效形式。本文以文山州整村流轉農戶承包地存在的具體風險問題進行充分的分析,從而研究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整村土地流轉;農戶承包地;風險方法;現存問題;解決對策
土地是國家的重要資產,在大多數農村地區(qū),老百姓依然依靠土地生活。并且,農業(yè)種植工作與人們的飲食安全及健康問題息息相關,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而土地流轉是促進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因此,各個地區(qū)的管理部門都應當意識到整村流轉農戶承包地風險防范工作是當前農村發(fā)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全州整村流轉農戶承包地基本情況介紹
截止2019年6月底,文山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面積為692530畝,整村跨村大面積流轉農戶承包地的面積為125069畝,占總流轉面積的18%,涉及25550戶農戶,36個鄉(xiāng)鎮(zhèn)83個村委會195個村小組,66個企業(yè)(合作社),其中整村流轉農戶承包地的涉及5個縣5個鄉(xiāng)鎮(zhèn)5個村小組,流轉面積是3860.43畝,占總流轉面積的0.5%,涉及農戶422戶。
因此,從實際的數據當中可以看出,整村流轉農戶承包地工作的運行狀態(tài)將會影響當地農民的基本經濟收入情況,這是解決現存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基本問題,需要相關管理部門引起重視。為了達到防范整村流轉農戶承包地風險問題的目的,各級各部門積極安排部署,認真調查了解查找其中查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為推動整村流轉土地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一些難題,嚴重制約著農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fā)展。
二、現存整村流轉農戶承包地風險防控查找的問題
在現階段的農村承包地整村流轉的工作過程中,管理人員的主要工作目標就是防范風險,而在實際的風險方法過程中,還存在有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影響著文山州的農村經濟發(fā)展,具體的風險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管理機制的具體設置情況。首先,要想保證整村流轉農戶承包地工作的有序運行,消除潛在的安全風險,相關工作人員就需要建立健全監(jiān)督管理機制,利用管理機制約束流入方以及流出方行為。一般來說,進行整村流轉農戶承包地流轉雙方都應簽訂相應的流轉合同,以此來保證雙方的合法經濟效益。但是,基于市場經濟制度的發(fā)展變化,如果還在使用傳統(tǒng)的管理機制,就會導致管理工作內容還不夠完善。比如流轉合同簽訂不規(guī)范導致損害農戶經濟利益的情況出現,這表明,整村流轉農戶承包地的風險防控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因此,這就導致了許多農戶對承包土地流轉的熱情度不高,他們更愿意以個體種植管理的方式來促進個人經濟的穩(wěn)步增長,這不利于農村整體的協(xié)調發(fā)展,是現階段相關管理部門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二)資料管理方面。由于該地區(qū)土地面積較大,有許多農民還沒有嘗到集約化經營的甜頭,沒有意識到實行土地規(guī)模經營的重要性,還在實行個體種植經營,小打小鬧。零散的土地資源較多,無法實現統(tǒng)一的管理,也就無法推動當地的經濟發(fā)展。同時,從村委會的管理工作來看,許多工作人員都沒有按照規(guī)定的流程開展各項工作。在實際與農業(yè)龍頭企業(yè)建立合作關系進行土地承包工作時,所提供的資料數據不夠全面,內容格式也不統(tǒng)一,就容易產生糾紛問題。這主要是由于文山州的大部分地區(qū)還在使用傳統(tǒng)的土地資源檔案管理形式,以紙質檔案為主。這極大的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且容易導致資料的丟失或污損,進而影響后續(xù)工作的順利開展。這就涉及到信息技術的引進問題,但是農村發(fā)展過程中可用的經濟成本有限,如何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也是目前相關人員的基本工作內容之一。
(三)流轉土地準入制度的缺失。文山州尚未建立工商企業(yè)流轉土地準入制度、農戶承包地風險防范評估機制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導致在土地流轉、資格審查、項目審核和風險防范評估等工作事項難以推行。
三、有效解決現存問題的優(yōu)化對策
基于現存的整村流轉農戶承包地風險防范問題,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建立健全的監(jiān)督管理機制,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研究可行的優(yōu)化解決對策。
(一)建立健全的管理結構體系。在建立健全的管理結構體系,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當地政府部門首先需要結合市場需求變化情況及當地的資源條件出臺相應的監(jiān)督管理機制,規(guī)范農村的承包工作流程。審核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的身份信息,評判其是否具備大面積流轉土地資源的資格,主要應當關注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的土地種植工作能力和種植經驗。并應當考察其種植團隊是否足夠專業(yè),同時,管理工作還應當全面貫徹于整村流轉農戶承包地工作的始終。關注于農作物品種的選擇,實際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問題,水肥管理工作和成熟后的存儲問題。利用公司+農戶+基地或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發(fā)展模式促進農村土地流轉,保障市場的公平性,提高農民的滿意度,推動整村流轉農戶承包地工作的穩(wěn)步運行。從而通過這種科學的管理模式,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以此來達到促進流轉農戶與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共贏的目的。
(二)優(yōu)化管理技術手段。相關管理人員必須要意識到傳統(tǒng)的管理工作內容及形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的農村經濟發(fā)展需求,因此,要想達到預防土地流轉承包風險問題的目的,還需要掌握科學的風險管理技術手段。在風險防控管理工作上,主要就是應當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明確管理工作的流程和側重點,并做好經濟成本預算等等。而基于我國科技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進步,這些工作都可以在信息平臺上完成。通過加大資金技術投入,引進相應的計算機設備,建立網絡工作平臺。及時接收國家制定的土地使用信息,整理實際的土地資源信息。并通過網絡渠道與其他地區(qū)進行溝通交流,分享土地承包的工作經驗,不斷優(yōu)化承包工作的流程,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的穩(wěn)步發(fā)展。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工作人員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就是如何籌集相應的資金,針對這個問題,政府部門可以給予一定的資金技術支持。比如,可以采取獎勵激勵機制,對年產量及農作物質量較好的農戶采取經濟獎勵的方式,提高農戶參與農業(yè)種植工作的積極性,也可以定期開展一些技能培訓課程。同時,選擇承包土地的承包商應當提供一些資金支持。這些都是提高風險防范能力,消除農業(yè)產業(yè)運行安全隱患的關鍵所在。
(三)培養(yǎng)專業(yè)的農經工作人員。人才才是開展各項工作的主力軍,因此,在對整村流轉農戶承包地進行科學的風險防范工作時,建議省委、州委政府從深化農村改革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布局出發(fā)?;謴袜l(xiāng)鎮(zhèn)農經機構和編制,健全農經隊伍,改變當前農經工作上有政策指令,下無工作人員的局面。其次需要對農經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專業(yè)培訓工作,對其進行農業(yè)種植工作及經濟管理等多個方面的培訓教育,促進人才個人的全面發(fā)展,從而有效提高管理團隊的工作效率和質量。相關管理部門應當明確意識到,規(guī)范工作流程,對工作進行全面性、細節(jié)化的管理工作,是消除經濟風險的基礎保障。
(四)健全機制。盡快出臺《文山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暫行辦法》及風險防范評估機制,使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有據可依,成立以分管副州長為組長、州屬各部門、縣(市)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壓實責任,細化目標,督促指導好整村流轉農戶承包地流轉風險防范工作。
四、結論
整村流轉農戶承包地的工作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出現了管理機制設置不全面的問題,無法保障土地租賃雙方的合法權益,制約了集體經營模式的發(fā)展進步。同時,相應的管理工作內容和形式較為傳統(tǒng)?;诖?,相關管理部門應當結合國家管理條例,積極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構建相應的管理系統(tǒng)工作平臺。
【參考文獻】
[1]汪雪梅.淳安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3,24(7):16-18.
[2]邸永飛.淺論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經貿,2017(5).
[3]侯建紅.農村承包土地流轉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下寺鎮(zhèn)為例[J].吉林農業(yè),2018,No.428(11):53.